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高中毕业证书如同一张废纸
原创: 周成林的半场 周成林的半场 2018-12-14
前一阵在母亲家做口述,她拿出一套书给我看。这套名为《五八劫》的书(共三册),是前几年民间出版的“一九五八年四川省中学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纪实”。主编者王建军先生,是一位健谈精干的老右派,也是这场运动的亲历者;我和他没有个人交往,这些年却也见过两次。
这套《五八劫》,是母亲前几年参加高中同学会,花了十元工本费购得的。以她多年来几乎不买书的俭省(她说自己最初学炒股,都是去家乐福的图书区翻阅相关书籍),这套书放在家里,显然不同寻常。
根据该书前言,“公元一九五八年春,挟‘反右’运动之余威,一场针对大部分未成年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首先在1958级应届高中生(含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中开展起来,并波及1959级、1960级直至1979年在校的高中生。它开创了迫害未成年学子历史之先河,滥觞所及,直至‘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母亲就是这场运动的一个牺牲品,当时她在成都四中(亦即石室中学)读高中。据她口述,大约一九五八年,“后来就连续地搞运动,我一直都没有写过啥子,也没有说过啥子。有人发表(意见)哦,对社会对政治的评论,我没得,因为我父母也是不过问政治的人,我也不懂政治,所以就没有评论过。最后的结论说的是啥子呢,虽然你没有说,你是在心头守口如瓶,极端反动,你们有一个变天帐,啥子遗嘱,血书,结论就是这样子的。结论就是,政治也不及格,操行也不及格,也不准考大学,也不准安(排)工作。因此,我出来就是临时工。”
母亲还说:“那阵搞运动的时候,停止读书,全部写大字报,整个学校,校园教室,全部都是大字报。因为二姐来说她都过不了关,毕不了业,我就吓着了,啥子都不敢说,也不敢写。但不写也过不了关,就写点啥子作文啊,我的家庭,老师就说写得好,四五分,还喊我起来念,念完之后,团支部书记就(站)起来,就说,他们是地主,反革命家庭,你看就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这篇文章不值得肯定。老师,不能说吓着,但也就下不了台。然后又有一两个(同学)说点儿啥子,就熄火了嘛,这篇文章就不能作为示范文章。”
关于高中毕业考试,母亲是这样说的:“所以,我落得这个情况,我不晓得该咋个办了。那个时候一下就有很大的落差。(高中)毕业考试,最简单的题,三角,我举个例,就是一点儿简单的公式,太简单不过了,当时我的脑壳(脑袋)都一下,不晓得受了刺激吗,还是其它原因,一会儿脑壳又不晓得了,所以我就连这个题都没有做起(做出来),都不晓得该咋个做了。”
换言之,虽然初中成绩很好,甚至当过“少年先锋队”中队长,到了运动波及的高中时期,她不仅因为政治、操行和三角这三门课程不及格,没有拿到高中毕业证书,而且被划为“四类学生”。何谓“四类学生”?翻查《五八劫》一书,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日,成都市教育局党组和共青团成都市市委制定了《关于寒假期间集中高中毕业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意见》,提出要把应届高中毕业生“根据他们的一贯表现,按进步、中间、落后、反动四类进行政治排队。”所谓“反动”,就是“四类学生”;标准,则是“坚决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
又据《五八劫》前言:“这些被定为三类,特别是四类(政治不及格)的学生,被视为异类,打入社会的底层,从此开始了他们人生的苦难历程……虽然按当时动员号召大家鸣放时讲:‘这次运动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改造运动,不进行反右斗争’;然而实际执行的却是让这些三、四类学生,成为不戴帽子的‘右派’、‘坏分子’、‘反革命’。”这段话,恰好也映证了我母亲后来的人生经历,不得升学,不获安排正式工作,从木材综合厂的苦工,直到街道生产组的苦力,用她的话说:“打入社会底层,一辈子在下面打滚儿。”
《五八劫》的“部分亲历者名录”一章,还有一份“成都国家级重点中学三、四类学生的部分名单”,其中“四中部分”,就有我母亲的名字。
说完这套书,母亲从窗前写字台的抽屉,翻出一小包发黄的旧报纸,打开,里面是一张折痕累累同样泛黄快要破掉的纸:她的高中毕业证书。
母亲说,这纸文凭,是她后来补考拿到的。时为一九六三年,那时她已离校将近五年,尚未结婚。她说自己当时只复习了两个月,就顺利通过了补考,而且三角得的还是五分的满分。
然而,这张迟来的高中毕业证书,并未给她的现实处境带来丝毫改变(以当时中国民众普遍的教育程度,高中毕业生,也算一个小知识分子了),因为,毕业证书上面,还有一段不动声色然而异常狠毒的批注:“原毕业成绩有政治、三角和操行不及格,现要求补考,经请示上级领导机关同意后,并已补考及格,特补发此证。”
三角不及格,也许不算太大问题。然而政治和操行不及格,又是一个女学生,依照当时的政治氛围,这段批语,立刻把你划为另类,足可让你声誉扫地前程尽毁。母亲说到这里,突然涕泪交加,说她这份高中毕业证书,如同一张废纸,不仅根本没有用过,而且,就连跟我父亲恋爱时,也不好意思拿给他看,她从未跟他提到这张证书。
(2018年12月14日写于罗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