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标题:
“韩寒问题”三批判书之一:谈韩寒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bridged
时间:
11-22-2012 18:05
标题:
“韩寒问题”三批判书之一:谈韩寒精神
“韩寒问题”三批判书之一:谈韩寒精神
发布时间:2012-07-23 09:50 作者:司马烈文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207次
李晓明ΨAndy(司马烈文)按:作为当代中国公共生活领域拥有重要话语权的人物,韩寒和他的粉丝群体是中国社会公共舆论领域不可忽视的存在,自韩寒成名以来围绕韩寒的事件、话题层出不穷,大者就有“韩白骂战”、“代笔之争”,小者则是数不胜数,几乎韩寒每一篇博文的抛出都可以激起公共舆论的千层浪。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韩寒及围绕韩寒的言论占据了大量的话语资源,然而这种对公共资源的占用究竟能为我们的社会带来多少效益是值得考究的重要问题,而这种占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更是需要警惕的。因此,有必要对“韩寒问题”予以分析,解构和批判。批判不同于批评,它是为了否定之否定后的进步,而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因为它更注重理性基础上的建构。2011年9月在阅读许知远《庸众的胜利》一文后深有不谋而合之感,曾有一粗浅文《向韩寒告别》,然而行文之粗糙,令人不忍卒读,但我依旧继承了文中的一些理念,但时隔近一年,那篇文章属于过去。这是最好的时代,时无有名之英雄。我乃过江一鼠辈,撰写此文,旨在批判“韩寒问题”,为公民社会除魅,而非片面论断韩寒。为此,我会撰写《谈韩寒精神》、《说韩寒现象》、《要韩寒做什么?》三篇文章,对“韩寒精神”、“韩寒是否够格做知识分子”以及“韩寒自己和我们的社会应当怎样处置他的话语权”三个问题着重探讨,以便厘清“韩寒问题”。然而我力有不逮,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此文是第一篇《谈韩寒精神》,力图求同存异,探究韩寒之于中国社会确定的价值。
———————————————————————————————————————————
注:韩寒高中退学时留给朋友的字条,朋友保存多年,他在2012年4月重新抄写了一遍。
“我只是烦了这不自由的日子……趁我还年少,我要万水千山走遍……切记,要不附权威,不畏权势,不贪权力。为了快乐,切莫作官。”这是韩寒在辍学离开松江二中时,留给同学兼室友金丹华的一张纸条,其中清晰可见一个少年的不羁与放达。曾与韩寒同床夜话文学的金丹华曾在2000年韩寒处女作《三重门》公开出版后,发表《为了无言的期待》一文,他在文中提到韩寒与他侃侃而谈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谈梁晓声的夜话情境,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升入松江二中的韩寒象棋也下的也很好,而韩寒在五年文集《文学啊文学》一文中印证了金丹华的话,提及留级到新高一的他遇到的金丹华是志同道不合的几个人之一,“听我一次寝室夜谈后,他恨自己书读得太少,便苦心钻研各类书籍,成果喜人。从他口中冒出来的人名,我一个都没听说过,自卑不已。”
韩寒的成名作《三重门》自2000年公开出版后,至今已累计印刷45次,销量超过500万册,看过韩寒几章手稿的金丹华曾和韩寒半开玩笑半严肃的说了此书只能让人看一遍,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只能红八年,如今12年已经过去,不知道读过《三重门》的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其中的内容,而《三重门》对于他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又是多大,其中又有多少人会重读,而现在的青少年中面对浩如烟海的青春小说又有多少人会选择韩寒的《三重门》。
在《三重门》发表之前,韩寒便已小有名气,这就不得不提及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在1999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以文章《杯中窥人》获得第一名,又在2000年的第二届赛事中依托以批评中国教育为立意的《穿着棉袄洗澡》一文获得第二名。文章中韩寒指出中国教育“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全面平庸”,对教科书的评价则是“乍一看语文书还以为我民族还在遭人侵略,动辄要团结起来消灭异国军队,这种要放在历史书里面。而真正有艺术欣赏性的梁实秋钱钟书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从来见不到。”
