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12-2009 09:4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2009-05-10 11:26:22)
标签:余秋雨 马兰 文化   分类:文化倾听
余秋雨



  林:余教授,听说您这一时段在香港的几场公开讲座将会暂停并延后,要赶到四川参加512地震的周年纪念,是吗?



  余:对。这事我在几个月前就反复预告了,听讲座的朋友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课程都已作了妥善安排。特别要感谢香港作家联会,本来已经发出去了邀我作文学演讲的通知,为了给我的四川之行让路,又重新改变了日期。



  林:您对这次回四川,好象看得很重要。



  余:对,对我非常重要。去年地震之后不久就去了,天天泪流满面。我当时就对电视采访者讲了多次:512改变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时一地把“生命”、“大爱”、“至善”、“以人为本”这些最重大的人文命题凸现得那么鲜明,并由亿万民众一起投入实践。亿万民众近乎本能的立即投入,证明整个民族确实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文化积淀。我过去几十年在探索中国“国民性”的时候曾经一再陷入苦恼,这些年来在国外讲述中国文化时也有很多疑团无法解开,国际上对中华民族的种种曲解、误解和诽谤又常常让我难于平静,但是,通过这次全国规模的救灾实践,我可以大声地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精神品质上也是全人类极少数最优秀的族群之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看上去毛病很多,我们置身其间也曾经承受过很多磨难,但是这次大家都发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还都隐藏着一个大爱、至善的王国,平日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人道主义的心理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大爱和至善的集体爆发力上,却比不过中国人。现在中国人又恢复了常态,看起来都不那么崇高了,但是,正因为爆发过这个民族的高贵本性再也不能被埋没、被玷污。



  林:上次您在香港学者协会的演讲,我去听了。您说,经过512大地震,您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决定下辈子还要投身成为中国人。这句话正好与现在香港书肆上一本书的书名针锋相对,所以那天听您演讲的香港学者报以热烈的掌声。那本书的书名是《下辈子决不再做中国人》,您读过吗?

余:我没读过,也不会去读。



  林:近年来讲述中国文化的人很多,已经掀起了一次次所谓的“国学热”,但很少有人像您一样,把救助地震的现场看成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课堂,把大爱、至善看成是主要课题。您是不是觉得,很多文化讲述者没有触及中国文化的深层本性?



  余: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确实有不少文化研究过于注重“术”,而不注重“道”;过于注重朝廷兴衰,而不注重万家灯火;过于注重史官文本,而不注重实际发生。这种研究也成了一种学术传统,一代代下来造成了严重的“轻重倒置”。由此养成了一批文化人,心目中只有权谋没有大道,只有一大堆官场是非而看不到亿万民众的精神结构。512地震,把这种“轻重倒置”改变了。你发现没有,正当全国人民最繁忙、最激动的时刻,那些文化人完全失语。等到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他们又渐渐复活,居高临下地高谈阔论。



  林: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的这些高谈阔论,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现在更多地集中到了我们香港,但也没有多少人听,是他们的自娱自乐。我要问,您这次去四川,将会参加一些什么纪念活动?



  余:我不会参加一些电视台将在那里举行的纪念晚会,尽管我也觉得这些纪念晚会对于慰籍灾区民众的心理很有必要。我这次去,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是都江堰市,现在有几千名上海的工程专业人员正在那里奋斗。我会在5月11日下午给他们做一次演讲,主题还是“512的大爱至善”,也会有部分灾区民众来听;



    第二,几个月来,上海市的中、小学生挑选了一批自己喜爱的图书捐赠给灾区同学,我将与“九久读书人”的朋友一起,代表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主持这次捐赠。



  林:由上海的中、小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给灾区同学,这件事情可以让上海学生接受一次实践爱心的自我训练,因此很让人感动。这是您发起的吗?



  余:我只是发起者之一。记得我写过一则短文,意思是:在512的废墟现场,那些蜷曲的书本让我分外揪心。一些年轻的阅读者没有把书读完,但阅读还要继续……据说,我的这则短文,很多上海的中、小学生都读到了。



  林:我听四川的一位熟人告诉我,您这次去,除了上述两项活动外,还一再提出要参观重建中的中、小学校舍,对吗?



