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文:早期网民撰写的评价方舟子的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25-2012 19:3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USB和舟子的旧事
有人说@方舟子 是中文互联网的祖师爷级人物,其实更准确地说,方舟子是中文互联网最先被称为SB的人物,是中文互联网的SB祖师爷,而且这位“网络奇才”当年将“方傻逼”翻译成“mother fucker fang”,其水平之高,中文网络世界半边天为之轰动,至今老网民仍然无法忘怀,请看解滨细说USB和舟子的旧事。

USB和舟子的旧事

(兼论舟子的“子”)

解滨

本来都已经说好了不再谈方舟子的文坛旧事了,但上个星期发生的那起USB事件让俺想起了17年前发生的一件网络上的大事。 俺要是不把那件事说出来,不但对不起网上的老少爷们,也对不起历史。 所以俺破例再写一集,就算是集外集吧。

上星期,新片《黄金大劫案》的主创到上海复旦大学松江校区会学子。导演宁浩弄来大牌英语培训专家罗永浩坐镇,更请到青春偶像韩寒压轴登场,场面火爆。韩寒念念不忘拿对头方舟子开涮:“在人生当中有很多不如意事情,有很多的人在背后诋毁你。但我只有一句话,路边几条臭水沟,不及江河万古流。” 现场的最高潮,还是韩寒和罗永浩对方舟子的调侃。 宁浩现场送二人每人一个“金砖U盘”。罗永浩接过金砖U盘后,立马声明,“我在方舟子出来说之前说,这是假的金砖。”  主持人让二位送给方舟子一句话,韩寒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个USB吧,我想对他说三个字:U,SB!”

这话让MM们当场笑翻。 看来韩寒未必是完全不学无术,但他脑瓜子有点歪,却歪而不邪。方舟子看了后会怎么想? 这个连俺都知道:

1. 韩寒,一个只会泡妞的赛车司机,一个体育生,文章靠代笔,考试靠作弊,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几秒钟内,从宁浩现场赠送的礼品里,提炼出一个能如此准确概括我的词语USB送给我? 那绝对不可能! 那家伙不是韩寒,极有可能是整容后的韩仁均!

2. 韩寒,连高中都读不下来,英文考不及格,怎么可能准确地读出USB这三个字母的发音? 那是别人的发音! 这一次不是代笔,而是代口,后台有人对口型!

3. 那场发布会前,韩寒一定参加了至少3场闭门排练。 他该说什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韩寒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有人看见,当时韩寒的英文实在太臭,笨到教都教不会的地步,最后只好找人对口型。

4. 现在的大学生都被韩寒洗脑了,不学无术,崇拜流氓。那个发布会的火爆场面就是证据。 韩寒这个伪青春偶像误人子弟,要把韩寒的伪装彻底揭开!

……

……

言归正传。 那天俺听韩寒说方舟子USB,心里一惊:这也TMD太巧了吧! 这是他信口开河呢,还是他早就知道那件旧事? 咋这么巧呢? 俺上几篇说过,方舟子是中文互联网文学的始祖之一。 但当时限于篇幅俺没有来得及交代许多更精彩的事实。比如说,中文互联网上最早的USB事件,就是方舟子的杰作!

众所周知,“SB”是“傻逼”一词的简写,国骂之一,意思是啥大家心知肚明。 虽然这个词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早已普及,但被搬到互联网上,还是始于ACT。 早年中文互联网主要只有CND和ACT两大家。 CND由于有编辑严格把关,所有的脏话、下流话或非文明语言都被拒之门外。 所以那个时候网民们要说不干不净不清纯不礼貌不河蟹不友好不可爱不文雅的话就只有去ACT了。

那么,是谁第一次在中文互联网上使用“傻逼”这个词的呢? 俺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所以俺去alt.chinese.text搜了一下。 那里面大多是乱码,搜不出来,俺就去alt.chinese.text.big5碰碰运气。alt.chinese.text.big5是ACT的HZ码的不完整镜像,用的是大五码。 经过一番紧张的搜索和排序,俺初步判定,中文互联网上第一个在网上说出“傻逼”一词的应该是一位笔名叫“冬冬”的网友,时间是公元1993年4月24日凌晨5:57 分。 这一记录比CND早了整整10年!

而世界上第一位在网上不幸惨遭网民痛骂“傻逼”,冤深似海的受害者,不是别人,正是如雷贯耳的网络奇才,打假英雄,科普作家,方舟子! 时间是公元1993年11月6日凌晨3:20分。 此话千真万确,链接在此: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a ... 6c#c1f9dba6f3bf0f6c

请注意这个镜像上帖子的时间比原帖(HZ码)晚4分钟。 网上搜不到比那更早的含有“傻逼”的中文句子了。 所以我正式宣布,今后我国可以将每年11月6日法定为网络SB日,以纪念……。

由于上面这个帖子中含有大量的限制级的人身攻击用语,我就不便直接引用原话了。从这个帖子也可以看出来,我说方舟子“文人相轻”,其实是有历史根据的。 这个帖子应该是中文互联网最早说他“文人相轻”的。 那个时候,方舟子在ACT打遍天下是事实,但他被人家追骂、调侃、捉弄、搞笑的事情也是常事。那也可以说那是早年中文互联网上一道诙谐却又有点亮丽的风景线吧。

但中文互联网上第一个有据可查的USB严重事件,却发生在1995年。 那一年,随着方舟子在中文互联网的名声鹤起,对他不屑一顾的噪音也随之高涨,乃至于当时一些文采飞扬的网友拿他的事迹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有时这些文学作品拿捏不准,散发出一点人身攻击的味道。 例如下面这一首当年曾在ACT流传的藏头诗:

蛋花汤里撒椒盐,
八宝饭中掺虎鞭。
王侯昔日壮阳朮,
帐罗之内何缠绵。
混沌世界出贼子,
子虚鸟有常鬼辩。
舟横野渡遭雨打,
方知被弃讨人嫌。

(Warning! 以下这段文字含有儿童不宜内容,18+++)

到了1995年,方舟子终于忍无可忍,开始考虑捍卫自己的正当的合法权益,状告对他肆意抹黑的网友。但这里有个技术难关,这就是在ACT上骂人的,大都使用的是中文。 人家老美不懂中文,怎么接手这个案子呢? 所以就要把那些中文骂人的词句翻译成英文才行。这其中要翻译的一个词就是“方傻逼”。 网络奇才当年是如何翻译“傻逼”这个词的呢? 他翻译成“mother fucker”!

当年的这个翻译,其水平之高,乃至于中文网络世界半边天为之轰动。交口称赞的有,拍案称奇的有,惊掉下巴的有,笑得前仰后合的也有。 一直到今天ACT的老网民还无法忘记这件事。

这件事成了当年ACT的一大奇闻。以至于网友“黄毛女”当年把这列为“九五年ACT十大新闻”之一。 链接在这里: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 ... bb#8f683b73ab01adbb

这就中文互联网最早的USB事件。  本来,“傻逼”这个词在ACT还只是粗俗之辈的口头禅,出现频率较低。 但打那以后,“傻逼”一词就正式荣登大雅之堂,火爆起来。 后来演化成“傻B”、“SB”,广为流传,但意思还都是原来的。 今天在中文网络上这个词继续发扬光大,成为老少咸宜,男女通用的最常用词之一。每当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应该饮水思源,想一想互联网的前辈为了这个词的普及应用经历了多少暴风骤雨、冰雪严寒啊。

上面提供的那个链接中,黄毛女所提到的方舟子有关“荀孟师生关系”、“周作人被红卫兵打死”、“水切酶导致蛋白质突变”、“李敖是胡适学生”等惊人之语当年确实把网友们彻底雷倒过。例如,他有关“荀子是孟子的學生”这个重大发现的原话就在这里: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a ... d/3d31f470578a30b9#

俺说方舟子是中文互联网文学的祖师爷级人物,俺也说过他是当年的掐架冠军。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失手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中文互联网上谁是SB冠军,可能目前还无定论。 但谁最先做SB的(或被做SB的),可能大家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 以后历史学家们要评选中文网络的SB祖师爷,估计争议不会很大。

读者如果想自己对中文互联网早期历史做一番查证,也十分方便。早年ACT的HZ码版本的原始资料还都在,那是最全的,只是没有读取的工具了。 大五码有个不完整的镜像,在这里: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alt.chinese.text.big5/topics

还有一部分是UNICODE的,缺乏1995年以前的资料,但以后的资料还不少。 在这里: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ese.text.unicode/

上述两个链接都提供内容搜索。 在搜索窗口键入关键字就可以得到结果了。例如,要搜索有关方舟子的信息,只要键入“舟子”(不带双引号)就可以了。这是因为当年在ACT很多帖子称呼他时用“舟子”而不是“方舟子”。 如果搜索“方舟子”就有可能漏掉许多精彩的帖子。

