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标题: 亭林镇合唱团:野径无人舟欲横,梅花香自苦寒来 [打印本页]

作者: bridged    时间: 3-28-2012 01:15
标题: 亭林镇合唱团:野径无人舟欲横,梅花香自苦寒来


野径无人舟欲横,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顾:

回顾一,方舟子的打假

方舟子打假十几年,据称无一错手,至少新语丝上是这么记载的。当然新语丝上的文章是需要经过方舟子的审核才能贴上去的,而方舟子是一个眼里不容沙子,具有真相洁癖的人,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洁的新语丝和一个完美的方舟子。

方舟子的网站打了很多人的假,据说上千例,而方舟子自己亲手打的百多例,其中使方舟子扬名的是打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手术的假。方舟子的观点是,肖氏反射弧手术的有效率为0,并在一个叫打假基金的资助下,一群在方舟子御用律师彭剑亲自操作下,据说有几百人的群体,对肖传国进行了声讨和起诉,可是当肖传国要求对出来带头起诉的诸人,做能够判定手术是否有效的尿动力学检测时,在旁观者们都为那群人高兴,感觉他们的冤屈终于有了大白的机会,感觉在科学的检测之下,肖传国必将被牢牢钉在“屠夫,骗子”的耻辱柱上时,医闹们不闹了,他们竟然抛弃了最能彻底揭露残害他们的人的最好机会。难道肖传国说的方舟子每个病人5万元,收买病人做假证闹事是真的?这是一谜!连同方舟子本人先后放弃与深圳电视台严宏和肖传国共两次就肖氏反射弧进行公开辩论的机会,(而且其中与深圳台严宏的辩论还是方舟子本人发出的邀请),事件结果的方向都如此背离了科学打假应有的,尊重科学检测,尊重统计数据。这更成了一个谜!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全国很多医院还在开展这个叫肖氏反射弧的手术,有的最近还因此获得了大奖,我们都知道方舟子先生是爱猜谜的,这个谜太TM破朔迷离了,希望方舟子给我们解一解。

回顾二,打假基金的是是非非

好像方舟子现在都不把这个,以前很自豪挂在嘴边的基金叫做基金了,改叫资金了,“基”“资”有别,一字之差,底气没了。公开部分的账目显示,方舟子安保花了50多万,一时众议纷纷,这么多钱都花哪儿去了?请的中南海保镖吗?没捐钱的被方粉斥为没资格询问账目,捐了钱的罗永浩询问了,却被退了钱,连以前请方舟子吃饭的钱也报销了,还附送了利息!气得罗永浩告了上去,结果尚未知,只见彭剑要求基金代管钱目的脚步加快了!心中无鬼,急个啥?!

回顾三,菊花学历终成谜

方舟子妻论文抄袭,新闻稿剽窃这也是与方舟子打假斗士的光辉形象格格不入的,虽然有200多人(近期数字)已经针对方舟子妻的论文抄袭上报社科院,请求展开调查处理。这曾经被方舟子咬牙切齿警告,要杀猪溅血报复的事,还是被追求真相者冲破方舟子的血咒,提了出来,这些人品质就是差的吗?我想对一个真实具有真相洁癖的打假者来说,不凭臆想,在确凿事实证据面前,敢抛出杀猪溅血论的才是伪君子真小人!除此之外,方舟子妻大学毕业证竟然也成谜,一句就不晒,娇嗔之外,几多彷徨几无奈,自知!

正文

方韩战,几种仗法,几家糊涂

方舟子对韩寒的大战是2012年最热闹的事情,甚至弱化了《刑诉法》73条的争辩,这是一个持久战,消耗着近乎一切有热情的力量,若果真司马南所说的,方舟子哪是跟韩寒一个小孩过不去,是跟韩寒身后那帮大人,那些公知们过不去。若果真如方舟子所言【我花这么多时间,挖这么大一个坑,又不是只为了韩寒一个人】。那么,跟着方舟子狂呼叫嚣的诸位,你们弱B了,一群方舟子的无脑小玩具!为什么要这么称呼他们?他们看似也在狂热追求着他们心中正义的感觉,其实,你们就一群弱B,下面给出证明!

