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从来不惧怕这个社会(贾樟柯访谈足本·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3-2009 07: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by 张晓舟

2009年2月2日晚,聊于贾樟柯公司,刊于《时尚先生》3月号,该期杂志有一个贾拍的“时装大片”,20年的一个纪念,发表时删去1000多字,标题为《我从来不害怕这个社会》。下面这个手记也没有发表。特别感谢《时尚先生》编辑王英杰的录音整理,但有差错盖由本人负责,比如发表时将《叫魂》的作者孔飞力的名字搞错。

对于转载但不注明出处的新民网等网站,我再次警告,数年前,《新民周刊》还曾未经同意照搬我在《城市画报》的专栏。《潇湘晨报》诚意转载但怕这怕那删这删那,把一万多字的访谈删至3000字,还不如不转。



那天我们在饭桌上看《南方周末》,该报的年度文化致敬榜向左小祖咒致敬,结果这老兄的获奖感言不感谢主办单位却感谢自己的作品(“伟大的、神奇的、错误的、猥琐的杰作”),并且还与时俱进地扯到摇滚乐迷奥巴马——批评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都不听音乐了——还扯到了老年社会。

40岁——不管是左小祖咒还是贾樟柯都已逼近这道中年门坎,其实在30岁的时候,他们已经提前向自己的青春道别了,左小祖咒在《庙会之旅》中写道:“再见,可爱的小伙子”,而贾樟柯在《任逍遥》中干脆让那个老大 突然死掉,用大街上送葬的花圈把他抹掉。

《二十四城记》请陈冲出演,请翟永明编剧,本身就非常80年代,贾樟柯这位“K歌之王”总是遏制不住跳出来高唱那些80年代老歌。当山口百惠唱出《血疑》,银幕上打出叶芝的诗句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

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但翟永明这个译本剪叶除花了,这样译也许完整一些:

叶虽有千千万万,根却只有一条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花枝招展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小贾已成老贾,坐拥名利、地位、话语权,与房地产商的合作,与世博会、亚运会的合作,令他高调占据主流社会的制高点,自然也会令他受到质疑。《二十四城记》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当然是大的,但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一个小作品,萎缩成真理固然是境界,但真理和艺术的平衡向来是最难的。

恰好在此时,他不可自拔地沉入历史,他工作室的书柜中塞满了关于清朝服饰、习俗、家具、钱币……的各类书,以及诸如《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木材之流云——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这样的最新学术成果,当然也少不了《停滞的帝国》、《晚清70年》这样的煌煌名著。

一进门口,可见门边桌上搁着一把菜刀,这是风水先生的指点。

客厅挂着贾樟柯电影的各色海报,其中一张是《长江哀歌》——那是《三峡好人》在日本的名字。屋内有一张《小武》的巨幅欧洲海报,海报设计把毛泽东像掉了个个儿,但贾樟柯又把海报掉了个个儿。

把被颠倒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毛主席语录

在我们聊天的时候——从现在扯到晚清——毛泽东静静地看着我们,他始终在场。

而在历史现场中,我们也没有缺席。




张: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时装大片——“复古”时装大片,看起来太80年代了。

贾:80年代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清晰的,也是难忘的,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30年,但有很多东西在主流的纪念里是找不到的,那么正好让我用这种时装片的方法来缅怀八十年代,一下子我也变得很激动。另一方面,从媒介来说对我特别有趣:拍照片!因为我在拍《二十四城记》的时候除了拍摄电影也开始拍一些图片,开始想积累这样的一些照片,那个时候因为采访一百多个工人,这一百多个工人每人都是三四个小时的交谈,从陌生人到了解人家的生活,我就想留个纪念,把这些面孔拍下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很随意很放松地拿数码相机在拍,也看景啊,找景啊,就会拍点照片。它也许能成为我另一种表达,做个图册,做个展览什么的。

张:你原来拍电影有没有用先拍照片这种工作方式?还是说把这个东西交给余力为去做。

贾:以前我很排斥拍照片。我之前的电影工作排斥两个东西:一个是我不喜欢写分镜头剧本,特别是有的导演习惯画图,黑泽明就每天基本都会画图,我自己是排斥这种方法的,我自己画图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也是学过美术的,勾个草图什么的很快捷的,但是我很排斥。另一个是在现场我特别排斥用监视器,现在现场的监视器更多的是给余力为自己看画面反差。

张:排斥原因是?