1982年出生,在《三重门》公开出版之时,尚不满18周岁,却也已经算得上“资深文艺男青年”,韩寒初二时,便在江苏《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书店》,那时不过是1997年,韩寒十五岁,他这般写道:“与武打小说一壁之隔的是言情小说,这里被女士们所包围,人密得针插不进,一个个故意弄得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她们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琼瑶的五十部和三毛的十八集。这种书往往看到第二章便可以猜到结局,正符合进化论的观点,这使我们不得不崇拜起欧·亨利来。古典文学柜身处交通要道,却相对安静得不可思议,只有寥寥几个老者驻足,观而不买。四大名著本本精装,价格不菲,而且商人狡猾万分,不将售价印在书底上,而是藏于扉页或是更深处,给你带来一种惊奇。”
虽说一般资质过人的十五岁少年亦大可有如此文字功底,难得的却是韩寒的世事洞明,在这200余字的描述中,韩寒对女性心理、琼瑶三毛类小说、出版商逐利心理颇有独到见地,调侃戏谑之情也溢于言表。
而1999年出炉的参赛文章《杯中窥人》则更能看出韩寒心智上的早熟,他用一块布的浮沉喻出中国人在精神上的堕落历程,文中直言“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种种迹象表明,文艺少年韩寒确有不羁之才,虽不足以浪翻古今,却也能够在80后文坛上有一片阵地。而从韩寒早年的文章中的旁征博引,以及钱钟书先生《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文的层次上看,韩寒绝非不读书之人,而且当时的读书量只怕比那些通过应试教育进而进入清华、北大的同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韩寒似乎不惯于炫耀读书,但在文章中还会无意写到自己的读书历程,比如在《就要做个臭公知》一文中他坦露自己“初中写文章就喜欢批评这个批判那个,当时没什么概念,纯粹是因为启蒙读物都是民国作家的,于是下意识觉得写文章就该批判。”
韩寒的思路与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主流大学生相较,的确不走寻常路,更具批判性。据他的同学金丹华回忆,1999年驻南使馆被炸,金丹华等同学很生气,韩寒却提醒大家不要随意相信单方面的说辞。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年的大学生群体正是爱国和民族主义情绪的急先锋,乃至于两年后,为数众多年龄比韩寒大的中国网民都在为911事件这种反人类罪行公开叫好。韩寒在2012年7月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笑谈看到人太蠢就会崩溃,可见这种崩溃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那些激愤的大学生想必也验证了他心中消极反叛应试教育抉择的正确性。少年韩寒是爱思考的,金丹华回忆称,早晨去食堂的路上,韩寒还会不断与作为寝室长的金丹华探讨叠被、整理内务等纪律的正当性。
当同龄人不得不埋头苦读乏味枯燥的教科书准备踏上高考的独木桥之战时,韩寒姿态潇洒的用一次次不及格消极抵抗着让他毫无兴趣的应试教育,然后转身辍学,去写小说、到大路上开赛车了。
韩寒本来就是一个帅哥,开上赛车之后便更酷了。这种酷显然不是耍出来的,而是基于一种对兴趣热爱的自然流露,多年来他的赛车战绩看起来还不算差,提起他的赛车手身份,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有“中国第一车手”之称的徐浪,在徐浪因意外离世的当天——2008年6月17日,韩寒写了一篇名为《写给徐浪》的文章,读这篇近三千字平实而又厚重的悼念文章,不难发现徐浪是个有趣味也有真性情的人,文章写了两人之间的很多趣事,称赞徐浪“是非常义气的人,又喜欢开玩笑”,在文章的末尾,韩寒称徐浪为“我最好的朋友”,并向他致以“真正的最高的敬意”。
2012年6月17日,徐浪四周年忌日,韩寒撰写一小段悼念文字,却将其藏在2012年4月29日的文章《为止》下面,称不想让闲人打扰。在这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人情规律性似乎不大适用了,也丝毫不见韩寒的浮躁之气,悼念文字标注的时间是凌晨一时许,真可谓清夜心以怀旧人。在韩寒博客友情链接“往年”一栏中,徐浪的链接依旧排位第一,可谓“人走”茶“未凉”。转看徐浪博客,吃惊的发现里边的博文依旧在由旧友更新。如此种种,不禁让人暗想徐浪生前为人,点击开徐浪2007年5月3日凌晨更新的博文《再遭暗算》,里边提及赛车涉水器被人钻洞,他平静又不平静的写道:“我觉得,如果单纯是为了夺个冠军,就这样来下黑手,实在是有悖体育道德,也会被所有人所鄙视!如果你有本事,就到赛道里去拼!这样的取胜的话,又有什么意思?!”
