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CodeYu:因为考虑到网文特点,边写边删的,没有未删减版本。至于政治,作分析较好,作预言和下结论谁也没有把握。实现民主的可能性,取决于做事者的能力和国际国内情况,可能是1年也可能是100年。我觉得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比猜测成功时间要更有意义。 回复@视觉日记的微博:官员收入公开的事情88年就开始提了,并且88,89年都已经有某些县级官员公开收入,后来停滞了很多年。其推进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的,我怀疑它赶不上大戏开锣。 回复@RyanYR:我的意思是美国的公共道德水平相对欧洲日本要低,美国大城市的道德水平比小城镇低,按照逻辑,如果公共道德水平和民主运作质量相关,就应得出如下结论:美国的民主运作质量比欧洲日本低,大城市的民主质量比小城镇低,但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此公共道德水准和民主运作的关系不明确 回复@白小卷:孔子有句话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如果大家能像喜欢爱情动作片那样,去追寻价值观念,天下就大治了。所以投机倒把罪容易击倒,但限制基本权利的枷锁打碎要难得多。而权力结构的改变取决于对价值观念的普及和追求。不过不需要所有人践行,只要有足够数量的人,比如1%-5% 回复@蓝橘子J:橘子的帖以后我整理合集贴到博客上可让大家对比参考,这位才是专业的。温和激进的观念无所谓正误,是否受大众接受和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孙旭阳 说他不喜欢任何承诺结果的行动建议,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对。多分析各种说法,如何行动的结论则让大家自己来下 回复@幸福就是不谈幸福:您的几条回复我都看了,但是要讨论比较困难。文化、理念、历史,都是造成现状的原因,这没有什么疑问。其实法律啊民主啊什么都得讲,只不过在当前很多人依然只能接受一些灌输的观念,可见言论自由还是第一要务。本文主要还是以分析大家常见的观念为主,再涉及就长到读不完了。 回复@我已丢人:嗯。。。这个不好说。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很多人把市场经济归结于邓小平和陈云两派的论争。但也不能忽视民间实践的成份。80年代很多办法是“追认”式的。你无法判断到底是抗争推动了进步还是上层放松推动了进步。这需要专业的史学者去探讨了。 回复@我已丢人:投机倒把罪是刑法中的罪名,它曾经执行得很疯狂,比如82年1年就判了3万人。但是到了80年代末,其效力已基本丧失。87年颁布的投机倒把处罚条例更像是某种轻刑化努力。97年废除了刑法的投机倒把罪,08年废除了条例,09年废除了其它法律,比如铁路法中的投机倒把条款。 回复@肉唐僧:我倒觉得素质并不是最值得着墨的地方,因为它实在算不上什么问题,很难想象当今中国的素质及不上几百年前的欧美国家的素质基础,而民主对个人素质的促进作用,包括令人更为积极、有道德,不再偏私等,密尔、卢梭、Dahl等人都论述过。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路径。 回复@肉唐僧:递次扩大选举权的历史,也只是部分国家具备,第三波民主化中的国家基本上未经历过这个过程,因为当年的那些意识形态,比如无产者有无权利,黑人有无权利,女人有无权利,奴隶有无权利,已失去了当年的效力,不再产生太大的影响与阻碍。并不是因为当年那些人无参与之素质。 |
本文总结: 最简版总结1:民主制度是权力参与和运作的模式,与其无关的素质并不重要。民众代表的素质是其代表性,与对议程的尊重,代表爱打架,不遵守规则,固执己见等,会影响民主质量,但不会导向专制。试图垄断权力才会专制。民众参与的最低素质,不是会选“好官”,而是能把“坏官”选下来,正常人即可做到。 最简版总结2:连正厅级别没爬到的人,谈改良同样是空谈,仅有求知意义。在不公正制度下维持现状同样需要支付成本,有人幻想某日“民主化”以后,能把以前流失的财富“夺回来”,这是不可能的。改良是在承认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对权力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同样痛苦,考验利益损失者的承受力。 最简版总结3:改良者往往宣传说,政治体制改革是个“双赢”过程,民众获得了权力和自由,掌权者获得了安全。但后者是个很容易识破的谎言。中国所需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个掌权者丧失利益的过程,维稳制度才是保障后者利益最大化。探索改良路径者,必须先承认这个事实,再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