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标题: 许倬云:李敖说谎 偷书 我没让他毕业 [打印本页]

作者: jprp    时间: 9-1-2010 19:02
标题: 许倬云:李敖说谎 偷书 我没让他毕业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许倬云:李敖说谎 偷书 我没让他毕业

1960年代的气氛真是令人窒息。学校里铺天盖地都是国民党的成员,也有保护自由分
子的人。陈雪屏先生是党部秘书长,他原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张群跟陈雪屏私交很好,
张群跟王世杰私交也很好。王世杰、张群、陈雪屏几个人结成一条战线,尽量保护自由
主义者。

台大历史系也有很多分歧,沈刚伯先生、刘崇鋐先生是一批人,思想比较自由。姚从
吾、吴相湘是国民党的信徒。李守孔是姚从吾的学生,在台湾大学所谓知识青年党部,
就是特务组织的一个分支,他们这批人和国民党的力量常常纠缠不清。姚从吾从外面看
来是道貌岸然,白发苍苍,书呆子一个,实际上颇不简单,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已经
跟自由分子对着干。西南联大有任何事情发生,他总是在宪兵司令部开会。

为此,我不喜欢姚从吾先生。也许有一点偏见,因为我知道他在西南联大时忠于国民
党,闻一多的牺牲,他要负一点责任。我一直对他不喜欢,他对我也不高兴,因为我看
不起他。我觉得他品格有问题,学者不能依附政治力量来做这些事情。他捧李敖,是拿
李敖做打手,打李济之,打沈刚伯,他以国民党的立场来打自由分子,他自己没有打人
的本事,李敖有。但李敖后来不但打李先生、沈先生,所有人都打。

李敖聪明有余,没有章法。我跟李敖之间很不愉快,因为他说谎,偷书。他把姚从吾先
生房间的书偷出去,卖掉了,有一个美国的学生在街上找到一本书,有台大历史系图
章,送过来给我,说这是李敖卖出去的。等到李敖要毕业的时候,我不盖图章,所以他
没毕业。

后来李敖和余光中、萧孟能都交恶了。萧孟能先生出国,把保险箱钥匙交给李敖,李敖
把萧孟能的画都拿走了。他盖了图章,拿《文星》的版权统统转移给他自己。多年以
后,我从美国回台,萧孟能恰巧同飞机,萧先生抓着我的手,在飞机上讲了很久很久。
萧孟能捧李敖出来,信任他,当他是朋友,他把朋友家里的字画偷掉。李敖对不起萧孟
能。

许倬云谈话录P77—P78

大陆读者往往是从李敖的笔下知道萧孟能其人的,其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出
版史、期刊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萧孟能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他是国民党中央通讯
社社长萧同兹的儿子,却有着满脑子自由的思想,1957年他创办《文星》杂志,1
961年大胆起用青年李敖,挑起“中西文化论战”,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发表大量

锋芒的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文章,终于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在出了98期之后于19
65年12月被查禁,1968年4月,苦心经营了18年的文星书店也被迫关闭,“

星”的时代从此进入了历史。萧比李年长14岁,从1961年起他们有过长达十八年

莫逆交情,萧欣赏李、信任李,正因为如此,当萧因债务缠身、暂时离开台湾时,才会
把所有的财产包括房产、股票、收藏以及一切文件、契据、图章等毫无顾忌地交给李
敖,放心地交给李敖全权处理。不料半年后,当萧回到台湾却发现李敖并无归还委托其
保管、处理的财产之意,总计被侵占财物的价值在2000万新台币以上。经多方劝
说、交涉无效,萧孟能被迫以“侵占和背信罪”将李敖告上法庭,时在1980年8月

对于这场官司,当时台湾大大小小的媒体及香港《明报》等报刊都曾有过连篇累牍的报
道,纷纷扰扰,风云满天,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有所闻。但对大陆读者来说却还是完全
陌生的。

李敖手中有笔如刀,加上无与伦比的收集材料的天赋,包括他手里攥着萧孟能亲笔的那
些字据,所以当他站在法庭上,真是顾盼自雄,侃侃而谈,时不时抽出一份证据来,即
使他的妻子胡茵梦舍婚取义、毅然出庭作证,证明李敖将萧孟能的房子、古董字画等据
为己有,仅她记得的就有傅抱石、吴昌硕、齐白石的画,还有扇骨、青花瓷器,以及她
印象最深的“红匣子泛黄卷上”的乾隆御批;即使舆论一边倒,从台湾到香港,“众口

金”,无不认为李敖欺世盗名、见利忘义,但是由于缺乏 “积极证据”,法庭一审还是

处李敖无罪。但在二审时,李敖遇到了萧孟能的杀手锏,那就是他为萧氏处理财物时亲
手写下账单长卷(“李氏账卷”),收支记录事无具细都记在上面,曾交给萧过目,留

了副本。当二审法庭出示这一证据复印件时,李敖惊慌失色。最后二审判决李敖侵占罪
名成立,入狱6个月。李敖不服,写出了洋洋万言的上诉书,但却没有更有力的证据为
自己洗脱罪名。顺便说一句,这场官司打的是刑事官司,并未附带民事赔偿,所以李敖
虽然输了官司,锒铛入狱,但他侵占的巨额财物依然归他所有。直到生命的终点,萧孟
能仍为那件绢绸的“乾隆御批”而心疼不已。

--





欢迎光临 一路 BBS (http://www.yil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