徐浪不是文人墨客,平实的图文却可以看出一个男人的自信、豪情和道义观。徐浪想必是一个非常豪迈、快意的大丈夫,所以才能赢得那么多朋友的尊敬和缅怀,而从韩寒的文字中可以察觉,他和徐浪的情谊不同于普通的朋友关系,而是有一种“兄弟”情谊在里面。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徐浪倒是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窥察韩寒的性情与志趣。徐浪依托赛车的速度演绎生命的热情,韩寒也不例外。
用小说与世界进行对话,是写作者演绎生命热情的另一种方式,孔庆东在《韩寒的世界——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一文中如此评价韩寒的小说和韩寒——“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此处姑且不论孔庆东先生平时的作为与为人的偏激,作为文学研究者,他此文的评价还是中肯的。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不难察觉韩寒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是理解而非抱怨的。他对人性宽容,对妓女的评价免于落后的道德和流俗的束缚,于细微处足见其同情心;于人世有悲悯的情怀,也有随处可见的无可奈何和怅然失落,甚至有些阴郁,在小说的结尾,他用喻言的方式带着一个新生的婴儿再次上路,他说这个婴儿是属于全世界的。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中虽满是青春印迹,却已经完全跳出了青春小说之列,在序言中韩寒也坦言“我从来没有用这种方式和文字写过小说”。此书出版于2010年,而在该年度未能入选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和深圳报业集团主办的“年度十大好书”,却意外的被评为2010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之一。
与此同时,文学批评界尚未有批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经典文章出现,这显示了主流文学的傲慢与偏见,他们态度鲜明的向这位80后作家说不,用拒绝评论式的消极抵抗拒绝承认韩寒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可能的地位,他们依旧习惯性的把韩寒的书界定为青春小说抑或畅销书。此番情境让人不由得想起2006年事关文坛与文学的“韩白之争”。
当年文学评论家白烨发表《“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其中他系统的谈了80后写手的崛起原因,以及与市场和文坛的关系,文中他如此评价后来与他发生论战的作者——“韩寒的作品,在《三重门》之后,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一些叛逆性观,比如对现行教育和现在的学校的体制性问题的系列批判等。”他认为在80后写手的不同倾向中,“韩寒则大致代表了对主流社会的某些方面如僵滞的教育体制、学校秩序等的反叛倾向,这种倾向在他那里越来越极端,他去年出版的《2004通稿》,我看了之后很吃惊,里面把中学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大贬一通,很极端,把整个教育制度、学校现状描述得一团漆黑,把所有的老师都写成是误人子弟的蠢材和十恶不赦的坏蛋。这种反叛姿态做得过分了,就带有一种为反叛而反叛的表演性了。他从也许是有道理的起点出发,走向了‘打倒一切’的歧路,所以他的作品现在恐怕只有一种观念的意义,和文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在他写《三重门》的时候,那种语言和感觉还是具有相当的文学性的。”
对于白烨的评价,韩寒撰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对主流文坛极尽嘲讽,表达了“别搞的多高深似的,每个作者都是独特的,每部小说都是艺术的,文坛算个屁,矛盾文学奖算个屁,纯文学期刊算个屁,也就是一百人手淫,一百人看”的激烈论调。
韩寒的小说在传统经典文本的意义上的确丝毫不具备对抗主流小说的实力,然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怀的确是现当代小说中所罕见的,我不禁想拿“垮掉的一代”作家凯鲁亚克的作品《在路上》与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来做比较,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追求自由、探索未知世界的孪生兄弟,在精神状态上具有某种相当的类似性,然而可惜的是,虽然韩寒已经在踏上了这场前途未卜的旅途,他的读者乃似乎还未准备好上路,而我们的社会也没有做好迎接并更深层次理解他的准备。
