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60369
【原创】美国最新金融改革方案简评(上) [ 高士奇 ] 于:2009-06-20 01:52:56
美国总统奥巴马6月17日公布了最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监管。(1)建立一个由美国财政部领导、各监管机构组成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Oversight Council),以弥补监管真空,促进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2)给予美联储新监管规模最大,可能威胁整体金融稳定的金融机构,即“一类金融控股公司”的权力。(3)对所有金融机构制定严格的资本金要求等审慎性标准,并且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制定更高的标准。(4)建立新的全国银行监管机构(National Bank Supervisor)对所有持有联邦执照的银行进行监管。(5)撤销储蓄管理局(OTS),防止存款机构规避美联储的监管。(6)要求对冲基金和其它私人资本投资工具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
2.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1)加强对证券化市场的监管,包括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要求发行人保留部分证券化贷款。(2)全面监管所有场外衍生产品。(3)给予美联储对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进行监管的权力。
3.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使其免受金融欺诈。(1)建立一个新的消费金融保护机构(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使消费者免受不公平、欺诈等行为。(2)加强监管以提高消费及投资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等。(3)为消费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制定更高标准。
4.给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需的工具。(1)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接管处置的新机制。(2)修改美联储的紧急贷款权力,以提高美联储的问责机制。
5.提高国际监管标准、促进国际合作。推进国际监管改革,使国际监管标准能趋向于美国的新标准,具体包括加强资本充足度框架、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协调跨国金融机构监管等。
以下对于这一全面金融改革方案,仅作一简评,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从危机应对角度看,这一方案如果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的确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从而明显减小未来再次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该方案基本涵盖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教训,具有较强针对性。一是提高了监管标准,如更高的资本金要求、要求证券化资产发行人保留部分贷款等等。这将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资本扩张能力,使银行减少对风险的追逐。二是在扩大了监管范围,如要求对冲基金等在SEC注册、全面监管场外衍生品等,使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主体和交易都进入监管的视野,减少监管盲区。三是对此次危机暴露出已有监管范围中的薄弱领域设立新的监管机制,如对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接管处置新机制、对消费金融领域增加新的监管内容等。四是强调了透明度,对投资者提供更多保护。五是对监管机构的权力和协作进行改革,特别是明显加强了美联储的权力,其用意在于提高监管效率和力度,尽量减少多头监管造成的监管真空。从这次危机中政府的实际表现来看,美联储发挥的作用较大,而且美联储手握货币政策的控制权,与银行体系关系最为密切,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加强其地位和权力,可以说是将好钢用到刀刃上。容易看出,在该法案所能创造的金融环境中,次贷问题是很难大规模发生的。
那么,在降低系统性风险之外,金融改革方案还有什么其它影响么?这里主要谈两点。
第一,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必然有所降低,所能创造的利润必然有所下降,但这是降低风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贪婪与恐惧,危机之前的二三十年人们选择的是贪婪,不断出现“deregulation”的呼声,大萧条以来一系列的金融监管被放松甚至废止。危机爆发后,人们开始选择恐惧,于是监管又将被明显收紧。监管收紧后,资本扩张的能力将明显下降,行为将受到明显约束,金融机构的整体融资成本将明显上升,对风险利润的获取将明显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可分的那张饼就明显变小了,有竞争力的机构将争取获得更大的份额,尤其是需要资本金较少的业务,如私人理财。因此,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市值”将缩水,即使危机过去、经济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这“市值”也难以回到原来的水平,除非出现另一个足够大的泡沫。而对于非金融部门整体而言,日子也不可能像危机前那样容易过,融资能力将下降,而成本将升高。所有这些,都是美国金融和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二,权力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此次金融改革将明显加强美联储的权力,甚至使其成为一个超级监管机构。前面已经说过,鉴于美联储在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美国监管缺位的现状,这种授权应该说很现实的选择。但是,这种集权的作法与美国传统的分权思想并不一致,是可能产生副作用的。如果美联储对形势产生误判(比如格林斯潘在本世纪初经济复苏后迟迟不加息),或者被少数人或集团所左右,那么其破坏也是高效率的。此外,SEC的监管权也得到了扩展,对冲基金也成为其监管对象,这是否是美国人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呢?前一点中已经指出,为权衡风险和收益,该捆还是要捆。不过,对冲基金就是在SEC注册也不意味着其行为的曝光,至少不是向公众曝光,而是意味着政府对他们控制的加强。这里面可能还有深意,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有大局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