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永年:中国必须进行社会改革攻坚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7-2009 17:4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郑永年:中国必须进行社会改革攻坚战
DWNEWS.COM-- 2009年1月8日7:44:36(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联合早报/本世纪初以来,在“以人为本”的亲民政策构架中,中国领导层逐渐把社会改革摆在了改革的头等议程。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系列或一整套社会制度。这场改革的意义并不亚于七十年代末期以后的经济改革。在很多方面,社会改革远较经济改革困难。对这场改革的意义,人们可以至少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解决经改的负面后果(

  首先,社会改革是为了应付和解决经济改革所带来的负面结果。在前三十年,经济主义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主题,经济发展就是一切。中国在短短时间里,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奇迹。此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能够帮助数以亿计的人民脱离贫困状态,能够帮助这样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提高生活水平。

  但经济主义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各级政府GDP主义盛行,非经济方面的发展大多被大大忽视,导致环保恶化,资源大量浪费,贫富差异扩大和社会分化严重。这些由经济发展导致的后果,加上党政官员的大面积的深度腐败,反映到社会层面就是政府在人民眼中的合法性越来越低,群体事件越来越频繁,多数表现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对立。

  很显然,经济主义的后果不加以纠正,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这一点毋需再多说。这些年来中共领导层努力加以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这种单向面发展反思的产物。而社会改革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主题。  

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基

  其次,社会改革要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新的制度基础。前面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总体上来说来源于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但迄今,经济改革的很多方面已经很难深入下去,说明过去的增长模式已达到了顶点。进行社会改革和建设社会制度的目标是推动中国从一个非消费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

笔者已经多次论述消费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很简单,经济增长有两大来源,即投资和消费,而投资的最终目的也是消费。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建立了一个外向型经济。增长来自投资,但投资是为外部市场服务,主要是西方市场,或者说中国的经济体基本上是为外国人服务的。这就是中国制造、西方消费的模式。(chinesenewsnet.com)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来自西方的需求遽然下降,中国这种发展模式的局限性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中国要向消费社会转型,就必须建立一整套有助于消费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例如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教育和环保等等。没有这样一套制度,没有可能出现消费社会。(chinesenewsnet.com)

  金融危机也说明了,不仅中国增长模式已经缺失新增长动力,更表明这种模式下发展出来的经济体的脆弱性。人们一般认为中国是个大陆型经济体,就是说中国对外来危机应当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中国大陆型经济体的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西方一发生危机,马上就会影响到中国。就是说,中国的经济体尽管从量上说非常庞大,但也非常脆弱,没有消化西方危机的能力。(chinesenewsnet.com)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建设成大陆型经济体。中国只有沿海一带通过和西方市场的整合发展起来了,成为经济增长源,而中部和西部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发展起来了,而乡村没有发展起来。内陆和农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够。要发展,就必须把眼光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的建立既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差异,也有助于在促进发展的同时鼓励消费。  (chinesenewsnet.com)

为未来政治改革做制度准备(chinesenewsnet.com)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改革要为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做制度准备。中国的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再政治改革三个阶段。(chinesenewsnet.com)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本世纪初,一直是以经济改革为主。本世纪初以来也就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社会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应当是基本国家制度建设在先,民主化随后。民主制度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更需要诸多基本国家制度成为其基础结构。(chinesenewsnet.com)

  世界上,凡是基本国家制度建设得好的国家,民主化过程比较和平,新建立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反之,在缺乏基本国家制度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民主化,就会出现无政府状态、社会不稳定和政治的恶斗。现在,亚洲很多国家所经历的民主危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的国家经济制度。但社会制度则远远没有建立。如果基本国家制度中缺失了社会制度这一块的情况下,发生政治民主化,那么必定出现动乱频繁发生的政治局面。(chinesenewsnet.com)

  这些年来,中国的社会改革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医疗卫生改革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但还是没有一个让各方都能普遍接受的好方案。社会保障制度有了一些进展,但远离社会的客观需求。教育改革也缺乏一个好的方向。环保恶化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尽管国家税收能力大大提高,但收入分配和社会分化继续恶化。另一方面,社会群体事件的频繁发生,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表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还会遽然增加。(chinesenewsnet.com)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各方面的利益一直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休。在很多领域,一会儿集权,一会儿分权。尽管谁都说改革很重要,但就是解决不了谁来改革的问题。这背后无非是既得利益在抵制改革。(chinesenewsnet.com)

各国社会制度改革都是攻坚战(chinesenewsnet.com)

  在任何国家,社会改革和建立社会制度都是一场攻坚战。在当今发达国家,社会制度的建立往往和持久的充满暴力的工人阶级运动,甚至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不难看到,从原始市场经济或者资本主义转型到现代福利型资本主义并非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社会改革的结果。一些国家的政治精英能够实行“铁血”政策,超越既得利益,进行自觉的改革;但另一些国家的政治精英则受制于既得利益,没有能力进行改革,让暴力式社会运动和革命发生。(chinesenewsnet.com)

  有一点很明确,到现在为止,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都是保障其市场运作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chinesenewsnet.com)

  中国的社会改革如果继续流于形式,深入不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如上面所说,不仅应付不了已经出现的由单向面经济发展所导致了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经济增长没有新的和持续的动力。(chinesenewsnet.com)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民主化可能会提前到来。改革开放已经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一支比较独立的队伍。而农民工(工人阶级的变种)则更为独立。不管有关部门的镇压功能如何健全,一旦造就了全国性的工人阶级运动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运动,镇压功能很难行使。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的事实表明国际力量很容易找到影响中国内部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力量结合在一起,释放出来的能量谁也阻挡不了。  (chinesenewsnet.com)

确定中央政府在社改中的主体地位(chinesenewsnet.com)

  金融危机的确是个进行社会改革和建立社会制度的好机会。但现在看来,在这方面,有关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思路。所推出的各种拯救经济的举措,其重点还是在原来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模式上。例如外贸,还是想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外贸。但谁都知道,这种方式已经无效。大量的资金因为背后存在着庞大的既得利益而流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央政府尽管也强调了民生经济,但因为其背后没有“既得利益”,资金很难流向民生经济。(chinesenewsnet.com)

要进行社会改革和建立社会制度,一要好的思路,二要坚定的政治信心,更为重要的是确定中央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社会制度属于基本国家制度,其建立不可能自下而上。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可以把责任推给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中央政府已经集中了足够的财力,现在也是时候把社会改革这份责任集中起来了。基本社会制度的确立既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更是国家真正崛起的制度基础。这一关必须闯过去;否则,不仅中国社会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理,国家难以长治久安,执政党的执政危机随时都会发生。(chinesenewsnet.com)

作者是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
我执为真敌,胜此乃勇士。
※ 来源:.一路BBS http://yilubbs.com [FROM: 99.54.0.0]

※ 修改:.Bullybird 于 Jan  7 20:48:15 修改本文.[FROM: 99.5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1-16-2009 10:50:42 | 只看该作者

Re: 郑永年:中国必须进行社会改革攻坚战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道理都知道,就是看怎么做。

触动利益集团的利益,古时候还可以靠天子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军权,
现在有谁敢这么冒险?胡耀邦前车之鉴就在面前。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郑永年:中国必须进行社会改革攻坚战
: DWNEWS.COM-- 2009年1月8日7:44:36(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 联合早报/本世纪初以来,在“以人为本”的亲民政策构架中,中国领导层逐渐把社会改革摆在了改革的头等议程。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系列或一整套社会制度。这场改革的意义并不亚于七十年代末期以后的经济改革。在很多方面,社会改革远较经济改革困难。对这场改革的意义,人们可以至少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