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The Age of Responsibility: Luck, Choice, and the Welfare State》(2017)、《Stranger in My Own Country: A Jewish Family in Modern Germany》(2014)。另有数十篇评论文章散见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外交事务》等美国媒体。
本文改编自作者2018年3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著《The People vs. Democracy: 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原刊于美国《大西洋》杂志2018年3月号,原题:“America Is Not a Democracy”。文中小标题为译者所加,个别地方有多分段。文末附有原文链接。
译文总计一万一千字,分上下两篇刊出,以下是上篇。
图:Matt Dorfman
IV. Allegro con fuoco
Herbert von Karajan - Dvorák: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
在我们这个据称是民主制度的体制下,人民的偏好恰恰遭到颠覆,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触及这一问题。该研究由普林斯顿大学的马丁·基伦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学的本杰明·佩奇(Benjamin I. Page)两位政治学者合作进行。关于我们的政府,一个基本问题是:谁在统治?长期以来,四种一般性理论试图解答这一问题。第一种理论是我们在公民课堂上教给小孩的那种,即普通民众的意见是决定性的。另一种理论显示,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这类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利益团体有决定权。第三种理论预言,美国独立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联盟(IIABA)以及全国啤酒批发商协会(NBWA)之类商业团体才是赢家。第四种理论认为,政策反映经济精英的看法。
赋予我们的政治体制以正当性的这种转变激发了一些重大改革。1913年,宪法第七修正案规定,参议员必须由人民直接选出,而非由州立法机关选出。1920年,宪法第九修正案赋予女性以选举权。1965年,借用宪法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法》(Voting Rights Act)着手保护美国黑人的投票权。美国是一个民主政体,这一曾经古怪奇特的宣讲慢慢开始具备现实基础。
同时,数字媒体的兴起给予普通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以直接民主的本能感受。不论是填充《美国好声音》(The Voice)和《与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的电子投票箱,喜欢“脸书”网站中的一个帖子,抑或在Reddit网站点击支持某条评论,他们见证的都是他们的投票即刻生效后的情形。对照这样一些数字化的公民投票,美国政府的工作显得迟缓、落伍,对民众意见的缺乏响应更是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美国好声音》和《与明星共舞》分别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的热门电视节目。Reddit是一个美国社交新闻聚合、网络内容评级和讨论网站,创办于2005年。——译注)
著有《The Age of Responsibility: Luck, Choice, and the Welfare State》(2017)、《Stranger in My Own Country: A Jewish Family in Modern Germany》(2014)。另有数十篇评论文章散见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外交事务》等美国媒体。
本文改编自作者2018年3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著《The People vs. Democracy: 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原刊于美国《大西洋》杂志2018年3月号,原题:“America Is Not a Democracy”。文中小标题为译者所加,个别地方有多分段。文末附有原文链接。
译文总计一万一千字,分上下两篇刊出,以下是下篇。
图:Matt Dorfman
III. Scherzo - Molto Vivace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Talich Special Edition 13 Dvo?ák: Symphonies Nos 8 & 9 / Czech PO, Talich
游说活动:从非法到正常化
美国与墨西哥战争进行到如火如荼之时,尼古拉斯·崔斯特(Nicholas Trist)游历至墨西哥,与对方谈判达成《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该条约结束了两国间的敌对局面并划定了美国南方的边界。二十年后,美国政府依然未向他支付酬劳。年迈力衰的崔斯特无力自行前往华盛顿收回这笔钱,于是雇请了一位名叫莱纳斯·柴尔德(Linus Child)的著名律师代表自己,并向对方承诺,拿回那笔钱之后,他将拿出四分之一支付给对方。(崔斯特生于1800年,卒于1874年,曾任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1829至1837年在任]的私人秘书。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战争爆发于1846至1848年间,《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签署于1848年2月。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是墨西哥城外的一个小镇。——译注)