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求医》《书店》代笔

2,  《三重门》代笔

3,  新概念造假

他所依据的是:

1,不可置疑的时代烙印

2,间接证据定罪

3,镜头前表达能力差,考试成绩差,写作一定不好

4,圈内疏通作弊

首先看第一条,不可置疑的时代烙印。方舟子说

【再仔细看一下他前期的文章如《书店》、《求医》、《三重门》,就会觉得,那不可能是一个14岁或者16岁的小孩写的,那种文风就是在模仿钱钟书的,是一个很熟悉钱钟书的人写的。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对钱钟书的书很熟悉、又有一定文学天赋,他有可能做得到;】

这首先承认了一点,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只要熟悉钱钟书的作品,是可以写出《求医》《书店》《三重门》的!

【但有一点他是没法模仿的,就是这种人生阅历,还有这种时代烙印,因为他没有经历过那个阶段,除非他是有意要写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向大人了解等等再写上一篇,这有可能。】

其次,他也承认这个时代的烙印是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去填补的。

从这次土豆网放出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韩寒恰恰是一个喜欢阅读钱钟书作品的人,而且对王朔等50,60年代人的作品阅读很多,而其中王朔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带有浓重的复古色彩的。就单凭这些东西,就可以破除方舟子设立的用作品时代烙印杀人的魔咒。

其实说到底,方舟子对文学只处于写过几首诗的层次,中国比他对文学创作与写作感悟的多了去了,孔庆东的说法无疑要比他更有说服力。

孔庆东如是说:

【写《阿Q正传》的“巴人”,决不等于在教育部当官的那个“周树人”;给我们讲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那个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更不是少年鲁迅。因此文学理论家们发明了一个“叙事者”概念。这个叙事者,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拟自我。】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赛车手韩寒”的夫子自道,显然是天真和外行的。书中的回忆有眼保健操里包含“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开头语的情节,有被同学批判为“反革命”的情节,此类“闪回”显然不是“80后”而是“60后”以前的人生记忆。但“80后”凭什么就不能借用甚至虚构“60后”的人生记忆呢?。。。。。。我曾经说过,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最后是孔庆东对韩寒的评价

【“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外星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孔庆东如此行文与评价韩寒,使得许多人陡生对他的敬意!文人虽然有时相轻,但在骨头里,是相亲的!不信?曾与韩寒骂战的前对手今朋友不是很多吗?甚至韩寒说过,有可能将来要与方舟子见一面聊聊,呵呵。。。。

2,  间接证据定罪

(1),想要替代警察,法官的伪义士真流氓

    方舟子曾经很得意地宣称:

【。。。不过我要强调的是他们父子二人很多说法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这就能够说明他们有可能在说谎,刑警查案也是这思路。】

【不是说搞科研的才这样,实际上你做文本分析也是这样,甚至你破案、司法定罪,也都是这样。司法要定个罪,不需要有直接证据,如果说有很多间接证据都同时指向一个结论,是可以定罪的。】

这套流氓逻辑是最迷惑人的东西,清楚方韩大战前前后后的都知道,最先的质疑者麦田是用一大堆的材料作为证据去质疑韩寒的,在韩寒发长文逐条解释后,麦田删帖道歉了!并承认:

【我认为我最近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

【向我的博客和微博读者道歉,由于我不专业的质疑而对你们可能产生了误导,深感抱歉!】

但是方舟子不同,他上来就是给韩寒扣了代笔的帽子,而且多次很肯定地说出类似下面的话:

【我认为他百分百是有请"代笔"的。至于具体是谁为韩寒"代笔"、是不是他爸爸韩仁均,我还不能确定。】

如果有刑警,路上一把拽住你,说你百分之百是罪犯,只是目前证据没找到;如果有法官还未开庭,就在法院的大院里嚷嚷叫你罪犯。我想这样的傻B形象,在现实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可是方舟子偏能这样,他就可以把一众与他有交锋的人,拉出一溜长的黑名单挂在他的新语丝网站上,他就可以轻易地给一个人下个“代笔者”的断语,然后再去寻找所谓的证据。

