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请医学专家为手足口患儿父母们解惑
EDUCARER @ 2009-3-28 22:22 评论(15) 推荐值(32) 引用通告 分类: 婴幼儿健康
上一篇博文“手足口病再次成为媒体热点”发布之后,收到了奔奔医生的留言,本想在留言区中回复,但为了引起奔奔医生以及其他医学专家的关注,特此发为博文,希望奔奔医生以及其他医学专家看到本文之后能协助回答相关问题,十分感谢。
奔奔
儿童医院的钱主任说得很对。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中EV71引起的重症病例较多,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需要积极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疗效并不确切)只是一个方面,对并发症的诊治才是关键。楼主的孩子是轻型的,症状和治疗自然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其实这是一个自愈的过程。
楼主不理解中(医院)、美(网站)两种说法的差别,也可以理解,因为他并非专业人员。但和不少没有医学背景又爱妄议疾病和医院的人有些共同特点,就是很喜欢以自己的个例经验,带着情绪地讨论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确实让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很难接受。不过这也顺便反应了国人健康教育的普遍欠缺。
如果楼主确实对该病感兴趣,在议论该病前,可以先去美国国家图书馆的医学专业网站Pubmed上看看医学文献,储备一些专业知识打基础,做到言之有据。
奔奔医生:
非常感谢你的留言!
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士,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只能介绍我个人的经历,同时从国内外网站上搜索到相关的资料整理汇总。可能是受到网友评论的影响,让你认为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带着个人情绪地讨论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我想说,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带着的更多的是疑惑而不是情绪,因此刻意在文章结尾把这个疑问留给了大家:“手足口病在中国如此广泛受关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目的也是让大家一起来想明白这件事。
很庆幸有你这样的专业人士看到了这篇文章,因此在这里恳请你回答几个问题给中国手足口患儿的父母们指一条明路:
1. 在中国,孩子患手足口病之后父母应该做什么?
2. 既然“抗病毒治疗疗效并不确切”,在什么情况下或出现了什么症状,父母应该让孩子吃抗病毒的药物?
3. 对手足口病并发症的治疗都有哪些手段?
由于在国内各个地方医疗水平、医生水准有着巨大差距,也难免会有医生出于保守治疗滥用药物,因此回答这些问题让父母们做到心中有数应该是关键。毕竟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能力到Pubmed上去寻找相关资料来解决自己“欠缺健康教育”的问题。
我先代表生活在中国的孩子父母们感谢你!
32
良品杂志
上一篇: 手足口病再次成为媒体热点
评论(15) 按反序排列
[匿名] 2b [192.18.17.*] @ 2009-3-28 23:18:33
你sb啊。有种别删别人的我的评论啊。
》因此刻意在文章结尾把这个疑问留给了大家:“手足口病在中国如此广泛受关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目的也是让大家一起来想明白这件事。
你丫在前面文章结尾是个疑问句,但是潜在的意思,谁不知道,你丫2b不就是想说“假借××名义替厂家推销产品从中获利”(文:婴儿游泳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发育吗?)。
真高兴每次翻墙过来总能借一些2b文章发泄一下。
People who are zhuangbility want to show their niubility but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反对 3
1 支持
[匿名] asdio [64.150.184.*] @ 2009-3-28 23:56:03
楼上不像是在讨论问题的
反对 1
3 支持
fender [128.163.7.*] @ 2009-3-29 1:22:10
说句老实话,国内的医生有时候真不让人放心,自己或家里人有了病真不敢全托付给他们。一个感冒能给开出一千多的药不算新闻了,要说花点钱倒也能承受,就怕这病越看越糊涂。为了保险多找几个大夫吧,一人一个说法。好奇了想看看处方上写的是什么,结果除了医生自己没人认识。
我的亲戚里面两个直接死于医疗事故,还有一个一直说不清楚,另外一个两个部位分别做过两次手术,全都有问题。最讨厌的是,如果有幸没给治死,你的问题就说不清楚——反正你也没死,还想怎么样啊?到底是病的原因,还是治疗方案出了问题,没地方问。说不清楚的原因我算是明白了,病人或者家属要么是太情绪化了,要么是不具备专业知识,要么就没有上美国网站。
在国外看病就很让人明白,也不用你具备专业知识。看病过程当中医生一直在做记录,不光记录他们对你的病情的看法,你问的每一个问题,他们都会记下来,然后写上怎么回答的、怎么处置的,然后还总问你有没有问题了,回答问题也从来不用术语对付你,遇到术语会给你解释一下。去医院之前先和他们约好,见面的时候医生就把你的以前整个记录看过一遍了,对你有一个了解。如果对医生不满意,还可以换。出院的时候可以要一份自己的病历,如果有什么特别问题,大夫会给下一个医生出一份具体的说明。
我老婆第一次怀孕在国内,不幸小产,三天前还刚去医院检查过,一切正常。之后我们问医院原因,不是要算账,而是因为我们以后还想要孩子嘛,总得知道下回该注意什么,医院什么说明都不给,自己纳闷去,我们从天上猜到地下,一直猜到4年后老婆第二次怀孕。第二次怀孕在国外,提起这个情况,大夫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国内的医院不给说明,后面的医生拿什么做参考?
