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后半叶,蒙古人的入侵倾覆了基辅罗斯。从公元13-16世纪初,俄国一直处在蒙古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的统治下。14世纪中,莫斯科公国形成,成了金帐汗国的藩属。15世纪末,金帐汗国发生内乱,莫斯科公国趁机崛起,开始扩张,最终推翻了蒙古人长达260多年的统治。1547年,伊凡大公加冕,自称“沙皇”,开始大肆屠杀贵族和百姓并疯狂进行军事扩张,由此为下流老毛子奠定了其无限扩张的下流民族传统。因为嗜杀成狂,这位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被称为“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俄国画家列宾的名作便是《伊凡雷帝杀子》:
第一个这么做的便是彼得大帝,这“大帝”的翻译其实是迫不得已,英文是Peter the Great,意味“伟大的彼得”,并没有“帝”的意思在内。上文提到的统治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也被毛子称为Vladimir the Great,然而他不过是个王子(Prince,通译为“王公”,但这又与“国王”[king]相混淆),若翻译成“弗拉基米尔大帝”岂非笑话?可叹的是某些无文化的文人不知道这“大帝”纯属洋货,竟然照猫画虎,弄出什么“康熙大帝”、“乾隆大帝”等滑稽称谓来。我在承德避暑山庄就曾见到“康熙大帝”的铜像,这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