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变世界的十次民众运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13-2011 17:2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译者:Quantum Yang2011年04月13日 07:31浏览量:51评论数:3

捷克前总统、作家哈维尔称之为“无权者的力量”:普通民众,从丹麦到利比里亚,如何站起来直面威威权,并战胜它。这些都将载入史册
标签:运动, 历史

原文标题:10 Everyday Acts of Resistanc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by Steve Crawshaw and John Jackson — YES! Magazine(查看原文推荐)

原文链接:http://www.yesmagazine.org/people-power/10-everyday-acts-of-resistance-that-changed-the-world

原文作者:史蒂夫-克劳肖,约翰-杰克逊

双语对照

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译者按:民主捷克前总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极权统治时期著名的异议知识分子、作家。)称之为“无权者的力量”:普通民众,从丹麦到利比里亚,如何站起来直面威权,并战胜它。

2011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事情(The Arab spring of 2011)正在改变着该地区以至整个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民众如何战胜了他们对于统治者不可战胜的恐惧和统治者们不可毁灭的神话。无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011年初这几个月在该地区所发生的事情注定将载入史册。

-------------------------------------------------------------------------------------------
2011-01-25,亚历山大港(开罗北140 英里),一名反政府抗议者撕毁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画像。Photo by Antonello Mangano. Top photo by Sarah Carr.
-------------------------------------------------------------------------------------------
在突尼斯(非洲国家),去年12月,26岁蔬菜商贩穆罕默德-布亚齐兹(其妹妹巴斯马称他是有趣而慷慨的人)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再受政府公务员的骚扰和羞辱。

因为这样一个普通商贩,点燃了脸谱(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络的持续四周的抗议活动,正是这样的抗议活动实现了难以置信的胜利:在位23年的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Zine el-Abidine Ben Ali)离开了突尼斯。

即使是在本·阿里黯然下场后,埃及的情况看起来会是不一样的。大都估计,为美国支持的在位30年之久的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会冷酷对待抗议者而不会做出什么真正的改变和让步。然而,聚集在塔利尔广场(Tahrir Square)以及遍布埃及的数百万决定他们应该像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允许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

历经18天的抗议活动后,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也下台了。埃及各地,人们欢呼庆祝。

然而,像这样的胜利,从微小的行动到重大的改变,并不是今天才有。从古至今,或近或远,普通民众创造着各种新奇方法来挑战暴政和腐败:打倒独裁者,修改不公正法案,或者只是让那些妄图否认人性的家伙重新找回自我。

正是下面所讲述的人们将一个个不可能看成那只是尚未实现的各种可能(,并为之奋斗)。有些已经实现了他们为之抗争的改变。而有些,改变即将发生。

1989-11-24,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布拉格:11月17日警察暴力镇压学生抗议活动导致了接下来的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包括那些当时还犹豫着的年长的捷克人。成百上千的抗议者聚集在瓦茨拉夫广场,挑衅警察也来打他们。随着示威人群的壮大,要求未经选举的统治者打包滚蛋的压力越来越大。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真的滚蛋了。 Photo by Brian Harris/The Independent, courtesy of Small Acts of Resistance.

1.      波兰,1982:电视机与你的政治立场

-------------------------------------------------------------------------------------------

团结纪念碑,格丹斯坦(波兰) Photo by John Bostock.

-----------------------------------------------------------------------------------------------------------------------------------------

团结工会(译者按:波兰的工会联盟,波兰语Solidarno??;全名独立自治工会-Niezale?ny Samorz?dny Zwi?zek Zawodowy "Solidarno??",1980年创立于格丹斯克的造船厂,由列赫·瓦文萨(Lech Wa??sa)所领导。在1980年代它组织了波兰国内从天主教徒至反共左翼人士结合为一股强大的反共主义社会运动,并主张非暴力的反抗模式.)的出现引起了当局的恐慌。1981年12月13日,共产当局将坦克开到了街道上,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团结工会。数百人被捕;数十人被杀害。

尽管又是坦克又是逮捕的,波兰人开始组织起来反抗针对团结工会的禁令,包括联合抵制谎话连篇的“新闻联播”。然而,这种联合抵制本身不可能期待政府不再没羞没臊。毕竟,谁又能知道有多少人响应联合抵制的号召呢?

