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这里的诀窍在于:(1)北大法学院是存在的,岗位职责这个概念也是存在的,于是《北大法学院教授岗位职责》这个文件名一看就很像真的,让人想不起来验证这个文件到底是否存在。博主闲的蛋疼真的去搜索了一下“北大法学院教授岗位职责”,能搜索到的结果,全都是“FZZ指出北大法学院教授岗位职责包括bla bla bla”,并没有找到这个文件的原始出处。所以除了“方舟子在撒谎”我想不出别的解释。(2)行政机构行文有其固定特色,直接瞎编很容易模仿不到那种行文风格从而被怀疑,如何让具体条文看起来逼真呢?有效的办法是移花接木,那么具体条文到底来自哪里呢?经过网络搜索,博主发现只有一个搜索结果是吻合的——一份北大法学院的讲师和副教授招聘启事,其中规定的岗位职责和上文所述的岗位职责不但内容一样,连顺序都一样(http://hr.pku.edu.cn/document/20110113122658213775.doc )但只要把这份对讲师和副教授要求的招聘要求套到《北大法学院教授岗位职责》上冒充续聘要求,看起来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例:如何证明韩寒写的好的文章就是代笔,被构陷期间失水准的短信就是自己写的?】
答:因为他被怀疑代笔以后就不敢再让人代笔了(循环论证+诉诸直觉)(如果你说代笔这个前提成立,那“被怀疑”以后不是更加需要保持文风一致吗,不是更加需要同一个人去写吗?你方舟子在被揭穿代笔《问心无愧》以后不是也继续代笔了那篇纯美的过街bla bla bl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