早年人们在ACT称他“舟子”,毫无贬低之意,恰恰是对他最崇高的敬意。 方舟子恨不得人们早日去掉“方”而直呼其“舟子”。 因为他这个笔名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经典是由“诸子百家”各派所代表的。 例如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孙子,等等等等。 一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裂带,不再出“子”了。 一直到了公元二十世纪末,中国终于出了一个“子”,这就是舟子。 舟子的出现,链接了中华文化的千年断裂带,打造了古今中华文化第一奇观,开创了多学科、跨领域的最新思潮,把中华文明带入一个最新境界……。

鉴于方舟子在中华文化和文明的特殊地位,我呼吁从今以后国人应该尊称其“舟子”。 在引用他说过的话时候可以简单地使用“子曰”。

子曰:“握紧我的手 / 让我的图腾烙在你的手上 / 请传递这一把火 直到 / 百年之后 我所有绝望的嘶叫凝固”……。

--------------------------------------------------------------------------

《揭秘方舟子如何冒充中文互联网先驱》

作者:岳东晓

    前一阵有不少网友要我批判方舟子,据他们说,方舟子自称是中文互联网的先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我当时一笑置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自称是互联网先驱,经常被美国电视脱口秀和政客作为笑话讲,只要谁说自己发明了互联网,台下肯定是会意的哄堂大笑。方舟子如果真这么说了,就是贻笑大方。所以,我没有理会网友们的多次请求。
      
    但今天突然在网上看到方舟子题为《互联网的力量》的演讲记录,时间地点是2010年11月20日互联网年会。这个演讲的大部分内容是方舟子自称为互联网“恐龙”级人物、中文网络先驱。方舟子称ACT是“第一个中文的网络”,他在上面跟人掐架,后来ACT之类被淘汰,1996年,他办了新语丝网站,搞了个论坛,其简历居然确确实实地自封为“中文互联网先驱”。真是这样吗?
      
    我是1990年秋季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的。到后,找系里的教授要了一个EMAIL账号,用陈旧的VAX终端与各地的同学联络。大概一年后,在计算机系的机房获得了账号,开始可以使用UNIX工作站。其后,我同时在计算机系攻读学位,所以,对互联网的那段历史我是亲历者。期间,我与其他中国同学一样,都在互联网上阅读中文。当时北美中国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一份称为《华夏文摘》的电子刊物,由CND创办。那时候,方舟子估计还不会上网,也就不存在《新语丝》。
      
    《华夏文摘》创刊于1991年4月5日。根据该刊物于1991年4月11日发表在SOC.CULTURE.CHINA上的帖子,它在10天内即获得1000名订阅者(通过EMAIL),正在征求技术支持编写相关的中文阅读软件。
      
    SOC.CULTURE.CHINA是一个USENET里的一个讨论组。USENET是一种分布式的讨论系统,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用户通过一个NNTP客户端程序与本地的服务器连接,读贴、发帖。其运行机制是:不同服务器通过互相订阅,拷贝各自张贴的信息来实现帖子的流通,因此张贴的内容并不能立刻被其他读者看到。另外,USENET最初是设计成使用7位的ASCII码,而中文(GB2312)用两个8位字节编码汉字,因此中文不能直接用于USENET。如果是发中文文章,只能以附件的方式,进行编码之后才能发出去。而读者必须下载附件,解码才能阅读。这有点不方便。
      
    后来,一群中国人采用了一种称为HZ的7位标准(RFC 1842,RFC 1843)来编码GB2312(这是中国人制订的最早的互联网标准)。在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网管的帮助下,于1992年6月28日设立了ALT.CHINESE.TEXT这个新闻组。ACT的统计表明,一年之内其读者人数达到了5万多。一年之后,又设立了ALT.CHINESE.BIG5,专门面向繁体字的读者(从这个角度,简体中文走在了繁体之前)。同时,海内外学者们开发了一系列软件,从DOS、WINDOWS,到X WINDOWS,应有尽有。我曾经用过SimpTerm(Windows),CXTERM (X)等。对这些人为中文互联网做出的无私贡献,我们都应该表示感谢。(后来我也抽时间写了一个GB-HZ免费工具,做了一点点回馈)

    看到这,读者应该明白,ALT.CHINESE.TEXT(ACT)不过是USENET这个系统下的一个讨论组。相当于一个具体的论坛栏目,具体来说就是硬盘上一个目录。方舟子却把它称为“第一个中文的网络”,显然是不明就里。毕竟,他不过5万多ACT读者里一个密执安州立大学学生物的学生。

    方舟子最早出现在ACT应该是1993年。他所用的EMAIL地址是fangshim @student.msu.edu。我找不到任何方舟子1992年在ACT上发言的记录。甚至找不到方舟子1993年以前在整个USENET上发言的记录。
      
    1994年,加拿大米盖尔大学的一群中国人建立了一个Gopher服务,叫“太阳升”(Sunrise)。我找不到更早的记录,但是根据1995年10月的记录,太阳升上当月 入库的资料有《枫华园-第70期》,《华夏文摘--第237期》,《郁金香--第9期》,《华德通讯-第25期》,《华夏文摘增刊--第68期(张爱玲作 品专集)》,《新语丝--第21期》。其中《枫华园》是加拿大中国学生在1993年创立的电子刊物。当时,网络上的名笔早就有图雅等人,留下不少好文章, 好像一度是《华夏文摘》的编委。除《文摘》外,ACT上的各种电子刊物令人眼花缭乱,如
      
       《窗口》,1993年4月创刊
       《枫华园》,1993年9月创刊
       《北极光》,1993年10月创刊
       《美人 鱼》,1994年1月创刊
      
    基本情况是,会写字,能上网,就能办电子文学社。这种东东,稍微大点的大学都有,明大的文学青年们就办了一份《明华》,好像还有学校资助。方舟子《新语丝》之后才出现,顶多排名第6。他写的东西唯一有点印像的是那篇讲袁崇焕的文章,但最近却被亦明指控为抄袭金庸。我是没有逐句对比,但亦明应该不会乱讲。可见,方舟子的《新语丝》根本不是第一份中文电子文学刊物,方舟子算不上什么“先驱”。
      
    至于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根据他自己的陈述是1996年才建立的,那时候,中文万维网早就已经起来了。万维网是搞物理的人发明的,然后再传到搞计算机的那里,所以我属于最早使用万维网的那群人。1993年MOSAIC浏览器一出来,我们就用上了。方舟子提到的Gopher就是明尼苏达大学开发的(Gopher是明大的标志),它一度占据了很大市场,但由于明大宣布要收取许可费,导致很多用户转向万维网。在密执安州大学生物的方舟子过了三、四年才知道万维网并不奇怪。
      
    新语丝网站目前使用的软件是一个学生在1995年左右写的免费软件,叫WWWBOARD。我在1995年时用它运行《中国军事论坛》,结果发现它有很大的稳定性问题,经常导致数据崩溃,需要修复,后来只好自己写了一个称为ANYBOARD的软件,一度卖几千美金一个拷贝(最初用的就是ANYBOARD,但后来他们发现需要购买软件许可之后,更换了)。可见,新语丝网站搞了10多年,所用的技术还是最原始的。这也从侧面说明,方舟子基本不懂互联网。
      
    方舟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而且是一个相当落伍的、菜鸟级互联网用户,却冒充为中文互联网先驱,这比唐骏的大头贴发明的水分还多得多。这种自吹自擂的说法,让人笑掉大牙。


《揭秘方舟子如何冒充中文互联网先驱》一文导读

作者:岳东晓

    有些人在读了《揭秘方舟子如何冒充中文互联网先驱》(“揭秘”)一文之后,试图采用降低“先驱”标准的做法,把方舟子继续打扮成中文互联网先驱。这是低级的游戏。

    我的文章写的很清楚,大家在中文网上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方舟子可能还不会上网。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生物系的IT建设显然落后于其他科系,密执安州立生物系就更滞后了,而当时在美留学的大部分不是学生物。

    有人说,方舟子举办的《新语丝》是第六种中文电子刊物,这个老六的位子算得上先驱。这个说法存在两个问题;(1)这个第六的说法没有根据,我文中写道:当时【基本情况是,会写字,能上网,就能办电子文学社。】,《新语丝》出现之前,网络电子刊物如雨后春笋,相当泛滥;(2)即使《新语丝》属于早期的中文电子刊物,也不符合先驱的定义。

    先驱,顾名思义,必须是带头人。《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引导者”。我在“揭秘”一文中指出,ACT在创立于1992年,1993年读者人数达到了5万,而方舟子进入ACT是在1993年。方舟子的粉丝们如果排除对方舟子的感情因素,应该承认,在中文网上,方舟子只是一个跟进者,而不是引导者。

    当然了,方舟子的粉丝们可以说,这个引导者可以是复数,走过长征的,无论伙夫还是炊事员,也可以算是革命先驱,方舟子虽然上中文网是在5万名之后,那还是比中国大多数网民早。