在一座小镇里,人们找到了一种方式。从1982年2月5号开始,每天晚上在那半小时新闻开始的时候,希维德尼克(Swidnik,波兰东部城镇)的居民们都会出来散步。街上挤满了小镇上的居民,人们聊天,散步,闲逛。在出来散步之前,有些会将他们的电视机关掉放在面朝大街的窗口。而有些更狠的,他们直接用手推车将自家的电视机推出来,一起“欣赏夜景”。

一位团结工会的支持者后来回忆说:“如果抵制只是地下活动分子做的,这不关你或我的事;但是如果你看到你的邻居带着电视机散步,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专制政权的目的就是让你感觉孤立无援。希维德尼克打破了这种孤立,激发起了大家的信心。”

带着电视机散步的方式,迅速传到了其他城镇,而这激怒了政府。但是政府对此又无力回击。毕竟,出来散步在刑法里可不算什么罪行。

最终,政府实行宵禁(晚7点开始),希维德尼克的居民们被迫在晚间7:30新闻时段呆在家里,否则就有被逮捕或击毙的危险。

于是有什么办法呢,希维德尼克居民又选择在晚上5点的早新闻段出来散步了。

2.      乌拉圭,1973-1985:羞辱暴政的俏皮话

从1973年开始统治乌拉圭的军事独裁者偏执到了极点。成百上千的人遭流放。政治对手被关押。折磨拷问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一场经典音乐会都会被看做是在搞颠覆破坏。

但是,在贯穿长达12年的军事独裁中,足球比赛里却有一个值得提及的抗议方式。

在重要赛事里只要是演奏国歌时,看台上数千的乌拉圭人总是毫无激情。这种顽固地拒绝唱国歌本身已是一种反抗了。但是,更大的亮点是,当国歌唱到 Tiranos temblad!(愿暴君颤抖吧!)时,看台上所有人会突然挥舞旗帜同声高唱。而就在这短暂而高亢的咆哮后,体育场重又归于沉默直至曲终。

当局可不能将看台上所有人逮捕。他们也不能将比赛取消或是中断国歌的演奏。军事独裁者突发奇想要将“tiranos temblad!”从国歌里删除,而这只会是自取其辱。为什么呢?倘若这些将军们这么做的话,不是就承认他们自己正是歌词里所说的暴君吗?

军事独裁者们一直忍受着这种尴尬,直到1985年他们以及他们的朋友丧失了权力。民主终于胜利了。

3.      爱尔兰,1980:波伊克特家的遗产

“Boycott”(联合抵制)一词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经济和政治行为方式。现在大家都清楚它的意思。那么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呢?(译者按:Boycott【字源】源自英国贵族,爱尔兰的农场管理人波伊克特上尉 (Captain Boycott) 之名. 他因为拒绝农民降低地租的要求,农民便联合起来提出抗议,拒绝劳动及供给他的家人任何食物,并断绝和他的一切往来。@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以前有位名叫查尔斯-坎宁安-波伊克特(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的上尉。他是俄内勋爵(Lord Erne,英治爱尔兰西部梅奥郡的地主,俄内本人并非当地居民)的农场管理人。波伊克特上尉极不受人欢迎。

1880年9月23日,“突如其来地”(康诺特电报文里这么说),为抗议波伊克特上尉不合理的地租和驱逐佃户,波伊克特家的仆人辞职不干了。波伊克特上尉和他的家人发现他们必须自己给奶牛挤奶,自己照料马匹,和耕作土地。店铺伙计拒绝为波伊克特家服务。邮局不再为他送信。令波伊克特上尉的支持者们沮丧的是,波伊克特上尉完全被孤立了,而且毫无反击之力。在伦敦,时代杂志的一位编辑抱怨:“这种看似文明和遵守法律的成功抵制可从没在任何社区发生过。”

一位该行动的组织者詹姆斯-雷德帕斯(James Redpath)意识到没有哪一个单词是可以准确描述这种抵制行动的。为了扩大这种行动的政治影响力,詹姆斯认为这样可不行。在他1881年的传记《谈论爱尔兰》(Talks About Ireland)回忆到,他曾征询约翰-马尔利神父的建议:“【马尔利】低下头,拍了下他的大脑门,说道:就叫Boycott吧,怎么样?”

