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因思躺:关于“韩寒代笔”事件的最后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14-2012 01:2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关于“韩寒代笔”事件,写最后一篇文章,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毕竟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解决。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表态韩寒有代笔或者韩寒没有代笔,而是想表达我对于这一类事件我们质疑过程中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有一些参考价值。
        1、对个人求真相,我们可以使用公共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这些公共信息不足,我们需要进一步的人证、物证,那可以动用的资源只有三个:道德、利益、暴力。关于这点我以前有过长微薄进行过充分的讨论。法律、权力都是道德、利益、暴力的共同体,法律的修改、权力的变动涉及的也是这三个方面。
        2、道德涉及的是人们对于善恶的主观看法,也涉及到善恶的界别,比如大善、小善,大恶、小恶,这涉及到的是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接受和排斥程度。因为有这样的主观判断,这个判断对人的行为有指导作用,进而会造成评价别人、干涉别人的动因、干涉别人的行动和后果。
        3、利益涉及的是人们对于获利还是损失的客观情况和主观判断,这个利益可以是个体的利益也可以是群体的利益,可以是眼前的利益也可以是长远的利益判断,因为有这样的客观利益存在,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有对利益的判断,这也成了自己的自主选择的动因,而选择是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时,就存在于他人的互动和互动后的结果。
        4、暴力是人和动物共同使用的保护自己和攻击别人的手段,它的原则是胜者为王,当涉及到他人的时候,没有道德没有没有利益互动,只有暴力的过程和胜败的结果。
        5、在人的社会,这三个因素是糅合在一起的,一个规则、一个行为往往涉及到多个因素。现在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与他人互动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使用什么和考虑什么因素呢?从历史上看,有人提出暴力,很显然暴力最简单最直接,所谓成就霸业,哪有那么多话要说,直接开打,打得过就成王,打不过就逃成寇,等自己强大了再打回去;有人提出了利益,利益相对复杂了,因为要谈要互动要相互交换,但好处是远离血腥,人在互动中只会有利益的得失不会有生命的危险;有人提出道德,道德就更加复杂,因为道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每个人的标准都可能不一样,同时道德还涉及到了对利益和暴力的判断问题,但道德的好处是对让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的空间,而这样的空间也正是人所以为人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人走向文明可能,这点在心理学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获得了一定的支持。
        6、在质疑“韩寒代笔”的过程中,有一些质疑者否定道德的善,而一味强调求真,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首先涉及到需要进一步取证的时候,我们需要动用资源,可以暴力逼供、可以用钱和关系收买证据,可以动用人的道德意识让别人提供信息。即使动用利益资源和暴力资源,那也会被社会中他人的道德进行评价,如何否认道德呢?同时即使求到真了,那真相之后的批判性也来源于道德。
        7、有人反驳,说我们的国家的历史就是因为道德太多了,出了很多伪道德,所以才会落后。实际上,我以前的微博也说过,这个表述是有问题的,一个社会之所以出现虚伪的道德,不是因为道德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道德被利益和暴力挟持了,道德本没有排他性,可以认同可以不认同,可以遵守可以不遵守,道德被利益者和暴力者挟持之后才有了排他性。伪道德的原因是真相被利益者和暴力者以道德的名义掩盖了,而不是被道德本身掩盖了。如果质疑者确认韩寒代笔,那韩寒代笔的事实也不是被道德掩盖了,而是被韩寒的利益相关者掩盖了。我们要批判的不是道德本身,而是要反思和批判什么样的道德才是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的道德。比如我们提出,没有利益关系的道德,没有暴力支撑的道德,以真为基础的道德,以理性为基础的道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8、有了上述的基础,我来分析一下韩寒代笔事件中涉及到的三个资源的关系:
