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自由主义与女性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佟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7-2009 10:0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新自由主义与女性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佟新
(2009年4月07日)

    女权主义认为,作为公共家长制的一种形式----国家和作为私人家长制的一种
形式----
    家庭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经济和建立在经济之上、并对妇女和家庭具有
极大影响的政


    治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国家的经济政策会给妇女和家庭带来
直接的和间接
    的压力,同时,个人和家庭对经济政策的回应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政策。(周颜
玲和凯瑟琳,
    2004)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市
场和社会(网
    络)力量无不作用于两性生活。本文以统计资料和对农民工的访谈为基础,对
转型期中国的
    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与家庭、妇女的互动关系进行性别反思。


    一、中国的发展经济学:新自由主义和对稳定的追求


    发展经济学追求的核心内容是“追求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这也是中国市场化
经济体
    制改革的主要推动力。以阿玛蒂亚·森的话来说,应当从更包容的角度看待经
济发展的性质,
    它们关系到产生我们珍爱的生活方式的真正机会。一边是收入、财富和其他经
济环境,另一
    边是促进更基本的目标的经济政策。这要求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观察我们现
在称之为经济
    发展过程中的变化”。(阿玛蒂亚·森和德雷兹,2006,1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进一步将中国推进到世界贸易体系中,中
国已经
    没有退路地步入全球经济。从批判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理念充斥
着多种矛盾,
    一方面包含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同时也有朴素的平等意识;但缺失了对“产
生我们珍爱的
    生活方式的真正机会”的追求。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观点看,社会
是由追求个体
    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构成,正是这样的个人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导致社会资
源的最优配
    置,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种价值理念主要是通过以个人竞争为原则
的、渐进的私有
    化过程来推进。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系下保留的强国家传统,使新自由主义
的“去政府化”
    难以实现。而国家强干预下的市场化竞争和私有化过程中坚持了朴素的平等意
识,对弱势群
    体加以保护,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秩序。由此形成了中国市场化转型的发展特点。


    第一,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中国企业的
市场化和
    私有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国有企业改造,导致了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的大规
模减少。从
    1995年起,特别是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决定对中国的国有
企业进行彻
    底的改造之后,以破产、倒闭、出售、兼并和股份制改造等手段进行国有企业
改制,众多中
    小型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国有单位从业员1995年年底的就业人数为11261万
人,2001年
    底的为7640万人,2004年底达到6710人,10年间减少了40%。二是鼓励和促进
私营企业
    或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减少的同时,中国私营经济如
凤凰涅槃般地
    复活并且迅速成长起来。


    在中国,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
济组织。”
    在私营企业投资构成中,主要投资人占全部投资的74.5%,(其他投资人占
21.1%、其他企业


    投资2.1%、乡镇与街道集体、政府等投资占0.4%、海外投资0.7%、其他
1.2%)。私营企业
    主系指占据主要股份的投资者。到2004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达2994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还发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
外商投
    资企业59.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在2000年前后,中国媒体
上又出现一
    个新的词汇,叫“民营企业”,它是指没有国有资本的企业皆为民营企业,从未
做过统计,
    在统计上都纳入“其他单位”。结合上述中国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状况,城镇
民营企业就
    业的人数至少到5400万人。可以说,中国已基本完成了经济组织方式从国家控
制下的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第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
看,2004
    年是1978年的1032.2(以1978年为100),1979年-2004年平均每年增长9.4%。
人民生活
    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以职工平均工资看,1990年年平均工资为2140元,1995年
为5500元,2000年为9371元,2004年为16024元,比1990年增长7.5倍(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以1985
    为100,2004年为347.7)。


    第三,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和城镇贫困人口,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维护了低
水平的平
    等。许多研究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后一直在0.4以上。在城镇中也
出现了贫困
    人口,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数增加明显。


    可以看出,人均低保收入是极低的,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几乎没有办法来
追求珍爱
    的生活方式,甚至传统的生活方式被破坏。


    二、家庭利益:应对经济变迁的模式


    人们如何应对经济迅速变化呢?当工业化以市场化的形式出现时,一种“家庭
工资经济”
    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家庭依靠工资而生存,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每个成年劳
动力都要工作,
    所有的工资汇集在一起以维持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前提下就存在着一个超越于
个人利益的家
    庭利益。“一个家庭在计划应付经济和人口压力时,他们看起来更像一个有着
行为一致性和
    凝聚力的单位,那样的一种精神——分担责任的概念构成了家庭成员的个体行为。”
    (TillyandScott,1989,9)