方舟子的打假大了说,是个民间公益性质的行为,在现实社会顶多算个民间义务抓小偷的,人家抓小偷要尾随,跟踪,在小偷伸手作案的时候,才能正义挺身,一举拿获,可是方舟子的行为就像个蛮横站大街的,随便拉过一人,小偷帽子一扣,然后再搜身寻找证据。这行为比真警察真法官还要霸气,他还不容得别人的批评,因为他坚持他“抓小偷永远不会有错的真理”!可是你知道别人也有反驳你“没证据你TM就是对我赤裸裸诬陷”,并要求你拿开你黑暗的脏手的权利吗?谁知道在你肮脏的诬陷背后,你的目的是耀一下你的淫威,还是想摸人家小姑娘一把?

当然有被吓着的人,也有糊涂的人,他们都很顺从地掏包,解带。所以方舟子和他那些坚持自己是道德警察化身和坚持“间接证据定罪”的一群人,咬定了一个人,就会开始了下一番的疯狂。他们要去寻找那些间接证据。

(2),间接证据的有效性几何?

方舟子挑刺韩寒,也是最能引爆方舟子追随者狂欢的,就是从韩寒与他父亲,老师,同学及出版其书籍的相关人的言论差异中,找到兴奋点。方舟子对此颇为得意,方舟子说:

【。。。不过我要强调的是他们父子二人很多说法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这就能够说明他们有可能在说谎】(此条同前)

当然,方舟子拿来比对的还有韩寒老师,同学,出版社相关人员与韩寒,韩寒父亲。以及这些人互相之间也进行言语对比,进而从中找出不一致的地方,他们惊喜地称为发现漏洞。如果你不是真傻,也不去装傻,稍有些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清楚这么多人,对一件发生在十几年前事情的细节记忆,100%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所观察的角度,所兴奋地点面,所记忆的多寡是不一样的,正所谓:“每个人心里不只有一个韩寒,每个人做事前也不都对钟表”。对此,看看专业人士的分析吧:

【方舟子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内心十分确认的一个前提:人的记忆是靠得住的,所有的回忆都是准确无误的(故意撒谎的不在此列)。

   但其实大为不然。人的记忆是很不靠谱的东西!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例子。

   罗伯特·伯顿是美国加州大学锡安山医院的神经科主任。当年,他在上医学院二年级的时候,正好碰上了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这一重大事件。肯尼迪当时的民望很高,他被刺杀成为当时美国人的最大的心灵伤痛。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经历过这一事件的人都应该对当时自己的情形记忆深刻。

   但是,当伯顿和他们的同学聚会,并回忆起肯尼迪被暗杀时大家都在干什么时,答案却是五花八门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帮同学都同意不论在哪,大家都是在一起的。这也是大学生涯的普遍现象)

   一位泌尿科医生觉得他们当时在吃午餐,一位内科医生说他们当时在图书馆,一位病理学家却记得他们在一个酒吧里。

泌尿科医生反驳说将:“不可能,肯尼迪被暗杀时,我们还没放学呢,绝不可能在酒吧。”(这个情形是不是比上述李其纲、韩寒等人的说法不一更加离谱?)

   这些人拉着伯顿要说法。伯顿就给他们讲了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

   在“挑战者”爆炸的当天,乌尔里克·奈瑟立即给班上的106名学生写下他们是如何听到爆炸消息的,以及当时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听到爆炸消息后的内心感受等。奈瑟将学生们的记录收集保存。两年后,这些学生再次接受访谈,回答同样的几个问题。结果显示:25%的学生所说的跟他们原来日记记录的截然不同;还有一大半的人错了一些细节,但还不太离谱。真正能够将所有细节都写得和两年前完全一致的不足10%!