    如果要这样扩展定义,我也同意,但方粉们必须承认,如果那样,在互联网上,我(以及一大批人)就是方舟子的前辈了。呵呵。

----------------------------------------------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小 中 大
網事拾零──方舟子在ACT
2012/06/22 21:06:41瀏覽341|回應1|推薦7

        方舟子也算個「時人」,尤其是近來跟大陸作家韓寒「打得火熱」,所以在這兒談他,倒也不壞我「時論」的規矩。也罷,就讓田老大來講講古吧。



什麼事兒都有「緣起」的,今年三月下旬,我忽然接到大陸廣州「南方週末」記者葉飆的一封email,希望我談談方舟子,提供他們專題報導的材料。我感到很奇怪,方舟子是大陸人,當年(近二十年前)在中文網路上活躍的也多半是大陸人,怎麼找上我呢?原來是因為這一篇:「方舟子」和網路世界(http://blog.udn.com/YST2000/195186)。這一篇不是我寫的,但我有作回應,透露當年ACT的一些往事,被記者看到了,所以跟我聯繫。雖然「南方週末」只要我提供一些材料,但我覺得許多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於是花了一個晚上,寫了一篇「方舟子在ACT」給他們參考。寫完我就忘了,沒想到昨天專題刊出來了,題目很怪,叫「方法:方舟子與他所影響的論戰法則」(http://www.infzm.com/content/77312),裡頭提到我(王排)的地方挺多的。



一向「碼字」極快的方舟子,不改立即反擊的本色,不到一天就在他的blog寫了一篇「《南方週末》是如何構陷我的」(http://fangzhouzi.blog.hexun.com/77117122_d.html)。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我常常覺得,blog是一個可以保留「史料」的地方,我當時既然寫了那麼一大篇,又引出了一些後續,不妨把相關的資料留在這裡,給對於中文網路發展有興趣,或是對方舟子有興趣的人看看。對於不熟悉方舟子是誰的人,我簡單作個介紹,他是密西根州大生物化學博士,在短暫博士後研究後回到中國大陸,成了著名的「打假鬥士」。根據他文章的說法,我是當時他的「論敵」之一,「而且是很不起眼的一個」(哈哈!)。



沒興趣的朋友,看到這兒就可以打住了;有興趣的,我建議先上「維基」看看方舟子的基本資料,然後往下看我寫的這篇文字,再看「南方週末」的報導,最後再看方舟子的回應。



最後不免蛇足兩句:方舟子斯人斯事,可以從很多面向來看,所以每一個人的解讀都會不盡相同。在我看來,一個社會裡有方舟子這種人,做出一些比較「另類」的事,至少證明了這個社會尚有活力,不是一灘死水。至於是好是壞,是勇氣還是偏激,那就由眾人評說了。附帶一提,當年ACT上的帖子,用google大多都能找到,只是需要一點轉碼的工夫。



田英奇



方舟子在ACT

王排



        在談方舟子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把ACT的來龍去脈大致說明一下,我也必須先聲明,這篇文字全然是我個人的觀點,並不表示別人的想法也是如此;我也始終認為,有許多ACT網友比我更有資格寫這個題目。ACT的全名是alt.chinese.text,其中alt是alternate(交流)之義。在1990年之前,網路尚在啟蒙年代,連email都很少見,唯一能夠與沒見過面的同好交換訊息的方式,僅有新聞組(news group,ACT有人翻譯成牛嘶咕嚕鋪,或牛屎鋪),ACT是第一個使用中文的新聞組,在此之前大陸留學生喜歡上SCC (society.culture.china),台灣留學生則去SCT (society.culture.taiwan)。1992年夏天,魏亞桂在他的朋友Steve Mosier的協助下創立了ACT,生日是6/28,而魏亞桂也成為ACT公認的創始人。



        ACT的歷史其實不長,1993和1994是全盛時期,到了1996年幾已名存實亡。然而許多深入參與的人,都會認為ACT是他們年輕歲月中一段重要痕跡。雖然ACT曾號稱有四萬人瀏覽,但是常常上去發帖子的人應該不到百人,這些人多半是來自中國各地,包括台港的留學生,以男性、學習理工者居多。



        可能有人會以為ACT的沒落是因為吵架(掐架),其實這只是一小部份,ACT真正沒落的原因,是因為Window 95已經成熟,加上網路的速度更快,質量更好,配合Window豐富的圖像、聲音搭配,僅有文字形態的新聞組、gopher、BBS都失去了吸引力。在ACT之後有不少人去了(或創立了)各種論壇或電子雜誌,有起有滅,時至今日blog和Facebook盛行,但是參與各種論壇或是group的人還是不少,顯見單純文字交流的方式仍有存在的價值,甚至反而避免了商業的色彩。



        現在入正題。我大約是在1992年末參與ACT,當時正在美國Ohio State University唸博士班。吸引我的原因,除了可以看到中文之外,許多討論話題都很有趣,尤其多半是來自大陸的同學,對我這個從台灣來的留學生十分新鮮。發表的帖子有長篇大論,也有輕鬆隨筆,其中方舟子寫的「大明小史」,對於我這個歷史外行來說,看來十分過癮。後來知道方舟子的專業是分子生物,沒有驚訝,但十分佩服。沒有驚訝的原因是大明小史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統科班出身的人寫的,當年在海外的大陸留學生絕大多數是學理工,但是文化素養都很深厚;而佩服的原因是我覺得大明小史(在我一個外行來看)寫得非常好,顯然是讀過不少書,而且「消化」而寫的。在國外唸學位功課絕不輕鬆,方舟子能夠碼字那麼快,且寫來條理清晰,真不得了。在方舟子打假成名後,有人攻擊他留學時都泡在中文網路上,而且盡是抄書,我覺得很不公平,人家到底把學位拿到了,無論你喜不喜歡這個人,他在中文網路的成就(包括發表文章、編輯電子報等)非凡,換了別人就難辦到。



        然而,除了這些「成就」之外,方舟子在ACT人緣之壞,也是無與倫比。為什麼呢?這話要從頭說起。眾網友們上ACT,圖得是什麼?在國外當窮學生,多半也是光桿兒,學業、生活、感情到後來的畢業求職,無一不苦悶,有一個地方能串串門子,砍砍大山,甚至發洩一下苦悶,當作一個retreat,而網路「看不到人」的虛幻,更增加了新鮮刺激,ACT就是這麼個地方。因為每一個人的背景都不一樣,所以話題就五花八門,但是每一個人一樣的是,大家是來這裡輕鬆找樂子的,有點茶館口沫橫飛的豪邁,或是靜夜(因上網多在晚上)西窗翦燭的感性。方舟子原本跟大家也沒什麼不同,但是慢慢的大家就發覺,他太愛較真了。有許多事大家聊聊就算了,他一定要上綱上線,甚至主動找人鬥嘴,而且讓人感覺多半是他自己先有了定見,再去找資料反駁他人,證明自己;意見跟他不一樣的,他必窮追猛打,好像非要人家認輸不可。前面說了,大家是來找樂子的,平常寫論文看老闆臉色已經夠煩了,在這兒幹嘛還玩真的呢?本來大家都還客客氣氣的,但是方舟子這麼幹,態度又很「魯迅」,原本不少和方舟子算交情不錯的,也都被搞得不甚愉快,甚至翻臉。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方舟子有種奇怪的情結,他似乎很喜歡把人家「鬥倒」的那種征服感,不管是他真的「勝利」,或只是別人口頭講不過他,甚至包括人家不想理他,他都一定要在字面上把對方講到非常不堪,一無是處後才罷休(有時還不肯罷休),反過來如果沒有人跟他「鬥」,他可能還悵然若失呢!方舟子非常崇拜魯迅,如果對魯迅的作品及心態有深入研究,再來看方舟子,我想可以更為透徹。



        方舟子的問題不僅於此,他對於別人的標準和對於自己的標準也不一樣。他對旁人指證歷歷,一副要吃人的樣子,但是別人反過來揪出他的錯誤,他卻從來不承認,不是把對方的質問刪掉當沒發生過,就是東拉西扯,把話題引到他的戰場反擊,要他承認錯誤道歉,恐怕比唸任何的繞口令都難。不過說實話,二十年後回想起來,這一點不能單責方舟子一人,許多學者都極端自負,自我膨脹到以為自己就是真理,要他們認錯好像就是丟盡顏面的事情,說死了也不幹。這樣的人到底維護了多少自己的「真理」,我不知道,但是這種人絕談不上勇敢,因為道歉是需要勇氣的。方舟子自己曾經說過:「風度一斤值幾個錢?」我的一個朋友虎子回答的最好:「風度不值幾個錢,因為風度是無價的。」