    毫无疑问,在剧烈的经济变迁面前,家庭成为应对经济变迁的重要单位,至少
在精神意
    义上,家庭利益成为了社会团结的基础,并发展出各类应对模式。本文认为,
对于底层社会
    的人民来说至少发展出两种应对模式,一是家庭共同体模式;二是想象的家庭
利益模式。


    城市底层居民多以家庭共同体模式为主,农村居民则以想象的家庭利益模式为
主。第一,
    以竞争为核心的现代化过程迫使城市居民走向个体竞争,但面对残酷的竞争,
个体家庭作为
    经济单位的功能显得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内部的团结,形成
了较为稳定的
    家庭共同体。加之,中国的社会福利政策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理的,这也加
强了家庭共同
    体的普遍化。第二,对于广大的乡村来说,现代性为每个家庭提出了一个像城
市人一样生活
    的目标,其结果就是在一个“想象”的家庭利益模式下,每个家庭成员为应对变
迁付出成本,
    老人和孩子守在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以个体的方式走进城市,家庭生活变得支
离破碎。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下具有国家保障意义的商品供应被
市场化,
    家庭成为人们应对经济变迁的重要单位,经由家庭分工来削减经济发展的成
本,变个人成本
    为家庭成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经济转型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减少,最低收入户就业人
口数远低
    于平均水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的住房和交通等都有国家的最低保
障,而市场化条
    件下,人们的居住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都大幅增长。每人全部年收入2005年比
1990年增长
    了746.4%;食品支出增长了420%;居住支出增长了132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
了2460%。这
    种增长对于富余家庭来说不算什么,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是巨大的压力。


    我们无法得到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和利益分配的数据,但对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
因的调查
    表明,有29.7%的失业女性是因为要“料理家务”而失去工作,这占了女性失业
原因的第一
    位;而同样原因的男人只占1.6%。可以肯定地说,妇女会象男人一样承担着家
庭经济开支
    和消费的重负,特别是在贫困家庭中。


    三、妇女利益:“廉价”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众所周知,当实践家庭计划时,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家庭利益”,并可以站
在家庭
    利益的立场上来分析家庭应对策略。但是,家庭利益的实现意味着家庭成员间
的利益合作和
    竞争关系。而非一致性的利益则意味着不公平的权威关系,如丈夫对家庭事务
似乎具有更多
    的合法性权威;如男性比女性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更应当让男性发
展其社会能力
    等。那么,站在女性立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家庭利益掩盖下的女性利益的缺
失;正是经由
    市场化过程和家庭的中介,一个廉价的女性劳动力市场才得以稳定的存在,成
为一个用之不
    尽的劳动力的蓄水池。


    廉价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就是嵌入在市场化与家庭利益之下的。当国有企
业改制,
    迫使大量的女工在“减员增效”的名义下退出正规劳动力市场时,女性“更适合
在家庭”的
    意识形态使女性合理和合法的“回家”。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国有企业主要集
中于黑龙江、
    吉林和辽宁东北三省和京津沪三个直辖市。1982年,这6个省市的女工人数为
767万人,
    占全国女工的比重是25.98%;2000年这6个地区的女工人数大幅度下降,仅有
476万人,
    比重降到12.78%。(李若建,2004)


    但是,“回家”的女性直接感受着家庭收入的锐减,因此她们不得不再次进入劳
动力市
    场。此时,她们只能进到工资更为低下、缺少社会保障和工作更不稳定的非正
规就业领域。
    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1982-2000年间,中国女工数量从2953万人增长到3725
万人,增
    加了近772万人。也就是说,随着以新自由主义理念为基础的低福利的劳动政
策,并没有减
    少妇女就业的规模,只是导致了女性就业结构的变化。大量来自农村的、年轻
女性进入全球
    化生产链条下的制造业,使近年来女性在制造业中的从业量大幅增加。东南沿
海地区女工数
    量大幅度上升。1982年,东南沿海四个省有830万女工,占全国女工的28.1%,
到2000年
    高达1817万人,占全国女工的比重升到48.8%。1990-2000年中,女工数量的
增长主要集
    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其间,全国总共增长女工223.8万人,同期制造业增
长女工379.4