  余:你在四川有熟人?消息确实很灵通。我这次一到四川就会首先去参观这一年来新建的几个校舍。有的校舍听说是全木制作的,由上海同济大学的建筑专家们参与设计,这让我很高兴,很想抢先看一看。校舍,理应由最好的建筑师参与设计,用最好的材料,最佳的施工来建造,这次先在灾区做出典范,然后推广。



    去年地震之后,我曾经第一个发表文章提出要求,希望能在大规模的搜救活动结束之后保留倒塌校舍的现场。这有三个目的:一是留下几个惊心动魄的地震现场供人永久参观;二是借此可以留下危劣工程的法律证据;三是可以为新建的防震校舍提供技术参数。



    记得当时有两个外国的救援专家告诉我,新建的防震建筑,不能单方面追求过去理解的那种沉重型的“坚固”,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轻型材料,保持弹性结构。我想,这次同济大学采用全木结构来重建校舍,也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可见,灾难真是文明进步的阶梯。



  林:记得当时有一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跪在地上要求惩处危劣校舍的承包商和关系人,您与医生们一起劝他们回帐篷休息,这事还引起过一些人断章取义的曲解,说您站在政府一边,不支持民众请愿。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您的做法是正确的。



  余:越是在危急时刻,积极分子越要坚守事实的真相,不要瞎起哄。当时的事实真相至少有两个:一,危劣校舍的责任者当然让人愤恨,但要惩处他们,必须通过法律途径。然而眼前的事实是,由于地震太大,绝大多数很坚固的房屋也倒塌了,起诉危劣校舍责任者带来很多法律麻烦,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以前正巧仔细研究过日本阪神大地震和伊朗北姆大地震之后的法律追求情况,深知这事的极度艰难,因此必须提醒那些家长;二,很多医生告诉我,这些跪着的家长需要立即获得精神救助、心理干预,因此必须立即采用各种方式阻断他们的行为。何况,当时堰塞湖的危机每时每刻有可能爆发,几十万民众正在紧急转移。我的劝告,正是心理干预的方式之一,是一个治疗程序效果不错。



  林:其实国外的媒体不管原来是什么立场,对于中国在512地震中的表现都予以正面肯定。中国文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但还应该有基本的良知判断,不应该把好事说成坏事。因为如果硬把好事说成坏事,那么,也必然会把坏事说成好事。我们香港学者协会的很多教授都高度评价您在512地震中的一系列言论,正如台湾著名评论家南方朔先生在电视上所说的:“余秋雨先生在地震灾难中的言行,表现了一个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他所说的道德勇气,就是明知那些文人会来围攻,您还坚守事实真相。

余:谢谢!



  林:据说您至今仍不上网。我要告诉您,网上最近又出现了一条与您有关的无聊花絮,说您的妻子马兰女士发表声明要与您离婚,原因是您爱上了一个“美女作家”。我当然知道这是谣言,对此您不生气吗?

余:他们所说的“美女作家”,还没有确定名字吧?



  林:好象暂时还没有。



  余:有照片吗?



  林:好象暂时还没有。



  余:那他们是每况愈下了。前年他们还编了名字,说是陈鲁豫,让鲁豫大笑了一通,我们为此还拥抱了一下。后来他们又编造了我“前妻”的故事,还有照片呢。这次只剩下了“美女作家”这个提法。其实昨天已经有人打电话告诉马兰了。



  林:马兰女士有何反应?



  余:马兰依然大笑,说,“这个美女作家就是我呀!”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林:她怎么说?



  余:马兰说,那是一些不懂爱的人产生的困惑,很值得同情。就像一个没有见到过山的人突然来到黄山脚下,一次次作出判断:“这山明天会倒吧?下个月会倒吧?明年会倒吧?”



  林:这个比喻很精彩!