韩寒除了赛车和小说,也用博客写作的方式,与时代悠然同行着。韩寒的博客是中国点击率最高的博客,目前已经逼近六亿,他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会有数十万的阅读量,还有为数众多的评论、转载和收藏。几乎韩寒的每一篇文章的抛出都意味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舆论热点,极大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通过韩寒2006年以来现存博文的阅读和分析,不难发现,韩寒时刻关注着社会动态热点,而他表达的方式基本都是嘲讽和隐喻式的批评,谨慎的不触及官方的雷池,不公开向敏感点挑衅,但他还是在官方可以容忍的范围,向城管队伍、特权阶级、某些地方政府、具体制度政策、恶俗虚伪现象、某些名人等等直接、猛烈的开火,此类文章有《深圳的警察》、《中央电视台很*很**》、《摄影年事件三,党对摄影的要求很高》、《西藏问题还需出动城管》、《你是上海的小姐吗?》、《两个代表》、《灾区政府采购忙,北川出手最大方》、《像成龙一样学会揣摩圣意》、《没希望工程》、《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等等,而面对大而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最高权力和无坚不摧的体制时,韩寒则基本依靠含糊用语、概念置换、对象不明等方法含沙射影,绝不与之发生正面碰撞,这类文章有《亚细亚的孤儿》、《独裁者没有内政》、《重庆美剧》、《亚克西填词大赛》,但即使是这样,韩寒依旧有大量的博文被删除,其中包括《兰州悲剧》、《十块钱更实在》、《脱节的国度》、《而你们在怕什么?》、《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我的道歉》等等,而韩寒批评民众的文章则主要有《莫名,我就仇恨你》、《国人的奇特心理》、在著名的“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中,韩寒对民众素质深表忧心,在《谈革命》中他认为“大部分中国人一副别人死绝不吭声,只有吃亏到自己头上才会嗷嗷叫的习性,一辈子都团结不起来”,在《说民主》中他认为“国民素质又不高”,在《要自由》中韩寒提出了对年轻人的希望,即“愿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像这个圣诞一样不畏惧讨论革命,改革和民主,担忧国家的前途,视它为自己的手足”,而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希冀不过是忧心《谈民主》中国民一副闷声发大财的短视与狭隘。在《我的2011》中,他第一次鲜明的提出了“一个好的写作者在杀戮权贵的时候,也应该杀戮群众”的观点。
韩寒除了新概念大赛、辍学写小说、开赛车、写博客,另外一件事就是办杂志,那就是广为人知的《独唱团》,但是韩寒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也很明确的说明了自己“做杂志、出唱片不是我当时的理想,纯粹是被朋友说动了,所以后来也没有坚持说一定做下去,就有空的时候玩一玩高兴,不做也没有任何的遗憾。”他对《独唱团》的定性也是文艺杂志,虽然《独唱团》最终被禁止,但这莫不说是一次对审查制度的试探性挑衅,独唱团事件也让更多人看清了国内言论自由空间的有限。
自韩寒成名以来,韩寒做了许多事,这些事情也引起了很多讨论和争辩,尤其是近年来围绕韩寒的争议越来越多,尤其是因为近期的“韩三篇”、“代笔之争”,导致围绕韩寒的争议声渐高,其中“韩三篇”质疑了韩寒是否有能力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代笔之争”如果有直接证据证实则是完全可以毁掉韩寒人格和前程的问题。值得警惕的是国人不理性的站队情节,要么全盘肯定,企图将韩寒推到神的位置;要么全盘否定,欲将韩寒推倒而后快。而此两事件无疑是给本已存在的乱局雪上加霜,两根大棒搅浑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事实上,韩寒对中国的影响力是如此的巨大,如果我们的社会不在“韩寒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我们的队伍将在向公民社会进发的道路上自乱阵脚。对“韩寒问题”的探讨与其乱局一片,不如有“求同存异”的气魄和见识。既然对韩寒是不是公共知识分子无法达成共识、以及有没有代笔暂时找不到直接证据,我们何不搁置此两项争议,到韩寒过往的作为中寻找一种确定的、值得信赖的,能为多数人认可的价值,来引导和激励我们前进呢?毫无疑问,这是可以的,毕竟毛泽东那样的人都可以三七开,我们不妨也抛弃韩寒那争议颇多、功过未定的三分,去寻找那确定的七分,来谈谈韩寒。
韩寒确定的价值是什么?是他言行中透露出的一种情怀,是一种可以称之为“韩寒精神”的存在。依靠分析和解构,不难发现韩寒精神确定的包括本色风格、叛客意识和公民精神。