    万人,大多数行业女工的数量是减少的。1990年,制造业女工为2812.7万人,
占全部女工
    比重的80.34%,持农业户口的人达到42.6%。2000年制造业女工为3192.1万
人,占全部女
    工比重的85.70%,持农业户口的人达到63.3%,大约三分之二的女工直接来自
农村。而全国
    的女工当中,外来女工占36.8%。(李若建,2004)


    正如前一部分谈到的,当家庭就业人口趋于减少,家庭支出又有所增加的情况
下,女性
    劳动力就不得不出外寻找工作才能维持家庭开支。可以说两种力量的挤压:正
规劳动力市场
    对女性的排斥和家庭经济的压力迫使妇女不得不在一个“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中
寻找工作,
    更多的女性进入到没有保障的各类加工业和照顾性工作中。女性劳动力在市场
中结构位置的
    变化大大降低了女性劳动力的市场成本。女性劳动力成为“招之即来,挥之即
去”的“廉价
    劳动力”;市场化又使以个体化的方式应对排斥,而无法形成团结的力量,几
乎毫无谈判能
    力而言。其结果是女性不仅是以自己低价的劳动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她们的
劳动贡献还被
    掩盖在巨大的市场阴影中。


    上述种种,让人们看到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女性、特别是处于贫困状况的女
性是如何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家庭劳动分工的意识形态和家庭应对市场化变
革的特定条件
    下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廉价,而女性劳动贡献和其边缘地位又被巨大的经济增长
所掩盖。


    参考文献


    1、周颜玲和凯瑟琳,2004,“全球视野下的妇女、家庭和公共政策研究”,载
周颜玲和
    凯瑟琳主编,王金玲等译:《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科学文献出版
社。第4-39
    页。


    2、郭艳霞,2005,“北京市失业人员心态调查报告”,载北京市统计局编:《北
京市社会
    经济统计报告》,同心出版社。


    3、李若建,2004,“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载《社会学研究》第4期。


    4、阿玛蒂亚·森和德雷兹,2006,《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
    社。


    5、Tilly,Louise and Joan Scott,1989,Women,Work,and Family.New
York:Routledge.
    (2nd reprinted e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7-2009 10:05:22 | 只看该作者

新自由主义与女性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佟新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新自由主义与女性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佟新
(2009年4月07日)

    女权主义认为,作为公共家长制的一种形式----国家和作为私人家长制的一种
形式----
    家庭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经济和建立在经济之上、并对妇女和家庭具有
极大影响的政


    治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国家的经济政策会给妇女和家庭带来
直接的和间接
    的压力,同时,个人和家庭对经济政策的回应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政策。(周颜
玲和凯瑟琳,
    2004)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市
场和社会(网
    络)力量无不作用于两性生活。本文以统计资料和对农民工的访谈为基础,对
转型期中国的
    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与家庭、妇女的互动关系进行性别反思。


    一、中国的发展经济学:新自由主义和对稳定的追求


    发展经济学追求的核心内容是“追求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这也是中国市场化
经济体
    制改革的主要推动力。以阿玛蒂亚·森的话来说,应当从更包容的角度看待经
济发展的性质,
    它们关系到产生我们珍爱的生活方式的真正机会。一边是收入、财富和其他经
济环境,另一
    边是促进更基本的目标的经济政策。这要求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观察我们现
在称之为经济
    发展过程中的变化”。(阿玛蒂亚·森和德雷兹,2006,1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进一步将中国推进到世界贸易体系中,中
国已经
    没有退路地步入全球经济。从批判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理念充斥
着多种矛盾,
    一方面包含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同时也有朴素的平等意识;但缺失了对“产
生我们珍爱的
    生活方式的真正机会”的追求。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观点看,社会
是由追求个体
    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构成,正是这样的个人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导致社会资
源的最优配
    置,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种价值理念主要是通过以个人竞争为原则
的、渐进的私有
    化过程来推进。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系下保留的强国家传统,使新自由主义
的“去政府化”
    难以实现。而国家强干预下的市场化竞争和私有化过程中坚持了朴素的平等意
识,对弱势群
    体加以保护,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秩序。由此形成了中国市场化转型的发展特点。


