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标题:
杨恒均:写在“宪法日”:让宪法成为正能量
[打印本页]
作者:
bridged
时间:
12-6-2014 15:39
标题:
杨恒均:写在“宪法日”:让宪法成为正能量
写在“宪法日”:让宪法成为正能量
2014年12月4日 15:28 新浪博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源头可追溯到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其后经历过四次重要修正。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性质、意识形态与政府形态,界定执政者的权力与民众的权利。生活于现代国家的个体,从生到死,谁都无法摆脱宪法的约束,同时谁都应该受到宪法的保护。可在我们国家,宪法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确定,否则,也不会迟至今日才有了第一个“宪法日”。
“宪法日”的设立是有重大意义的。对于执政者来说,必须尊重宪法、回归宪法、遵守宪法,正如习近平所讲,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对于民众来说,“宪法”不应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更不应是执政者用来“统治”大众的工具,宪法是民众用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来保护自己权利的利器。
我们这辈人对宪法最深的印象一是毛泽东宣称自己“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把自己完全置于宪法之上;一是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得死去活来时,祈求一本《宪法》来保护自己。宪法不受尊重的时代,也是大混乱的时代,一本红宝书可以压倒宪法,甚至领导人的任何一句话,一个口号,都可以让宪法靠边站。更可笑的是,一度和宪法有关的一些政治术语竟然成为禁词,现代文明社会唯一可以和科学技术相提并论的人类大进步诸如“宪法权利”、“宪政”与“民主制度”竟然成了负能量!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诸如“法治”、“宪法”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在中国长期得不到正面的解读,更不用说积极实施了。这种现象当然不限于“宪法”一词。实际上,过去多少年来,每当执政者锐意改革,提出一个新概念、理念或者执政思路时,总会有相当多的所谓专家学者与官媒跳出来从负面做解读——其实是解构。
什么是负面解读?那就是他不说清楚这个概念是什么,也不愿正视现代文明国家在这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从不愿从肯定的角度讲述,而是一上来就祭出了“不是”、“绝不”,用“否定”和“排斥”来否定这个词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所有正面作用与正能量,从而定下种种条条框框,束缚住改革的手脚,羁绊前进的步伐。
例如,你说要搞市场经济,不搞不行了,他立即跳出来说:中国绝对不能搞西方那套市场经济。按说,这个说法没错,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与特色,不可能照搬他国的模式,再说,也没哪两个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模式是一模一样的。可“不是”与“绝对”派的意思并不是这样,他们恰恰是借“不搞”那一套否定了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优点。结果我们看到西方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我们一些“大老虎”瓜分了、特色了,他们伸出黑手代替了市场看不见的手,把民众的财富都集中到自己家的地下室里。这才是他们“不是”与“不搞”的真正目的。
“不是”与“不搞”对中国改革的影响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充斥到每一个角落。“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后,各地和各级政府都被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忠实践行。可就我所知,绝大多数学习都流于表面,甚至无法进行下去。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人看到这24字的核心“自由、法治、民主”时,条件反射的让他们举起了“说不”和“绝不”的大旗:他们不是说什么是中国的法治、民主和自由,而是从各个方面去否定中国的自由、法治与民主是什么。弄到最后,他们把人类历史上以及目前在世界各国行之有效的概念和做法都“绝不”掉,我们看到在他们口中:中国的自由不是自由,反而成了奴役的同义词;法治变成了人治;民主则还是他们为人民做主。
这种解读方式,使这届执政者最重要的施政理念不但无法执行,且无法在民众中引起共鸣,甚至引起了反感。当我得知自己在博客上的几篇博文被认定为对“24字核心价值观”比较到位和准确的解读,而各大媒体依然在“不是”的圈子里打滚时,我除了迷茫,就剩无奈了。
再拿“宪法”来说吧,习近平对宪法的正面解读与肯定,尤其是对“以宪执政”的描述,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每一次出来后,总有充斥各大媒体的专家学者跳出来“解读”,满篇都是“不是”和“不搞”还有“绝对”:中国的宪法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宪法,中国的依法执政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依法执政,更绝对不是限制权力的宪政。最后,他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偷梁换柱地界定了习近平口中的宪法不是什么,以及不能搞什么。问题是,他们对“是什么”以及“如何搞”只字不提。
中国当然不能搞西方国家的那套,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制度与做法,可这些人的意思不在这里,而是借助“说不”与“绝不”,用否定的方法,把中国本身“实施宪法”的手脚紧紧束缚住。最后,被关进笼子里的不是执政者的权力,而是民众的权利。
作为一名政治学者,多年的观察让我认识到,这样一批“说不”、“决不搞”的否定派,用“中国不搞”、“中国绝不”的句式,否定了我们正在走的路,也否定了我们准备走的路。剩下的当然只能是老路、邪路,也是死路一条了。
习近平和这届领导人对法治、依法治国、宪法精神的讲话,更多的是肯定句子,充满了正能量,而不是我们时常看到的一帮借助“说不”、“绝不”的,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所有的正能量都弄成负能量,让民众失望。
让我们从此以后把“宪法”与“以宪治国”当成正能量吧!
杨恒均 2014年12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日”
欢迎光临 一路 BBS (http://www.yil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