        舉我的例子,或可當作一個取樣案例。我和方舟子交手(不算是交惡吧?)是因為我在ACT寫胡適(後來集結成「三十歲之前的胡適之」一文,至今流傳於網路,但多半沒有作者的名字,甚至被按上別人的名字),方舟子似乎是因為有些和他吵過嘴的人喜歡這些文字,加上他是魯迅的信徒,所以開始發議論,說胡適很淺薄,「把文章寫得清楚明白有什麼了不起」等等。方舟子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可以頭頭是道,但是他不熟悉的領域也很多,卻又要擺出什麼都能談的姿態,那當然只能臨時找資料上陣,有時難免出錯,有時就錯得有些離譜。為了和我鬥嘴,他先扯出瞿秋白的文章來罵胡適淺薄,向敵人交心等等,卻經不起我拿歷史反駁;後又講到他似乎並不熟悉的「中西文化論戰」,從說鄭學稼「平實理性」,到「不信胡適被國民黨打壓」,又扯出「李敖本是胡適學生」,錯誤百出。問題在於他不肯在嘴上吃虧,又去找資料想證明他為什麼這麼這麼說(當然是對的),亟欲表現自己很懂,沒時間消化資料下就又搞出更多的錯誤來。到了沒辦法自圓其說的時候,方舟子要麼就視而不見不回答,要麼拿些資料搪塞,甚至把一些議論無中生有的塞到你的嘴巴裡,你要一個個更正回答忙都忙死,他也就脫身了。任何話題總有偃旗息鼓的一天,一場爭論的輸贏往往很明顯,旁人都看在眼裡,當然我們會想過去就算了,可是方舟子可說是睚訾必報,到處找碴,甚至等到很久以後你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他就見縫插針,甚至大翻舊帳來報復,似乎不如此無法「扳回一城」。我反倒是因為有了這次經歷,開始對胡適愈發有興趣,做了些研究工作,至今不衰,也算是因禍得福;不過當時ACT有些網友常常拿我和方舟子「交手」的帖子來嘲笑他,他怪我不加阻止云云,事實上因為和他「交手」,吃過這種虧的人太多了,雖然大多數不至於跟他翻臉(因為實在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但看不慣而用刻毒言語罵他的人自然有,有些已近乎人身攻擊,但是不計較的人也不願意幫方舟子圓場說話,所以許多罵戰就越演越烈,有一次方舟子居然要找律師告某網友!演變到這種地步,ACT當然就沒什麼好留戀的了。事後我和一些網友談天,都會覺得「怎麼會有這種人?」但想想天地之大,什麼人都有,似乎也沒什麼稀奇。



        順帶插播一下,ACT用的是一種「漢字碼」(HZ),彼時台灣的BBS正在風行,新竹交通大學的網管做了一個gate,讓ACT的內容可以轉換成為「大五碼」(big5),呈現在ACTB (alt.chinese.text.big5)上,and vice versa。饒是如此,在台灣的網友上ACTB的人不多,一方面ACT絕大多數是大陸留學生,聊的事他們不感興趣,一方面台灣BBS好玩的太多了。在1995年12月,台灣舉行直轄市長選舉,當時陳水扁聲勢大好,引起一些大陸學生的意見,台灣學生也群起發言,居然越吵越兇,話題越扯越廣,還有人以技術方法殺帖子搗亂,一時烏煙瘴氣,新竹交大網管黃世昆覺得太亂了,加上ACT這裡有人提議,於是就把轉碼gate關閉,也就是所謂的斷網或分網。就記憶所及,這個事件與方舟子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方舟子對台灣也從來沒有什麼好感(對此之原因,有一些傳言,但是我無從證實,不過不會是因為我,我的份量沒那麼重),他常批評台灣的BBS是「中學生水平」。其實方舟子不了解的是,沒有人會在台灣的BBS上詩詞歌賦一番,台灣網路的文化是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加政治,看在學識淵博的方舟子眼裡,當然會以為是中學生水平。



        想起著名的「剃頭詩」裡不是講,「請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嗎?多半和方舟子交手過的,就不想再搭理他,因為大家都有事情要忙,學業、事業到後來的家庭生活,但是也總有人不喜歡方舟子這種個性,喜歡反過來撩撥他,甚至挖好一個陷阱給他跳。越是如此,方舟子似乎心裡就越不平。ACT沒落之時,也是許多人學業結束,邁入新生活的時候,方舟子拿到博士學位,去一個很不錯的學校做博士後研究,也開始搞他的「網路事業」。就我記憶所及,他在ACT時候曾大力維護演化論,痛斥有人主張「登陸月球是謊言」(那其實是美國某小報鬼扯出來的,但有人卻當真),也大罵聖經「錯誤百出」。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方舟子已經開始針對一個個特定題目去「打」,可能就是他日後「打假」的發軔。



        總結方舟子在ACT,我不覺得ACT的人物、環境或事件怎麼樣影響了方舟子,或造就了今天的「打假鬥士」,我相信如果問他本人,他也不會這麼認為。ACT只是方舟子人生一個階段的某一個舞台,他的本性就是如此,沒有什麼人或事可以塑造他。如果要問我,總體來講我對方舟子還是很佩服的,但是跟二十年前有一點不一樣。態度當然還是個問題,但是從大的角度來講,打假要花時間,犧牲自己的事業得罪人,但是很有價值(當然,前提是打得對)。中國假的人、事、物太多了,我們無論什麼原因,沒有去(或沒有能力)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如果成名不算是什麼好的話),而方舟子無論因為什麼原因(想成名,甚或想謀利,只要不是勒索)願意去做這件事,揭穿一些偽君子的假面具,我都是很佩服的,至少我就做不來。當然,方舟子仍然那麼自負自大,態度仍然那麼不友善,多少會為他打假工作打了一些折扣,但是那也是他自己選擇的,我們沒有人想,也沒有人能夠影響方舟子,他自己選擇這條路,他自己選擇這一種方式, 當然他也得到一切的結果。



王排  寫於 2012/3/25  婆娑之洋 美麗之島

�X�B: 網事拾零──方舟子在ACT - 田英奇觀點:他可能說出你心裡的話!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tyc54/6567030#ixzz1yrLzWP1p


---------------------------------------------------



上贴: ° 这个,小方的狗腿子们也该读读 作者 羽箭 (1779字) 分享 2009-11-26 19:27:38
本贴:     ° 方总舵的牛马走们听了 作者 羽箭 (5458字) 分享 2009-11-26 19:30:47
送交者: yu_jian 于 July 16, 2001 09:17:45:

方总舵的牛马走们听了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yu_jian 于 July 14, 2001 23:43:29:

学学方总舵当年被射成个刺猬的不败历史吧。免得一天到晚
无知无畏的。

Path: acsu.buffalo.edu!ubvms.cc.buffalo.edu!v096trqh
From: v096trqh@ubvms.cc.buffalo.edu
Newsgroups: alt.chinese.text
Subject: 泼皮,帮闲,道德
Date: 6 Nov 1996 22:37 EST


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认识到错误,从中吸取益处,是人得以不断完善自己
的重要途径。然而也有一种死不认错的人,从“蛋白质突变”、“春节也是
节气”到“杂环与碱基”,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还要强词夺理,言诡而辩,
进而恶骂对手,转移问题。这类人信奉的其实不是科学,而是自己的粉脸。

如此“第一好汉”本质上其实是“第一泼皮”。泼皮混迹于普通人之间,确
是无所畏惧的,因此也常常为“泼遍天下无敌手”而沾沾自喜。然而,泼皮
面对官府,往往就会换一副嘴脸,因了官府比他更泼的缘故。于是就摇身一
变成了起劲追究学生的错误、奋勇开脱主子的杀人罪责的帮闲。于是就对人
的良知肆意攻伐。于是就有了“上书与演戏”这样的文字。

非如此不能掩盖自家的下劣卑鄙。

所以,帮闲跟泼皮是同一种动物的两副面孔。区别仅仅在于面对的是主子还
是普通人而已。泼皮也有自己的“道德”,那便是对天理和良知的无所畏惧。
而帮闲的“职业道德”则表现在对主子的温柔体贴、善于凑趣上。说穿了其
实便是奴才,只是打扮成平民的样子而已。

泼皮与帮闲的道德原来是与普通人不同的。所以这类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
对泼皮也好,帮闲也好,说理的方式总是劳而无功的。网上的人对此也算有
体会了。唯一有效的方式便是如鲁智深一脚将其踢入茅坑中。

不过对“第一泼皮”这号落入茅坑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在乘风破浪浮江游
海水性奇高可以潜伏七天七夜的主儿,还得当头加上一棍。这时,泼皮便会
现出奴才的本相。

黄永玉先生画木头,题之曰:“从它的长相看,分不清究竟是道德还是智力
出了问题”。

我认为两者不偏不倚,都对。

羽箭

From: yu_jian@hotmail.com

Subject: [猪油-磷脂-进化论]
Date: Fri, 19 Dec 1997 10:41:09 -0600


: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
: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

这是某个生化屁吹笛吹出的泡泡。真是跟蛋白质突变一样的节气。纳闷
儿这位屁笛没学过物理学过生化没有。

这样的“磷脂”,生在进化教们脑子里,活脱就是“猪油蒙糊涂了心”。

“颈下挂腐鼠,誓死不认错”。猪油才子这回又要怎么妆扮这股狗屁?
连“春节也是节气”、“氨基酸通过氢键、范德华力聚成蛋白质”都敢
捍卫的生化影子大嘴巴,总不至于就这么认了错吧?