本色风格,说的是韩寒身上的真性情,这也大概是韩寒能赢得诸多年轻人喜爱的重要因素。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韩寒年少便有不羁之才,他的才华与他的真性情结合起来,便有着不一般的人格魅力。从他留与金丹华的纸条,便可见他少年便具备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在中国式家长制和应试教育模式培育出来的孩子中,这种意识可谓极其罕见。任何稍有社会经验和常识的人,都知道体制中的生活可谓套子里的日子,即使洁身自好,也不得不在某些情况下做违背良知的事,而当下的某些公职进去就意味着必然的助纣为孽、为非作歹,而经过十几年科班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依旧如过江之鲫般削尖脑袋往套子里挤,真可谓头中无逻辑、心中无伦理,令人发指,反观韩寒,真可谓少年英姿,高中便下了“为了快乐,且莫作官“的决心。再看韩寒一贯的言辞,可谓快意恩仇。他与车手徐浪交游甚密,反倒是毫无一般文人在交友上的酸腐气,他的文字中也总是透露着新鲜和有趣,极尽嘲讽之机智,常令人捧腹。富二代官二代们将闹市飙车、轻贱别人的生命作为娱乐,韩寒则是把赛车作为职业,赛车貌似娱乐,却也不是简单的速度与激情,其中蕴含了一种对生命的态度,这大概也是韩寒的文字会有“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的原因之一吧。
叛客意识,说的是韩寒不附权威、敢于对已存的教条和不合理叫板,在“韩白之争”时,韩寒炮轰主流文坛,虽有偏颇之词,然而主流文坛上的“圣贤们”毕竟没拿出让人信服的言行和作为,他们站在文坛的高台上占据着大量话语权,然而他们却哪里有什么担当,前段时间铁凝、王蒙等百名文艺家手抄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的事情可谓人尽皆知。毛泽东何人也?兴尽中华之文字狱之末代帝王,这群文坛上的圣贤不是在挥剑自宫、自甘下贱,又是在做什么呢?真可谓文革余孽也。韩寒消极抵抗教育体制,然而在评价体系单一,常靠学历出身论人才的中国社会,这毕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公民精神,说的是韩寒具有政治参与意识、热心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他因《三重门》名声鹊起之后,本可名利双收,到一边儿闷声发大财,他却少年不老成,敢于针砭时弊,虽说大多数的时评都止步于批评,而非建设性的批判,却也是掷地有声,有着一个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道义感和责任感。然而不幸的一点是,韩寒作为公民所尽的一般责任,因为他的名人身份被他的粉丝和媒体无限放大。
也许韩寒身上,多多少少还有其他类型精神价值成分的存在,比如侠客精神、知识分子精神等等,但那些精神类型的因素在韩寒身上毕竟占的很少乃至没有,如果非得来点溢美之辞,只怕会欲益反损,不利于“韩寒精神”的厘清和界定。
本色风格、叛客意识和公民精神在每一个正常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但是这些品质出现在出产于中国社会的名人身上,可能就会显得可爱、珍贵,但是这并不妨碍韩寒成为一个普通人,他的确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多了一些才气和运气。
参考文献说明:
本文的撰写大量参考来源于网络的可靠详实文字,尤其是维基百科,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本人并非撰写严谨的学术论文,出于节省时间的考量,未注明出处,只标明作者、文章和书名,如有错疏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1.李晓明ΨAndy(司马烈文):向韩寒告别,共识网
2.关军:《命运交叉的路口——韩寒的同学们》,南方人物周刊
3.金丹华:《为了无言的期待》,中文自修
4.许知远:《庸众的胜利》,FT中文网
5.韩寒:《文学啊文学》,韩寒五年文集
6.韩寒:《杯中窥人》
7.韩寒:《穿着棉袄洗澡》
8.韩寒:《书店》
9.韩寒:《就要做个臭公知》
10.经济观察网:《对话韩寒:面对愚蠢会崩溃》
11.韩寒:《写给徐浪》
12.徐浪:《再遭暗算》
13.孔庆东:《韩寒的世界——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14.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
15.韩寒:《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16.韩寒:《对世界说,什么是光明和磊落》
17.韩寒博客几乎现存全部文章,本人皆因撰写此文而通读,对被删除的文章,也通过引擎搜索查找阅读,在此不再一一引注,凡是文中提到的文章,本人都读过,不过详略有分。
欢迎光临 一路 BBS (http://www.yil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