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拉里权力被架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15-2009 04: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来源:亚洲周刊
     奥巴马政府试图从布什所製造的外交废墟中创建美国外交的新纪元,首先由希拉里宣示採取「巧实力」的外交政策,重塑自身国际形象。「巧实力」是由「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而构成更上一层楼的战略观。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前一週,国务卿提名人希拉里在参院外交委员会任命听证会上,正式揭郏了新政府的外交新思维和新方向。她说,美国必须充分使用「巧实力」(Smart power,又译明智力量)以加强外交功能,这些「巧实力」涵盖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手段。这位将成为美国首席外交官的前第一夫人强调,以「巧实力」做后盾,外交(而非武力)将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先锋,「我们将向友人和对手伸出我们的双手,强化和旧盟邦的关系,但亦将结交新伙伴」。
   
    希拉里的这份声明,发表前曾呈交总统当选人奥巴马过目。虽仅系一份「声明」,但在相当程度上,它却是新政府的外交宣告,其基调包含三点,一是断然和布什政府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政策划清界线;二是外交不再靠边站,协商取代对抗;三是「巧实力」将是未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引导力量。
   
    什麽是「巧实力」?「巧实力」就是综合「软实力」(soft power)和「硬实力」(hard power)而形成有益于本身亦有利于别国的战略愿景。哈佛大学甘迺迪政府学院讲座教授约瑟夫‧奈伊(Joseph Nye)数年前创造了「软实力」和「硬实力」这两个名词,从此流行于全球政界、学术界和媒体。所谓「软实力」,即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学术、教育、艺术、法律和制度;「硬实力」则指军事与经济。曾做过外交官的奈伊,数年前又提出结合「软实力」和「硬实力」而构成更上一层楼的「巧实力」战略观。
   
     民主党的奈伊和曾在小布什第一任任期内担任副国务卿的理察‧阿米泰基(Richard Armitage)合作在华府战略国际研究中心创立了「巧实力研究委员会」(Smart Power Commission),以推广「巧实力」落实于外交政策。这个委员会对奥巴马本人及其新政府外交理念,已发生衝击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委员会建议扬弃布什政府所使用的「向恐怖行动进行全球性战争」(Global war on Terror,或译「全球对抗恐怖行动」)这个名词,因它伤害到穆斯林的尊严;奥巴马上台后立即採纳。又如委员会主张关闭布什政府设在古巴关塔纳摩海军基地战犯监狱,以维护美国的国际形象,奥巴马就任后不顾共和党保守派的反对,坚决关闭此一严重打击美国形象的变相集中营兼酷刑中心。
   
    巧实力融合软硬实力
   
    奈伊指出,在真实世界里,最有效的外交战略即是融合「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巧实力」。他说,有不少领导人﹑外交策士和政论家认为外交政策仅凭「硬实力」即能克奏肤功、斩将搴旗;其实,这只能片面达到目的,而无补于整体外交利益,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如过度使用武力和经济制裁等「硬实力」,不但无助于外交,且可能损及本身利益和形象。布什在位八年,尤其是在九一一事件后,外交完全靠边站,美国的对外政策百分百以武力挂帅,对外输出愤怒、偏见和恐惧。在新保守派的倡议下先制攻击、片面主义(或称单边主义)以及「美国至上主义」成为布什政府的外交特色。
   
    奈伊表示,九一一后,美国对「盖达」组织作出武力反应是对的,但其后侵略伊拉克,则犯了「战略大失误」,非但使美国在穆斯林世界无从施展「软实力」,而且在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上亦失去了影响力。奈伊又说,「软实力」的目的是要在国际上收揽人心,释出美国的善意;如欲有效获取外交胜利,则需融合「软实力」和「硬实力」,双管齐下。例如对付恐怖分子,一方面使用「硬实力」的军事手段,一方面亦要推出「软实力」以争取穆斯林。奥巴马上台后,白宫所安排的首次电视访问即是接受中东半岛电视台的专访,奥巴马在访问中强调美国不是穆斯林的敌人,美国愿意和他们做朋友。
   