   然而,在这些学生看到自己当年所写记录之前,他们个个信誓旦旦地相信自己的记忆是绝不会错的。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记忆是多么的不靠谱,而更不靠谱的是,人们对自己记忆正确性的强烈信念。】

【方舟子认为,李其纲、韩寒、胡玮莳的三个人说法不一,要么事件本身根本就没发生过,要么事后有人在撒谎。方舟子据此推进而怀疑一切,证伪一切。但其实更大的可能就是这三个当事人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而在他们述说回忆的时候,当然认为自己所说的是真实的事实。一个撒谎的人,最不愿意说出细节。这三位几乎都在努力描述细节,这足以认为他们真的是在“掏心掏肺”的证真自己。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我判定韩寒他们没有说谎。

   不管韩寒有没有代笔,记忆的偏差都不能作为过硬的证据。】

如果说心里专家的理论你们不理解,那我们再举举发生在方舟子自己身上的事情,在方舟子博客里有一篇《你不知道的方舟子》,是一篇对方舟子亲友采访的报道,方舟子在转此篇文章前,专门加按如下:

【方舟子按:家乡记者走亲访友挖出我小时候的八卦,虽然读起来很亲切,但这时候这么做,不怕人说推倒韩天才是为了树起方“天才”?担心我高考估分过高劝我改报大学那段不准确。我当时已被推荐到中科大,只要达到分数线就可以去,即使少20多分也远远过线了。最后一段也有误,当年高考生物满分是50分,我考了49.5分,因条件反射图的一条线画得不够清晰被梁老师扣掉0.5分。】

原来他亲姐姐方云秋印象最深刻的如下回忆:

【方云秋说,如果要问自己对弟弟方舟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哪一件,那就不得不说当年方舟子参加高考后自行估分的事情。。。“我就跟他说,人家估分90多,结果都少了20多分,你要不要也降个档次,报另外一所大学才有把握。”方云秋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心急如焚,苦口婆心劝说弟弟将估分降低改报大学,结果被弟弟拒绝了,“他说,如果敢把我的语文改成70多,我就到省教委去告他,告到教育部去,”】

【那年高考方舟子的生物考了39.5分,而满分是40分。】

竟然都是不正确的,到底该相信谁的?是不是就该简单定义为方舟子有个代考者呢?相信有理智的都不会那么去妄下判断,可是按照方舟子的逻辑,代考者100%肯定有,只是具体是谁不确定!

3,镜头前表现差,考试成绩差,写作一定不好。

方舟子说的屁话懒得再去找了,但他这个观点在方粉中甚有市场,首先谈谈镜头前表现与写作的关系,众所周知,这世界上镜头前表现最好的,一是各选举制国家的首脑,二是所有国家的优秀演员,他们写作就一定好吗?未必吧,除了吹捧自己的政策与玩乐吃喝,他们的代笔率反而最高。

再看段文学大家贾平凹的采访

【大家都笑了。坐我旁边的一位女记者问了关于书名《高老庄》的寓意的问题。

贾平凹一乐,说读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高老庄就是猪八戒一不想干了要回去的地方嘛!他的回答约略都是这种意象式的。笔者迫不急待,又问他写作此书的触发点和写作过程。他说:《废都》写了城市,然后就想写写农村,商州那面有个麟猷县(大家急问是哪两个字,贾平凹说也写不上,“麟”是“麒麟”的 “麟”,“猷”字有个犬,记者据此猜测)】

这是不是典型的有代笔者的方氏特征呢?方舟子,贾平凹那果子也成熟了,可以打一打了!

再谈谈考试成绩与写作水平的关系,韩寒特殊的性格造就了他从不认真对待考试的成绩,你会在感觉够60分的时候不再做题吗?你会在试卷上写上对题目的评语吗?这些不羁的行为韩寒都做到了,他追求的和想要用来证明自己的不是试卷上的分数,而是用他屡次宣称的世界第三的写作能力,写出流传百年的文学作品。当他的精力都投入了《三重门》的写作,我们才会为那些不羁的行为找到答案,应该说,韩寒考试成绩之差与写作成果之优互为因果,并不是绝不相容的对立矛盾。

4,  圈内疏通作弊

这是方舟子在画了代笔靶子,攻击乏力之后画出的又一个大靶。其中,最核心的证据是,韩仁均的华东师大同学进入萌芽的有,参与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审的也有。韩仁均必然是利用了这个关系网,把韩寒一举打造成了这文坛耀眼的一颗星。那我们就来回顾下,韩仁均的大学生活与他营造这张大网的可能性究竟几何!

