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宇暉 後冷戰時期的革命還會是單純的「改朝換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8-2014 12:0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關於革命還是改良的話題可以說是經久不衰,光我個人就有無數的微博、長微博探討這個問題。總的來講,中國知識分子對「革命」二字表現出一種深深的恐懼。原因之一,當然可能是策略上的:他們作為體制內的精英階層,站在本階層的立場上試圖阻礙制度變革。但也不排除很多人是真誠的學理上的考量。他們考察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政權更迭案例,發現很多都帶來慘痛的結果——要麼是無新意的改朝換代,要麼更糟,原來的革命者藉助武裝鬥爭中形成的權力壟斷創造出比原來更為恐怖的極權。

第一種人是不可能說服的。但是第二種人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未必是因為其學藝不精,而實在是所讀的文獻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無論政治學還是史學中的「經典」往往要在發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才成為學術共同體的共識,等到再翻譯成中文就要更久,如果一個學者只讀經典,當然難免要落後於時代。

後冷戰時期的民主化歷史就有這樣一個問題。引用率最高的亨廷頓的《第三波》一書出版於1991年,蘇聯解體才剛剛發生。因此要理解這個現象,就像理解互聯網的社會效應一樣,必須放棄對經典文獻的過分依賴,而需要直接觀測眼前的案例。

後冷戰時期是一個和之前人類歷史截然不同的時期。不同點有很多,當中有幾點是最明顯的:

第一,全球的知識階層(哪怕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已經極少有人相信諸如共產主義、納粹主義之類的極權意識形態。雖然一些人對民主還有疑問,但是已經沒有人會願意為剝奪個人自由的制度唱讚歌。有些人以薄熙來時代的重慶為例來證明極權仍有市場,我倒認為這個例子恰好證明了相反的觀點。薄熙來如日中天之時,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基本上沒有一個對他持褒獎態度,即使是那些相對親政府的改良派知識分子,也不好意思對薄進行吹噓。重慶當時所收買的吹鼓手無一例外是學術上並無影響的二線學者、文人,這一點和中共革命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想想1949年以前有多少頂級學者被毛蠱惑)。即使是普通民眾,欣賞薄熙來的又有多少?薄王倒台幾乎引發了全國互聯網狂歡式的慶祝,如喪考妣者簡直找不到幾個。有悲觀派會說支持薄的人都不上網。好吧,就算真有一批底層支持(這點無法驗證),一個新政權沒有知識分子抬轎,沒有普通網民認可,如何建立的起來?

第二,全球無論知識分子還是普通民眾,已經很少有人能接受非民選政權的合法性。

有人會說:那中共持續執政怎麼解釋?這裏要注意一點,中共的統治靠的是慣性,而不是合法性。就像一個沒有發動機的滑翔機,只要之前到了一定高度,總能滑翔一陣,但是要自己飛起來則絕無可能。建立在大眾意識形態基礎上的合法性就像是政權的發動機,沒有它,舊政權也許可以延續,但新政權無法產生。

這一點也恰恰說明,薄熙來式的極權人物,只有可能出現在中共內部,因為他們會期待在不完全打破現有制度慣性的情況下進一步集中權力。而中共之外的反對派是不可能依靠這樣缺乏基本常識的營銷策略來獲得合法性,也就不可能建立一個重慶式的新政權。

中共現政權的存在,也許還讓一些人保留了非民選也行得通的幻想。但是一旦現政權出現危機,唯一一個可供他們寄希望的「高效一黨制」案例也將不復存在,那時候的臨時政權無論由誰控制,有沒有這個膽量不選舉就執政?

第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意識形態控制的反制作用,怎麼估計都不為過。民主這個東西,在報紙和印刷普及之前是無法想像的(除非像雅典那樣的小共同體)。同理,專制這個東西,在信息獲取高度低成本的情況下,也是十分困難的。舊政權的延續還好說,因為對民眾的控制可以不依賴有效洗腦而存在。但是新政權產生之時,每個政黨,每個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網站和微博,每個人都可以宣傳自己的主張。你想當薄熙來?我還想當呢。你搞個人崇拜,我還想搞呢。即使是再喜歡盲從的民眾,也只能從眾多政客中選一個盲從的對象,因而沒有人能壟斷所有的支持度。

第四,當然就是國際環境的影響。世界上還有哪個政權可以不借助外貿獲得足夠稅收的?朝鮮如果不是有一個大方的金主養著,早就已經入不敷出。一個新政權要想存活,必須要保證不被經濟制裁(設想一下中國的GDP沒了外貿,還能剩多少)。那麼,光是避免制裁這一點,就大大限制了新政權的政策選項。還是那個道理,現政權不選舉,沒人說什麼,因為是舊時代的延續。但是一個革命上台的新政權如果不選舉,你估計一下全球的反應會是什麼?