YJ

-----------------
From: yu_jian@hotmail.com
Subject: talk:〖装死的磷脂〗
Date: Wed, 24 Dec 1997 11:33:08 -0600


方舟子科普道:“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
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磷脂。”

方大嘴显然不知道什么是磷脂。磷脂是含磷酸基的,而“二者”都
不含磷元素,反应的结果是生成脂肪,譬如猪油。连磷脂的基本结
构都不知道,真好意思整天卖弄自己那点生化。

其次,脂肪酸与甘油加热到“干燥”生成不了任何新东西。“干燥”
在化学上指的是除去游离的或吸附的水。去结晶水的过程已不是干
燥过程,而是应当说是“脱水”过程,它包括了化学键的断裂。方
在这里明明说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物是脂粉与水,是典型的分子间
脱水反应,根本不是什么“干燥”过程。这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当
然,跟方大嘴扯化学是有点欺负他。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不了
解的人,还指望他懂化学?

一个理论得到实验的支持,并不就必然意味着它是最后的东西。就
进化论而言,科学只能说到这里:“现有的事实与这个理论是基本
吻合的”。多迈一步就是进化教了。

科学上的证明是一件非常严格的事情,只有进化教徒才会信誓旦旦
地声称自己的生命起源理论已被“证明”。科学要求有一说一,有
二说二。写科普最忌的就是把相对当绝对。自欺就罢了,以欺人则
流臭百世。

相比之下,磷脂与猪油的区别,倒是末节。学过高中生化的人,多
半已经知道两者的不同,未必就会上这当。

一个人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还是可以夸耀
他的生物化学博士头衔。也并不一定就可笑了。可笑的是编逻辑胡
搅蛮缠。或者如这回,装死不吭声。

不知这死不认错的功夫是天生的,还是从博士课程里学来的。没经
过世面的中学生们,怕是找不着南北了。博士与中学生的区别,就
在于此。

羽箭
过年了,出一回山。抓只鸡庆贺百鸡宴。


From: yu_jian@hotmail.com

Subject: 烂谷仓里的伪科学
Date: Sat, 27 Dec 1997 12:51:08 -0600

方博士也太无能了。憋了几天,就“嗯”出这么点借口?我还以为
你死不认错的本事提高了呢。闹了半天,还是个汤锅里的驴头,脑
壳软了嘴不软。

“两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您可还惦记着要出版,而且刚说过“不
怕过时”嘛!可见还是有“闲心”的么。怎么就“没闲心”管对错
了呢?挑人毛病的时候你也没讲究过什么时效嘛。就这么印成书了
你就算不怕误人子弟也不怕丢人?你就不怕中学生们拿了你的“磷
脂”去问老师?

作科学的,学术问题上认错就这么难?跟宗教差不多了吧?崐崐

批你的“生命起源”的人,多数人不是反对进化论,而是反对你以
相对作绝对的伪科学方法。扯什么神创论,不过是给自己找台阶罢
了。崐崐?p>“伪科学战神创论”,倒是该收入了“奇文集”的奇文。?p>婠鸺龒婠?br>-----崐?br>回山去也。


【中学的困惑】?p>中学的知识决不足以否定学科前沿。所以,可以被中学知识否定的,也一
定不是学科前沿。最多属于“后方紧吃”的那一类。崐崐

批你的生命起源文章,批的不是进化论,而是你的微球粘土磷脂想当然假
实验,以及你的以相对作绝对的伪科学方法。搅浑水掩盖不了你的谬误。
相反,更显现出你缺乏基本的科学态度。崐崐

指明了真理的相对性,反而赋予了它绝对的意义。譬如牛顿定律。反之,
就是科学教的活标本。崐崐

驳你的人都有博士学位。只不过用中学的知识戳穿你,格外有趣而已。

羽箭
不给落水者半根稻草崐崐崐

附:方氏自辩:
>还有把民主斗兽论,生命起源论,进化进化论还有我的登月造假论
>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弄在一起,是不是想把水搅浑?方舟子要把水
>搅浑,是要摸哪条鱼?崐崐

老哈和民主斗兽、神创论者、太极科学院院士们虽然有牛马之不同,却有
一点可以风在一起:都自以为自己聪明绝顶,一个人顶得过一万名专家,崐
用中学知识就可以断然否定其他学科的前沿成果。民主斗兽、神创论者、
太极科学院已风在了一起,太极科学院现在也做出种种媚态引诱老哈,老
哈若不站稳立场,也是有可能被风进去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可能转化成敌
我矛盾嘛。崐崐

方舟子崐崐崐

【博士的屁股】

一门学科前沿-譬如数学,如果不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其他学科的人没
资格置喙。如果用了其他学科的方法,就得受人检验。也就是说,你用
了算术,小学生也可以指出你的错误;你颠倒黑白,幼儿园中班的小孩
子就有资格指出。你死不认错诡辩,阿姨就可以打你屁股。管你是不是
博士,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你活该。

一个假说用了数学方法,用了化学的实验,却声称只有本门人才能批评,
就好比江湖骗子说只有江湖骗子才有资格拆穿他的骗术--你不是弱智
就是有鬼。

“以粘土为模板自发合成五十肽”,你是不是先得定义清楚“自发”二
字?照你的说法,“生物化学家把所有不用酶催化的反应都定义成自发”
。你这里说的是生化的“自发”还是科学界严格定义的自发?如果使用
了活化的氨基酸或高度不稳定的缩合剂脱水剂,只能算生化的“自发”,
不好拿来作你的生命起源证据的。如果是科学定义的自发反应,还说得
过去。不过我不相信方大嘴有胆量给出实验过程。崐崐

羽箭崐
---------崐
安心不让人过年崐崐崐崐

方大嘴开阖道:崐崐
大概这回道博士也觉得以中学知识驳斥前沿科学之荒谬了,所以也要亮出
士的招牌。然而那是什么博士呢?在生命起源问题上跟着神创论者上窜

【神创的小人】
Date: Fri, 02 Jan 1998 11:41:33 -0600

嗬!将老底子翻出来了。不就是上次被指出“春节省略等于节气”的荒谬时
恼羞成怒人身攻击的帖子吗?这回咱说的可是磷脂问题,你搬出这些是要证
明你的磷脂没错,还是生命起源理论正确?

挑你文章的毛病就是神创论,有趣。原来你的博士论文是靠了答辩委员会里
的一群神创论者的恩赐才通过的。一转身你就此大肆攻击基督教,真是个忘
恩负义的小人。

羽箭
------------------------

From: yu_jian@hotmail.com

Subject: talk:[失“节”事大]
Date: Tue, 20 Jan 1998 11:21:28 -0600

春节到了。俺又要踢方三才子了。已经把他的新年给糟蹋了,怎么
能让这屁股博士过个好节气呢?:)如果不赶节气给方三才子几脚,
今年牛矢铺的收成就差了。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那位穷学生,我看你是不了解网史。象方三才子这类的东西,不挨
踢浑身就犯病。挨踢于这神创的小人,就象劳动之于共产主义人类,
乃是第一需要。你反对党的踢人事业,不是要三才子的命嘛!

羽箭
---------------------
宜将剩勇踢节气,不可沽名怜蛋白。


From: yu_jian@hotmail.com

Subject: talk:〖 信则灵的“证明”〗
Date: Wed, 21 Jan 1998 09:21:47 -0600


〖 信则灵的“证明”〗

提起菜刀,它就把脖子缩进去了。放下刀,它又咬住你的小趾头--这是
从前渔夫笔下垫床脚的乌龟。我出山,它装死不吭声。我回山,这东西却
躲在阴沟里骂骂咧咧--这是方三才子。要过春节气了,俺就再下山一回。

蛋白杂环磷脂的笑话,只不过是生化一零一不及格。出在第三才子身上,
算不得新鲜。踩扁了也就是了,不用再拎出来。今天要踩的是三才子的命
根子--信仰变出来的“进化教”。

神创的小人方进化自骗道:

>〖 进化论和创世论〗

>如果生物科学不能证明生物的发展过程象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一样完
>全是自然过程,今天的生物学家“恐怕”还得象一百多年前的博物学
>家一样开口上帝闭口造物主了。达尔文之所以被认为是生物科学之父
>,就是因为他首次证明了生物是完全自然的过程,无需引入任何超自
>然的因素。


科学于未知,在有实验证据之前,只是老老实实地面对各种可能(包括了
神创),不作结论。不能信口“证明”。

开阖出“达尔文证明了生物是完全自然的过程”,真辱没了达尔文。什么
“证明”?实验证据不够。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也只是猜想。这号
证明,不过是迷信迷不信。跟科学没关系。

退一万步说,即使将来有了实验支持,生命过程真的“无需”超自然,也
不足“证明”地球生命的起源没有超自然的因素。

譬如说ACT的发展,无需有“神创的生化小人”这样的半瓶醋--难道
就可以“证明”三才子没在这里挨耳光,高高兴兴过春节了吗?

