很多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饥荒,例如苏联在1932-1933年的饥荒中损失了320万人口,朝鲜1992-1995年的饥荒造成100多万的人口损失(Vallin et at., 2002; ó Gráda, 2007)。中国1959-1961年发生的大饥荒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统计资料显示1961年的人口总数相对于1959年减少了1348万,人口学家和历史学家估计这次饥荒有近3000万人口的非正常死亡(Ashton et al., 1984),如果加上未出生或推迟出生的人口,损失的总人口将超过6000万,如此规模巨大的饥荒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而也被称为最惨重的一次饥荒(Sen, 1999)。
既有的研究都无法解释为何大饥荒会发生在粮食主产区。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在1959年征了“过头粮”,当年的粮食征购高达1348亿斤粮食,[iii]占全部粮食产出的40%,征购后的农村剩余粮食不足,饥荒便在这些地区爆发了(Berstein, 1984)。但高征购与饥荒之间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逻辑,一些研究试图探讨高征购的原因。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是政治激进,认为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地方官员都积极向新政权表忠心,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贯彻中央政策的力度,党员越少、解放越晚的地区往往都是新区,其表忠心的动机更强烈,因而政策更激进,高征购的现象更严重(Yang, 1996; Kung and Lin, 2003)。第二种观点是政治理性,认为当时中央考核地方官员的主要指标是粮食征购,因而那些级别为中央候补委员的地方书记相对于正式委员更加激进,超额征收粮食的现象更普遍,以此来获得政治晋升(Kung and Chen, 2011)。但是这两种观点都无法解释一个事实,即在高征购的同时,粮食的销售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例如1959年的粮食征购水平为历史最高,但同期的粮食销售量也达到1014亿斤,扣除掉当年的粮食出口,结转库存仅为28亿斤,与1957年相差无几,因而粮食需求的增长才是这些地区高征购的直接原因。Lin和Yang(2000)的研究是唯一从粮食需求角度解释饥荒的,他们认为粮食的统购统销制度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需要,粮食的分配存在“城市偏向”,因而城市人口决定了征购水平,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当1960年国家大幅度削减粮食征购时,城市人口数量并没有同比例下降,即使是考虑到粮食进出口,当年可用于销售的粮食也比1958年少,这说明如果1960年之后的低征购可以满足城市人口的粮食需要,那么城市偏向假说就无法解释之前的高征购,因而城市偏向所产生的粮食需求并不足以解释1958-1960年的高征购。并且,这些研究还忽视了一个特征事实,即在粮食主产区提高征购量的同时,粮食的跨省调拨却保持相对的稳定,[iv]这说明新征购的粮食都被用于本地消费。但为何产粮区的粮食需求在1958年会急剧增加、进而导致了产粮区的饥荒?这一现象重要却没有被研究过。
我们在本文重新梳理了“二五”时期的相关政策,发现有两个重要的政策变化被既有的研究忽略了,而这两个政策对于粮食主产区的饥荒至关重要。第一个政策是工业“大跃进”,1958年的“赶英超美”全面提升了工业发展速度,发展速度的加快意味着积累率的提高,积累率的提高意味着需要从农村转移更多的资源(Li and Yang, 2005),这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农村资源—粮食,我们在后文的分析中给出了微观证据,证明“过度赶超”的工业化战略是如何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进而不得不提高对粮食的征购量。第二个政策是粮食“包干制”,1958年中央政府第一次试行对地方放权,其中就包括粮食管理权限,粮食“包干制”规定各地的发展用粮由地方解决,中央不再负责解决地方新增的粮食缺口,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地方发展重工业的积极性,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则意味着必须通过提高对本地粮食的征购来发展本地的工业,而无法从其他地方调入粮食来解决本地的粮食需求。在这两个政策的影响下,粮食主产区由于可以征购更多的粮食,其发展地方工业的空间也更大,即使是在1959和1960年粮食连续减产的情况下,这些地区也在利用粮食的高征购发展本地工业,[v]进而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的饥荒。我们在后文利用1954-1966年的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是需求而非制度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的饥荒。
虽然有很多文献强调工业发展过快对饥荒的影响(Li and Yang, 2005),但并没有具体探讨为何工业发展与本地的饥荒有直接联系。本文在实证上验证了工业发展对饥荒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当重工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人均粮食销售需求会增加0.7斤,在正常年份这种粮食需求会通过从外地调入粮食解决,但在饥荒年份由于粮食包干制的影响,这种需求直接使得本地的人均粮食征购量增加1.8斤,工业发展引致的粮食需求解释了高征购的71.2%。因而主要是需求导致了高征购,进而诱发了饥荒,高征购与激进政策没有因果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