贾:我自己看景都是凭记忆,因为我觉得隔着东西跟现场的直接交流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你画了分镜头图,往往有个预设,那在工作的时候总想落实原来的想像,结果把现场最珍贵的东西和演员的霎那给忽视了。

张:就是排斥过度规划。

贾:对,就是过度规划。我特别担心这样,很多人都是这样工作,我觉得他们没看到东西。缺少了拍电影的乐趣,拍电影应该有一部分是未知的,是在现场里观察到的。

张:像做作业一样。

贾:总在想做规划好的。监视器也是,它有个画框,但顶着画框的时候,生机勃勃的现场最后变成了四方框之内的,画框外的东西看不到。还有一个是跟演员的交流。演员在电影里的表演是跟舞台非常不一样的。但是演员心里是有一个是相一致的,我相信每个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他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潜在的观众,这观众是导演,当表演一个镜头,他一定第一时间想看到导演的反应。但是当你躲在监视器后的时候,演员是懵的,这样演员是跟导演没办法互动起来的,他会茫然,他不知道演给谁看,是演给摄影机吗?以前没监视器的时候,所有的导演都会在摄影机旁,当他喊开始或是喊停的时候,演员就能看到导演的反应,能感受到导演的要求,就更能表演得更加准确更加娴熟。所以我拍电影都会保持跟现场这种很畅通的沟通。而且我觉得我能记住很多人物的表情。到了《二十四城记》拿相机就是有点仪式感嘛,跟陌生人在交谈,它给我一种很独特的感受,每次访谈完后拍一张照片时都像是一个告别。萍水相逢,人家把那么多的事情讲出来,然后大家就再见了。

张:有些镜头是对准他们对了七八秒,一动不动,就是延长一个仪式感。

贾:之后真的有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相会了。就是一种缘份,就这样擦身而过。

张:这组时装大片有的照片有向刘香成致敬的味道,很八十年代。你研究过摄影吗?

贾:没有很系统地去了解摄影史,我是个摄影爱好者嘛,特别是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中国涌现出很多摄影师,特别是观念摄影,我一直特别喜欢。我会追寻他们的工作,我最喜欢刘铮,他有一个叫《国人系列》的,他每有新作我都会跟,我会跟侯孝贤的创作,会跟蔡明亮,会跟黑泽清,会跟达内兄弟一样。包括荣荣、邱志杰,像这样的一些当代摄影,它的一些观念能打动我。布勒松有几张照片至今都影响我将来想拍的一个电影叫《双雄会》。我在法国的密特朗中心他的回顾展上,看到他四十年代末在中国拍的国共战争时期的大溃败,有一张我之前在他的画册里没看过,旷野全是国民党的败兵,有炮有汽车有民夫什么的,其中有一个下级军官,戴着军官帽,背着一个布囊,布囊里面放着一个这一次时装大片里赵涛拿的那个暖水瓶,就藏在布囊里,那个布囊很精致,我就觉得那个暖水瓶一定是那个离乱的年代里非常珍贵的物质,就像身家最贵重的东西一样,然后我一下子就觉得战争之痛。因为我们的教育都是四九年之后的教育,就说在很多无意识的情况下会有是哪个阵营立场的观念,但是这个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这个民族所有人的痛,让我特别想拍历史片,这种历史片是我们从未看过的,是超越党派的,是讲中国人,是讲内战,不管他是什么党派,这是一场很大的民族劫难,这场劫难的问题就是说离我们才六十年,就好像已经消散一样,比如有多少老兵去了台湾,它造成了多少个家庭的离散。但就我们现在来说,好像是不痛不痒的,那是国民党的事,那是战争的事。

布勒松那个暖水瓶主要是让我怀疑自己的历史知识。从那个时候开始阅读特别多的历史,特别是口述历史,看过一本书叫《蓝衣社事变》,蓝衣社在我们印象里就是特务机构嘛,但了解它形成的过程原因,发现他们也是一班热血青年,为了救亡,呵呵,为了革除国民党松散的弊病,然后采取一个措施来想提高效率,这个过程被我们用“特务”这两个简单的字概括之后,其实遮蔽了一大批人试图救国的努力。我怎么扯到这个了?