-------------------------------------------------------------------------------------------

源自爱尔兰,“boycott”这一单词已经传遍世界。Photo by Nathan Gibbs

-------------------------------------------------------------------------------------------

在《波伊克特上尉与爱尔兰》(Captain Boycott and the Irish)书中,乔伊斯-马洛(Joyce Marlow)描过有由一千名士兵拼凑成的一队支持英国的志愿军前来帮助波伊克特上尉。他们带着14加仑威士忌,三十磅烟草,和四只号角而来。然而,在数周的雨中采掘蔬菜后,他们又遗弃了波伊克特上尉。波伊克特上尉只能逃到了英国。他再也没有回来。最终,爱尔兰赢得了独立。

期间,这个爱尔兰西部的倒霉的农场管理人的名字传遍了世界。在上世纪70年代智利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军军事独裁统治期间,人们抵制(西班牙语boicotear,意思为抵制)智利苹果和葡萄酒来抗议独裁压迫; 在波兰1981年共产主义者军事戒严的压迫,人们抵制(波兰语bojkot,意思为抵制)电视新闻;俄语里的boikotirovat,法语里的un boycott。这些均产于爱尔兰1880年的农场里。

4.      英国,1984:涂鸦艺术vs种族隔离

1984年,在牛津和其他英国大学城里,巴克莱银行(公司名,财富500强公司之一,总部所在地英国,主要经营银行)的自动提款机上出现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涂鸦:在其中一台上喷涂着单词BLACKS(黑人),在另外的一台上就是WHITES ONLY(白人专用)。

这些涂鸦对于那些使用自动提款机的人当然没有改变什么。顾客依旧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哪个ATM。黑人顾客如果愿意可以在“WHITES ONLY”提款机前排队;白人也可以从“BLACKS”那儿取款。

然而,这种“黑人白人”的标签真的让人们隐隐不安。而这种不安正是涂鸦者所想要的结果。涂鸦让排在提款机前的人们意识到巴克莱银行在面对南非种族隔离时所宣称的“NET BLANKES”(仅限白人)的政策只是习惯而已是不合理的。

未避免被贴上“区分对待黑人白人”的标签,很少有毕业生申请到巴克莱银行工作。巴克莱银行的英国学生账户市场份额也一度从27%下跌到15%。1986年,这个银行巨头最终承认被这些涂鸦之手打败了。巴克莱银行撤离南非市场成为一次南非政府遭受的最有力惩罚和打击。

1990年,因反对南非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判终生监禁历经27年牢狱之灾的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终于被释放了。1994年南非举行了民主选举。不过直到2005年巴克莱银行才重返南非。

5.      缅甸,1990s:民主纸币的诞生

1988年缅甸军政府残忍杀害数百名和平民主抗议者登上了国际媒体的头版头条。在1990年,在野党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选举胜利,而缅甸的将军们罔顾选举结果——竟监禁,拷问,甚至杀害那些异见者。

-------------------------------------------------------------------------------------------

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因其对缅甸军政府的和平抗议激励了整个世界。图片里是昂山素季的支持者在伦敦大使馆外抗议。  Photo by Lewisham Dreamer.

-------------------------------------------------------------------------------------------

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一直被软禁着。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张贴她的画像,都会被逮捕。然而着实令人吃惊的是,一套当时政府批准发行了的纸币的设计上竟被搞了鬼。

对军政府来说倒霉的是,设计新的一元缅币的人是昂山素季的支持者。他发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搞鬼的机会。纸币上会包含昂山素季已故父亲昂山将军的肖像。昂山将军是缅甸军的缔造者,而且因在将缅甸从英国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作用而被缅甸人民所崇敬。