  余:确实也称得上“美女作家”了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5-12-2009 10:11:01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余大师应该自拍一张泪如雨下的照片奔一奔。否则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怎么能够瞻仰他天天泪流满面的尊荣。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 (2009-05-10 11:26:22)
: 标签:余秋雨 马兰 文化   分类:文化倾听
: 余秋雨
:   林:余教授,听说您这一时段在香港的几场公开讲座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5-12-2009 13:40:41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心里干预"都来了,不愧为大师。。

【 在 bridged (断桥:万事俱备就缺技术)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 (2009-05-10 11:26:22)
: 标签:余秋雨 马兰 文化   分类:文化倾听
: 余秋雨
:   林:余教授,听说您这一时段在香港的几场公开讲座将会暂停并延后,要赶到四川参加512地震的周年纪念,是吗?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5-12-2009 18:14:47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余秋雨这个B怎么还不去死.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 (2009-05-10 11:26:22)
: 标签:余秋雨 马兰 文化   分类:文化倾听
: 余秋雨
:   林:余教授,听说您这一时段在香港的几场公开讲座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5-12-2009 22:18:38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余:对,对我非常重要。去年地震之后不久就去了,天天泪流满面。我当时就对电视采访者讲了多次:512改变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时一地把“生命”、“大爱”、“至善”、“以人为本”这些最重大的人文命题凸现得那么鲜明,并由亿万民众一起投入实践。。。。。。。。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人道主义的心理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大爱和至善的集体爆发力上,却比不过中国人。现在中国人又恢复了常态,看起来都不那么崇高了,但是,正因为爆发过这个民族的高贵本性再也不能被埋没、被玷污。

〉〉〉〉好膠呀。。。

【 在 netg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里干预"都来了,不愧为大师。。
: 【 在 bridged (断桥:万事俱备就缺技术) 的大作中提到: 】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 :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 : (2009-05-10 11:26:22)
: (以下引言省略...)

--
※ 来源:.一路BBS http://yilubbs.com [FROM: 202.1.0.0]

※ 修改:.supertrex 于 May 13 02:41:24 修改本文.[FROM: 202.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5-13-2009 02:19:02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人至贱则无敌