        A、暴力,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下暴力基本是被否定的,如果还有人认为要证明一个人有没有代笔可以私闯民宅寻找证据并且可以逼供,甚至可以在对方不自证的情况下消灭对方,那需要我们全社会的警惕和反思,为什么会如此。
        B、利益,这里就涉及到两个关系,一个是合同关系下的利益,一个是合同外围的利益。合法合同关系下的利益是必须得到保护的,关于韩寒的小说和他有合同关系的是出版社,而出版社和销售商之间有合同,销售商和读者之间有合同,这些合同直接的权责关系是什么样的,关于这点我也有长微博分析过。对于出版商和韩寒的权力义务关系,韩寒提供版权,出版商收购版权,支付韩寒费用。只要没有其他人对韩寒的版权提出异议出现版权纠纷,那出版商是不能要求韩寒自证的。关于合同外围的利益,这里质疑者悬赏证人,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关于这一点韩寒本人也作了,悬赏的是2000万,不过目前为止没有人出来和韩寒争夺版权。
        C、道德,其实质疑者的出发点之一正是道德。也许有不少人是出于和韩寒以及韩寒周边的人有利益冲突而去质疑韩寒的,这样的人我长文也分析过了,只能如此推测,但不能具体到某个人,因为逻辑上个人质疑出发点是不能自证的,比如一个人a和另外官员b有仇,他去质疑b贪污,我们也很难让a自证是出于私利还是出于正义。但我们也要承认还是有不少人也是出于自己的道德感去质疑韩寒代笔的。那我们就要分析这样的道德的出发点是什么,质疑派提出来的出发点主要有两个:1、如果韩寒是韩寒的父亲和相关机构包出于某些利益目的包装出来的,那这样的包装是恶的,我们要反对这样的个人和机构甚至是媒体和资本运作的虚假和恶;2、如果韩寒的确实不学无术,但他却可以成名成功那就是给社会做了一个坏的示范,这样的示范会对社会的影响是恶的。从道德的角度我个人认为是站得住脚的。
        9、所以以道德去质疑韩寒代笔是站得住脚的。但这里要搞清楚的是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但不等于理由合理所以结论就必然是韩寒代笔。
        10、这里我们还涉及到我前文提到的道德级别和道德的理性。比如一家人雇佣了一个保姆,有一天女主人发现自己的金戒指丢了,她就怀疑是保姆偷去了,于是她就去询问保姆,保姆的答复是自己没有偷。这里涉及的就是利益和道德,从道德上来说,一个人偷东西肯定是不道德,所以我们要去询问保姆,但如果保姆说没有偷,女主人又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保姆偷的,女主人就不能认定保姆是小偷,更不能到处和别人说自己的保姆是小偷视图给保姆更多的压力。在这里,质疑小偷的道德力是弱于尊重他人的名誉的道德力的。现在女主人的选择有三个:1、报警,依法质询,依据的法律依据是利益判定,因为金戒指是女主人的利益,一旦警察也没有任何证据,那要通过公权确立保姆的清白;2、因为没有确凿证据所以不再追究,不给保姆贴上小偷的标签;3、合同到期后不再聘用这个保姆。
        11、而对于质疑“韩寒代笔”,公众从道德角度需要做什么呢?1、寻找法律依据,采用法律规定下的公权力途径进行质询,但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合法利益下的权责对等问题,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当下的法律,看能从什么角度找到这样的权责关系;2、通过公共信息进行分析,看能否找到确凿的证据;3、如果找不到确凿的证据,那就根据自己的代笔的主观判断不再去购买韩寒的书。如果超越了这些,在公共领域因为自己的主观判断就说韩寒是代笔,如果韩寒没有代笔,那就侵害了韩寒的名誉。
        12、有人会反驳,说我就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我要说,这样的看法在公共空间形成了舆论,而舆论关注的是吸引力关注的是结论,同时舆论具有快餐性质,人们不会对过程进行深入追究,只会津津乐道于结论和结论带来的张力,比起一个作家的作品是自己的写的这样一个描述,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代笔更具有传播力。又人会反驳,舆论大了又有什么事?这样公众对韩寒的关注度会更高,如果最后证明韩寒是没有代笔,那韩寒不是获得了更高的正面评价?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只要举个例子就能看到这个逻辑的荒诞,我们可以通过明星和他孩子的长相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这个还是鼻子、嘴、耳朵和这个明星都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我们质疑这个明星的孩子不是他亲生的,同时还说质疑放到公共空间有什么问题,这样大家会更关注这个明星,同时只要这个明星拿出证据来证明质疑是错误的,那他会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请问,该明星会同意如此的说法吗?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个明星为了出名可能会借机炒作,但如果该明星坚决反对,这样的质疑还是善的吗?