设计者在雕刻昂山将军肖像水印时,巧妙地柔化了将军下颌的轮廓。他在描画将军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时候也做了精巧的处理。就是这些细微的改动,完成了一次强有力的反抗:将军的面容仿佛变成了他女儿的样子了。

审核者通过了纸币的设计,没有发现纸币上的水印更像女儿而不是她的父亲。这是由于这种恰当的人、恰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刻,纸币被印刷、发行进入流通领域。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全国各地的商铺寺庙里,人们窃窃私语琢磨着新纸币上那更像昂山素季肖像的水印。就这样,昂山素季的名字被翻译成了“小胜利的不断实现(Bright Collection of Small Victories)”

设计者的破坏行为并不局限于纸币上的肖像。纸币上的花边由四个相互环绕的八瓣花组成,暗合1988年8月8日镇压缅甸争取民主运动的事件。一些人相信纸币的设计里有多达11处的隐喻。

人们握着这些纸币,悲喜交集,然而那些将军们可不是这种感觉。这些精心设计的纸币被撤出流通领域,拥有这些纸币被视为非法。不过人们仍继续珍藏着。它已是“民主纸币(democracy note)”。

6.      利比里亚,2003:终结暴力的妈妈们

-------------------------------------------------------------------------------------------

不能容忍她们的孩子被强暴和杀害,利比里亚的妇女们正在通向和平非暴力的道路上。Photo courtesy of Living Water International.

-------------------------------------------------------------------------------------------

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由被解放的美国黑奴建立。利比里亚国徽上写着一句话:“The love of liberty brought me here(热爱自由使我们来到了这里)”。

然而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几年,利比里亚可绝不是什么自由之地。买卖毒品的武装肆意残害和杀死平民。政府和反叛武装施暴而不受惩处。成千上万的平民逃离家园。剩下的人因为这无休止的暴力冲突而无处躲藏。一位利比里亚妇女后来回忆说:“我的孩子们一直生活在饥饿和恐惧当中。”

在2003年春天,一群妇女决定要彻底结束这种不尽的冲突。她们,数百人,身着白色坐在总统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曾经的反叛武装领导人)每天必经的路边。

总统的车队只是稍微放慢车速而后就绝尘而去。不过这些妇女们每天都会来,每天。无论是暴雨连天,还是骄阳普照,她们唱歌,她们祈祷。借用卡姆福特-兰普泰(Comfort Lamptey)描述那些年利比里亚和平运动的一本书中的话,这些妇女在“捍卫她们被看见,被听到和被尊重的权利”。

尽管这样的抗议行为赢得了支持,泰勒依旧嘲弄这些妇女是“自取其辱”。宗教领袖们(类似于清真寺里的伊玛目和基督教里的主教)公开声援这些妇女的要求。广播电台开始同情和报道这些路边抗议活动。一位抗议活动的领导者莱伊曼-古博薇(Leymah Gbowee)在摄像机前诉说:“我们无能容忍施加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的暴行。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因为我们知道明天我们的孩子们会问‘妈妈,在这场危机里你们在干什么?’”

迫于各方的压力,泰勒最终同意会谈。他在总统官邸会晤这些妇女的领导者。数周后政府在加纳与各武装派系举行了和平会谈。

然而很明显这些会谈毫无结果。甚至这些军阀们躺在他们舒适奢华的总统套房里时仍通过电话指挥着在首都蒙罗维亚的一场新的肆无忌惮的暴力冲突。

这些妇女知道真的受够了。决心结束这无休止的战争,她们挡在进入屋里举行会谈的代表面前。其中一位谈判代表利比里亚将军阿布杜萨拉姆-阿布巴卡尔(Abdulsalami Abubakar)后来在2008年纪录片《愿魔鬼重回地狱》(Pray the Devil Back to Hell)中回忆到:“她们跟我们讲在和平协议签署之前没有人可以走出来。”有个军阀试图冲出屋外被挡了回去。其他的尝试从窗口逃走,同样失败了。

终于这些拿枪的男人们同意坐下来认真谈谈。和平协议达成了。查尔斯-泰勒被流放。和平协议缔造者们回到蒙罗维亚,迎接他们的是欢呼的人群。2006年,埃伦-约翰逊-瑟利夫(Ellen Johnson-Sirleaf)成为利比里亚第一位和平民选总统,也是非洲的第一位女领导人。