【 在 bridged (断桥:万事俱备就缺技术)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 发信站: 一路BBS (Tue May 12 13:41:40 2009), 本站(yilubbs.com)
: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
: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 (2009-05-10 11:26:22)
: 标签:余秋雨 马兰 文化   分类:文化倾听
: 余秋雨
:
:
:
:   林:余教授,听说您这一时段在香港的几场公开讲座将会暂停并延后,要赶到四川参加512地震的周年纪念,是吗?
:
:
:
:   余:对。这事我在几个月前就反复预告了,听讲座的朋友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课程都已作了妥善安排。特别要感谢香港作家联会,本来已经发出去了邀我作文学演讲的通知,为了给我的四川之行让路,又重新改变了日期。
:
:
:
:   林:您对这次回四川,好象看得很重要。
:
:
:
:   余:对,对我非常重要。去年地震之后不久就去了,天天泪流满面。我当时就对电视采访者讲了多次:512改变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时一地把“生命”、“大爱”、“至善”、“以人为本”这些最重大的人文命题凸现得那么鲜明,并由亿万民众一起投入实践。亿万民众近乎本能的立即投入,证明整个民族确实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文化积淀。我过去几十年在探索中国“国民性”的时候曾经一再陷入苦恼,这些年来在国外讲述中国文化时也有很多疑团无法解开,国际上对中华民族的种种曲解、误解和诽谤又常常让我难于平静,但是,通过这次全国规模的救灾实践,我可以大声地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精神品质上也是全人类极少数最优秀的族群之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看上去毛病很多,我们置身其间也曾经承受过很多磨难,但是这次大家都发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还都隐藏着一个大爱、至善的王国,平日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人道主义的心理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大爱和至善的集体爆发力上,却比不过中国人。现在中国人又恢复了常态,看起来都不那么崇高了,但是,正因为爆发过这个民族的高贵本性再也不能被埋没、被玷污。
:
:
:
:   林:上次您在香港学者协会的演讲,我去听了。您说,经过512大地震,您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决定下辈子还要投身成为中国人。这句话正好与现在香港书肆上一本书的书名针锋相对,所以那天听您演讲的香港学者报以热烈的掌声。那本书的书名是《下辈子决不再做中国人》,您读过吗?
:
: 余:我没读过,也不会去读。
:
:
:
:   林:近年来讲述中国文化的人很多,已经掀起了一次次所谓的“国学热”,但很少有人像您一样,把救助地震的现场看成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课堂,把大爱、至善看成是主要课题。您是不是觉得,很多文化讲述者没有触及中国文化的深层本性?
:
:
:
:   余: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确实有不少文化研究过于注重“术”,而不注重“道”;过于注重朝廷兴衰,而不注重万家灯火;过于注重史官文本,而不注重实际发生。这种研究也成了一种学术传统,一代代下来造成了严重的“轻重倒置”。由此养成了一批文化人,心目中只有权谋没有大道,只有一大堆官场是非而看不到亿万民众的精神结构。512地震,把这种“轻重倒置”改变了。你发现没有,正当全国人民最繁忙、最激动的时刻,那些文化人完全失语。等到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他们又渐渐复活,居高临下地高谈阔论。
:
:
:
:   林: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的这些高谈阔论,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现在更多地集中到了我们香港,但也没有多少人听,是他们的自娱自乐。我要问,您这次去四川,将会参加一些什么纪念活动?
:
:
:
:   余:我不会参加一些电视台将在那里举行的纪念晚会,尽管我也觉得这些纪念晚会对于慰籍灾区民众的心理很有必要。我这次去,主要做两件事——
:
:   
:
:   第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是都江堰市,现在有几千名上海的工程专业人员正在那里奋斗。我会在5月11日下午给他们做一次演讲,主题还是“512的大爱至善”,也会有部分灾区民众来听;
:
:
:
:     第二,几个月来,上海市的中、小学生挑选了一批自己喜爱的图书捐赠给灾区同学,我将与“九久读书人”的朋友一起,代表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主持这次捐赠。