所以要说把中国病人“妄议”医院和医生这种情况全归咎给病人,好像也不太公平。专业的不懂,外在的东西还是好比较吧。在中国既然病人挑不了大夫,大夫也就别嫌病人素质低,相互将就一下得了。这国家,好像就黑社会的美誉度还不错,除此之外,好像就找不到一个仅凭名称就能让人把自己的财产、健康或者生命托付出去的职业或行业了。
反对 0
6 支持
fender [128.163.7.*] @ 2009-3-29 1:33:07
说明一下,我不是歧视大夫。家里有三个亲戚是大夫,有特别好的,也有一来病人就给人家填转院单的,我很清楚不能用个案说明整个行业。但就我所知,医院和国家卫生部门做的真是很不够,其中制度是主因,不能把医患之间不和谐的状况单单归于医生或者患者。
反对 0
1 支持
fender [128.163.7.*] @ 2009-3-29 1:38:10
我很情绪化的提一个建议:少带孩子上医院。我儿子发点烧,大夫连听诊器都不用,直接就让照X光。
反对 0
1 支持
[匿名] biene [217.228.168.*] @ 2009-3-29 2:37:03
说句老实话,国内的医生有时候真不让人放心, 外国的,比方说吧,我所知道的德国的医生也真不让人放心。反正碰上了,麻烦不断。。。在医生的诊所里,私人保险的得到的服务要比国家保险的一般要好。因为医生从私人保险那里得到的多。NND,出了问题还没地方投诉!
当然,不好的的医生哪儿都有,还有一个比例的问题。国内很有可能更多一点。没有熟人,没有大把的银子的话,只能看运气了。
反对 0
0 支持
[匿名] 全年无休 [12.5.63.*] @ 2009-3-29 4:34:29
国内外的差距当然有。现在国内都是一个孩子。
“什么?你看到孩子这些皮疹了吗?还不需治疗?你是不是医生?”
如果你是一个医生,面对这样的质问,你是选择给他/她上课呢?还是赶紧用药?
每年被打、被骂,甚至被杀的医生护士,也不是没有。
深圳不是有医院号召医生护士戴钢盔上班吗?
以前,我就听一个江西的医生说,他们那里急诊室的医生都在抽屉里准备砍刀铁棍上班呢。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吧?^_^
正如是否给儿童使用抗菌素一样。我是主张在国内的医生给儿童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
那种不分具体情况,拿国外的情况来套,才是二愣子医生呢。
具体原因请看这个链接: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Writer=& Key=&idItem=100&idArticle=710011&alarmWriter=yidao&alarmReID=&alarmFlag=ListUser
对于病毒性感染来说,我不主张不问青红皂白地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是不使用任何药物也不对。起码维生素C,维生素B也可以开点。对于皮肤破损的孩子,可以局部使用一些消毒的涂剂。抗病毒药物有可能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反而应该慎重。
另外一些中成药冲剂也有一定的效果。
反对 0
0 支持
博主回复 @ 2009-3-29 11:15:28
谢谢“全年无休”医生的回复!
我后来查到,很多家长给孩子服用抗病毒药物是为了预防孩子得手足口病,这也是抗病毒药物需求剧增的原因。
我不清楚家长们是从哪里获得的信息“服用抗病毒药可以预防手足口”,因此想在这里跟你明确一下。
给孩子服用抗病毒药是否能够预防手足口病?
谢谢你!