在韩寒父亲当年室友的记忆里:

冯乔的寝室有一个姓韩的同学,高考前是上海金山的农民,样子很憨厚很淳朴。因为当时农场干活累,吃的东西又不好,新生进大学后要体检,结果他被检查出得了肝炎。按当时的规定,他要在学校的医务室里隔离三个月。当时治肝炎有一种特效药叫垂盆草糖浆,上海肝炎流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种了垂盆草。三个月以后,他的检验结果还是肝炎。结果,他哭着离开了学校。

在韩寒父亲韩仁均的记述里是这样的

【1978年初入学。进校后,在学生名单上看到了好几个当时已经非常有名的作者,感觉以后要在这里和这么些同学一起度过几年的学习生涯很荣幸的。但事实上正经的课都没上过一节,第一个星期只是开会学习劳动之类,还有新生身体复查。结果是GPT100多一点,肝功能不正常(当时指标40以下算正常),于是就住进了师大后门那儿的肝炎隔离病房。住进去后检查的范围更大,还查出是澳抗阳性(就是现在的大三阳小三阳之类),被定性为乙型肝炎。以后每隔一些时间查一次,一直没有全部正常。最后10个月后,好像是1978年12月份,做了最后一次检查,同时抽了三份血样,分送华山医院等三家医院检验,三份结果完全不同,一份正常,二份不正常。于是,被认为还没痊愈,就被退学。因为大家都谈肝色变,我在病房里也很识相,不出去接触人,所以还没来得及认识一个同学就离开了学校,】

从时间来看,他们的记忆是不同的,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在室友的记忆中,对韩仁均的记忆只剩下了肝炎与针对肝炎病人的处理措施,医务室里隔离三个月。和他哭着离开大学生活的结局。而在韩仁均的心中是一段自卑而不愿见人的灰暗时期,所以他没来得及认识一个同学就离开了学校。

这是事情吗?在这次土豆采访华东师大韩仁均室友的过程中,我想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却被无耻的土豆给遮掩了,至于为什么遮掩这段本可以击碎方舟子无耻虚构的韩家文坛关系网的视频,方舟子知道,转基因土豆知道,我们也知道!

遮掩事件,附图说明如下:




这是一段被方舟子称为第一版的土豆网泄露版采访视频的截图,图中的这个朱昕就是当年韩仁均的室友,在这个版本中,土豆网打电话的记者提到了他们寝室聚会的情况,但对话中没出现关于韩仁均的对话,在这个视频传播开后,有针对这一段发出了如下的声明:





虽然信息是不完整的,但其中透漏出的,韩仁均在寝室只住了没几日床铺就被别人接管是确切的,这与韩仁均住进隔离室,然后直接回家的信息是能够连接起来的,在这样一条信息链的完整呈现下,你认为还有几个同学会记得韩仁均,在同学眼中很憨厚很淳朴,上学没几日被隔离,然后哭着回家的韩仁均,能有多大的能力去布置日后那张庞大的文坛关系网吗?

如果说,这整个的舟子谜局有一个破局的点,我认为就藏在土豆网雪藏的这条对韩仁均室友朱昕的采访里,当然,依据土豆网对陈丹燕音频采访有被作假指控的先例,和我六请土豆网和土豆网主王微而毫无应答的情况来看,这条采访素材完整出来的可能性不大了。罪恶漏了尾巴是藏不住的,因为真相早已在诸人心中发芽!

下面这是法国媒体对方韩大战的总结,很好:

【其实,所谓怀疑韩寒文章是别人代笔,尽管方舟子们挖空心思找到一个又一个细节,但他们始终无法否认,支持其论据的,一直都只是那句“韩寒这么年轻,不可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来。再看看方舟子们拼凑出来的那些所谓质疑吧,难道他们自己不觉得太牵强、太丢人吗?他们的论点和论据全部都来自猜测与妄想,还自称是什么“质疑”,如果这也能叫质疑的话,人们只能说“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了。既使退一万步说,就算韩寒的那些文章是由团队所作,你也无法否认,它们都是好文章,这些文章对当今中国的启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那些怀疑者,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最后还是用我曾经写给方舟子的诗作结:




(2012-02-29 22:51:22)

方舟子,好自为之!

