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自己都答不上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好好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1-4-2019 22:1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短史记
作者自己都答不上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好好反思
  中国的高考(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特别喜欢问考生“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用意”。

  历届考生,对此可谓深恶痛绝。

  所以,当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以文学散文《清明》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而作者本人仅能拿到6 分时,这场很小范围的非高考测试,也会变成中文互联网吐槽的大热点,上了微博热搜(参见下图,图片截于2019年1月21日18点35分)。


  有人拿“阅读的本质是二次创作”,来为命题者解套,认为作者自己作答得不到高分是正常的。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却忽略了苏州高二统考的那张试卷是这样提问的:

  “请探究作者以‘清明’为题的意图。”

  如果真是旨在考察“二次创作”,问题就不会是“请探究作者……”,而应该是“你对……有何看法”之类。

  这种作者答不出、考生看不懂的可怕命题,第一次出现于高考试卷(高考试题是平常考试的风向标),是在1993年。

  这年的现代文阅读,是一篇抒情散文《青菜》。

  文章赞美了青菜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根系“雄健而沉着”,躯体充满了“绿色的活力”。然后要求考生回答:

  “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4分)”

  除了作者本人,显然没人能够知道措辞为何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大多数时候,这类措辞变化只是写作中的偶然,根本不存在什么特殊隐义。

  标准答案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进而写它的内在‘美德’由表及里,因此起始句和结尾句的措辞有了变化。”

  遗憾的是,通读全文,可以很轻易就发现,标准答案所说的“由表及里”的写作脉络,根本不存在。文章开篇就在谈“里”,先说青菜有一种“朴素的光辉”,又说它是“高贵品质的融汇”,还说它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而且“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

  命题者不但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还为作者捏造了一种不存在的写作思路作为答案。

  考生怎么办?

  完全看运气。


  图:199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这类可怕考题的第二次出现,是在1998年。

  这年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是宗璞的抒情散文《报秋》。

  这里补充一句:要人命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用意”,几乎全部来自抒情散文,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章为阅读材料的题目,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它们有别的问题,这里略过不提)。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世界》副主编潘新和,曾如此吐槽该年的考题:

  “在语文教学中非要学生去背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个细节有几层意思,非得将《雨中登泰山》中对松树的描写,破解为‘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在高考中非要学生……分析出宗璞《报秋》中只有命题者才分析得出的‘让人减少一些惰性’这未必有的含义,——这些荒谬皆缘于学科认知的蒙昧。”


  图:199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再往后,要人命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用意”,就成了高考语文试卷的常客。

  比如,2000年的阅读材料,是一篇抒情散文《长城》。

  这篇文章全文称呼长城为“你”,只有两处文字使用了“它”。试卷于是要求考生回答,作者这两个“它”有什么深意:

  “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是:“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这个答案,完全是命题者自己脑补出来的。这两处“它”,实属作者写作时不经意出现的人称混乱(用“它”也不影响读者的理解,但会造成阅读感受的突兀)。

  且看原文: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

  很显然,把这两个“它”改成“你”,才符合全文的人称设置,前后文也才更加连贯。

  从下图也不难看出,文章其他与“人们”、“他们”对应之处,均称呼长城为“你”。

  命题者强行赋予这两个“它”以特殊的高明涵义,与强行拔高“我家门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寓意,可谓异曲同工,都是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无法摒弃的恶趣味。


  图:199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

  这种恶趣味,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的现代文阅读,选取了中青报记者林天宏的一篇专栏文章《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其中一道题是:“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是:“开头用雨中正阳门的箭楼修缮,引出下面文中的话题;结尾雨引出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主题。”

  作者本人的说法是:“真正的原因是,我写稿时窗外正好在下雨”,“记者写稿多了,想到哪儿就写哪儿”。


  图:2011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现代文阅读题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选取了短篇小说《一种美味》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

  文章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末尾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其中一道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这句话进行理解。具体题目是:“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很多考生对这道题抓狂,事后在社交媒体上询问小说作者巩高峰,巩的回应是:

  “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在接受北青报的采访时,巩还表示,自己做出来的答案,“估计得分应该不会高”,要想得高分,关键不在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而在于遵守高考的游戏规则,“你考试的时候就必须揣摩一下出题老师的想法,不然的话你就拿不了高分”。


  图:巩高峰对高考试题的回应

  如果从1993年算起,这种连文章作者也做不出来的恶趣味高考试题,已经肆虐考生长达20余年之久。

  这是一件值得深刻反思的事情。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训练学生能够合格使用国语;能够看(听)懂、写(说)好现代文。看懂,意味着能够准确地接收他人的信息;写好,意味着能够准确地向他人传递信息。二者都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能力与表达能力。

  现代文阅读,是在1984年回归高考试卷的。

  设置这一版块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能否准确接收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那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

  当时所选取的阅读材料,主要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

  比如,1984年的文章,谈论的是人类进化;1985年的文章,谈论的是《史记》与《汉书》的异同;1986年的文章,谈论的是哺乳类和鸟类;1987年的文章,谈论的是如何写作说理文;……偶有抒情性文艺作品被选为阅读材料(如1991年),考题也多是就文中的客观信息展开提问。

  可想而知,在这类试卷中,不会出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用意”这种恶趣味考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还在尝试增入逻辑常识方面的内容。

  1982年前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做了一次调查。他们让学生们写了数百篇作文,然后依据这些作文发现,学生们“水平的低下是令人吃惊的”,那些作文,只有“少数基本上符合评卷要求”。

  这种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观察和理解的能力差;(2)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差;(3)思维和表达能力差。”

  简单说来就是:绝大部分人,既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文字表达能力;既没法准确接收他人传递的信息,也无法准确向他人传递信息。

  《人民日报》在1982年10月刊文介绍了这次调查,呼吁“要尽快在中学开设形式逻辑课”。

  当然,198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已经来不及再补上逻辑教育这个短板。所以,面对一篇谈论人类进化的现代文,许多考生感觉无从下手,大呼题目太难。

  逻辑常识与语文教育共存的好景并不长。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与逻辑学有关的教学内容。进入90年代,很多大学的逻辑课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1998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基础课程中的逻辑课,也被取消了。

  1998年,也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用意”这一恶趣味考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泛滥成灾的开始。此后,抒情性散文,成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用意”,也差不多成了每篇抒情散文后面的必问之题。


  图:1998年后,抒情散文成了现代文阅读的主角

  教师和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要想在这种考题上得分,首要之务是放弃逻辑,放弃对信息的准确接收,转而对文本挖地三尺,无中生有,极尽过度解读之能事。用语文教育界人士的话说就是:“学生无须读懂文章,只要掌握技巧即可”。

  命题者们致力于追求难度、追求考试对学生的区分度,似乎已经全然忘了现代文阅读进入高考试卷的初衷。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还记得那个初衷,他把1984年的考卷改革称作“世纪性突破”,理由之一正是:

  “对大多数人来说,比‘写(文章)’更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读(文章)’,是准确获取信息,而获取信息能力与输出信息能力是不能画等号的,只重作文,导向是片面的。”

  不尊重文本、不尊重逻辑、热衷于过度解读、热衷于拔高与升华,如何能够做到“准确获取信息”?

  做不到“准确获取信息”,自然,也就做不到好好说话,更做不到好好对话。

  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了。

  注释:

  《高中阅读理解把原作者打败?20分只得6分,株洲作家致歉: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2019年1月20日。

  高考语文1993年全国卷,下文引自高考考卷的内容,不再赘注;凡未特别注明者,均系指全国卷。

  潘新和,《语文:人的确证》,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230页。

  鲍昌,《长城》,最早刊于《人民日报》1989年1月29日。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作者本人也答不出》,南方都市报,2011年6月10日。

  《高考试题打败原作者?独家对话“诡异的光”原文作者巩高峰》,北京青年报,2017年6月9日。

  曹德铮,《要尽快在中学开设形式逻辑课》,人民日报1982年10月12日第五版。

  曾昭式,《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科学出版社,2009,第188页。

  顾德希,《语文教学的世纪性突破——谈十几年的高考阅读测试》,《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