:
:
:
:   林:由上海的中、小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给灾区同学,这件事情可以让上海学生接受一次实践爱心的自我训练,因此很让人感动。这是您发起的吗?
:
:
:
:   余:我只是发起者之一。记得我写过一则短文,意思是:在512的废墟现场,那些蜷曲的书本让我分外揪心。一些年轻的阅读者没有把书读完,但阅读还要继续……据说,我的这则短文,很多上海的中、小学生都读到了。
:
:
:
:   林:我听四川的一位熟人告诉我,您这次去,除了上述两项活动外,还一再提出要参观重建中的中、小学校舍,对吗?
:
:
:
:   余:你在四川有熟人?消息确实很灵通。我这次一到四川就会首先去参观这一年来新建的几个校舍。有的校舍听说是全木制作的,由上海同济大学的建筑专家们参与设计,这让我很高兴,很想抢先看一看。校舍,理应由最好的建筑师参与设计,用最好的材料,最佳的施工来建造,这次先在灾区做出典范,然后推广。
:
:
:
:     去年地震之后,我曾经第一个发表文章提出要求,希望能在大规模的搜救活动结束之后保留倒塌校舍的现场。这有三个目的:一是留下几个惊心动魄的地震现场供人永久参观;二是借此可以留下危劣工程的法律证据;三是可以为新建的防震校舍提供技术参数。
:
:
:
:     记得当时有两个外国的救援专家告诉我,新建的防震建筑,不能单方面追求过去理解的那种沉重型的“坚固”,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轻型材料,保持弹性结构。我想,这次同济大学采用全木结构来重建校舍,也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可见,灾难真是文明进步的阶梯。
:
:
:
:   林:记得当时有一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跪在地上要求惩处危劣校舍的承包商和关系人,您与医生们一起劝他们回帐篷休息,这事还引起过一些人断章取义的曲解,说您站在政府一边,不支持民众请愿。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您的做法是正确的。
:
:
:
:   余:越是在危急时刻,积极分子越要坚守事实的真相,不要瞎起哄。当时的事实真相至少有两个:一,危劣校舍的责任者当然让人愤恨,但要惩处他们,必须通过法律途径。然而眼前的事实是,由于地震太大,绝大多数很坚固的房屋也倒塌了,起诉危劣校舍责任者带来很多法律麻烦,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以前正巧仔细研究过日本阪神大地震和伊朗北姆大地震之后的法律追求情况,深知这事的极度艰难,因此必须提醒那些家长;二,很多医生告诉我,这些跪着的家长需要立即获得精神救助、心理干预,因此必须立即采用各种方式阻断他们的行为。何况,当时堰塞湖的危机每时每刻有可能爆发,几十万民众正在紧急转移。我的劝告,正是心理干预的方式之一,是一个治疗程序效果不错。
:
:
:
:   林:其实国外的媒体不管原来是什么立场,对于中国在512地震中的表现都予以正面肯定。中国文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但还应该有基本的良知判断,不应该把好事说成坏事。因为如果硬把好事说成坏事,那么,也必然会把坏事说成好事。我们香港学者协会的很多教授都高度评价您在512地震中的一系列言论,正如台湾著名评论家南方朔先生在电视上所说的:“余秋雨先生在地震灾难中的言行,表现了一个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他所说的道德勇气,就是明知那些文人会来围攻,您还坚守事实真相。
:
: 余:谢谢!
:
:
:
:   林:据说您至今仍不上网。我要告诉您,网上最近又出现了一条与您有关的无聊花絮,说您的妻子马兰女士发表声明要与您离婚,原因是您爱上了一个“美女作家”。我当然知道这是谣言,对此您不生气吗?
:
: 余:他们所说的“美女作家”,还没有确定名字吧?
:
:
:
:   林:好象暂时还没有。
:
:
:
:   余:有照片吗?
:
:
:
:   林:好象暂时还没有。
:
:
:
:   余:那他们是每况愈下了。前年他们还编了名字,说是陈鲁豫,让鲁豫大笑了一通,我们为此还拥抱了一下。后来他们又编造了我“前妻”的故事,还有照片呢。这次只剩下了“美女作家”这个提法。其实昨天已经有人打电话告诉马兰了。
:
:
:
:   林:马兰女士有何反应?
:
:
:
:   余:马兰依然大笑,说,“这个美女作家就是我呀!”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
:
:
:   林:她怎么说?
:
:
:
:   余:马兰说,那是一些不懂爱的人产生的困惑,很值得同情。就像一个没有见到过山的人突然来到黄山脚下,一次次作出判断:“这山明天会倒吧?下个月会倒吧?明年会倒吧?”
:
:
:
:   林:这个比喻很精彩!
:
:
:
:   余:确实也称得上“美女作家”了吧?
:
: --
: ※ 来源:.一路BBS yilubbs.com.[FROM: 130.203.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5-13-2009 02:20:45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说实话,这个鸟人感觉像咳了药,不知道在说什么。