张:这个我们后面聊。你这部时装大片对过来人来说很亲切,那是最早的草根的山寨的时尚——土时尚。

贾:我从少年开始就特别追求时髦,我就特别爱穿,爱穿并不是像今天的孩子们这么有钱买品牌,不是那个概念。而是有追求的!最早是文革刚结束,那时我们街上全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包括插队回来的,包括辍学的,包括像我们这些刚上学的,全部混在一起,就像兄弟的那种意思嘛,那时候我们崇拜的那些个大哥,他们懂着流行!比如一开始流行穿蓝大当,空军或者公安的那种大当军裤,然后穿那个白底的片儿鞋,那时候是被动的追随,还有戴军帽,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我们放学一起走,旁边有一个骑自行车的拍了他一下抢了帽,他就追,一直追,结果给撞了,把那腿也给撞折了。上初中的那时开始有录像厅,我看的第一个录像是《广东好汉》,还有就是《独臂刀》、《少林三十六房》,都是港产武打片,对里面的民初剧里的衣服特别着迷,中式的衣服,系一个很宽的布袋垂下来,我自己跟家里头找了那个布,自己缝了条那种腰带。

张:那是自己的时尚。

贾:自己学的,不是跟街上的孩子学的,是跟电影里学的,然后系在腰里,走路都挺着身子,那条腰带一砸,感觉自己有功夫。

张:你把八十年代定位成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里面有火,有狂欢,有没用八十年代来批判现在的感觉?但我们在怀旧的时候,是否把过去过于理想化了?

贾:我觉得批判的色彩并不是很强啦,我并不是特别多地针对现在的年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向往的生活状态,比如像我们八十年代那时候,包括这组片子里面的艺人,流浪的艺人,这艺人本身过的就是流浪的生活,会有狂欢,会有歌迷,会有血,会有欢笑,有一种表达的自觉,表达的要求,这是我最看重的,不管是狂欢也好,流浪也好,或者是随处地挥霍青春也好。我觉得有两个东西在当下这个氛围里面是很缺失的,一个是强烈的自由要求,它并不是说人可不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而是人可不可以获得更多的尊严,八十年代的追求不只是空间,更多的是人在各种层面所能获得的尊严。另一个是反叛,我觉得那时候天然的反叛,或者那时候跟主流的对抗,它能带来很多新生的东西,当下在我看来是很稀缺的了,如果说批评的话,那就是大家陈腐于规则,陈腐于商业所带来的价值,一些东西被消费主义遮蔽掉,接触不到,即使接触到,也不会被认同,这个可以说是对当下的批判,也可以说是遗憾。

张:后来社会开放带来的多元选择当然也是正面的。

贾:对,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觉得跟我们那时是多么的不同,完全属于不同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目前的自由已经有了一定的度,还是说反叛已经没有价值了,我觉得那么的不同,他们是那么的顺从。

张:新一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更快,但是基本上却缺少对身边环境的这种敏感,自己的面目反而被五花八门的东西淹没掉了。

贾: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全球化以后分享资源那么容易,比如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好莱坞的电影,分享国际新闻,第一时间听国外的歌,包括视频所有东西,就这么容易建立起了屏蔽掉自己生活的真实。比如汾阳这个城市,满街灰尘,但是每个家庭装修得非常好,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他们不认为外面街上也是属于他们的世界,不认为贫穷地方是跟他们有关系的。

张:“屏蔽”这个词用得好,网络“净化”了真实世界的灰尘。

贾,对,甚至认为我是独特的,我跟他是没关系的,我跟那个现实世界是不沾边的。

张:就是通过网络建立起第二人生,“第二人生”屏蔽了“第一人生”,但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个幻觉,他还是得回到现实生活。比方说有个汾阳小孩,但他不爱看贾樟柯的电影,毕竟他无法从中得到想象的空间。