    奈伊对奥巴马上台后的美中关系表乐观。他说,两国合作则双方获利无穷。他强调两国关系已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利益共享者(Stakeholder,又译持份者)。奈伊又说,自中共十七大会议后,中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对东南亚邻国)显示了「软实力」的兴起,以争取这些国家的民心和友谊。
   
    奥巴马政府试图从布什所製造的外交废墟中创建美国外交的新纪元。首先是由希拉里宣示採取「巧实力」的外交政策,然后是任命数年前斡旋北爱问题有功的前参院民主党领袖﹑七十五岁的乔治‧密切尔(Geroge J. Mitchell)出任调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纠纷特别代表;并任命当年促成波斯尼亚(南斯拉夫)停火谈判成功的六十九岁前外交官理察‧霍布鲁克(Richard C. Holbrooke)担任巴基斯坦与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
     
   
     白宫赋以这两名勳高望重之士「特别代表」(Special Representative)而非特使(Special Envoy)的头衔,主要是使他们具有「通天」(直接向总统报告)的权力。而副总统拜登亦于二月七日亲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国际安全会议(以往是由国防部长代表),发表美国外交政策演说,向全球宣示美国外交的「新基调」。他说华府将「重新设立」(reset)与俄罗斯的关系,美国虽将继续推动飞弹防御计划,但愿意和俄国寻求妥协;并称美国亦愿和伊朗接触。拜登的慕尼黑演说,证明奥巴马政府迫切希望和各国重修被布什损坏的关系。
   
    继密切尔访问中东归来、霍布鲁克二月九日走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后,希拉里亦将于二月十五日启程前往亚洲而非欧洲作为上任后的首次外交出访,以凸显奥巴马政府不再重欧轻亚。希拉里首站访问日本,然后是印尼、南韩和中国。不久前,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在参院财政委员会任命听证会上以书面答覆参议员的询问时,曾指责中国「操纵」(manipulate)人民币汇率,而引起美中之间短暂的焦虑与紧张时刻,幸经双方紧急灭火,白宫发表声明宣称会全面、通盘思考美中关系。而奥巴马政府亦表示,已行之数年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仍将继续举行,也许美方会提升首席代表位阶,而由副总统拜登担纲。希拉里亦表示,今后美中对话不应局限于财经问题,而应扩大包括气候变迁、环境污染、安全与人权议程。
   
    奥巴马力邀政敌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并保证她拥有广泛的权力指挥外交。但现在已有专家质疑奥巴马和希拉里任命一批「特别代表」(伊朗和北韩问题特别代表名单尚未出笼),是否意味国务卿的权力将被稀释?事权如何集中?美国近代外交史上,经常出现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争权、抢地盘的事例,其中涉及到总统的信任程度、阁员的个性与作风,以及美国是否卷入战争等问题,如尼克逊(尼克森﹑尼克松)时代的国务卿罗杰斯、甘迺迪与詹森时代的国务卿鲁斯克、小布什的第一任国务卿鲍威尔等人都是大权旁落、殊无建树的国务卿,他们的权力不是被白宫国安顾问抢走,就是遭国防部长架空。
   
    国务卿权力被架空?
   
    美国目前正陷于两个战场(伊拉克、阿富汗)的危急时期,有些战略家认为不只是国防部长的权力凌驾于国务卿之上,甚至连军区司令(如指挥阿富汗、伊拉克和整个中东的中央军区)的权力亦大于国务卿。仅就年度预算而言,国务院零九年预算仅有三百九十亿美元,还不到国防部的百分之八!
   
    希拉里所提出的「巧实力」概念,委实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晨钟暮鼓。关键在于如何才能落实「巧实力」,把「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发挥成有助于美国亦有利于天下的外交政策,而不致于徒託空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