[匿名] 全年无休 [12.5.63.*] @ 2009-3-29 4:46:01
遇到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第一步是应该先隔离。
隔离他与其他儿童的交往;隔离既有保护其他儿童的作用,也避免孩子过度活动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
其次,多喝水,喝淡盐水比白开水好。另外,可以服用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生长),维生素B(缓解神经敏感度)。对于皮肤破损的地方,可以在清洁后局部使用百多邦软膏,并且保持清洁。
很多病毒性感染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症状。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性的链球菌感染。尤其是北方冬天的时候。对于消化道症状引起的呕吐、腹泻等,注意保持饮食。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输液。
父母带儿童就诊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要信任医生。病人不信任医生,就不要让这个医生给你的孩子看病。否则,两败俱伤。
没有哪个医生要憋着劲害你的孩子;不过,现在基本上每个中国医生都会懂得先保护自己。
反对 0
1 支持
[匿名] 张三湘 [64.182.119.*] @ 2009-3-29 9:43:45
看到“2b”先生的留言,真想诅咒所有的医生。
不过又看到一位“全年无休”,又把所有诅咒医生的话咽进去了。
说老实话,确实,不是所有的医生都那么恶心。还有,尽管大部分的医生都那么恶心,他们的恶心也是这个社会环境造成的。
确实“没有哪个医生要憋着劲害你的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憋着劲忽悠你的钱,并且不惜以牺牲你的孩子的健康为代价。借口就是:这是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
反对 0
0 支持
[匿名] 全年无休 [12.5.63.*] @ 2009-3-29 11:44:50
回博主:
1、除了针对性的抗体疫苗外,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并不能预防病毒感染。但是对于进入人体内的病毒增殖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这种药物,除了肝肾毒性外,还有可能致癌。
病毒感染是一个目前来说人类还没有有效措施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病毒的变异速度太快了。针对病毒感染,目前的主要措施是缓解症状。病毒感染有一个自限性的问题。只要病人不死亡,机体的脏器功能得以维持,患病毒感染的人自己会痊愈。当年SARS的治疗,绝不是发明了什么特效药物,而是维持病人不死而已。最后所有没有死于急性期的病人都可以康复。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的感染,病人是死于并发症,而并不是病毒将病人“毒死”。
皮肤疱疹是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征。病毒在自然界无处不在。所以,我认为最应该做的,是改善环境。环保绝对不是仅仅节约用电、多点绿树的问题;也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反对 0
0 支持
博主回复 @ 2009-3-29 23:21:29
谢谢全年无休医生!
我会把你的建议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让中国的父母们知道,让父母们不要因为恐惧就给孩子吃抗病毒药预防手足口,促进了抗病毒药物的销售但反而害了孩子,同时让父母们在孩子感染手足口之后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惊慌失措。再次感谢你的回复!
如果你能给我留一下姓名和所在医院就更感谢了,因为要将这些建议整理发给需要的父母应该有一个出处最好了,不至于让人以为是我一个非专业人士随意从网上找来的东西。如果方便请给我留言。再次感谢!
[匿名] JKZX [222.149.231.*] @ 2009-3-29 12:43:20
目前我国流行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由于该病毒近年来发生突变,感染后可以侵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一些感染儿童死亡。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但也可以同时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比较难于防范。而且目前肠道病毒71型病毒疫苗还在研制阶段,所以也没有主动预防手段,临床上只能通过对症治疗,楼上医生所说的很对,家长在该病毒流行时,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有时候感染该病毒早期症状只有发热,或者皮疹症状轻,容易被一些粗心的家长忽视。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因为目前病毒病基本上是依靠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消灭病毒,所以可以适当用一些增加免疫机制的药或中药。
归根结底,目前的病毒流行是由于我国的卫生环境太差,外环境中存在太多的病毒,只有改变大部分人的卫生习惯,才有可能减少该病毒在中国的流行。
反对 0
0 支持
李清晨 [65.49.2.*] @ 2009-3-29 12:57:15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guzhu/archives/207129.aspx
这里也提到了一下抗病毒药。
有关手足口病的文章,过阵子松鼠会也会贴出来。我手里有一本最新的手足口病防控指南,如果真的有人对这方面有兴趣直接发邮件给我。
没有人用枪指着你脑袋逼着你当大夫……各位同仁也不必太上火。
我正琢磨着脱掉白服做个专职写手。
终南山那个老匹夫说什么,现在医生太多了,需要淘汰云云,还提什么很多医生不合格只想着创收,大概用屁股也能想明白,真的引入淘汰机制,最先被淘汰的显然是那些坚持原则规范治疗的人……医疗界事实上正在经历这样的逆淘汰,外界的批评一丁点好作用没起,不过是使更多的人失去职业荣誉感纷纷逃离,那些留下的呢?除了被整个体制同化焉有别的活路!
我的一个女同学,刚被一个患者家属打住院,打人者是现役武警……不说了,难过
反对 0
1 支持
博主回复 @ 2009-3-29 16:20:29
谢谢李医生!
我已经在你的博客留言区中留下了我的email地址,希望能得到你的回复,十分感谢!