【 在 supertrex (数码暴龙·香港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余:对,对我非常重要。去年地震之后不久就去了,天天泪流满面。我当时就对电视采访者讲了多次:512改变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时一地把“生命”、“大爱”、“至善”、“以人为本”这些最重大的人文命题凸现得那么鲜明,并由亿万民众一起投入实践。。。。。。。。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人道主义的心理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大爱和至善的集体爆发力上,却比不过中国人。现在中国人又恢复了常态,看起来都不那么崇高了,但是,正因为爆发过这个民族的高贵本性再也不能被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5-13-2009 02:19:02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人至贱则无敌

【 在 bridged (断桥:万事俱备就缺技术)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 发信站: 一路BBS (Tue May 12 13:41:40 2009), 本站(yilubbs.com)
: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4efe0100d1yn.html
:
: 向香港请假——答林汐先生
: (2009-05-10 11:26:22)
: 标签:余秋雨 马兰 文化   分类:文化倾听
: 余秋雨
:
:
:
:   林:余教授,听说您这一时段在香港的几场公开讲座将会暂停并延后,要赶到四川参加512地震的周年纪念,是吗?
:
:
:
:   余:对。这事我在几个月前就反复预告了,听讲座的朋友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课程都已作了妥善安排。特别要感谢香港作家联会,本来已经发出去了邀我作文学演讲的通知,为了给我的四川之行让路,又重新改变了日期。
:
:
:
:   林:您对这次回四川,好象看得很重要。
:
:
:
:   余:对,对我非常重要。去年地震之后不久就去了,天天泪流满面。我当时就对电视采访者讲了多次:512改变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时一地把“生命”、“大爱”、“至善”、“以人为本”这些最重大的人文命题凸现得那么鲜明,并由亿万民众一起投入实践。亿万民众近乎本能的立即投入,证明整个民族确实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文化积淀。我过去几十年在探索中国“国民性”的时候曾经一再陷入苦恼,这些年来在国外讲述中国文化时也有很多疑团无法解开,国际上对中华民族的种种曲解、误解和诽谤又常常让我难于平静,但是,通过这次全国规模的救灾实践,我可以大声地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精神品质上也是全人类极少数最优秀的族群之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看上去毛病很多,我们置身其间也曾经承受过很多磨难,但是这次大家都发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还都隐藏着一个大爱、至善的王国,平日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人道主义的心理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大爱和至善的集体爆发力上,却比不过中国人。现在中国人又恢复了常态,看起来都不那么崇高了,但是,正因为爆发过这个民族的高贵本性再也不能被埋没、被玷污。
:
:
:
:   林:上次您在香港学者协会的演讲,我去听了。您说,经过512大地震,您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决定下辈子还要投身成为中国人。这句话正好与现在香港书肆上一本书的书名针锋相对,所以那天听您演讲的香港学者报以热烈的掌声。那本书的书名是《下辈子决不再做中国人》,您读过吗?
:
: 余:我没读过,也不会去读。
:
:
:
:   林:近年来讲述中国文化的人很多,已经掀起了一次次所谓的“国学热”,但很少有人像您一样,把救助地震的现场看成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课堂,把大爱、至善看成是主要课题。您是不是觉得,很多文化讲述者没有触及中国文化的深层本性?
:
:
:
:   余: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确实有不少文化研究过于注重“术”,而不注重“道”;过于注重朝廷兴衰,而不注重万家灯火;过于注重史官文本,而不注重实际发生。这种研究也成了一种学术传统,一代代下来造成了严重的“轻重倒置”。由此养成了一批文化人,心目中只有权谋没有大道,只有一大堆官场是非而看不到亿万民众的精神结构。512地震,把这种“轻重倒置”改变了。你发现没有,正当全国人民最繁忙、最激动的时刻,那些文化人完全失语。等到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他们又渐渐复活,居高临下地高谈阔论。
:
:
:
:   林: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的这些高谈阔论,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现在更多地集中到了我们香港,但也没有多少人听,是他们的自娱自乐。我要问,您这次去四川,将会参加一些什么纪念活动?
:
:
:
:   余:我不会参加一些电视台将在那里举行的纪念晚会,尽管我也觉得这些纪念晚会对于慰籍灾区民众的心理很有必要。我这次去,主要做两件事——
:
:   
:
:   第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是都江堰市,现在有几千名上海的工程专业人员正在那里奋斗。我会在5月11日下午给他们做一次演讲,主题还是“512的大爱至善”,也会有部分灾区民众来听;
:
:
:
:     第二,几个月来,上海市的中、小学生挑选了一批自己喜爱的图书捐赠给灾区同学,我将与“九久读书人”的朋友一起,代表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主持这次捐赠。
