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实名制:当权力虎视耽耽,实名与否又能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6-2009 09:5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作者:秦淮川   转自:新浪

  今年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汤镇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深受“信骚扰”和“信诈骗”之苦。他说:“虽然我没有受短信的骗,但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受骗。”因此他提出《手机实名制可治“信骚扰”》的提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等待国务院审批。(6月4日《广州日报》)

看来,手机实名制果真要粉墨登场了。不出所料的是,消息甫出,反对声如潮,多数网民用质疑和揶揄投了反对票,更有一些网民表达了惊恐之意,担忧一旦推行实名制,公民隐私将受到伤害,本已脆弱而逼仄的私域又将被某些不老实的权力之手骚扰。

  为何要推行手机实名制?原因在于我们的某些政协委员饱受“信骚扰”和“信诈骗”之苦,不堪忍受之余,于是愤而提案。以己之苦,推己及人,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如果真以为一旦推行实名制,就以为切中肯綮,就河清海晏、风朗日清,从此免遭“信骚扰”和“信诈骗”之苦,则纯属一厢情愿,甚至有点很傻很天真,或者说根本不了解现实语境,大概是因为汤委员在香港生活太久之故。

  笔者认为,面对实名制,我们根本就不必恐慌。我们早已推行了手机实名制——公民购机入网需提供身份证,但效果呢?简直连甚微都不算,漫天飞舞的拙劣的诈骗短信,一再侮辱着我们的智商、折磨着我们的神经。也许有人会说,那不是真正的实名制,因为在一些地方早已将实名制虚设化,比如购机入网根本无需身份证,谁又能说此次实名制就能改掉以前的病灶?身份证不可以造假吗?

  其实,公众对实名制之所以腹诽,并产生抵触情绪,是因为害怕隐私从此毫无保障,成了事实上的裸奔者。但笔者不得不说,其实我们生活的当下,早已是实名化的当下,比如我们上网,我们总以为不是实名,这太天真了,且不说那么多网警虎视耽耽,只说一些牛气烘烘的土皇帝在相时而动,一旦惹闹了他们,他们可以不费劲地将你“跨省追捕”。

  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本次回帖之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汉字、拼音、外文字母、单词、句子、图片、影像、录音,以及前述之各种任意组合等等)完全是复制粘贴,……本人不对以上及本内容负任何责任及其他潜在责任与义务。请不要跨省追捕……这番揶揄很传神,告诉我们,即便是转帖,即便是复制,也有可能被“跨省追捕”。是的,如果说前些年,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现在你是一条狗还是一只猫,绝对能弄得清清楚楚,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惹怒一些权力部门,人家对你有没有兴趣,想不想知道你、抓捕。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网络是虚拟的,尽管我们没有全面实行实名制,但我们早已被无孔不入的眼睛所盯着,对此,我们一看到推行手机实名制,又何需再恐慌一次呢?

  对实名制,我们无需过于恐慌,职能部门也无需过于迷信。还是以“信诈骗”为例,当前,短信诈骗确实肆无忌惮、泛滥得简直让人感到发指,但职能部门就是无能为力,原因不在于是否实名,而在于这类诈骗违法成本太小,而抓捕成本又过高。日前,中央电视台就披露了这一困境,据称,几乎所有“信诈骗”案追溯其源头,总部和首脑都在海外,很难进行进一步打击,而老百姓的损失也很难追回。而且,即便警方抓了取钱的、转帐的,但后台还可以再雇别人干,所以光从侦察这个角度很难奏效。换言之,即便实名了,幕后老板总可以再雇佣另一人吧,只要不挖源头,不揪住元凶,即便实名,诈骗仍能生生不息,无穷匮也。

  此外,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何该实行实名制的不实行?比如火车实名制;为何一些已经实行的实名制效果不佳,比如我们早已实行了银行存款实名制,但为何一些贪腐官员的不明财产仍然那么多?还有,如果以打击“信骚扰”和“信诈骗”的名义,推行实名制,那么以后会不会以另外的名义介入公民私域?如果推行了实名制,但实施下来,对反击骚扰和诈骗的作用甚微,反倒让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了,怎么办?职能部门在保护公民隐私上又有什么良好的举措?

  一言以蔽之,对实名制,我们本不需要太恐慌,因为很大程度而言,在密不透风的权力面前,每个公民都是透明的;而相关职能部门更不能过于迷信实名制,如果不能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不能从源头上打击诸如骚扰和诈骗,实名制更像是一项懒政,反倒会成为公民的一场噩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