这样的“证明”,信则灵。拿来冒充科学,伏矢一堆,流臭五步。

羽箭


From: yu_jian@hotmail.com

Subject: 【春节闲话:羞愧的棍子】
Date: Mon, 26 Jan 1998 14:39:31 -0600

科学家可以有信仰,可以相信或不相信生命过程中有超自然因素。

科学家们相信的,不等于科学。科学家可能信超经验的东西,却不
意味着超经验的东西是科学。要“证明”,还得按科学的规矩来。
如果自封的“学科前沿”至今还弄不清达尔文证明了什么,那“前
沿”恐怕实际上是后方紧吃的自助餐,掏几块钱人人可去的地方。

能被中学知识驳倒的,不在真正的前沿是肯定的。多半是后方的大
嘴食客而已。时不时舞起生化的屁吹笛,张口闭口“否定生物学科
前沿”,也太高看自己这根笛儿了。

这就好比说,谁反对主席贴身女护士的丈夫,就是反对毛泽东思想
--请示过主席么?

屁笛儿每每顺过来当棍子使,恐怕是因了出了丑后很羞愧难当吧?

羽箭


------------------------------------------------


送交者: SanBa 于 August 20, 2001 13:22:46:

我见过一次方舟子

送交者: SanBa 于 August 17, 2001 12:09:17:

我见过一次方舟子,众人一起吃饭。此人在众人面前颇和善,甚至有
点NIAN不叽矶的,毫无网上牛逼哄哄,举世皆弱智而我独IQ的派头。

吃完饭,转身一个学物理的老兄就小声问我,方是不是GAY。我当即否定。
因为我知道方追过女人,而且有网上才女告诉我方向其表达过。

当年ACT时代,方算是晚辈。他上网时,图雅,不光等早出尽了风头。
方初来乍到也不敢造次,只是闷不坑声贴他的明史。要说方有什么成就,
也就这明史了。他那个博士就是往脸上贴金,几年博士后成果论文没几篇,
最终落得个寓公。实际就是个无业游民。他自己在见科大校长时承认是
无业游民,内心又有所不甘,报刊杂志采访就给自己按各种头衔。
生化学家之类的,谁能相信一个几年不搞生化的还是生化学家?
所以说他的明史还算个东西,因为,方确实认真读了明史,按步就班
从文言翻成白话。方不能说一点本事没有,长处是写东西条理清楚,
这当然不包括他骂人时的胡搅蛮缠。后来他所谓的科普,欺负中国
人不懂英文,大量从英文书翻译加抄袭,还经常由着性子不懂胡
发挥,简直误人子弟。

方的产量高,一天能贴出上千字,比后来被他瞧不起把往网当成发泄
地的朱海军毫不逊色。事实上方刚上网的目的也是寻找知音,猛和
图雅,唐三姨,陈嚎等人套近乎,壶手之类他看不上的人,他也不理。
我就曾收过他的邮件,把他所谓的诗往我信箱里塞。他大概认为我是
可以引以为知音,或者把他的诗弄到什么杂志上发表吧。方自称诗人,
做梦都想成为诗人,如果有人称其为诗人,那比所有生化学家,网络斗
士之类的称号都会让他激动。可惜他的诗真正是XXX牙,味同嚼蜡,没
有理他,所以这个知音我至今没交成。因为我用的是另一个名字,
他至今也不知道给我的信箱塞过诗。后来见到他也不曾问起,以他的
个性,如果知道是我,定会记恨一辈子。

方在ACT狂贴了一阵子明史,反响并不大,反到是他喜欢瞎搀和,什么
事都发言,让人知道有个姓方的。他是福建人,和北方人在一起,口音
让人笑话。可也就这让人笑话的口音里保持了古调,再加上他可能读过王
力的几本古诗入门书,格外喜欢在网上卖弄对平仄的知识。当时网上
的唐三姨,嚎等人古文的功底比方强,方套上了近乎,就开始显示了
后来酿成病态的胡搅蛮缠。方后来在所谓网史中说他这时吵架无数,全部
就事论事,不带一个脏字。不带一个脏字是对的。那时他还没在网上受过
后来的挫折,落下个出口就是弱智妄人的后遗症。但是,那时他胡搅
蛮缠的端倪已经露出来。旧贴子我懒着查,这种例子太多,比如一次方
说律诗中不可有重复。嚎当场就举了个杜工部的诗作为反例。方马上
说,我说的是一般,象老杜这样炉火纯清的大家,当然不在一般规律之内。
这简直成为方日后诡辩的标准模式。你指出他的错误,他马上偷换概念,
自圆其说。方人不笨,可是就是看不出来自己完全在狡辩,我怀疑这
可能是某种精神病的强迫性症状,比如有个大学教授反复洗手,从道理
上你根本不能理解,身为大学教授,他为什么不明白,已经洗了十几
遍的手是干净的。同样,你根本不能让方明白,你错了,你在狡辩。

打个比方,当年的ACT有点象公共厕所,谁进去了都可以尿。当时中
文互联网不发达,不象现在,方可以在读书论坛上自己尿自己的,各位在教育论坛

尿各位的。当年ACT是唯一的厕所,HXWZ是唯一的网上中文杂志。方遇
到的最大困惑是想把ACT这个最大的中国人的公共厕所改造成他家的餐厅。
方刚上网时,对网上各色人等还能克制,只和他值得来往的人谈点明史平仄
诗词之类。后来逐渐自我膨胀,他懂点平仄,贴点古诗,罢了,他那折磨人
所谓新诗也往上贴,所谓散文杂文也往上贴,到后来他自己的私信也往上
贴。他崇拜鲁迅,可能以为自己就是鲁迅了,在信用卡账单上签个字也可
以传世。这么膨胀下去的结果,就是惟我独尊,认为那帮网上混混风月客
任我淫屁X朝西肚朝东之类的小朋友不该来ACT胡闹,让我方某在这间厕所里摆了
餐桌开满汉全席。那帮混混正找不着人开牙,碰上方舟子这么个整天板着脸,
好为人师的真正经(不是假的),正中下怀。你管的着吗?我们家厕所,来了就
是尿的。

结果是方一败涂地,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一帮混混专往下三路上踢。
所谓对眼,斗鸡眼,方公公之类就是那时候遗留下来的产物。ACT没有板主,
谁上去了都可以乱说,方当然不能象现在读书论坛一样,我成全你,删了你
。但ACT和现在BBS不同的一点是,IP全是公开的。有了IP,方封不了人家,
却可以告状,当时上ACT被方告到网管的恐怕不在少数。方可以说对电脑基本
外行,网上的SERVER大多是UNIX,他也就在那时学了个什么是ROOT@XXX。
COM,用起来洋洋得意。

说起来方被网上一帮混混侮辱真有点自取其辱的成份。中国文人有传统的绅士
风度,所谓谦谦君子,道不同不相与谋是也。看看人钱钟书,真正的大家。
只顾下蛋,从来不满世界声明我是只母鸡,任何人采访,一概拒绝,任何评论,
一概不理。看的懂就看,看不懂拉倒。钱那么牛的人文革中还和林非为了鸡毛
蒜皮抡圆笤帚打架。结果搁下句话,和什么人相处就变成什么人,此事以后
不许再提。钱是真后悔,堂堂一绅士,怎么堕落到这地步,近墨者黑的力量也
太大了。ACT上的绅士淑女文学男青年女青年们基本保持着道不同不向与谋
的气概,自己弄自己的风花雪月,不理会混混们的胡闹,看不下去公共厕所的
乌烟瘴气就退网。最早走的是青青,后来晓佛,瓶儿等都是这么走的。后来
图雅走,留下句话,听说巴西蚊子比较大,从此失踪,比华盛顿的MISSING
INTERN还潇洒。

方舟子老老实实贴明史时还有点绅士风度,不理一帮混混,后来逐渐膨胀,
小心眼,权力欲,出名不择手段全暴露出来,逮谁和谁吵。一开始是和同
一战壕的战友,象上面举的那种狡辩的例子多了,弄的文学男女青年们都懒得
理他。偏偏他还不知趣,什么事都想插一杠子,不止文青的事想管,混混们
的事也特正义地想管。他甚至建议ACT要设管理员,意思当然是他自己来当
管理员最合适,就象现在的XYS。