贾:呵,这就是对我电影最多的一种评论,就是说我的现实已经够烦了,你还要让我看更烦的现实。甚至是很多开始很喜欢我的电影,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无忧无虑,他就喜欢,然后他毕业之后,他就面临生活,升职,薪水,家庭,什么乱七八糟的生活问题之后,他就会说我不爱看了。

张:他不愿去面对现实,反叛更谈不上。

贾:而且我觉得权力本身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它给人带来的遮蔽性特别强,比如在八十年代,权力是一种不加掩饰直接跟人的对抗和压制。但是现在它有很多隐身术,如果你顺从于权力,它不仅给你荣誉,还给你方便,给你金钱,越是依附权力,你成功得越快,如果你反叛权利,那你就是反叛成功价值了。现在有很多财富英雄影响着这个社会,如果你反叛,他们会觉得你很傻啊,你这是在跟钱过不去啊,这些都跟钱跟流行跟时尚结合在一起的。

张:我参加同学聚会,一个同学过来敬酒,说:以前我们总要自由,要民主,但现在不需要了。因为现在钱可以买自由民主,因为我们现在他成了既得利益者啦。

贾:就是说权力它绑了很多人在一起,它不是独立的,它是有群众基础的。

张:说到时尚,我们当年的时尚是在非常匮乏的年代,现在都是品牌的天下。你这组大片也是反时装大片的时装片,颠覆时尚的时尚。

贾:时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嘛,它能给人带来尊严感。现在大多数国人对品牌的消费用心过重,好像只有通过它才能把自身价值体现出来。从鞋到腰带到手表,好像缺了哪,自己都无法把自己的价值外放。

张:都猴急猴急地想炫耀。

贾:都猴急猴急的,这其实很暗符当下中国的财富价值观嘛。品牌现在在中国只发挥它作为财富的这一点。

张:品牌的灵魂和创意还没被追随,也跟个人体验脱节。

贾:就是说在品牌的追随上是乱的,只要是贵的,就穿,对品牌的具体追随的不多。

张:对奢侈品牌本身你并无异义?

贾:中国社会以前大家都是崇尚那种不修边幅的粗野的美,有些恶习都被美化了,但品牌提供了一种走向精致社会的方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23-2009 07:00: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惧怕这个社会(贾樟柯访谈足本·上)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by 张晓舟

2009年2月2日晚,聊于贾樟柯公司,刊于《时尚先生》3月号,该期杂志有一个贾拍的“时装大片”,20年的一个纪念,发表时删去1000多字,标题为《我从来不害怕这个社会》。下面这个手记也没有发表。特别感谢《时尚先生》编辑王英杰的录音整理,但有差错盖由本人负责,比如发表时将《叫魂》的作者孔飞力的名字搞错。

对于转载但不注明出处的新民网等网站,我再次警告,数年前,《新民周刊》还曾未经同意照搬我在《城市画报》的专栏。《潇湘晨报》诚意转载但怕这怕那删这删那,把一万多字的访谈删至3000字,还不如不转。



那天我们在饭桌上看《南方周末》,该报的年度文化致敬榜向左小祖咒致敬,结果这老兄的获奖感言不感谢主办单位却感谢自己的作品(“伟大的、神奇的、错误的、猥琐的杰作”),并且还与时俱进地扯到摇滚乐迷奥巴马——批评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都不听音乐了——还扯到了老年社会。

40岁——不管是左小祖咒还是贾樟柯都已逼近这道中年门坎,其实在30岁的时候,他们已经提前向自己的青春道别了,左小祖咒在《庙会之旅》中写道:“再见,可爱的小伙子”,而贾樟柯在《任逍遥》中干脆让那个老大 突然死掉,用大街上送葬的花圈把他抹掉。

《二十四城记》请陈冲出演,请翟永明编剧,本身就非常80年代,贾樟柯这位“K歌之王”总是遏制不住跳出来高唱那些80年代老歌。当山口百惠唱出《血疑》,银幕上打出叶芝的诗句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

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但翟永明这个译本剪叶除花了,这样译也许完整一些:

叶虽有千千万万,根却只有一条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花枝招展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小贾已成老贾,坐拥名利、地位、话语权,与房地产商的合作,与世博会、亚运会的合作,令他高调占据主流社会的制高点,自然也会令他受到质疑。《二十四城记》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当然是大的,但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一个小作品,萎缩成真理固然是境界,但真理和艺术的平衡向来是最难的。

