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见:徐茅,《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Pan Wei-tung,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A Study of Forty Years of Constitution-Making in China (Westport, CT: Hyperion Press, 1945); Andrew Nathan, Peking Politics: 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Suisheng Zhao, Power by Design: Constitution-Making in Nationalist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2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页1。这种评价也来自西方的研究,比如,Jerome B. Grieder,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3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页470-471。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胡适对於自由主义只有粗浅的了解。比如: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刘述先,《当代中国哲学论:人物篇》(新泽西:八方文化出版公司,1996)。本文与後一种看法有类似之处,不过,本文并不否认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资格,因为这不仅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且胡适在概念和实践中都确实非常强调‘自由’的优先价值;本文也不否认胡适对於宪政政治的重视和努力。
4 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页110;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页475。
5 沈卫威,《无地自由》,页110。
6 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北京:华文出版社,1989),页196。
7 胡适,〈我的歧路〉,《努力》,7期(1922/6/18)。
8 相关研究,参见:汤奇学,〈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吴二持,〈胡适与教育救国论〉;均载沈寂主编,《胡适研究》第一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页212—227;148—167。
9 《胡适留学日记》,页832。
10 同上,页832—833。
11 转引自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页475。
12 《胡适口述自传》,页210。
13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页475。
14 《胡适口述自传》,页209—210。
15 Grieder 在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中,对胡适关於‘有计划的政治’这个观点,也有类似批评。
16 比如说,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们就具有这样的人性观和政治观。这方面的经典研究,见:Richard Hofstadt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And the Men Who Made It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48/1973), esp. Chapter 1.
17 胡适,〈宪政问题〉,《独立评论》第1号。
18 胡适,〈再论建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2号。
19 胡适,〈再谈谈宪政〉,《独立评论》第236号。
20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页5。
21 当然,胡适不是对此没有认知。他在〈後努力歌〉中就‘这一套连环,如何解得开呢?’提出一个足以对此‘一椎槌碎’的‘金椎’,那就是‘努力’或‘干’。不过,‘“干”的一声,连环解了’这个结论,恐怕失之简单。
22 例见,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页496。
23 转引自杨承彬,《胡适的政治思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页189。
24 沈卫威,《无地自由》,页110。
25 《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上册,页175。这是胡适受丁文江影响的结果。参见白吉庵,《胡适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页173;沈卫威,《无地自由》,页111—112。另有学者并指出杜威在华讲学时发表的意见的影响,见:李达嘉,〈胡适在‘歧路’上〉,载周策纵、唐德刚等,《胡适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页224。
26 转引自沈卫威,《无地自由》,页118。
27 同上,页124。
28 同上,页114,118。
29 胡适,〈建国与无??〉,《独立评论》第94号。
30 胡适,〈答唐山大学学生刘君信〉,《现代评论》2卷42期。
31 胡适,〈作为一政治概念的工具主义〉,载沈寂主编,《胡适研究》第二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页359—364。
32 Max Weber, ‘Politics as a Vocation’, in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ed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pp.77-128.
33 转引自沈卫威,《无地自由》,页128。
34 Stephen Holmes, Passions and Constraint: On the Theory of Liberal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35 转引自白吉庵,《胡适传》,页131。
36 相关概念,见Isiah Berlin,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37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独立评论》150号(1935/5/12)。
38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转引自林载爵,〈胡适论自由〉,载周策纵、唐德刚等,《胡适与近代中国》,页283—284。
39 有学者认为,〈易卜生主义〉一文甚至可以看作胡适‘在阐扬自由主义理念上唯一的长篇理论性著作’。见周昌龙,《超越西潮:胡适与中国传统》(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1),页32。
40 转引自白吉庵,《胡适传》,页224。
41 章太炎语。转引自金观涛、刘青峰,〈试论中国式的自由主义〉,《二十一世纪》,第67期(2001年10月号),页59。
42 殷海光,
43 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二十一世纪》,第67期(2001年10月号),页55。
44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45 转引自唐德刚,〈论‘转型期’与‘??蒙後’(代序)〉,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
46 《胡适留学日记》,页960—961。
47 此说引自顾炎武,见《顾亭林诗文集》,〈与黄太冲书〉。
48 周昌龙,〈明清之际新自由传统的建立〉,《二十一世纪》,第67期(2001年10月号),页49。
49 周昌龙,《超越西潮》,页31—32。
50 同上。
51 王人博,‘胡适对中国宪政文化的影响并不能用短短几十年的光景来衡量,应用几个世纪的岁月去计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页470。
52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页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