        13、同时上面的案例,被质疑者实在没有办法还可以拿出DNA检测报告以正视听,但韩寒是否代笔,我以前的长微博也分析过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命题”的角度证明全真的。但所以网上还有不少类似的逻辑防不甚防,其根本原因是所谓的“言论自由”没有对应的权责机制,也就是被质疑者利益有可能会受到侵害,但质疑者不需要付出对等的代价。
        14、从道德角度梳理过这个问题,我们再从事实真相的确认角度来分析“韩寒代笔或不代笔”是如何得到社会确认的。韩寒写的文字有没有代笔,这是一个对历史事实的判断,这个判断是基于文字、图像、视频等证据和相关人证的。我们所以说韩寒代笔或者韩寒没有代笔,不是因为我们从逻辑上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的或者假的,而是以证据为基础进行的分析。这里我提出一个命题“历史事件在逻辑上是不能用另外一个历史事件证真的。”因为,另外一个历史事件自身也存在真伪问题。回到质疑韩寒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韩寒的父亲为了证明韩寒的《求医》是自己写的,拿出了韩寒的病历卡,但又面临的是对病历卡的真伪问题,韩寒为了证明《三重门》是自己写的,拿出了手稿,但又面临手稿的真伪问题,韩寒的同学为了证明韩寒的文章是自己写的,又面临供词的真伪问题,这是一个无限循环。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方法:1、将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公开的展示在公众面前,这个是无法做到的,包括质疑者也不会愿意将自己的生活都公开化;2、通过信任机制。
        15、有人会反驳我提出的信任机制,说人都是不可信的,其实这个信任机制不仅是对人的信任也是对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的信任。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对还是是否亲生的质疑,这样的信任来源于DNA检测技术,这样的技术在社会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的,比如韩寒父亲提供的病历卡,如果是符合当时的格式和材料特征的,起码我们会说这个病历卡是真实的。
        16、那人可不可信任呢?我认为也是有这样的信任机制的,一个朋友如果他每次跟你说的话你有时间验证的时候都是符合事实的,那他以后说的话,你基本就是信任的,而不是需要你朋友把自己的全部生活都公开给你看;一个公众人物或者一个政治人物,他的言行都是一致的,那公众就会信任这个人,他对事实的描述就会被采信。同时信任机制还建立在一个权责机制上,比如有一次你的朋友骗了你,你发现了,你就可以不再信任他或者谨慎得信任他了;一个公众人物或者政治人物如果骗了一次公众,公众人物或者政治人物自身的诚信名誉就被否定了。我们为什么会去大体上相信司马迁的《史记》描述的历史事实?因为我们从其他史料和证据中建立了对司马迁史学能力的信任,同时也建立了对司马迁个人人格的信任,所以即使后来我们发现《史记》中有一些错误的地方,也不会说司马迁是骗子在故意掩盖历史,而会说司马迁的判断和信息可能出了问题。
        17、这样的机制要发挥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呢?那就是1对1 ,比如朋友对朋友;1对多,比如一个公众人物对所有的公众。但不能多对多,多对多就会出现逃责的情况,对他人是非判断可以逃责的言论自由会伤害被质疑者,而一旦这样的言论自由作用在质疑者身上,受到伤害的就是自己,所谓质疑对等性和可逆性,一个原则,如果你对别人使用,那你就要承认别人也能如此对自己使用,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18、说完了信任以及信任机制,我们就再回到“韩寒代笔”事件,每个公众面对这个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去找公共信息,但这样的信息很多是间接信息或者不完整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出韩寒必然代笔,那我们就要动用信任机制。这个机制是这样运作的:我们先去找值得信任的人,参考他人的判断,如果两个值得信任的人根据一样的信息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那我们就只能自己进行判断,但这样的个人判断也只能是个人的判断。如果两个值得信任的人结论不一样,同时提供的信息也不一样,那我们就要继续寻求其他值得信任的人确定提供信息的完整程度和真假。