:
:
:
:   林:由上海的中、小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给灾区同学,这件事情可以让上海学生接受一次实践爱心的自我训练,因此很让人感动。这是您发起的吗?
:
:
:
:   余:我只是发起者之一。记得我写过一则短文,意思是:在512的废墟现场,那些蜷曲的书本让我分外揪心。一些年轻的阅读者没有把书读完,但阅读还要继续……据说,我的这则短文,很多上海的中、小学生都读到了。
:
:
:
:   林:我听四川的一位熟人告诉我,您这次去,除了上述两项活动外,还一再提出要参观重建中的中、小学校舍,对吗?
:
:
:
:   余:你在四川有熟人?消息确实很灵通。我这次一到四川就会首先去参观这一年来新建的几个校舍。有的校舍听说是全木制作的,由上海同济大学的建筑专家们参与设计,这让我很高兴,很想抢先看一看。校舍,理应由最好的建筑师参与设计,用最好的材料,最佳的施工来建造,这次先在灾区做出典范,然后推广。
:
:
:
:     去年地震之后,我曾经第一个发表文章提出要求,希望能在大规模的搜救活动结束之后保留倒塌校舍的现场。这有三个目的:一是留下几个惊心动魄的地震现场供人永久参观;二是借此可以留下危劣工程的法律证据;三是可以为新建的防震校舍提供技术参数。
:
:
:
:     记得当时有两个外国的救援专家告诉我,新建的防震建筑,不能单方面追求过去理解的那种沉重型的“坚固”,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轻型材料,保持弹性结构。我想,这次同济大学采用全木结构来重建校舍,也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可见,灾难真是文明进步的阶梯。
:
:
:
:   林:记得当时有一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跪在地上要求惩处危劣校舍的承包商和关系人,您与医生们一起劝他们回帐篷休息,这事还引起过一些人断章取义的曲解,说您站在政府一边,不支持民众请愿。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您的做法是正确的。
:
:
:
:   余:越是在危急时刻,积极分子越要坚守事实的真相,不要瞎起哄。当时的事实真相至少有两个:一,危劣校舍的责任者当然让人愤恨,但要惩处他们,必须通过法律途径。然而眼前的事实是,由于地震太大,绝大多数很坚固的房屋也倒塌了,起诉危劣校舍责任者带来很多法律麻烦,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以前正巧仔细研究过日本阪神大地震和伊朗北姆大地震之后的法律追求情况,深知这事的极度艰难,因此必须提醒那些家长;二,很多医生告诉我,这些跪着的家长需要立即获得精神救助、心理干预,因此必须立即采用各种方式阻断他们的行为。何况,当时堰塞湖的危机每时每刻有可能爆发,几十万民众正在紧急转移。我的劝告,正是心理干预的方式之一,是一个治疗程序效果不错。
:
:
:
:   林:其实国外的媒体不管原来是什么立场,对于中国在512地震中的表现都予以正面肯定。中国文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但还应该有基本的良知判断,不应该把好事说成坏事。因为如果硬把好事说成坏事,那么,也必然会把坏事说成好事。我们香港学者协会的很多教授都高度评价您在512地震中的一系列言论,正如台湾著名评论家南方朔先生在电视上所说的:“余秋雨先生在地震灾难中的言行,表现了一个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他所说的道德勇气,就是明知那些文人会来围攻,您还坚守事实真相。
:
: 余:谢谢!
:
:
:
:   林:据说您至今仍不上网。我要告诉您,网上最近又出现了一条与您有关的无聊花絮,说您的妻子马兰女士发表声明要与您离婚,原因是您爱上了一个“美女作家”。我当然知道这是谣言,对此您不生气吗?
:
: 余:他们所说的“美女作家”,还没有确定名字吧?
:
:
:
:   林:好象暂时还没有。
:
:
:
:   余:有照片吗?
:
:
:
:   林:好象暂时还没有。
:
:
:
:   余:那他们是每况愈下了。前年他们还编了名字,说是陈鲁豫,让鲁豫大笑了一通,我们为此还拥抱了一下。后来他们又编造了我“前妻”的故事,还有照片呢。这次只剩下了“美女作家”这个提法。其实昨天已经有人打电话告诉马兰了。
:
:
:
:   林:马兰女士有何反应?
:
:
:
:   余:马兰依然大笑,说,“这个美女作家就是我呀!”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
:
:
:   林:她怎么说?
:
:
:
:   余:马兰说,那是一些不懂爱的人产生的困惑,很值得同情。就像一个没有见到过山的人突然来到黄山脚下,一次次作出判断:“这山明天会倒吧?下个月会倒吧?明年会倒吧?”
:
:
:
:   林:这个比喻很精彩!
:
:
:
:   余:确实也称得上“美女作家”了吧?
:
: --
: ※ 来源:.一路BBS yilubbs.com.[FROM: 130.203.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5-13-2009 02:20:45 | 只看该作者

Re: 余秋雨大师一周年之际继续含泪劝告我们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说实话,这个鸟人感觉像咳了药,不知道在说什么。

【 在 supertrex (数码暴龙·香港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余:对,对我非常重要。去年地震之后不久就去了,天天泪流满面。我当时就对电视采访者讲了多次:512改变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时一地把“生命”、“大爱”、“至善”、“以人为本”这些最重大的人文命题凸现得那么鲜明,并由亿万民众一起投入实践。。。。。。。。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人道主义的心理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大爱和至善的集体爆发力上,却比不过中国人。现在中国人又恢复了常态,看起来都不那么崇高了,但是,正因为爆发过这个民族的高贵本性再也不能被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