[匿名] 奔奔 [64.182.119.*] @ 2009-3-29 13:27:22
首先感谢博主的回应。你我之间的讨论可能或多或少地反应了目前中国病人、家属与医院、医生间存在的对立。
我昨天的话里也带着情绪化的成分,我先表示歉意,希望你也不要再介意了,至少我们已经扯平了(开个玩笑)。
首先对你提的3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 孩子出疹子了,家长首先要观察和判断病情。如果孩子一般情况好,就是精神状态、吃喝都没受太大影响,可能就是轻型病例(就像博主孩子的经历),除适当降温、多喝水、多休息,做好防护(避免感染其他孩子)外,确实不需要特殊治疗,一周左右就好了,这是个自愈的过程。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这样轻型病例。如果孩子精神萎靡、面色差,可能就是合并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重症患儿,需要尽快到医院诊治。死亡的病例也都是这部分患儿。
家长可能会说,既然病情走向差别这么大,我一非专业人员哪会判断病情啊?所以没把握的家长还是要带孩子去看医生。由医生根据专业知识、经验和客观检查来确定。不过由于不同的孩子病情的进展快慢、程度也不一样,医生对病情的判定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病情变化较大,家长就可能会认为医生前后说辞不一,这是临床中经常产生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做哪些检查,不做哪些检查,这种判断很受经验影响。在目前中国的医疗大环境下,为避免漏诊,有些医生很可能会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其实国外医生检查做得比我们还多),其中有些的结果可能是阴性的或事后看来是不必要的,这可能就产生了部分所谓的过度检查。
2.关于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理一般多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在体内的清除之类。由于不像细菌,病毒的培养、分离比较困难,对临床诊治,尤其早期诊治帮助不是很大,而不同的病毒、不同的病程对不同的药物敏感程度差异较大。所以抗病毒治疗是经验性用药,就是不是完全没用,但为你选的这个药物对你没用。所以尽管疗效不确切,临床上目前还在使用。不过对预防病毒感染无效这是很明确的,当然还包括中药在内。有效的预防就是隔离、洗手。
3.并发症的治疗。这涉及多个专业学科,如神经科、呼吸、心内科、ICU等,我想就不在此赘述了。
下面,我想谈一下我对我国目前医疗问题的一些看法。
1. 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国内大城市的老牌大医院,对像手足口病这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吧。但组织和管理有存在漏洞,这也影响医疗结果。但下面的医院水平很是参差不齐。所以看病还是要尽量去大医院、专业科室,可能那里的病人多、态度不太好(其实也不一定啊。不过人不是机器,谁累了都难一直保持微笑),但医疗水平相对有保障。
2.卫生制度。很差。医院、医生,尤其是医生,和病人一样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单是自然科学)。医生需要首先在医学院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的逐级培训和终身学习,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还需要医患间有较高的信任度,才能使病人利益最大化。医疗又是一个高花费的行业(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希望得到最新的技术、最好的服务),需要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投入。可是我们的医学院有问题(国内大学莫不如此)、管理医院的上级和医院的管理有问题(国内的其他行业也一样吧),ZF的财政投入有问题,病人看病自然问题多多。特别是像手足口病这样的传染病,尤其能反映ZF水平和医疗制度。
医学的科学性又决定了其多样性、复杂性、常常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我们认知的有限性。因此中国的医疗问题是这样的社会问题和医学科学问题揉合在一起的复合体。
所以那些说“我鄙视医生...”云云毫无意义。人不可能不生病,生病了还是要去找医生。其实我周围绝大部分医生还是很认真负责的,这也是这一专业的特性使然。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希望大家能冷静分析,不要一味指责医生,那确实不是医生一个小小的个体能全部承担的。你可能对在某个医院里遇见的某位医生不满意、不信任(我自己也是如此),可以再换一个医院和一个医生,也可以向自己熟悉的医生朋友进行咨询。如果能够看些医学书(不推荐中医),了解一些医学知识,肯定对自己和家人很有帮助。
既然我们接受了这个制度,我们也只能暂时忍受这个制度,因为看病也是这个制度的一部分。
反对 0
2 支持
博主回复 @ 2009-3-29 23:22:07
谢谢奔奔医生!
我会把你的建议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让中国的父母们知道,让父母们不要因为恐惧就给孩子吃抗病毒药预防手足口,促进了抗病毒药物的销售但反而害了孩子,同时让父母们在孩子感染手足口之后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惊慌失措。再次感谢你的回复!
如果你能给我留一下姓名和所在医院就更感谢了,因为要将这些建议整理发给需要的父母应该有一个出处最好了,不至于让人以为是我一个非专业人士随意从网上找来的东西。如果方便请给我留言。再次感谢!
[匿名] 中医新手一枚 [66.90.73.*] @ 2009-3-29 21:44:20
呵呵,不晓得“全年无休”是哪个西医院的,
提两点:
1.“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性的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滥用老生常谈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原话:
“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另外抗生素也是有肝肾毒性的。
2.“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丙球是人血制品,没听过有作预防性应用的。
其他的就不评论了。
反对 0
0 支持
[匿名] 中医新手一枚 [66.90.73.*] @ 2009-3-29 21:56:58
呵呵,不晓得“全年无休”是哪个西医院的,
提两点:
1.“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性的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滥用老生常谈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原话:
“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另外抗生素也是有肝肾毒性的。
2.“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丙球是人血制品,没听过有作预防性应用的。
其他的就不评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