    第一,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中国企业的
市场化和
    私有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国有企业改造,导致了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的大规
模减少。从
    1995年起,特别是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决定对中国的国有
企业进行彻
    底的改造之后,以破产、倒闭、出售、兼并和股份制改造等手段进行国有企业
改制,众多中
    小型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国有单位从业员1995年年底的就业人数为11261万
人,2001年
    底的为7640万人,2004年底达到6710人,10年间减少了40%。二是鼓励和促进
私营企业
    或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减少的同时,中国私营经济如
凤凰涅槃般地
    复活并且迅速成长起来。


    在中国,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
济组织。”
    在私营企业投资构成中,主要投资人占全部投资的74.5%,(其他投资人占
21.1%、其他企业


    投资2.1%、乡镇与街道集体、政府等投资占0.4%、海外投资0.7%、其他
1.2%)。私营企业
    主系指占据主要股份的投资者。到2004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达2994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还发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
外商投
    资企业59.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在2000年前后,中国媒体
上又出现一
    个新的词汇,叫“民营企业”,它是指没有国有资本的企业皆为民营企业,从未
做过统计,
    在统计上都纳入“其他单位”。结合上述中国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状况,城镇
民营企业就
    业的人数至少到5400万人。可以说,中国已基本完成了经济组织方式从国家控
制下的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第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
看,2004
    年是1978年的1032.2(以1978年为100),1979年-2004年平均每年增长9.4%。
人民生活
    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以职工平均工资看,1990年年平均工资为2140元,1995年
为5500元,2000年为9371元,2004年为16024元,比1990年增长7.5倍(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以1985
    为100,2004年为347.7)。


    第三,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和城镇贫困人口,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维护了低
水平的平
    等。许多研究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后一直在0.4以上。在城镇中也
出现了贫困
    人口,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数增加明显。


    可以看出,人均低保收入是极低的,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几乎没有办法来
追求珍爱
    的生活方式,甚至传统的生活方式被破坏。


    二、家庭利益:应对经济变迁的模式


    人们如何应对经济迅速变化呢?当工业化以市场化的形式出现时,一种“家庭
工资经济”
    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家庭依靠工资而生存,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每个成年劳
动力都要工作,
    所有的工资汇集在一起以维持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前提下就存在着一个超越于
个人利益的家
    庭利益。“一个家庭在计划应付经济和人口压力时,他们看起来更像一个有着
行为一致性和
    凝聚力的单位,那样的一种精神——分担责任的概念构成了家庭成员的个体行为。”
    (TillyandScott,1989,9)


    毫无疑问,在剧烈的经济变迁面前,家庭成为应对经济变迁的重要单位,至少
在精神意
    义上,家庭利益成为了社会团结的基础,并发展出各类应对模式。本文认为,
对于底层社会
    的人民来说至少发展出两种应对模式,一是家庭共同体模式;二是想象的家庭
利益模式。


    城市底层居民多以家庭共同体模式为主,农村居民则以想象的家庭利益模式为
主。第一,
    以竞争为核心的现代化过程迫使城市居民走向个体竞争,但面对残酷的竞争,
个体家庭作为
    经济单位的功能显得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内部的团结,形成
了较为稳定的
    家庭共同体。加之,中国的社会福利政策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理的,这也加
强了家庭共同
    体的普遍化。第二,对于广大的乡村来说,现代性为每个家庭提出了一个像城
市人一样生活
    的目标,其结果就是在一个“想象”的家庭利益模式下,每个家庭成员为应对变
迁付出成本,
    老人和孩子守在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以个体的方式走进城市,家庭生活变得支
离破碎。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下具有国家保障意义的商品供应被
市场化,
    家庭成为人们应对经济变迁的重要单位,经由家庭分工来削减经济发展的成
本,变个人成本
    为家庭成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经济转型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减少,最低收入户就业人
口数远低
    于平均水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的住房和交通等都有国家的最低保
障,而市场化条
    件下,人们的居住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都大幅增长。每人全部年收入2005年比
1990年增长
    了746.4%;食品支出增长了420%;居住支出增长了132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
了2460%。这
    种增长对于富余家庭来说不算什么,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是巨大的压力。


    我们无法得到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和利益分配的数据,但对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
因的调查
    表明,有29.7%的失业女性是因为要“料理家务”而失去工作,这占了女性失业
原因的第一
    位;而同样原因的男人只占1.6%。可以肯定地说,妇女会象男人一样承担着家
庭经济开支
    和消费的重负,特别是在贫困家庭中。