恰好在此时,他不可自拔地沉入历史,他工作室的书柜中塞满了关于清朝服饰、习俗、家具、钱币……的各类书,以及诸如《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木材之流云——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这样的最新学术成果,当然也少不了《停滞的帝国》、《晚清70年》这样的煌煌名著。

一进门口,可见门边桌上搁着一把菜刀,这是风水先生的指点。

客厅挂着贾樟柯电影的各色海报,其中一张是《长江哀歌》——那是《三峡好人》在日本的名字。屋内有一张《小武》的巨幅欧洲海报,海报设计把毛泽东像掉了个个儿,但贾樟柯又把海报掉了个个儿。

把被颠倒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毛主席语录

在我们聊天的时候——从现在扯到晚清——毛泽东静静地看着我们,他始终在场。

而在历史现场中,我们也没有缺席。




张: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时装大片——“复古”时装大片,看起来太80年代了。

贾:80年代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清晰的,也是难忘的,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30年,但有很多东西在主流的纪念里是找不到的,那么正好让我用这种时装片的方法来缅怀八十年代,一下子我也变得很激动。另一方面,从媒介来说对我特别有趣:拍照片!因为我在拍《二十四城记》的时候除了拍摄电影也开始拍一些图片,开始想积累这样的一些照片,那个时候因为采访一百多个工人,这一百多个工人每人都是三四个小时的交谈,从陌生人到了解人家的生活,我就想留个纪念,把这些面孔拍下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很随意很放松地拿数码相机在拍,也看景啊,找景啊,就会拍点照片。它也许能成为我另一种表达,做个图册,做个展览什么的。

张:你原来拍电影有没有用先拍照片这种工作方式?还是说把这个东西交给余力为去做。

贾:以前我很排斥拍照片。我之前的电影工作排斥两个东西:一个是我不喜欢写分镜头剧本,特别是有的导演习惯画图,黑泽明就每天基本都会画图,我自己是排斥这种方法的,我自己画图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也是学过美术的,勾个草图什么的很快捷的,但是我很排斥。另一个是在现场我特别排斥用监视器,现在现场的监视器更多的是给余力为自己看画面反差。

张:排斥原因是?

贾:我自己看景都是凭记忆,因为我觉得隔着东西跟现场的直接交流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你画了分镜头图,往往有个预设,那在工作的时候总想落实原来的想像,结果把现场最珍贵的东西和演员的霎那给忽视了。

张:就是排斥过度规划。

贾:对,就是过度规划。我特别担心这样,很多人都是这样工作,我觉得他们没看到东西。缺少了拍电影的乐趣,拍电影应该有一部分是未知的,是在现场里观察到的。

张:像做作业一样。

贾:总在想做规划好的。监视器也是,它有个画框,但顶着画框的时候,生机勃勃的现场最后变成了四方框之内的,画框外的东西看不到。还有一个是跟演员的交流。演员在电影里的表演是跟舞台非常不一样的。但是演员心里是有一个是相一致的,我相信每个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他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潜在的观众,这观众是导演,当表演一个镜头,他一定第一时间想看到导演的反应。但是当你躲在监视器后的时候,演员是懵的,这样演员是跟导演没办法互动起来的,他会茫然,他不知道演给谁看,是演给摄影机吗?以前没监视器的时候,所有的导演都会在摄影机旁,当他喊开始或是喊停的时候,演员就能看到导演的反应,能感受到导演的要求,就更能表演得更加准确更加娴熟。所以我拍电影都会保持跟现场这种很畅通的沟通。而且我觉得我能记住很多人物的表情。到了《二十四城记》拿相机就是有点仪式感嘛,跟陌生人在交谈,它给我一种很独特的感受,每次访谈完后拍一张照片时都像是一个告别。萍水相逢,人家把那么多的事情讲出来,然后大家就再见了。

张:有些镜头是对准他们对了七八秒,一动不动,就是延长一个仪式感。

贾:之后真的有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相会了。就是一种缘份,就这样擦身而过。

张:这组时装大片有的照片有向刘香成致敬的味道,很八十年代。你研究过摄影吗?

