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标题: 中尉:两会花絮:视而不见的眼睛 [打印本页]

作者: bridged    时间: 5-12-2009 09:11
标题: 中尉:两会花絮:视而不见的眼睛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8/5851700917.jpg

作者:中尉 | 评论(2) | 标签:两会, 花絮, 包容政治

对于政治生活而而言,“两会”是必不可少的大事;对于媒体而言,“两会”更是全力以赴的盛宴。近年来,网络媒体纷纷加入“两会”报道的队伍,不但成为“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由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

两会网络报道的兴起与发展获得了业界与学界技术层面的鼎力声援,同时,不断攀升的点击率似乎也预示着一个由网络缔造的“公共空间”正在一片欢呼声中迅速地崛起。然而,正是在这些明星代表与麻辣语录、长枪短炮与美女记者等组成的和谐画面中,一个有些另类声音也日渐响起。2008两会之际,《南都》执行主编长平先生言辞委婉又不无无奈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花边社会里”。一年之后的情形并无太大改观,《南方周末》称,两会报道“在很多时候,出现了只有花絮乱飞、不见主体出场的情况”。这些报道“除了枯燥的会议材料外,鲜活的东西都是一些花絮。最奇怪的是,这些花絮看起来有趣,其实可能什么都没有说。”

不得不承认,每年两会召开之际,“仿公共议程”——如美女代表美女记者美女服务员、少数民族代表服饰展示、明星代表娱乐报道——总是占据着网络报道的最显要位置,真正的新闻或者被湮没在无数的花絮报道中,或者直接不予报道。《南方周末》略带戏谑地调侃说,“各大网站上,每年两会都少不了突出一些例牌菜:第一道菜是美女代表、美女记者。她们的照片的确养眼,但是我看不出来长相跟这个会议有什么关系。第二道菜是少数民族代表的服装展示。这些服装的确很漂亮,但是很少见到媒体报道穿这些服装的人在会上都干了些什么。第三道菜是明星代表,不管他们开会认真还是不认真,记者们几乎都是当娱乐新闻来报道的。第四道菜是领袖后人相遇,他们应媒体的要求握手微笑,说几句‘我早就想和你见面’之类的话,就可以成为两会新闻的标题。”据笔者统计,在2007年政协会议中,予以报道的提案议案只有61条,约占全部(4516条)的1%。即使在这1%的报道中,无一篇深度报道,既无新闻背景,亦无追踪报道,大部分是对提案议案摘要的简单陈列。而在同期的花絮报道中,则充斥着无数绘声绘色的精彩细节,如三八节委员们“兴高采烈”赠送与佩戴丝巾的场面就用了9副图片来表示,至于相关的提案则未曾提及。如果对人民网2000-2009年间的花絮与提案议案数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存在花絮报道相对过多的倾向。在过去十年中,几乎历次两会中花絮报道都挤占了大量的网络空间。2004年,花絮38条,提案议案报道仅10条,前者几乎为后者的4倍。在名目繁多的花絮报道中,个人品德和个人行为占据了主导地位,原本属于私人的事项被纳入了政治公共领域。结果,政治精英的私人生活远比他们管理国家机关的方式更能引起传播者的兴趣。“那些没有内容但很幽默的话,那些没有分量但很偏激的话,往往会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还有那些略施小惠的政治表演,甚至空洞无物的抒情语言,都会把媒体记者感动得涕泪涟涟。”

政治事务报道的花絮化,似乎是一个普遍的趋向。今天,人们比前电子时代的公众知道了更多的政治信息,甚至可以窥见到政治人物的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15年前,美国政治学家葛朗贝克曾说,侧重形象的政治宣传的本质使其首先将叙事而非证据和理性置于优先地位。于是人们常常会固执的认为,在这种不断扩大的宣传攻势之下,公众对于政治进程会渐渐熟悉。然而,这未必是一种积极的变化。早在1960年代,詹姆斯




欢迎光临 一路 BBS (http://www.yil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