约翰逊-瑟利夫说:“是普通的利比里亚人让国家重生和获得和平。”

7.      肯尼亚,2009:要性要和平

阿里斯多芬尼斯(Aristophanes,译者按: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诗人)可不想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他的戏剧《利西翠妲》(Lysistrata)。他的戏剧是一场讽刺剧,希望终结公元前5世纪希腊发生的那场无休止的伯罗奔尼撒战胜所造成的死亡和毁灭。这场戏剧显露着一个不可想象的主题:女人,如果能克制她们对性欲的渴望,可以终结一场残酷的战争。

2千多年后,《利西翠妲》有了它的现实版。

-------------------------------------------------------------------------------------------

伊文-艾达-奥廷加(Even Ida Odinga)同她的丈夫总理莱拉-奥廷加(Raile Odinga)参加全国妇女性罢工活动。Photo by Demosh.

-----------------------------------------------------------------------------------------------------------------------------------------

2009年,在肯尼亚,许多人担心一年前选举结果出来后的新的暴力事件会将国家拉到灾难的边缘。两大主要政治派别总理莱拉-奥廷加(Raile Odinga)和姆瓦伊-齐贝吉(Mwai Kibaki)的关系依旧紧张。妇女团体担心再一次的武装冲突,敦促男人们尽快弥合分歧,按他们所说的,“开始为他们所代表的国家服务”。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妇女们宣布进行性罢工。

她们大概是受2002年在苏丹发生的类似活动的启发,当时苏丹南部的数千妇女采取“性冷淡”(sexual abandoning)措施逼迫男人们结束持续了20年造成近两百万人丧生的内战。

肯尼亚的一个妇女团体的主席露琪亚-苏波声称:“我们看到性就是答案。它不属于任何部落,没有党性派别,它存在于每个普通家庭里。”

这场“罢工”赢得广泛支持——甚至总理的妻子艾达-奥廷加(Ida Odinga)也宣布她“全身心地”支持这项运动。妇女团体欢呼这场运动的胜利——“肯尼亚人开始谈论这些影响他们的事情。政治对话开始了。”这些妇女甚至说服了一些性工作者也参与到这场“罢工”中来。

“罢工”在一场联合祈祷中结束。总理和总体最终同意对话了。

8.     丹麦,1943:全国密谋营救7000犹太人

1943年9月,纳粹开始准备驱逐所有丹麦犹太人到集中营和杀害他们。然而,一个有良知的德国外交家格奥尔格-杜克维兹(Georg Duckwitz)泄漏了这项计划从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开始的围捕行动划。有了杜克维兹提供的情报,丹麦人开始了密谋行动。

-------------------------------------------------------------------------------------------

纪念1943年丹麦海路营救犹太人行动的版画。Photo by Christer.

-------------------------------------------------------------------------------------------

老师将孩子们带出课堂,让他们回家收拾行李。朋友们和相似的陌生人们交替地提供住宿,这样当纳粹来敲犹太人家门时就没有任何人在。大人小孩化名假装生病住进医院。有些来到教堂,假装参加葬礼。这些“送葬者”——有时候一次数百人——作为一个庞大的送葬队伍堂皇地走出哥本哈根。家人被带往偏远海边,夜里乘船到安全地带。有些则在青天白日里安排逃跑。哥本哈根的犹太家人登上标明“观光旅游”的轮渡。这些特殊的轮渡不去传统景点,而是将它们的乘客带到准备的渔船上。这些家庭藏在甲板下,或帆布、鱼、稻草下,被送到中立国瑞典等待战争结束。

结果正是由于杜克维兹的偷偷泄密和丹麦人的团结一致,7千多的丹麦犹太人中99%的幸存下来了。

9.      以色列,2002:将军,我拒绝开火!

