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全国公车消费实际超4000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22-2012 01:2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03-03 18:47:36 来源: 东方网 跟贴 25505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全国一年的公车支出的数字目前存在着两种说法,官方说法是2000亿元,民间的说法是4000亿元。他表示,4000亿的算法更合理,实际上真正的花费还要超过这个数字。

高端访谈

叶青(微博)代表:公车改革2015年前应该可完成

他透露,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初稿已出炉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此前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上上书公车改革,2011年,公车改革终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

代表“直言”

■“我觉得大家不能回避公车改革这个问题,不管你以什么方式改,早改比晚改要好。”

■“2011年,公车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报告中提到这一内容时,我接到了一名记者的短信,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那是我最幸福的一刻。”

■“去省委省政府开会,我就骑辆自行车去。但结果发现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是骑自行车去的。其实很多人走路也就十分钟,他们的理由就是进大院不方便,其实没什么不方便的。我就很为他们感到遗憾,他们错过了一次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早在2004年,刚从教师岗位上转到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位子上的叶青,就“炒”掉了局里给他配的司机,自购私车上下班。这也就可以理解他为何有底气能连续8年在全年国两会上建议“革‘政府官员配备的公务用车’的命”。

昨日,叶青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去年公车改革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他已经看到了公车改革的希望,2015年之前应该是可以完成的。据他了解,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的初稿已经出炉。

“10年间,公车数量翻了一番”

对于一辆公车一年消耗的财政费用,叶青说,公用和私用加在一起大概要15万元左右,这还算比较中等的。“哪怕是最廉洁的干部,也要花10万左右。”

叶青说,全国一年的公车支出的数字目前存在着两种说法,“官方的说法是2000亿元,民间的说法是4000亿元,这里面的差距就涉及公私之间对公车定义的口径差异,政府方面是小口径,老百姓则认为只要是你用公款买的车就都应该算是公车。”

“我个人感觉4000亿的算法更合理一些,实际上真正的花费还要超过这个数字。公车改革一天不改,公车就会继续增加,公车浪费就会越来越严重。可以说这十年来,全国的公车增加了翻一番都不止。”

也因为如此,叶青说,“我觉得大家不能回避公车改革这个问题,不管你以什么方式改,早改比晚改要好。”

“国家层面的车改方案初稿已出炉”

对于今年自己公车改革建议的内容,叶青说,首先必须要明确公车的概念和范围,统一口径,搞清楚“什么叫公车”;第二个是明确公车费用的范围,这里一定要把关于公车司机的花费算在里面;第三就是公车改革的方案一定要制定出来,其实车改说白了就是一个补贴的问题,取消公车、公车拍卖之后进行补贴发放。

“所以,我建议国家要确定一个各级别干部车补的弹性系数,让各地可以在这个上下线内根据各自的财政情况在这个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不能超标也不能降低,这样地方就好操作了;最后就是要确定试点,中央机关拿两个部委做试点,每个省就拿一到两个地级市做试点,把意见反馈上来。”在叶青心里,公车改革的步骤已经十分清晰。

叶青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的初稿已经出炉,“征求意见的时候如果邀请我去,我一定会去。”

对于公车改革进程,叶青很有信心:“去年开始,基本上改革完成五年时间吧。”

对话

“‘领导带头’式车改效果不佳”

■记者:听说你刚当上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就“炒了”自己的司机。

■叶青:是,我自已买了辆私家车上下班,每月领500元补助,三年后涨到1000元,出差则实报实销。按我的计算,此举平均每年能为国家节省8万元。

■这就是媒体所说的“叶氏车改”了,效果怎么样?

■不太好,单位里只有一个助理巡视员不用公车,所以只能算影响了半个人。到现在,那位巡视员已经退休了,单位像我这样的还是只有我一个人。

官员利益和观念是改革两大阻力

■记者:您觉得目前公车改革最大的阻力在哪?

■叶青:可以说目前官员自身利益和观念是公车改革的最突出的两大阻力。从自身利益来说,我每年领到的车补是2万元,可实际养车的各种花费也要四五万元,也就是说每年我给国家省下8万元钱,可实际自己却要多掏两三万元钱。你想啊,拿到补贴自己养车要想达到原来的效果却要多花很多钱,这也是很多人不愿公车改革的原因。利益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很多干部都这样想,我们的公车改革就很难进行了。

■记者:那观念方面的阻力怎么讲?

■叶青:现在大家觉得很奇怪,说如果我不这样去改的话可以和大家一样去坐公车,觉得很正常。我今天不按这个去做,按照30年前的做法去做,大家反而觉得不正常了。其实30年前坐专车上下班的没有几个人,大部分都是走路、骑自行车。现在大家觉得坐公车上班很正常,自己开私家车上班反而不正常了。

我现在觉得很难理解,很多官员去开会想走着去,但他觉得不好意思。去省委省政府开会,我就骑辆自行车去。但结果我发现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是骑自行车去的。其实很多人走路也就十分钟,他们的理由就是进大院不方便,其实没什么不方便的。我就很为他们感到遗憾,他们错过了一次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地方政府‘一把手’下决心才行”

■记者:目前中央国家机关一直在就公车改革积极行动,但好像地方上的车改比较难推进?

■叶青:主要的障碍还是在坐公车的这个人身上,一个城市如果传出消息要车改,那么可能很多反对的意见就立马集中在决策层这里,最后可能就改不了。所以我建议的公车改革方案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车改不要一刀切,而是采取双轨过渡的方法,出台两个方案,一个是改革的方案,一个是不改革的方案,大家觉得哪种方式合算就选哪个,但这个前提是要把原来的公车进行严格管理。

■记者:您觉得地方公车改革应该怎么推进,怎样改变目前公车私用的现象?

■叶青:地方公车改革必须成为地方的“一把手”工程,这就需要各地的一把手下很大决心,只有“一把手”下决心去做才能做得到。就像杭州车改,书记、市长下决心才行。

“父母曾劝说不要再提公车改革”

■记者:现在社会上对你的评价是“最敢说话的官员”、“最具个性的官员”,您怎么看?

■叶青:我平时所说的不去针对个人,只针对制度的不完善,都是为了公共利益,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至于别人的反对,应该说公开还是没有,私下还是有的。我的父母有时候都打电话说,不要总说公车改革的事情。我的一些同学碰到我父母也会去说公车改革的事情,让父母认为我总提公车改革造成的议论很大。

■记者:如果下一届您不再是人大代表,还会坚持做推动公车改革的事情吗?

■叶青:肯定还会,如果不再连任我会继续以官员的身份推动公车改革,即使没有的官员的身份我还可以以学者的身份继续呼吁,只不过影响肯定会比现在小很多。

“那是我最幸福的一刻”

■记者:连续八年在两会上建议进行公车改革,今年又是,我们看到有效果了,去年公车改革终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

■叶青:是,那是2008年3月,全国两会后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中纪委的,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然而,打电话的人说,他们会积极考虑我的车改建议。随后,中纪委、发改委等部门都对他的公车改革建议进行了反馈。

2011年,公车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报告中提到这一内容时,我接到了一名记者的短信,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那是我最幸福的一刻。

责任编辑:NN027(本文来源:东方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