当你亲笔写下:
【从中学的时候起,我就常常被误会为读过许多书,其实我最多不过只能算翻过许多书罢了】

当你亲笔写下:
【交谈、作文时想起了曾经在某本书上读过的某句话、某件事,说出来,也就往往让听者、读者误以为我读过那本书,而其实我对那本书的所有知识可能也就是那句话、那件事。。。需要照抄原文的时候,再凭记忆去翻查,也往往能查到,】

当你亲笔写下:
【看到写着“我的经典”四字,已忘了是什么时候写上去的了。于是又翻到最后,见写着“1988.4.3阅毕。1989.2.17重阅毕”。】

当你亲笔写下:
【尤其是高三那年。。。闲得很,成了我读闲书最多的一年。。。也是我看电影最多的一年】

当你亲笔写下:
【年代久远(十年了吧),不要说《黑骏马》,连《北方的河》也忘得一干二净。那一天xx谈起,我只能支支吾吾】

当你亲笔写下:
【小学一年级时曾像模像样地写过一篇批林批孔的文章,用的都是广播里听来的词儿】

当你亲笔写下:
【上了初中。。。自学《鲁迅全集》也在那个时候】

当你亲笔写下:
【我朗诵长诗《祭神舞》献给xx,因为长,所以一句也记不得了】

当你亲笔写下:
【我在高二那年读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我已说过,《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我读的最后一部名著,其他的名著自然都是此前读的】

当你亲笔写下:
【也就是说,即使是诚实的人,甚至是一群诚实的人的一致描述,也不一定可靠。更何况,人们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为了吸引听者的兴趣,容易无意之中加以夸大,叙述的次数越多,间隔的时间越长,越不可靠。】


原来你也是这世上的人,
你遗忘也如遗精般无可避免!
你掉书袋也走的是寻章摘句的老路,
你高三也能很闲——读闲书看电影,
你在很萌的一年级与很芽的小初中也已经欣然批林批孔与研读鲁迅。
你忘却时也会头脑空白与支支吾吾。
你还在高二时就结束了阅读名著的学习之路。
你更知道文字描述与真实之间真有着难以免除的误差。

原来这些你都懂,
你用你心底流淌出的文字,
描画出一个成长中真实的少年,青年,
他不是神般无瑕,
他用人的鼻孔呼吸,

这是你,
却又那么像另一个被你指责的青年——韩寒!
不知你指责他犯下你曾经的幼稚病时,
你是怎样的心情?
但毫无疑问,
你宽恕自己的同时,
却用同样的事情惩罚他人,
我们无法想见你的胸中怀有善,
善者至少要己心度人。

回首这月余的扯淡,
你狂转舆论的风轮,
用撞击一切的偏执,
诱导,裹挟一群毫无救药的傻蛋,
在你踏倒真相的歧路上狂奔,
奔向你臆想中神之国度,

那里有一位青年,
全知全能,
从不忘却。
诗词舞曲,
青春辉煌。
这就是你在一群追随者心中镶嵌出的模糊影子,
但是很灰暗!
你要让你的神像在广场中央树立,
你要让你的神像在太阳之下发光,

所以,
你剖析人性,
奏起鬼歌,
一次次一遍遍,
用了数十天的表演,
催眠了几乎整个民族的思想,
张牙舞爪,
呓语汹汹。

就在这天将灰灭,
地将板结的一刻,
正义醒了,
阳光来了,
一个青年的穿越,
改写了故事的结局,
他坦诚,真实,才华横溢,
他无私,正直,果毅,坚决,
为了免混沌再为祸,
为了还真相以清白,
他用剑插入自己的胸膛,
剜出跳动的心脏,
迎着阳光,
举向头顶的世界。。。

泪滴下,
醒了,
哭!




欢迎光临 一路 BBS (http://www.yil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