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陆秋槎:因为这是在对抗权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0-10-2018 04:5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这是在对抗权力
陆秋槎 陆秋槎 2018-03-10 04:50:27

昨天因为一条“诛心之论”而受到了一些公正的批评,这都是我应得的。的确,我什么都没有做,就算别人做得不得要领,怕是也没有责备他的资格。我离开大学已经三年多了,高校性侵的话题本来轮不到我来讨论。可是昨天那条广播已经发了出去,那今天这篇日志就权当是在还债吧。

我的主旨已经写在标题里了。高校性侵的问题很难解决,在中国尤其难解决,因为这是在对抗权力。或者说对抗一个掌握着你的命运的人,甚至是对抗一个掌握你的命运的组织。当我们讨论高校性侵时,绝不只是在面对一个道德问题或一般的性犯罪。想要给出高校性侵的对策,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对抗权力的办法。在其他领域面对权力时的无力感,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所体现。同理,在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也可以试着照搬过来。

权力迫使人屈从的手段大抵是威逼和利诱,而在师生之间,这甚至不需要诉诸语言。违抗会招致报复,而揭发会招致更严厉的报复,不言自明。所以一部分受害者首先选择了沉默。向校方检举,显然要承担相当的风险。即便校方与性侵者之间不存在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或人情网络(而这往往是存在的),他们也共享着同一份荣辱——“学校的名誉”。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一类报道里,向校方举报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剩下的办法无非就是报警、在网上揭发或是寻找媒体的帮助。这三种做法之所以有时能解决问题,背后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事情闹大了。既然闹大了,校方就不得不去解决。

我几乎没见到过中国的哪位大学教授因为性侵了学生而坐牢。中小学教师倒是常见到报道,这大概是因为受害者未成年,不论是否自愿都构成犯罪,所以才会被判刑。而在高校性侵事件里,要证明“违背意志”谈何容易呢?能立案的少之又少。只不过,已经捅到了警方那里,校方不得不办理,事情一般都是这样被解决的。向媒体或在网上检举,也是同样的机制。

那么,前天王敖先生提出来的“男生围殴、女生围观”(他本人已经做了澄清——“我从来没说过打一顿能解决,关心的是如何提高长期性侵者作恶的成本”),是否有合理性呢?我认为是有的。因为,跟前面提到的报警、网络、媒体这三种对策一样,这么做也能把事情闹大,甚至能把局面闹得更加不可收拾。毕竟性侵早已不是新闻,而这一类群体性事件却能成为大新闻。事情闹大了,校方自然就不得不应对了。

似乎,写到这里已经给出了对抗权力的最佳办法——把事情闹大。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只要事情闹大了,不仅性侵者可能会受到处理,而且也很难再翻身了。我们经常担心性侵者被开除之后会换个地方继续祸害,说到底这是因为事情闹得不够大,没有真的让性侵者落得“狗彘不食其余”的下场。

看起来这个问题已得到解决,但这当然只是错觉。因为,用这种方式换来的结果,并非胜利,而是两败俱伤。这个社会最让人绝望的一点就在于,这类事情一旦曝光,不仅加害者会受到惩罚(甚至经常不会),受害者一样会被惩罚,而且是加倍惩罚(这一定会)。不仅加害者身败名裂,受害者更会加倍地身败名裂。这里面有权力的报复,也有传统观念的作祟,而近来又加上了网络暴力这一条。

所以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说到底是要想尽办法保护受害者。唯有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害,才有可能让人鼓起勇气去检举、去把事情闹大。可是这太难了。就算媒体继续关注受害人,谨防她遭到校方的报复,这里面也有个“名声”的问题。一些为我所唾弃的传统观念,还在给一代又一代人洗脑。而网络暴力,那些对受害者的谴责,也会贯穿事件的始终。

在事情闹大之后,校方若要继续维护性侵教师,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无非就是抹黑受害者。我想到了一个日本的真实案例,不是性侵,而是个高中老师对学生施暴致死的案件。男教师殴打一个女生致死,这本是天理难容的事情,可是校方和男教师昔日的同学还是在竭力将他的行为合理化,结果竟酿成这这样的离奇局面——上百人为加害者请求轻判,而受害者的家庭不断收到恐吓信。这是如何做到的?办法很简单,散播有关受害者的谣言就好了。结果,一个无辜死于暴力的少女,在存心编造的谣言里就成了无可救药的援交者、吸毒者。对此,死者的母亲曾哀叹说“感觉像女儿又被人杀害了一次”。

而这样的机制,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去年北京电影学院在爆出性侵丑闻之后,不是也用官方账户“辟谣”说举报的女生患有抑郁症吗?不是也有学生联名声援被指控的教师吗?而这起当时刷爆微博、刷爆豆瓣、刷爆朋友圈的事件,最后是怎么收场的?也许我不该拿这种没有定论的事情举例,可是,对抗权力的事情有多少能有定论呢?

说到因为对抗权力而没有定论的性侵事件,我可以再举个日本的例子。真相尚未判明,所以也不敢保证检举者没有半句虚言。这起事件的检举者伊藤诗织所对抗的权力无疑更加牢不可摧——日本的司法机关。

伊藤诗织是一位女记者,她指控时任TBS华盛顿支局长的同行山口敬之,在一起用餐之后,将被下了药的自己带至宾馆实施强暴(对神智不清的对象实施强暴在日本被称为「準強姦」罪)。按照伊藤诗织的说法,她在报警之后,将强暴的证据提供给了警方,可是等来的结果却是检方的“不起诉”。实际上,山口敬之在政界颇有人脉。他出过的两本书一本叫《总理》,一本叫《暗斗》,封面都是安倍晋三。据说两人私交甚密。案发时,山口敬之正在杂志上连载《总理》一书。倘若伊藤诗织的证词属实,很可能有“不可抗力”介入了这起事件。后来她在网络和媒体上实名举报之后,也毫无悬念地受到了网络右翼的疯狂攻击。这起案件的真相尚无定论。如果她的指控能成立,那这起事件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倒是和校园性侵案有些类似。

说回正题。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网民,该怎么保护受害者不因其挺身而出而受到更多伤害呢?有两件事情是任何人都一定能做到的——抵制网络暴力,持续关注进展。

见到那种贴出受害者的高清照片、把受害者的从小到大的隐私翻个底朝天的报道,少转发。多转发揭露加害者的。看到对被害者说风凉话、评头论足的,拉黑(也不妨在拉黑之前文明地骂几句)。当然,这里面未必就没有冤假错案,所以急着声讨可能也不是聪明的办法。相比一时的激烈反应,更需要的是对事件的持续关注。因为就我所知,这种事情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不了了之也就意味着加害者逍遥法外,而受害者之后遭到了怎样的报复我们也无从得知。所以要持续关注,乃至时不时地提醒大家——某某学校可能有教授性侵学生,至今还没有一个交代。然而,网络热点一时一变,持续关注一件事又谈何容易呢?所以一两篇这类事件的盘点文也许能派上用场。也有些时候,就算我们想继续关注,也再也找不到那些帖子和长微博了。这很有可能,保存吧。

反正有一点我很清楚,面对高校性侵这一类的事情时,一定会有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刻。因为是在对抗权力,无力才是常态。尽可能创造一个让受害者敢于开口的网络环境,然后支持她们,至于最后的结果,恐怕真的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可能干预的。

最后,关于我提到的日本的两起真实事件,可以参看这两本书:

藤井誠二 「暴力の学校 倒錯の街」
伊藤詩織 「Black Bo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