写到此,正好方舟写了篇北大教授从来不难当的文章。文章又是狂捧鲁迅,
猛贬周作人。说鲁迅当讲师是因为兼差,周作人当教授是因为全职,这还说得过去,

接下来说周作人教希腊罗马文学“靠鲁迅的帮忙,才勉强能 应付教学工作。”,
,并因此得出个结论“北大教授,当起来何等容易,又何等好混!”
这又是方某信口开河,任意载赃了。周作人是公认的希腊罗马文学
专家,找其兄商量问题完全可能,“靠鲁迅的帮忙,才勉强能 应付
教学工作”,则完全是不顾事实的胡勒。方写东西就是这样。崇拜
鲁迅没什么错,因此不顾事实走极端胡说,搞鲁迅崇拜,鲁迅什么都能,
鲁迅自己也不答应。
另一方面,他写此文的目的,完全就是要得出“北大教授,当起来何
等容易,又何等好混!”的结论,原因则是北大不把他当个人物看,演讲
收钱,他一直耿耿于怀,在此出气。之所以写到此插进这么一段,是
因为方的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他当年在ACT和现在的大参考主编,民运
分子里查德龙李宏宽的争论。李医学院毕业,研究性学,对中国早期
性学先驱张竞生周作人格外推崇。这就让鲁迅全集每个字都研究的
专家方某不高兴了。周作人怎么比得上他的哥哥鲁迅?一来二去
两人就掐上了。方特意写篇文章贬周作人捧鲁迅,偏偏方在这篇文章
中又犯了他致命的毛病,张开嘴胡说,说周作人是被红卫兵打死的。
李宏宽怎么质问,方怎么辩解的我忘了,有心人可以去查查。总之
最后,方使出了现在履试不爽的杀手X,你那有资格和我谈鲁迅。那
时他还不会说弱智,骗子,妄人。李洪宽何许人,今后骂上中南海的
人物兼性学家。性学的实用性就是花样翻新地应用到骂人中去。可想
而知方舟子的生理缺陷加非缺陷全在李宏宽的性学辞典里找到了恰如
其分的解释。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话说有点修养的人全让方舟子“不配”了,和
方“配”的就剩一帮混混了。现在想起来,我都为方舟子难受,一个人
就是铁打的,碰上一帮泼皮专挑男人受不了的对着你二十四小时喊,
也得神经错乱。碰上别人,早走了,可偏偏这是方舟子,把PHD论文
弃之不顾,玩网丧志,每天贴上千字,字字存档,把网络当生命的
方舟子。我举个例子吧,你能让朱海军戒网吗?没门吧?当时你要让
方不上ACT,同样的道理。方后来变得神经兮兮全是那时落下的病根。
方和一帮混混一“配”上,就应了钱老先生的那句话,和什么人在一起,
就变成什么人。他张嘴骂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各位也见识过了,方是
个毫无幽默感的人,骂人也骂不出个花样,看家的本事就是阿Q主义,
我又赢了,又打了一条落水狗。这话他现在说说还行,把对手一删,
又打了一条。那时候他谁也删不了,落水狗正咬着你的喉咙那,还痛打
呢?徒让人看笑话。

当时ACT的人在IRC建了个聊天室,HANZI。那是历史上第一个中文
聊天室,用的是HZ码,和ACT一样,写什么都得放括号和一个~里。现在
诸位可能不理解,GB,BIG5用的好好的怎么出来个HZ码。盖因为当时
的网络大多是7BIT FREE的,GB,BIG5到了接收方,就变成了一堆垃圾。
要说INTERNET的汉字先驱就是牛,哥几个硬弄出个HZ码来对7BIT,ACT之父,
魏亚桂自己写出个ZWDOS,输入显示HZ码。我在这把老魏(不是魏京生)
称为ACT之父一点不夸张。是魏找网管建的ACT,有了ACT,如果没有
ZWDOS,等于一群哑巴进聊天室。当年ACT大多数人用的都是ZWDOS。
用UNIX可以用普度大学一个计算机教授(又是一个牛人,名字忘了)写的系统,但是
输入不太好使,我一般用它看中文,写长东西还是ZWDOS。我最看不上方
舟子的就是此人记私仇,一记一辈子,并因为这些私仇肆意抹杀别人
的功绩,甚至贬低别人。魏亚桂等人对网络中文,特别是ACT的功绩可以
说是革命性的,方后来恬不知耻以元老自居在中国青年报写文章,在
另一个答问之类的东西里,却千方百计贬低讽刺魏,好象他当时每天
上千字不是用ZWDOS送的。还说HANZI聊天室。原来大家聊得真不错,
偶尔风月客上来调戏文学女青年,包括女青年自己也不以为意。那时
风月已经和网女洁冰快结婚,给风月十个胆,也只是胡闹。方舟子一来,
气氛全变。
那时候没有ICQ,YAHOO CHAT之类的东西,IRC是最牛的CHAT。玩
IRC的人知道,IRC有个OP,相当于管理员,谁先到谁就可以自己设OP。
这OP最大的一个权力就是可以BAN和KICK人。方舟子受窝囊气已久,
就是因为没权,现在总算盯上了这块肥肉,千方百计想把这个OP拿到
手,一拿到手,他就可以出在ACT受的那口恶气,记了八辈子的仇人一
通乱踢。风月,踢,任我淫,踢,屁朝西,踢。记得屁朝西,号称解放
台湾总司令,被方踢出来,跑到ACT声称要起诉方。可惜,OP就象公园
里的椅子,谁来谁先坐,坐上了还得懂技术把不喜欢的挤下去。方有
坐上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坐不上。坐不上的时候,他就挨踢。
为此,为了HANZI的OP展开了一场大战。别看
方后来写文章网络如何如何,这展望,那回顾的,全是抄的,实际上
他对网络,90%外行,那斗得过专玩UINIX的风月帮。但是,方这时拉上
个忠实的跟屁虫,台湾人东风不败。这不败有点象现在XYS的阿甘,如果
阿甘不是方本人的话。他得天独厚的优势是UNIX网管,可以二十四小时
站着OP这张椅子不下来。


所有跟贴:

你这些资料都非常珍贵,是中文论坛的历史啊! - 赵里昱 (97 bytes) 00:20:28 8/20/01 (0)
UNIX 上那个CXterm - bonfire (260 bytes) 20:27:33 8/17/01 (0)
谁能介绍一下不光? - 西岭居主 (71 bytes) 14:24:42 8/17/01 (3)
不光现在还在国风有专栏 - 老王 (62 bytes) 16:54:43 8/17/01 (2)
He retired from 国风. His company has office in Beijing as well. - 史都培 (92 bytes) 17:01:40 8/17/01 (1)
这世界变化真快 - 老王 (0 bytes) 17:39:22 8/17/01 (0)
an objective history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net - 光猪格格 (145 bytes) 12:44:09 8/17/01 (0)

-----------------------------------------------------------


关于所谓“朱海军死亡”蚩件的几点声明

丨方舟子丨

朱海军乃是一度在中文网上异常活跃的网人,以宣称自己对人类进化、人类难产做出了唯一完满解释、是世界级思想家、秦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等等众多伪科学、奇谈怪论著称,并几次弄虚作假,对此我和其他网友多有驳斥。昨天,《中国音年报》“青年话题”版编辑、中青论坛“青年话题”版管理员李方突然跑到新语丝的“读书论坛”宣布朱海军“暴病而亡,死于深圳”,哀叹“海军 既逝,吾道孤矣”,要大家跟看他一起哭。我的有关评论被人冒名断章取义地贴到中青论坛,那里的读者在李方的带领下对我进行了恶意的玟击、漫骂、诽滂,已对我的名誉造成了损害。有人还乗机对新语丝网站进行轰炸。

几年来我已目睹了几起网人“死亡”事件,后来都证明了纯尾伪造。这一次的死亡事件只有李方的一面之词,真相如何,不得而知,我不想也不愿去査核。如果此事属实,我已有过几次评论,现综合起来,完整表述如下:

一、一个人的死亡总是一件不幸的事故。我向朱海军的亲尾表示同情和慰间。据说朱海军有一女儿,希望朱的朋友们不要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发泄,而能为朱女的抚养和教育尽一分心意。

二、朱海军的突然去世,使他失去了反省、改正的机会,尤其是在不久前,受“陈晓宁事件”的教育,他已难得地表示计划放弃自己的伪科学主张,向我认错。我相信,如果给予机会,朱海军能脚踏实地地开始新的生活,是能够力所能及地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对他的去世,我表示惋惜。

三、一个人的突然死亡,绝对无法改変一个人的历史,无法改变一个人的贡献,更无法改変一个人的著述的价值。李方之流,想利用死亡把朱海军打扮成网络烈士、科学斗士、一代伟人、中华民族的先知(见中青论坛上的种种荒唐可笑的“悼词”〉,甚至想把朱的死亡当成一件党同伐异、向主流科学进玟的武器,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我对李方之流的这种言行,表示鄙视。前有海子、王小波,现又有朱海军,对这种神化死亡、毒害青少年的作法,我表示强烈谴责。

四、李方长期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在《中国音年报》上多次发表宣扬伪科学、反科学的文章,有一次还不点名地造我的谣言,现在又把其主持的中舂论坛变成了纠集、鼓动伪科学人士的园地,这是与《中国音年报》做为对中国青年有重大影晌的全国性大报的形象格格不入的。我做为《中国音年报》的长期读者及其附尾刊物的撰稿人,对此表示失望。希望《中国音年报》的领导能对李方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改正。如果李方继续利用《中国音年报》的资源对我进行诽谤和伪造我的张贴,对我的名誉造成伤害,我必追究《中国音年报》的法律责任。

2000.9.18.

