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广孝_wayne:为什么会有“中华田园女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23-2018 12:23: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貌比潘安差远了
2017-05-20 20:53 提问

问题价值:¥19.99
您好,可以聊一聊您心目中的中华田园女权和您对当今中国女权现状的看法吗?谢谢


姚广孝_Wayne回答:

让我先从一个老笑话讲起。屠夫对屠宰场里的猪们说:“来,我们今天开个民主生活会,你们一起讨论一下喜欢怎么被吃掉?清蒸?红烧?不要怕,畅所欲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猪:“可是我们不想被吃掉…”屠夫:“你看,跑题了吧。”

如果站在屠夫的角度看,这个笑话其实是在讲这么一个道理:你设置的问题对于你能得到的答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事实上,意识到这一点的不仅是笑话里的屠夫。很多人都试图通过这种话术把一些很荒谬的观点包装得“圆润”起来,让那些对中文互联网的龌龊缺乏思想准备的人乍一看很难反驳,比如下面这位:



​再比如这个,虽然做得更隐蔽,但道理还是一样的:



​散装野生国师玩这套,最多只是扭曲了自己粉丝的认知,可是如果有组织大规模地使用这种手法呢?情况恐怕就不一样了。粗鄙的统驭术仅满足于让民间噤若寒蝉、道路以目,而更加精致的版本则会侧重于控制议题的设置——它不仅直接决定了你可以在什么问题上展开思考,还会让你有一种自己是在独立思考的幻觉。明白了这点,再来谈“女权”和“田园女权”,很多东西就顺理成章了。

从很早开始,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思潮”、“主义”只要放入中国语境下,就会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土味”——“奥地利学派”成了“田园奥派”,“右派”成了“中华田园右”,“女权”则成了“田园女权”。原因其实就在前面那段文字中。这些“思潮”、“主义”进入中国后,都经历了一场类似“自然选择”的过程;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选择”这只看不见的手被“议题设置”这只看得见的手所替代,这一点女权主义同样逃不过。

早期国内的女权主义者不乏行动派。小到公共厕所设置的不合理,大到就业对女性的歧视,都能看到她们战斗的身影,这是因为源自欧美的女权主义经过一个世纪的洗礼,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和强大的ZZ动员能力,在“性别平等”这面旗帜下,一系列争取女性权益的NGO和意见领袖快速诞生。如果你观察过几年前的微博,就会发现女权思想在中文互联网上的传播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然而“议题设置”这只看不见的手终究还是伸了出来。从2015年起,一些维护妇女权益的NGO陆续关张:




​一些以女性权益为主旨的公共活动被叫停:


​一些明显对女性权益产生侵害的行为和政策,相关话题的讨论却被刻意压下了:




这些变化在低调地进行着,很多都没有正式新闻的报道;然而它的效果却是巨大的:真的想做点什么的,要么被销声,要么只能加强自我审查。那些严肃的、对社会有推动作用的议题被忽略了,还能安全地公开讨论的只剩下小三、婆媳、彩礼、房产证和明星八卦;强J、家暴不是不可以谈,但只准局限于个案。人们只敢在这些议题里“独立思考”,能提出什么对女性权益真正有用的东西?最后留下的又会是什么呢?

只能是一群打错了靶,从而在清洗大潮中误打误撞活下来的:




​​一群表错了功的:





一些形如撒泼却对现实毫无影响的口号:



​以及一些打着“女权”旗号却和平权无关,只能给女权招黑的面目可憎的玩意儿:




​​至此,“女权”彻底成为了“不涉及ZZ的女权”,也就是“田园女权”。然而这种“不涉及ZZ的女权”,只能吓唬吓唬所谓的“男屌丝”,而在老爷的眼里,它终究不过是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而已。

于是就有人很体贴地跳了出来:“你看女权现在这副德性,还不如扔掉算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