以上說的這些有證據麼?我以前曾總結過一個後冷戰時期全球範圍的革命( 由大量底層民眾參與的通過激烈對抗方式驅逐執政者的現象)的名單,可以看出,這裏面沒有一個國家在革命之後變得比以前更糟。

1.波羅的海三國的歌唱革命:始於80年代末,三個國家各自出現了數十萬人的街頭運動,並於1989年共同組織了一次長達600公理的人牆進行抗議,史稱「波羅的海之路」。其中立陶宛還在1991年遭遇了蘇軍的武力鎮壓。最終三國以贏得獨立告終,多黨民主確立。
2.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
3.波蘭的獨立工會運動。
4.東德的「星期一遊行」:推動了柏林牆的拆除。
5.羅馬尼亞革命:斃了齊奧塞斯庫,建立了現代民主制度。已經是歐盟成員國。
6.摩爾多瓦2009動亂:被指選舉舞弊的摩爾多瓦共產黨並沒有下台,但是在隨後舉行的選舉中,摩共只獲得了不到一半的席位,其他反對黨組成了一個執政聯盟,將其擠出政府。
7.南非反種族隔離:成功。
8.南蘇丹獨立運動:不知算不算革命。
9.埃塞俄比亞革命:1994年開始第一次多黨選舉。國家仍處於旱災困擾之中,但和門格斯圖時期的血腥獨裁不可同日而語。
10.貝寧1989年騷亂:結束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開始多黨選舉。
11.台灣民主運動:先是美麗島以及80年代的一系列運動促成了解嚴,但台灣人並未滿足,繼續發起更多街頭運動(如五一九綠色運動、鹿港居民反杜邦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三月學運等):推動實現了全面的民主化。
12.韓國87年的6月民運:直接導致總統直選。 1996年盧泰愚、全斗煥因80年代的鎮壓被判重刑。
13.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趕走馬科斯總統,重歸民主政治。
14.印度尼西亞1998年抗議活動:蘇哈托下台,印尼民主化。
15.智利80年代末不合作運動:導致88年的多黨選舉。皮諾切特下台,但仍掌控軍隊,直至1998在英國被捕。
16. 吉爾吉斯斯坦2005年的鬱金香革命和2010年的二次革命,第一次使其進入半民主國家,第二次使其正式進入民主國家行列。
17. 阿拉伯之春:突尼斯、埃及、也門和利比亞這些以強人政治聞名的中東伊斯蘭國家,紛紛趕走了獨裁者。埃及由於軍方政變,前景不明。

有人提出我這個名單不全,沒有包括阿富汗塔利班的伊斯蘭革命。不包括阿富汗,當然是有原因的。首先,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建立之前從來就沒有一個穩定的中央政府,從1979年蘇聯入侵以來,該國一直在不間斷地外站和內戰,塔利班的上台不過是這場從70年代就開始的多方廝殺的一個階段性結果,完全談不上是針對誰的「革命」。另外,塔利班武裝的主要資金和武裝力量來自巴基斯坦情報機構和基地組織(後期伊朗也對其有所資助)。根據維基百科上引用的數據,45000名塔利班軍事人員中只有大約14000名是阿富汗人。這樣一支僱傭軍,你能把它叫做「革命」麼?話說回來,就算你一定要把塔利班奪權算成革命,它也未必比之前更糟。要知道阿富汗在和蘇聯的戰爭中至少100萬人喪生,想比之下,基地組織比蘇聯人還要客氣一點。

總之,革命在幾百年前也許意味著改朝換代,在幾十年前也許意味著被蘇聯間接控制形成極權,但是在21世紀的後冷戰、互聯網時代,革命被賦予了完全不同的意義,它的每一次出現幾乎都讓人類的自由進一步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