        19、从证据的效力问题上,韩寒的家人、朋友、同学因为亲历了韩寒的生活,所以他们提供的信息效力更高,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界的人,他们的证据都是间接证据,同时这些学科都是描述性和总体判断性的,所以不能对具体案例进行确证性的应用。比如社会心理学说一个人说谎那他对事实描述的时候就倾向于回避或者简单描述,但我们不能反过来对一个人进行这样的确证判断,只要他回避或者描述不详细,那就是说谎。这里我举个例子,我们具体问一个人,你对你父母孝顺吗?他如果不回答,那我们不能说他肯定不孝顺父母;同样,我们叫他谈和父母及自己子女的关系,他对父母谈得少而对自己子女谈得多,我们不能肯定他更喜欢自己的孩子而不孝顺父母。比如文学,通过所谓的指纹识别,它的逻辑是一个作家有一些自己的写作风格,写作中对一些词汇的运用会相对固定,我们只能说哪些文字更像某人的风格,但我们不能据此判断哪些文字就必然不是谁写的,或者必然是谁写的。
        20、通过以上效力的分析,我们就要考虑信任的问题,也就是这些韩寒家人、朋友、同学是否是值得信任的,如果排除给韩寒作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口碑如何?目前我们没有听到来自他们身边的朋友的关于他们诚信问题的信息。那他们是不是值得信任的呢?如果判断是值得信任的,那我们就判断韩寒没有代笔,而不是从逻辑上证明韩寒肯定没有代笔。这时候可能有人会反驳,他们是利益相关者,所以即使他们以前是没有诚信问题的,这次也不能保证不在撒谎。这里我们只能从概率问题考虑,质疑者是有道德感的,出发点是善的,那韩寒的家人、朋友、同学就没有一个有道德感?没有一个出发点是善的?只要有一个站出来说韩寒是代笔的,那3、4个月的质疑也不会是这个局面。
        21、我们再往后退,即使我们拿出利益相关者这一条否定所有的证人证词,那我们就在公众中寻求信任,这样的信任不是直接的证人证词,而是其他人的判断能力和判断面临的代价。判断能力表现为他收集更全面信息的能力,他针对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越全面,分析越严谨,那我们越信任谁;判断的代价是,谁判断的错误面临的损失越大,那他的判断就更加严谨,我们就更加信任他。
        22、想在我们回头看看质疑派的代表人物方舟子,他的判断能力怎么样呢?我们不管方舟子质疑的东西,我们就假设方舟子质疑的动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那方舟子质疑中提供的信息是全面的还是断章取义的?他的分析的过程先行还是立场先行?我只能说我看到很多断章取义和立场先行,也就是即使方舟子动机是善的,那的判断能力也是有问题的,所以在我这里方舟子是不值得信任的。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来评估其他的质疑者,直到我们找到我们认为可信的质疑者。
        23、我们再来说判断的代价,这件事本来是极其棘手的,因为我以前的长微博已经证明从逻辑上“韩寒没有代笔”不可能被全真证明。所以以逻辑结果作为判定,质疑者的代价小到几乎为零,谁也不能证明韩寒肯定没有代笔包括韩寒自己,所以说韩寒有代笔,是不能从结果上没有一个全真的依据对质疑者进行判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有人说,他判定韩寒有代笔,谁能证明韩寒所有的文章都没有代笔,他愿意支付2000万作为判断的代价,那谁都拿不到那个钱。
        24、但现在转机来了,质疑者对韩寒的身高提出了质疑,我们知道身高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事实,是可以自证的,一个事实如果可以自证,那判定的代价就有了明确的依据,剩下来的就是建立代价关系。比如有人说韩寒身高只有169,如果韩寒愿意自证最后身高达到170,那自己愿意支付20万。这时候质疑者就因为判断代价而获得了被信任的效力,这里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如果质疑者没有一定的判定依据那他是不敢随便说韩寒身高只有169的,他是不会拿自己的20万开玩笑的。而很多倒方者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要求开赌,其出发点就是证明这些质疑者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所以他的判断是不可信的,第一他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没有把握,第二,他是在欺骗民众。进而达到揭露部分质疑者的欺骗实质。
