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的陈佩华(Anita Chan)出版了《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和经歷》 (Children of Ma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5) 。她在1996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有多少人丧身,有多少人被打致残,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又有多少人被泯灭了良知和人性。但究其本因,并非是由于造反派的野心和年轻的红卫兵的无知。或当权者相互间你爭我斗的权力之爭,或群眾被政治野心家所蒙蔽,或是封建思想和社会遗存的作孽。当然这些因素也夹杂其中,但主要的还是在毛统治下那扭曲了的人性。」这一论点可谓鞭辟入里,透过表象,直入本质。近几十年来,陈佩华所列举的文革歷史的方方面面,逐渐积累出一部分档案和研究成果,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文革背后和深处的人性因素作出思考。剑平的英文新书《桑树下:一个女孩眼里的文革》(Mulberry Child: A Memoir Of China, Jian Ping, Morrison Mcnae Publishing, May 28, 2008),是一部对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回忆录。剑平的视角是“女孩眼里的”文革,所以,政治和社会歷史,甚至扭曲的人性,都是她的最难忘记忆的背景;她一家人在文革中相濡以沫,不舍不弃的可贵人性,则是她要敘述的重点。
不同于正式的传记,回忆录(memoir/reminiscence)作为一种介于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以及自传中的一个种类,择取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而不必是完整的纪年体),以比较松散的结构,敘述与歷史事件有关的个人生活。这样的体裁,因为滴水见大海,有令作者易于驾驭的一面,但也暗藏了两个陷阱:其一,如何保持个性化的故事的独特性。这个问题,如果写回忆录者的身份是和重大歷史与文化片段有关的政治家或者社会名流,则往往不成为大问题。否则就会带来难处。文革对于许多家庭的伤害有类似之处,所以,可圈可点之处就不在情节,而在每个人和家庭对于灾难的反应。剑平的这本书以人性为切入口,避免止于具体事件,是其成功之处。但是,作者从童年到青少年生活,也有不少在当时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內容。如何既使之贯穿于回忆录的主线(一个女孩眼中的「文革」),又避免予人零碎和止于个人故事的印象(一个文革中的「女孩」),似还有改进的余地。其二,如何柔合「客观记述」(回忆)与「主观评论」(观点)并使之平衡。前者是当时性的事实(虽然学界公认回忆录不是纯粹事实的復述),后者是写作时回忆者的反思和判断。无疑,两者存在著贴近过去和拉开距离的矛盾,亦即同时引导读者进入歷史和回到现在之思考的难题。有的回忆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甚至干脆假托小说的方式,则以第三人称出现的作者本人,可以化入他所回忆的过去,而议论和评判都显得充满「歷史感」。比如《当我是个波多黎各人》(When I was Puerto Rican by Esmeralda Santiago)。本书没有回避上述內在的难点,所以,相当篇幅对于文革的主观评论和对于成长中遭遇的歷史交织在一起,读者的思路也游走于歷史与现实之中。正因为写作时的思维水平与视角是主观的和现时的,不可能用当时的视角,那么,作者对于歷史的理性评判越成熟越好。剑平对于文革本身歷史的评价和议论,和她的经歷一致,显示她对此有长久和深入的思考。不过,在涉及一些其它歷史事件时,有些行文虽然只是一笔带过,却未能采用比较新的研究动態,比如,在谈到 1960年代初中国的饥荒时,沿用了「三年自然灾害」而且与苏联撤销援助有关的官方说法;书中也提到1930年代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共正在为「推翻」蒋介石的政权而斗爭。事实上,这用来说明1940年代的国共关系较为恰当。还有对蒋介石的抗战政策国內政策及结果的评论,基本沿用了从前大陆教科书简单化和政治化的说法。根据目前的新开放的资料,两岸歷史界都在重新评价蒋的抗战策略,则此处似不必急于袭用大陆官方的旧说。当然,这些尚属枝节,和剑平著力所在,尚无直接关系。
剑平在一次访谈中感嘆,关于文革歷史的文献太少了。让更多像她的孩子一样的青少年了解那段歷史,是她写下这部回忆录的一个动力。文革结束后的三十多年来,许多有良知的中国人在为那段歷史,那段在人类现代歷史上仅有希特勒的大屠杀和斯大林的清洗可比的灾难,写下民间的记录,日积月累,眾人拾薪,至今文献不可谓不多。几乎和剑平的《桑树下》同时在美国出版的还有李墨英(译音)的《春雪》Snow Falling in Spring: Coming of Age in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Moying Li)。八月十七日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同时刊载了对于《春雪》和另一本类似题材作品《小跃进》(Little Lead Forward by Guo Yue)的评论。然而,剑平的忧虑还是对的:我们至今尚未犹如犹太民族,全民回忆并留存大屠杀的歷史;我们也还没有看到中国的索尔仁尼琴。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对于文革歷史,在集体记忆方面,还有许多要做的。可幸的是,新一代海外学人在各自取得专业成就之后,视其在中国成长经歷为珍贵的个人財富,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忘记的歷史的一部分。他们的写作提醒人们不忘那黑暗的年代,以及苦难中不灭的人性光辉。和《春雪》和《小跃进》一样,《桑树下》也是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这些英文读物,除了如同其先驱者一样,成为英语文学世界的一部分,也为许多在美国出生和成长,以英语为母语的下一代华裔子女,提供了寻根和延续歷史传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