将军,你的坦克坚固强大。
它摧毁整片森林,碾碎成百生命。
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呵:
它需要一个驾驶员。
——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译者按:德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史诗剧流派被誉为世界第三戏剧流派,他所着《伽利略传》亦被认为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不朽剧作。)

曾将是以色列国防军士兵的以噶尔-布朗纳(Yigal Bronner)在2002年写的一篇公开信里引用了上面的诗句。他和其他数百人拒绝在占领区为以色列军队服务。这些士兵都是精英,历经炮火洗礼和丧生险境。后来许多因他们拒绝服从命令而监禁。希伯来语里他们被称为seruvniks(不服从命令的人)。

这些“seruvniks”们让以色列民众和整个世界注意到了占领导致的以色列军队和占领区三百万巴勒斯坦人的泯灭人性。他们坚持,如在那位士兵的公开信里所言,“我们不应该继续在1967年边界之外统治、驱逐和羞辱一个民族。我们愿意继续在以色列国防军里为任何维护以色列国家安全的使命效力。但是,在占领区的行动并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所以我们拒绝执行其中的命令。”

布朗纳写给命令他在占领区执行任务的将军的信是一次对下达不可理解命令的军队和士兵个人关系的思考。布朗纳作为一个坦克炮手,曾有一次经历,被要求向一群人开火。“我只是这部复杂庞大的战争机器的一个小零件。我是一系列命令的最后和最小的环节。我被要求只是简单服从命令——不需要任何个人思考和意识——听到命令‘开火’,扣动扳机,然后结束,”布朗纳写到,“我被期望像机器一样重复着简单的动作,除了炮弹发射飞向目标引起的坦克的震动之外不需要有任何感觉。”

-------------------------------------------------------------------------------------------

2009年1月17号,加沙北部拉希亚,以色列进攻一所联合国学校,巴勒斯坦居民和医务人员跑向安全地带。Photo courtesy of Cau Napoli.

-------------------------------------------------------------------------------------------

布朗纳继续写到,尽管他不是一个天生的战士,但他能够思考。所以,他拒绝开火。他清楚地知道不过是“一只将军你要停下来拍死碾碎的嗡嗡作响的苍蝇罢了。”然而他写给将军和以色列政治领袖们的信却是非常有力的:“一只小苍蝇不能阻止一辆坦克,更不要提什么坦克战队和整个军队了。但是…最终其他炮手、驾驶员、指挥官看到越来越多无谓的杀戮后也会开始思考和抱怨。我们已经有数百人了。最终,我们的嗡嗡作响会变得震耳欲聋,在您和您的孩子们耳边萦绕不停。我们的抗议会被记录在历史书中,为后人所知。所以,将军,在你打算用苍蝇拍挥打我时,或许也该稍微思考一下吧。”

10.    美国,1993:人权--法学生vs石油巨头

1993年,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25岁学生卡蒂-雷德福(Katie Redford)在泰缅边境做关乎人权的实习工作。她在那里的时间里,听到了从军统缅甸逃到泰国的村民的许多故事。

-------------------------------------------------------------------------------------------

2009年,人权运动人士抗议安道尔石油公司在缅甸投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曾指责安道尔公司是“缅甸军政府的最大支持者”。Photo courtesy of Total Out Now.

-------------------------------------------------------------------------------------------

为了加州联合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以及它的合作伙伴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和缅甸军政府铺设石油管道需要拆毁许多整个的村庄,缅甸军队竟恐吓这些村民们。有位当地人权运动人士告诉雷德福他和其他一些人曾写信给优尼科和美国政府描述他们所经历的暴力,然而没有收到任何回音。这个年轻人问雷德福:既然他们阻止摧毁他们的村庄的和平尝试被漠视,他是否有权去毁坏那些石油管道呢?雷德福指出她虽然只是一个二年级法学生,但她觉得这样是不可以的,是违法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都不是个好主意。”

但是这个问题确实让她思考是否有合适的补偿方法。当时看来是没的希望。雷福德遇见了人权运动人士卡索瓦(Ka Hsaw Wa),他曾在1988年因参见缅甸争取民主运动被监禁和受刑。因为暗自在缅甸军队里工作,卡索瓦同意帮助雷福德穿越边境。尽管当时痢疾流行,雷福德仍在那里收集信息完成了有关铺设石油管道时发生的不公和暴行的报告。

