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原教旨主义的第二个动力:基于神学上“时代论”(dispensationalism)的末世观。这种神学相信,上帝透过一系列的“时代”(dispensation),以不同方式完成他的计划。它对末世的主张是“千禧年前论”(Premillennialism),即耶稣再临将是千禧年的开始,而犹太人建国则是耶稣再临的征兆,这是“基督教锡安主义”的来源和根据。“时代论”来自19世纪英国神学家约翰·纳尔逊·达秘(John Nelson Darby)。
到了20世纪的40年代,美国保守阵营的景观开始有了改变,这时有几位重要的福音派领袖出现,他们开始与基要主义分道扬镳。1942年,在哈罗德·奥肯加(Harold Ockenga)的领导下,一批福音教会成立了“全国福音协会”(NAE)。这个福音团体企图保留基要主义所关心的基要信仰,同时除去基要主义的反文化和反智心态。参与这个新协会的还包括神学家卡尔·亨利(Carl F. H. Henry)。
Merriam-Webster字典定义“原教旨主义”为:“一种运动或是态度,它强调严格依照字面意义(形式化)遵守一组基本的原则。”(a movement or attitude stressing strict and literal adherence to a set of basic principles)这组“基本的原则”形成了固定的意识形态。原教旨主义的兴起通常是由于这种意识形态受到威胁而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利用隔离、压制、甚至暴力的手段达到伸张意识形态的目的。
最鲜明的例子大约是1572年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在巴黎和附近的城市,天主教徒大批屠杀新教徒。在两个月中,死难者估计有10万之众!况且,残害的都是自己同族的同胞!
从割裂的美国看“基要主义”的消长,兼与秦晖教授探讨“原教旨主义”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瓦萨里,大约在1572-1584之间绘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据报道,死难者的尸体堆积在河里长达数月之久。教宗额我略13世(Gregory XIII)对屠杀非常高兴:所有罗马的钟都为“感谢主的恩典”而敲响,还为此铸造了一个纪念币。他并且委任画家瓦萨里(Giorgio Vasari)绘制一幅壁画庆祝这次屠杀。在巴黎,诗歌和音乐学院的创始人巴伊夫(Jean-Antoine de Baïf)写下了赞美这次杀戮的十四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