贾:没有很系统地去了解摄影史,我是个摄影爱好者嘛,特别是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中国涌现出很多摄影师,特别是观念摄影,我一直特别喜欢。我会追寻他们的工作,我最喜欢刘铮,他有一个叫《国人系列》的,他每有新作我都会跟,我会跟侯孝贤的创作,会跟蔡明亮,会跟黑泽清,会跟达内兄弟一样。包括荣荣、邱志杰,像这样的一些当代摄影,它的一些观念能打动我。布勒松有几张照片至今都影响我将来想拍的一个电影叫《双雄会》。我在法国的密特朗中心他的回顾展上,看到他四十年代末在中国拍的国共战争时期的大溃败,有一张我之前在他的画册里没看过,旷野全是国民党的败兵,有炮有汽车有民夫什么的,其中有一个下级军官,戴着军官帽,背着一个布囊,布囊里面放着一个这一次时装大片里赵涛拿的那个暖水瓶,就藏在布囊里,那个布囊很精致,我就觉得那个暖水瓶一定是那个离乱的年代里非常珍贵的物质,就像身家最贵重的东西一样,然后我一下子就觉得战争之痛。因为我们的教育都是四九年之后的教育,就说在很多无意识的情况下会有是哪个阵营立场的观念,但是这个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这个民族所有人的痛,让我特别想拍历史片,这种历史片是我们从未看过的,是超越党派的,是讲中国人,是讲内战,不管他是什么党派,这是一场很大的民族劫难,这场劫难的问题就是说离我们才六十年,就好像已经消散一样,比如有多少老兵去了台湾,它造成了多少个家庭的离散。但就我们现在来说,好像是不痛不痒的,那是国民党的事,那是战争的事。

布勒松那个暖水瓶主要是让我怀疑自己的历史知识。从那个时候开始阅读特别多的历史,特别是口述历史,看过一本书叫《蓝衣社事变》,蓝衣社在我们印象里就是特务机构嘛,但了解它形成的过程原因,发现他们也是一班热血青年,为了救亡,呵呵,为了革除国民党松散的弊病,然后采取一个措施来想提高效率,这个过程被我们用“特务”这两个简单的字概括之后,其实遮蔽了一大批人试图救国的努力。我怎么扯到这个了?

张:这个我们后面聊。你这部时装大片对过来人来说很亲切,那是最早的草根的山寨的时尚——土时尚。

贾:我从少年开始就特别追求时髦,我就特别爱穿,爱穿并不是像今天的孩子们这么有钱买品牌,不是那个概念。而是有追求的!最早是文革刚结束,那时我们街上全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包括插队回来的,包括辍学的,包括像我们这些刚上学的,全部混在一起,就像兄弟的那种意思嘛,那时候我们崇拜的那些个大哥,他们懂着流行!比如一开始流行穿蓝大当,空军或者公安的那种大当军裤,然后穿那个白底的片儿鞋,那时候是被动的追随,还有戴军帽,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我们放学一起走,旁边有一个骑自行车的拍了他一下抢了帽,他就追,一直追,结果给撞了,把那腿也给撞折了。上初中的那时开始有录像厅,我看的第一个录像是《广东好汉》,还有就是《独臂刀》、《少林三十六房》,都是港产武打片,对里面的民初剧里的衣服特别着迷,中式的衣服,系一个很宽的布袋垂下来,我自己跟家里头找了那个布,自己缝了条那种腰带。

张:那是自己的时尚。

贾:自己学的,不是跟街上的孩子学的,是跟电影里学的,然后系在腰里,走路都挺着身子,那条腰带一砸,感觉自己有功夫。

张:你把八十年代定位成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里面有火,有狂欢,有没用八十年代来批判现在的感觉?但我们在怀旧的时候,是否把过去过于理想化了?