    三、妇女利益:“廉价”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众所周知,当实践家庭计划时,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家庭利益”,并可以站
在家庭
    利益的立场上来分析家庭应对策略。但是,家庭利益的实现意味着家庭成员间
的利益合作和
    竞争关系。而非一致性的利益则意味着不公平的权威关系,如丈夫对家庭事务
似乎具有更多
    的合法性权威;如男性比女性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更应当让男性发
展其社会能力
    等。那么,站在女性立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家庭利益掩盖下的女性利益的缺
失;正是经由
    市场化过程和家庭的中介,一个廉价的女性劳动力市场才得以稳定的存在,成
为一个用之不
    尽的劳动力的蓄水池。


    廉价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就是嵌入在市场化与家庭利益之下的。当国有企
业改制,
    迫使大量的女工在“减员增效”的名义下退出正规劳动力市场时,女性“更适合
在家庭”的
    意识形态使女性合理和合法的“回家”。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国有企业主要集
中于黑龙江、
    吉林和辽宁东北三省和京津沪三个直辖市。1982年,这6个省市的女工人数为
767万人,
    占全国女工的比重是25.98%;2000年这6个地区的女工人数大幅度下降,仅有
476万人,
    比重降到12.78%。(李若建,2004)


    但是,“回家”的女性直接感受着家庭收入的锐减,因此她们不得不再次进入劳
动力市
    场。此时,她们只能进到工资更为低下、缺少社会保障和工作更不稳定的非正
规就业领域。
    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1982-2000年间,中国女工数量从2953万人增长到3725
万人,增
    加了近772万人。也就是说,随着以新自由主义理念为基础的低福利的劳动政
策,并没有减
    少妇女就业的规模,只是导致了女性就业结构的变化。大量来自农村的、年轻
女性进入全球
    化生产链条下的制造业,使近年来女性在制造业中的从业量大幅增加。东南沿
海地区女工数
    量大幅度上升。1982年,东南沿海四个省有830万女工,占全国女工的28.1%,
到2000年
    高达1817万人,占全国女工的比重升到48.8%。1990-2000年中,女工数量的
增长主要集
    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其间,全国总共增长女工223.8万人,同期制造业增
长女工379.4


    万人,大多数行业女工的数量是减少的。1990年,制造业女工为2812.7万人,
占全部女工
    比重的80.34%,持农业户口的人达到42.6%。2000年制造业女工为3192.1万
人,占全部女
    工比重的85.70%,持农业户口的人达到63.3%,大约三分之二的女工直接来自
农村。而全国
    的女工当中,外来女工占36.8%。(李若建,2004)


    正如前一部分谈到的,当家庭就业人口趋于减少,家庭支出又有所增加的情况
下,女性
    劳动力就不得不出外寻找工作才能维持家庭开支。可以说两种力量的挤压:正
规劳动力市场
    对女性的排斥和家庭经济的压力迫使妇女不得不在一个“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中
寻找工作,
    更多的女性进入到没有保障的各类加工业和照顾性工作中。女性劳动力在市场
中结构位置的
    变化大大降低了女性劳动力的市场成本。女性劳动力成为“招之即来,挥之即
去”的“廉价
    劳动力”;市场化又使以个体化的方式应对排斥,而无法形成团结的力量,几
乎毫无谈判能
    力而言。其结果是女性不仅是以自己低价的劳动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她们的
劳动贡献还被
    掩盖在巨大的市场阴影中。


    上述种种,让人们看到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女性、特别是处于贫困状况的女
性是如何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家庭劳动分工的意识形态和家庭应对市场化变
革的特定条件
    下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廉价,而女性劳动贡献和其边缘地位又被巨大的经济增长
所掩盖。


    参考文献


    1、周颜玲和凯瑟琳,2004,“全球视野下的妇女、家庭和公共政策研究”,载
周颜玲和
    凯瑟琳主编,王金玲等译:《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科学文献出版
社。第4-39
    页。


    2、郭艳霞,2005,“北京市失业人员心态调查报告”,载北京市统计局编:《北
京市社会
    经济统计报告》,同心出版社。


    3、李若建,2004,“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载《社会学研究》第4期。


    4、阿玛蒂亚·森和德雷兹,2006,《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
    社。


    5、Tilly,Louise and Joan Scott,1989,Women,Work,and Family.New
York:Routledge.
    (2nd reprinted e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