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标题:
闾丘露薇:新世代的力量
[打印本页]
作者:
bridged
时间:
5-18-2012 15:59
标题:
闾丘露薇:新世代的力量
闾丘露薇:新世代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2-05-18 09:45 作者:闾丘露薇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1565次
前些日子在台湾,听一些国民党以及民进党的主要成员介绍台湾,结果发现,只有民进党的一名中生代的成员,非常认真地提到了台湾的新世代,也就是在香港,被称为八十后的那批年轻人。
他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说,六七十年代,优秀的年轻人加入了国民党,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之后,优秀的年轻人很多加入了民进党。但是现在,年轻人们更多的是选择不加入政党,并不是说,他们在政治上保持中立,而是他们对于政治,有了自己不同于党派的看法。这样的一批年轻人,对社会会有怎样的印象,需要再好好观察两三年。
虽然,我们总是说,年轻人是希望,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年轻人通常没有政治资本,没有政治脉络,于是被看成为没有政治影响力的一批。越有资历的政党和政客,越容易有这样的判断,因为他们已经和草根越来越遥远,他们更加关注官商的层面,因为这些人掌握了政治资源,这一点,在那些国民党长者身上,表现地非常明显。
但是,看看周边世界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样的判断是不是过于依赖旧有的经验?因为有了社交网络的出现,社会力量已经出现了蜂巢式的发展,没有焦点,但是却能够快速地集结力量,并且把声音发出来。即便主流媒体没有那样快速地发现这些声音,并不代表这些声音没有渠道在主流之下快速地传播。
在台湾的时候,正好看了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歌手贾斯汀·比伯(justin biber)的成名过程。其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片段,当电台、电视台都还不知道这个会唱歌的小男孩是谁,只不过作为唱片公司例行的公关推广活动,让他上通告。他们很诧异地发现,只要这个男孩出现的场合,就会聚集数百上千的歌迷。好几次,因为安全的考量,活动甚至要被取消。于是,主流媒体才开始加入了报道的行列。
而在此之前,早期只有很少数人注意到,在youtube 上有一个小男孩的表演,吸引了不寻常的点击率,这其中包括了贾斯汀·比伯后来的经纪人——这个敏锐的年轻人迅速地抓住了这个现象。当然,经纪人在寻找唱片公司的过程中相当地受挫,因为没有人看得到这个男孩的价值,准确的说,他们是看不到社交网络在年轻一代生活中占有的位置,他们的思维依然还在传统的传播渠道当中。
其实在香港也是一样,当被称为“八十后”的年轻人,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的时候,主流社会,包括传统媒体,看不到这样的一股力量,直到这股力量,用社会自发的形式开始变得巨大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发现。看看新加坡的大选,看看马来西亚的净选举运动,这些力量,平时并没有在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上出现,可能是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是被刻意忽略。
一年前,和两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在香港聊天,他们一直在利用新媒体,推动净选举运动,要求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选举。他们在做的事情,在马来西亚的主流媒体上,几乎是看不到的,但是在四月二十八日,二万人走上了吉隆坡的街头,要求反贪腐以及公平选举,当中年轻人占了多数,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已经被新媒体所替代,至少在年轻人这一代里面,接受资讯和表达观点的渠道,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
在台北的“二·二八纪念馆”里面,有一封蒋经国写给蒋介石的信,当时蒋经国和白崇禧一起来到台湾时,刚刚发生了“二·二八事件”,蒋经国总结了发生事件的六大原因,除了承认在当地的国民党官员贪腐以及民不聊生的原因之外,其中一条提到了当时的台湾年轻人,因为在“二·二八事件”中,学生是抗议的主体,他认为青年学生意志不够坚定,容易受到蛊惑,因此白崇禧在宣布处理方式的时候,宣布对青年学生一律从宽免究。
在我看来,这样的判断,只是说对了一部分。确实,一些年轻人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信仰和追求。
“二·二八事件”,很显然就是对国民党当时统治不公的一个爆发,而这种不满,在事件之前已经有迹可寻,在纪念馆里面,可以看到很多的政治漫画,文学作品,当然还有没有展览出来的民间的各种口口相传的抱怨,只是很可惜,所有的这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根本看不到,或者不屑看到。
一个社会的新世代是怎样的人,一定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影响,也因为这样,了解年轻人,影响年轻人毫无疑问相当重要。于是,又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尊重年轻人,并且影响他们向着更美好而发展,还是利用他们的年轻,这对成年人来说,是一个选择。
来源: 外滩画报 | 来源日期:2012年05月17日 | 责任编辑:左小刀
欢迎光临 一路 BBS (http://www.yil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