雷福德整理了一系列的恐怖暴行。有一个案例里,一位妇女的孩子被仍进火里活活烧死。据雷福德后来回忆:“那些逃离他们被烧毁的家园,害怕被杀害、被强暴、或被抓做劳力的人们会直视着我的眼睛说,‘当你回到你的国家后,请你用你的自由来争取我们的自由,用你的权利来捍卫我们的权利。’”

雷福德相信优尼科公司对在缅甸发生的暴行肯定有份,回到法学院后,她开始寻求方法让优尼科石油公司对这些暴行承担责任。她注意到1789年由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签署的一条维护私人财产权利的法案。2个世纪后,雷福德相信这条海外侵权诉讼法案可以在这场抗争里扮演有用的角色,让美国法院裁定公司法人在美国国外参与针对个人犯下的国际暴行是有罪的。

雷福德花了一年时间将这种可能性写成论文。这篇论文让她获得了A的好成绩。但是她的导师告诉她如果她相信在现实世界也可以起诉一家跨国石油公司和一个遥远国度里发生的暴行有关就未免太天真了。雷福德后来描述那次对话,(导师跟她说)“它决不会发生。这个鬼主意。你不会成功的。”

雷福德可不相信教授说的这一套。1995年,她和卡索瓦成立了非牟利组织国际地球权(EarthRights International,ERI)。基于雷福德论文里的论点,他们代表15个缅甸村庄进行维权,这下美国公司可就不再轻松了。1997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洛杉矶联邦地区法院裁定美国法庭可以裁决美国公司在海外串通参与暴行的案件。

后来便是一系列的上诉和抗辩。最终,2004年12月,就在审判宣布之前数月,优尼科公司实现庭外和解。尽管赔偿金额从未官方公开,据报道优尼科公司为此支付了数百万美元。

对于当事人,重要的已经不是钱,而是道义。一个法学生,还有那些和她一同工作奋斗的人们,证明即便是在世界另一头的偏远村庄跨国公司所施加于他们之上的不公也是错误的。其中一位受害劳工说道:“我并不在乎钱。我所想要的是让整个世界知道优尼科曾经对我们做了什么。现在你们都知道了。”

雷福德和卡索瓦在1996年结婚后,继续在国际地球权工作,致力于挖掘国际商业所造成人权践踏的行径。全世界的公司——无论是印度尼西亚、尼日尼亚,还是其他地方——现在都在被要求去思考它们以前不曾承担的对于人权的责任。

译后随想:

翻译不到一半就想放弃了,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也就无力翻译了。但本着善始善终的原则和为了不被自己鄙视,还是坚持了下来,当然也是为了让别人来读它喽。许多地方都是随性而写,相较于原文会有些走样,但意思应该到了,所以不强求。反正做人又没下辈子,别对自己太狠太着急。

本着讲小故事的原则,我不会去站在什么道德的或是人性的制高点发一通感慨。只是觉得,有江湖就有江湖杀戮,在人的社会里就是会有个三六九等、你多我少你少我多。公正平等什么的,大都是些悖论,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虽然公正平等之于我们是最不切实际的,但也是我们最应该追求的。永远到不了嘴边的肥肉才是最香的,所以自己的老婆再漂亮不比别人家的老婆。嘻嘻,一句玩笑。为什么要公正平等?我相信这不是小时过家家分糖果的人人一样;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发展的权利和选择的自由。我可以不是名人之子,不是官宦富商之后,事实上真就他妈的不是,但我、每个人都该有实现个人价值和生存发展的空间的。不害旁人,他们已不该来规范我劝诫我妨碍我。否则,就革命了,就造反了,大家就都别过好了。

国家丫的最讨厌了。国之公器为民生,为民权;若只为某人某些人,便该反了。前句是口号,后面是事实。但谁是民,谁又是某些人呢?所以呀,终究是王朝将相侯,东西南北中罢了。所以呀,不反了,不反了,你丫别太独就哦了。

是不是悲观了点?忒悲观了。悲观就悲观吧。平时乐呵着,偶尔闷骚下下。就这样,活着到死。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