        25、对于这个思路我在以前的长微博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这个对赌的代价模式前提是韩寒自愿出来自证身高,如果韩寒不想出来,那旁人只能赌自己的身高不能赌韩寒的身高。而从韩寒的角度,他可以放弃自己的个人隐私权而达到否定质疑者的目的,但他也可以选择不放弃隐私权而保持沉默。这个问题从逻辑上分析是这样的:1、一个人的身高和写作能力没有必然联系;2、一个作家的身高即使是虚假的也不能证明作家必然代笔;3、一个作家的身高如果不是虚假的那也不能证明作家必然没有代笔;4、一个人在公众面前说自己的身高不存在权责问题,首先身高不涉及公众利益,其次只要这个人出席公开活动,那身高就在那里大家都看到,想看的人自己去看,虚报了也没有意义;5、有人说韩寒穿了增高鞋,这是欺骗公众,是忽悠粉丝树立自己的天才形象,但韩寒不少时候穿得是拖鞋,也没有人因为韩寒的身高而备受打击。
        26、我个人从韩寒的各种照片判断认为韩寒是170左右,但我不会说韩寒必然没有173也不会说韩寒身高必然只有165,同时不会以韩寒的身高不足173而判定韩寒穿得增高鞋,甚至在增高鞋的基础上说韩寒到处都是虚伪的,更不会说如果韩寒身高都造假所以他必然有代笔,如果有人做这样的推断并且在网络上散播,那我会选择不再信任他。
        27、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质疑者提出,韩寒可以出来在公众面前写文章,只要证明他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可以了,这里的问题是一个作家的写作能力如何被判定多高多低?谁可以判定?即使判定了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那就能推导出以前的文章就必然都是韩寒自己写的呢?那是不是也可以设一个赌局,如果韩寒出来写文章一批被推选出来的人认可了韩寒文章的写作能力质疑者就出20万呢?哪个质疑者敢站出来赌呢?反过来,一个作家为了要证明自己没有代笔需要自证身高、需要公开写命题作文,这是怎样的一种荒谬,这样的荒谬又是在怎样的一种社会才能发生?
        28、如果韩寒不出来自证身高,不出来写命题作文,而韩寒没没有代笔又不能自证,那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实际上还是有的,这个办法还是从信任的角度出发的,也就是我们要驱赶公共空间没有诚信的质疑者,这样的驱赶就是通过事实证明质疑者的不诚信,这不仅对韩寒代笔时间有意义,也对全社会有意义,因为,如果一个质疑者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而他又是不诚信的,那他今天可能质疑韩寒明天就质疑其他人,只要质疑到谁,那谁就可能是受害者。而不少倒方的人就是这样的出发点,一旦质疑者被普遍认为是不诚信的不值得信任的,那他的话语权就会被公众剥夺。
        29、而这样的驱赶也是一个质疑的过程,所谓对质疑者的质疑,既然也是质疑,那也受到道德的影响也需要有对等性也需要有规则,所以我反对用错误的方法去质疑质疑者,如果我们认为质疑别人的孩子是不道德,那我们也不该质疑方舟子的孩子是否有疾病,如果我们认为外貌和一个人的能力、善恶没有必然联系,那我们也不该去讽刺方舟子的外貌。否则这个社会和以前没有两样,只是今天一方胜利了明天另一方又胜利了。相反如果一个质疑者采用的全面资料,拥有确切的证据,同时他又是值得信任的,哪一天他证明了韩寒是代笔的,那韩寒就无法否认,同时韩寒的诚信也会被重新评估,韩寒代笔的恶也会被有事实基础的批判。
        30、我本人不反对他人的质疑,对公众人物的质疑,对公权的质疑,因为只有质疑才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真相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这样的质疑需要有法律界限需要有道德的界限需要有全面的证据需要有理性的分析,需要以信任机制为基础。如果质疑成了一个无规则、无依据、无底线,那我们面临的就是道德的破产、信任机制的破产,质疑不是为了否定信任否定道德,认为这个世界都是虚假的,这个世界只有暴力和利益,这个世界是剩下了彼此的攻击,恰恰质疑是为了建立更为稳固的信任机制和道德规范。
        31、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人士,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个人的利益诉求需要得到肯定就必须要有拥有更大话语权的代言人。我们要做的不是激情的民粹,不是互相攻击的狂欢,而是认真的思考和反省自己,是取长补短,是共同将自己和他人摆在可以一个相互尊重和可以相互信任的位置上去。
       
       
        ——爱印思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