这个案例或许显得极端了,但远不能说是异质特立。法律学者泽芙尔·提奇奥(Zephyr Teachout)在她的著作《美国的腐败》(Corruption in America)中指出,美国制度中毫不隐晦的一项设计是,阻止人们可能通过形形色色的门道,出于私利而寻求左右政治决策。在整个十九世纪,很多游说方式是遭到禁止的。在佐治亚州,州宪法一度规定,“游说活动视同犯罪”。在加州,游说活动是重罪。(泽芙尔?提奇奥目前任纽约福德汉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的腐败》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初版于2014年。——译注)
二十世纪进程当中,游说逐渐洗脱了非法的恶名。但即令这一类活动变得正常化了,企业依旧不情愿动用它们的影响力。迟至1960年代,大型企业并不直接为自己展开游说活动,取而代之的是依靠美国商会这样的集体组织。相较于工会或公共利益团体,这一类组织在华盛顿更加弱势。1971年,未来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小刘易斯·鲍威尔(Lewis F. Powell Jr.)抱怨:“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知道,今天,美国社会中绝少有群体像美国商人那样,在政府中没有什么影响力。”
1970年代早期,所有这一切开始改变。通用电气和通用汽车之类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决定出手,反击薪资上涨和更加严格的劳工及环境标准,因为这将推升成本。它们结成同盟,在国会山拓展影响力。起初,它们的活动多为被动防御性质:目标是阻止可能伤及他们利益的立法。但随着大型企业政治影响力上升和它们的利润猛增,一只新生的执业游说阶层成功说服了美国的首席执行官们,用2015年出版的《美国商界在游说》(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Lobbying)一书作者李·德鲁特曼(Lee Drutman)的话来讲,他们的活动“不只关乎远离政府,还关乎能拉近与政府的距离”。(李·德鲁特曼现任美国智库“新美国”政治改革项目高级研究员。——译注)
独立机构偶尔制造重大新闻,但同时,它们也时常在一些更加模糊的政策领域动用真正的权力。今天,它们要为绝大多数新设立的联邦规制措施负责。《加州法律评论》(California Law Review)2008年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过去一年间,国会订立了138项公共法律。同一年,联邦机构最终完成2926部规章。从仅仅波及少数特定企业的技术性规定,到直接影响数百万人生活的重大改革,这些规章牵涉广泛的领域。譬如,2017年10月,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通过的一项规章,要求短期临时贷款的提供者判定消费者是否实际有能力偿还那些贷款。这可能令数百万人免遭乱收费之苦,但也使得他们在紧急时刻更难获得现款。
环境保护署之类独立机构的兴起,仅仅是政府越来越少对人民负责的浩荡潮流中微不足道的小波澜。二十世纪后半页,联邦储备委员会更大程度上摆脱了民选政治家,并开始部署强大有力得多的货币工具。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到近期与澳大利亚、摩洛哥、韩国达成的协定,贸易条约限制了国会设定关税、补贴国内产业并叫停某些类别移民工人涌入的能力。我曾一度计划清点美国必须遵从的条约数量,但当我了解到国务院的《美国的条约和其他国际协定名录》(List of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厚达551页时,我放弃了。
自那以来,很多学者建构出这一事实:政治学者拉里·巴特尔斯(Larry Bartels)煞费苦心地论证普通选民是多么不理智;政治哲学家贾森·布伦南(Jason Brennan)将不理智或盲从的选民是可怕的决断者这一前提演绎成了一部名为《反对民主》(Against Democracy)的著作;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帕拉格·卡纳(Parag Khanna)支持一种由“肩负重任的专业人士委员会”做出决策的技术专才统治。2016年初选季接近尾声之时,特朗普升级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似乎势不可挡,安德鲁·苏利文(Andrew Sullivan)最有说服力地升华了这一波反民主的哀悼:他文章的标题宣称,“民主政体结束于它们太民主之时”(Democracies end when they are too democratic)。“而此时此刻,美国成了暴政的滋生地。”(拉里·巴特尔斯生于1956年,现任美国范德堡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贾森?布伦南生于1979年,现任美国乔治城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副教授,《反对民主》一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推出第一版。帕拉格?卡纳1977年生于印度,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德鲁·苏利文1963年生于英国,美国保守派政治评论家;他的文章见于《纽约杂志》2016年5月2日一期。——译注)
伟大的小说家兰佩杜萨(Giuseppe Tomasi di Lampedusa)写到民主在其母国意大利迎来黎明之时,令年轻贵族唐克雷迪(Tancredi)承认,他必须舍弃他最终钟爱的一些习惯,以拯救旧秩序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唐克雷迪说:“假如一切都保持原样,那么就改变一切。” (兰佩杜萨生于1896年,卒于1957年,意大利小说家。唐克雷迪是兰佩杜萨1958年出版的小说《豹》中的角色,小说描写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意大利西西里岛一个古老贵族家庭的兴衰史。——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