贾:我觉得批判的色彩并不是很强啦,我并不是特别多地针对现在的年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向往的生活状态,比如像我们八十年代那时候,包括这组片子里面的艺人,流浪的艺人,这艺人本身过的就是流浪的生活,会有狂欢,会有歌迷,会有血,会有欢笑,有一种表达的自觉,表达的要求,这是我最看重的,不管是狂欢也好,流浪也好,或者是随处地挥霍青春也好。我觉得有两个东西在当下这个氛围里面是很缺失的,一个是强烈的自由要求,它并不是说人可不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而是人可不可以获得更多的尊严,八十年代的追求不只是空间,更多的是人在各种层面所能获得的尊严。另一个是反叛,我觉得那时候天然的反叛,或者那时候跟主流的对抗,它能带来很多新生的东西,当下在我看来是很稀缺的了,如果说批评的话,那就是大家陈腐于规则,陈腐于商业所带来的价值,一些东西被消费主义遮蔽掉,接触不到,即使接触到,也不会被认同,这个可以说是对当下的批判,也可以说是遗憾。

张:后来社会开放带来的多元选择当然也是正面的。

贾:对,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觉得跟我们那时是多么的不同,完全属于不同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目前的自由已经有了一定的度,还是说反叛已经没有价值了,我觉得那么的不同,他们是那么的顺从。

张:新一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更快,但是基本上却缺少对身边环境的这种敏感,自己的面目反而被五花八门的东西淹没掉了。

贾: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全球化以后分享资源那么容易,比如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好莱坞的电影,分享国际新闻,第一时间听国外的歌,包括视频所有东西,就这么容易建立起了屏蔽掉自己生活的真实。比如汾阳这个城市,满街灰尘,但是每个家庭装修得非常好,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他们不认为外面街上也是属于他们的世界,不认为贫穷地方是跟他们有关系的。

张:“屏蔽”这个词用得好,网络“净化”了真实世界的灰尘。

贾,对,甚至认为我是独特的,我跟他是没关系的,我跟那个现实世界是不沾边的。

张:就是通过网络建立起第二人生,“第二人生”屏蔽了“第一人生”,但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个幻觉,他还是得回到现实生活。比方说有个汾阳小孩,但他不爱看贾樟柯的电影,毕竟他无法从中得到想象的空间。

贾:呵,这就是对我电影最多的一种评论,就是说我的现实已经够烦了,你还要让我看更烦的现实。甚至是很多开始很喜欢我的电影,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无忧无虑,他就喜欢,然后他毕业之后,他就面临生活,升职,薪水,家庭,什么乱七八糟的生活问题之后,他就会说我不爱看了。

张:他不愿去面对现实,反叛更谈不上。

贾:而且我觉得权力本身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它给人带来的遮蔽性特别强,比如在八十年代,权力是一种不加掩饰直接跟人的对抗和压制。但是现在它有很多隐身术,如果你顺从于权力,它不仅给你荣誉,还给你方便,给你金钱,越是依附权力,你成功得越快,如果你反叛权利,那你就是反叛成功价值了。现在有很多财富英雄影响着这个社会,如果你反叛,他们会觉得你很傻啊,你这是在跟钱过不去啊,这些都跟钱跟流行跟时尚结合在一起的。

张:我参加同学聚会,一个同学过来敬酒,说:以前我们总要自由,要民主,但现在不需要了。因为现在钱可以买自由民主,因为我们现在他成了既得利益者啦。

贾:就是说权力它绑了很多人在一起,它不是独立的,它是有群众基础的。

张:说到时尚,我们当年的时尚是在非常匮乏的年代,现在都是品牌的天下。你这组大片也是反时装大片的时装片,颠覆时尚的时尚。

贾:时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嘛,它能给人带来尊严感。现在大多数国人对品牌的消费用心过重,好像只有通过它才能把自身价值体现出来。从鞋到腰带到手表,好像缺了哪,自己都无法把自己的价值外放。

张:都猴急猴急地想炫耀。

贾:都猴急猴急的,这其实很暗符当下中国的财富价值观嘛。品牌现在在中国只发挥它作为财富的这一点。

张:品牌的灵魂和创意还没被追随,也跟个人体验脱节。

贾:就是说在品牌的追随上是乱的,只要是贵的,就穿,对品牌的具体追随的不多。

张:对奢侈品牌本身你并无异义?

贾:中国社会以前大家都是崇尚那种不修边幅的粗野的美,有些恶习都被美化了,但品牌提供了一种走向精致社会的方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