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取消文理分科”——教育部门的一场天真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14-2009 07:3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原帖链接:http://beidou.blogbus.com/logs/35197463.html



文/北京大学学生



近日,教育部就取消中学文理分科等20个问题征集公众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多类媒体上纷纷展开大讨论,各路人马主要从价值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对于取消文理分科、开展通识教育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我想,对于通识教育,在价值上是毋庸争辩的。我做梦都想能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得米那样的学校,既学点几何学、天文学,又能经常寻思寻思啥是正义、理想之国得是个啥样之类的问题,能够天上知道一半,地上全知道,非常强大非常牛逼,不亦快哉。就算我无心去做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尽管现代社会里这已不太现实了),也能像新闻联播里常说的那样,以丰富的知识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啊。



但是,支持通识教育并不代表我要为教育部取消文理分科的这个提议鼓掌。就算你非要鼓掌,拍爪之前,也必须得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取消文理分科真的就是实行通识教育的体现吗?其次,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实行文理分科,那么最终的考核制度是不是也要与之相适应?如果是的话,在竞争压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通识教育不被应试所扭曲反而成为学生在考试中多余的负担?如果对于这两个问题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那么这个提议只会导致“通识教育”在价值与操作上两头落空,鸡飞蛋打。作为改革试验的赌注,搭进去的还有无数此刻正在提心吊胆观望的高考考生和考生家庭的命运。



首先,取消文理分科就是通识教育吗?很多人批评现在年轻人缺乏通识,搞理的不懂文,搞文的不懂理,甚至更直白地指责“民族整体素质低下”,但是,这些东西是可以完全归咎于文理分科的吗?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咱们也别在这瞎讨论了,最好明天开始就取消分科,我举四肢赞成。



但是,我们教育出的学生缺乏通识,我看主要不是文理分科的责任。有人说,文理分科削弱了文科水平,降低了民族素质,但这怪得了分科吗?不客气地说,咱们高中历史和政治课本里写的是什么脑残玩意,我想文科生、理科生心里都清楚,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也不说了。我当年作为一个文科爱好者选择了理科也只是因为物理、化学的课堂上,谎话、屁话的出现频率远不及历史、政治课那么大而已。现在让我们的理科生也有样学样地在历史试卷上把现成的褒贬套在史实上,是不是就算有历史通识了呢?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文科生了呢?恐怕不是吧,不过说实话,练练这种本事倒是有利于将来考个公务员什么的。民族素质有没有提高嘛,这就难说了。

   

   依我之见,高中生缺乏常识,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很多高中生,无论文理,缺乏对知识的兴趣,欠缺主动学习的能力。而导致这一点的,恰恰是中学教育的应试指向。在现实性过于强大的压迫下,自主学习缺乏动力、阅读姿态畸形,这一点如果不改变,高中课堂里教什么都不好使。



即便是北大开展的所谓“通识教育”,我看也未必真正养成了北大学生的“通识”。北大规定,本科生毕业前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选课,几百门通选课被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心理学、历史、语言艺术五大类,每类至少选修2学分,语言艺术类至少4学分。但是,大学四年每类选修课都学了1-2门,就算对这一类的学问有起码的常识了?事实上,很多北大学生在保研、出国的压力下,关心GPA远甚于获得知识,对于选课时往往是不顾个人兴趣,只问开课老师给分是否“厚道”,对于老师开出的课程书单可能一本都不会读,但要是遇到考试,却能卯足了劲把考核内容背个滚瓜烂熟。



我在这里不是想批评这样的求学者,我是希望大家看到一点,那就是学生有没有动力自己去获得知识,并不是课程设置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外部压力往往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姿态。北大的学生一半以上做梦都想着要有朝一日投奔美帝,但人家米国的大学要GPA,所以即便是北大搞的“通识教育”也会在很多学生身上遭遇失败。



归根结底,还是什么在激励学生学习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培养出有“通识”的人才首先还不是“学什么”,而是“为什么学”而决定的“怎么学”。



那么现在来看第二个问题,就是文理不分科反映到高考时,其可行性有多大?取消文理分科能撼动应试教育的现状吗?



我想,如果不改变高考制度,任何表面的“素质教育”措施都只会弄巧成拙。江苏省08年的高考方案就可以视作一个以“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为口号改革失败的典型。江苏省08年高考分数只记语数外三门,其他6门科目不给出分数,只给出等级ABCD。教育厅很傻很天真地认为,模糊了一些科目的考试分数可以减低高考的残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殊不知,考试本身就是最简化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光看分数固然残酷,但这种显然未经调研的改革只会增加考生的负担。这样一来,由于总分减少,“一分压死人”的残酷性反而被放大了,而且,由于其他学科对于分数的“模糊处理”,给高校招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南大以上这样的高端学校,除了对高考分数做出要求外,其他6门课都要求全A。这已经不是不允许学生有一门课“差一些”,而是不允许学生有一门不优秀!放眼古今中外各学科人才,不知有多少能如江苏的高考方案所预期的那样“全面发展”。或者还是像韩寒的那句名言一样,这种模式仅仅是造就了学生“全面的平庸”呢?所以,江苏省08年高考所造成的混乱足以成为“取消文理分科”这一建议的前车之鉴。



至于高考制度改革,这是一个过于宏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应试教育是市侩主义对教育的污染,但是,当高考对于一个考生和他的家庭(尤其是那些在“县中模式”下梦想着“农转非”的农村学生)来说如温饱问题般重要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的巨大压力不完全是功利主义教育模式所带来的恶性竞争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高考本身确实承载了太重的社会功能。



教育,作为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无疑有着巨大意义。不恰当地说,好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通过对文化水平的评价,实现了社会上下的和平流动,其社会意义是比较积极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正是因为以文化为评价内容来重新分配社会权力,最终受到戕害的恰恰是文化本身。



今天的中国,一考定终身固然残酷,并且巨大的压力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以中国举行国家考试的巨大成本,和中国社会的诚信条件,像国外那样多次高考或者参考推荐信、社会活动记录是不可行的,目前我们只能——说难听点——也只配继续以高考分数决定大多数人的去向。我们的教育为了人还是为了分数,这样的选择很简单,但一些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而出台、治标不治本的肤浅“改革”措施,只可能把考试这种简化的评价方式搅得复杂,最终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至于说还能“提高国民素质”,就更是不着边际、异想天开了。



中国的文理分科本取自苏联,旨在把个人锻造成不同的“零件”,拧上社会这台大机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部门无视这台机器的构造与运行情况,仅仅怪罪“零件”造得不好而嚷嚷着要进行“取消文理分科”之类的改革,如此的“素质教育”无异于给零件雕上些无用的花纹,雕出来还是往原来那台机器上拧。这样恐怕不仅于那台大机器无益,还会让千百万个零件成了一堆废铜烂铁。所以,以为在文理分科上做做文章就可以改变学生“挑食偏食”甚至提高国民素质,这样聪明的想法,我还是觉得应该遵从胡core的指示——不折腾为好。


--
※ 来源:.一路BBS yilubbs.com.[FROM: 213.100.0.0]

※ 修改:.SunnyStare 于 Feb 14 10:32:00 修改本文.[FROM: 213.10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14-2009 12:57:28 | 只看该作者

Re: “取消文理分科”——教育部门的一场天真zz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很傻很天真

【 在 SunnySt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链接:http://beidou.blogbus.com/logs/35197463.html
: 文/北京大学学生
:  
:  近日,教育部就取消中学文理分科等20个问题征集公众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多类媒体上纷纷展开大讨论,各路人马主要从价值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对于取消文理分科、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