乡原的“人文素养” 一一答“杂文家”刘洪波

方舟子

悲剧很容易被改成了闹剧上演。近日“网上著名作家”朱海军的猝死,本来是一个悲剧事件,而在别有用心者的鼓动下,一开始就把它变成了用于党同伐异的闹剧事件,而且还很可能再变成商业事件 一一该事件的制造者、《中国青年报》的编辑李方在其把持的中青论坛上就坦言要考虑“怎么炒作这件事”、“先要选稿子,定方向,然后再琢磨怎样炒作概念”。抬死人压活人,利用死亡大作文章,本来也是中国的一大传统。一位叫刘洪波的作家一一据说是一位职业“杂文家” 一一也在网上贴了篇“哀悼”朱海军的短评, “得朱海军先生噩耗,不胜悲痛”云云,最后一段与我有关:

“作为一个与朱海军先生道不同者,我对他的逝世也感到深切悲痛。也看了方博士的一系列说法,感到科学主义很浓而人文素养有欠缺。公允地看,他也不乏正义与激愔,只是好像人文上不太注重,有时让人感到‘没有人味’了。”

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无数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死亡。只有极少数的死亡会经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让我们知悉,对此我们大抵无动于衷,至多感到同愔、惋惜。只有极少数的“噩耗”(在我们的一生中,很少超过十个〉,才会使我们“不胜悲痛”,无非是因为我们与死者是:一、亲属;二、好友;三、同道〈包括崇拜者、追随者)。人性如此,本不必大惊小怪的。但是刘洪波与朱海军非亲非故更直言“道不同”,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悲痛”,就比较奇怪了。或许刘洪波有与众不同的特异人性,对谁的死亡都要悲痛一番,可以做为心理学的研究案例;但是要把这种不合情理的“悲痛”大白于天下,我们只能最合理地将之视为一种表演。对这样的表演,西人称之为“挤几滴鳄鱼的眼泪”,中国人则叫做“猫哭耗子”、“孔明吊周瑜”。

表演的目的何在?为了反衬方某“科学主义很浓而人文素养有欠缺”、“没有人味”。不明具相的人看了这段没头没脑的话,还以为我对朱之死是如何的兴萵采烈、拍手叫好。其实不过是我不愿对朱之死假惺惺地表示“悲痛”、“哀悼”,而只能以非亲非故非同道的身份表示同愔、惋惜,并且戳芽了有人妄图美化死亡的把戏,于是就让李方之流的朱的崇拜者感到愤怒了。刘洪波既然并非朱的 崇拜者,也要附和,却是为了乗机批一下“科学主义”。科学有一 个较客观的标准,难以冒充,一个对科学无知的人若不甘寂寞偏要 论及科学间题,除了鼓吹伪科学,就只有反科学,或美其名曰“批判科学主义”。国内那些批判“科学主义”的“人文关怀主义者”,大抵属于此类。我没有读过刘洪波对科学间题的论述,他是否也属于这种“人文关怀主义者”,且存疑。但是“人文素养”并无一个客观的标准,是人人可以评判的。刘洪波可以根据他的标准 批评我“人文素养有欠缺”,我也可以根据我的标准批评刘洪波人 文素养不萵明。他所提倡的这种虚伪的人文素养,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痛斥过:“乡愿,德之贼也!”孟子对此有注释:“非之无举也,剌之无剌也,同乎流浴,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杂文在鲁迅之手始成一家,其任务乃是对社会进行理性的批判。现在却有了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乡愿式的“杂文家”,杂文之道,莫非也要呜呼哀哉了?

2000.9.20^

也说谁是朱海军一一评李少君《谁是朱海军?》

方舟子

谁是朱海军?这本来是个简单明了的间题:一个不顾家庭和工作、 废瘥忘食天天在网上推销“面对面性交创造了人”伪科学歪理和 “汉奸伟大”邪说的妄人。然后突然之间据说暴卒身亡,于是其同道、无行文人、奸商们便想利用人们对死者的同情心,联合起来将他打扮成网络烈士、思想家了。对朱海军究竟有什么“思想”、 “学术研究”,却都遮遮掩掩,语焉不详,不敢让不知情的读者知道。这位挂着《天涯》杂志副主编的头衔撰写的竒文,也是如此。

在朱海军还在网上活着的时候就想炒作他的千龙网写的悼词,给这次卖人血馒头的无耻炒作定了个调子,其中的措辞,甚至被大段大段地抄袭、复制,比如这一句:“他基本上保持了一个论辩者的风度,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因此也蠃得了相当数重网友的尊重”,就原封不动地在各种介绍文章中出现,李少君又将它抄了一遍。其实朱海军弄虚作假惯了,在网上如过街老鼠,到哪都不受欢迎,最后只有龟缩到其同党李方主持的“中青论坛”。这些介绍、悼念文章,又都要提到我,说是由于我这位生物化学博士加入论战,使朱海军的争辩有了学术品位。我声明一下:我从来没有加入和朱海军 有关的什么论战,批驳朱海军也没有任何学术品位可言。要驳斥朱海军的伪科学歪理,一个生物学本科生绰绰有余了,哪里用得着什么生化博士?我不过是顺手给他一巴掌,就象我在网上教训过的无数鼠辈,哪里有什么学术?朱海军虽然以挨过方某的巴掌为荣,言必称“我和方舟子博士论战过”,并不会使他的歪理邪说有什么学术品位。好比说,有位武林萵手有天手痒顺手打了街头小流氓一巴掌,并不会就使这样的打架变成为武林大决斗,即使街头小流氓以挨了武林萵手一巴掌为莫大荣耀,天天向人展示睑上的五指山,也并不就让他成为可以跟武林萵手相提并论的人物,銜头小流氓一样还是小流氓,妄人也还一样是妄人,鼠辈也还一样是鼠辈,一个人的地位是由自己的德性决定的,不是由对手的地位决定的,更不是由“英年早逝”改变得了的。一个歪理邪说不值一驳、没有任何学术可言的人,绝不会因为死得早就摇身一变成了思想家、学界人物。

《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整版地悼念一位妄人,那是小报本色,不足为竒。《天涯》杂志我没见过,据朋友介绍本来品位也还可以,现在也跟风炒作,则是自甘堕落。不过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想想当今“人文”坛上的名角都是些什么人?赵无眠、刘洪波、余杰、李洪岩、魏明伦、朱大可、刘晓波、李方……与朱海军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很多网络人士对朱海军之死并没有“兔死狐悲”,倒是很多对网络世界不了解、或虽了解而良心早已丧尽的“人文学者”对朱海军之死“兔死狐悲”,惺惺惜惺惺,妄人愛妄人,如此而已。

2000.12.20.

(下文原载中社网《世纪中国》〉 学界人物《4〉谁是朱海军?

李少君〈《天涯》杂志副主编)

朱海军更多的是激情而非严格的学术研究,但他勤于思考的生活方式却具有某种启迪作用,他以网络为阵地,自由地思想,自由地创作,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激发人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努力。

朱海军是谁?对于一个习惯于读传统纸媒体或观看电视媒体的人来说,朱海军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因他身前几乎没有在纸媒体上发表过文章。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网民,你对朱海军这个名字就不会陌生,他在网上发表的宣言《全面出击,占领国内所有主要网上论坛》,他与著名网站《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博士的长达数十万字的论辩文字,他在全国几乎所有著名论坛圉下的数百万字的慷慨激昂的贴子,他自1998年成为网民以后锲而不舍的扫荡全国所有的论坛,宣传他存在先天缺陷的所谓人类体质进化和地缘生态文明等学说,与人论辩、交流。可以稍加夸张地说,如果你是一个网民,即使你没有认真阅读过他的文字,你也一定记住了这个名字,因为你不能不记住这个执着地动辄写上万言贴子的人:朱海军。

据朱海军网上纪念馆资料介绍:朱海军,男,河南洛阳人,1967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通多国外语,中学时的作文曾作为范文入选当地教材。毕业后曾任中小学语文教师,后辞职前往深圳,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首席创作员。2000年9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在深圳去世,年仅33岁。朱海军是中文互联网上最知名的参与创作者之一,自1998年上网,凡两年时间,创作百万字以上,在网上挑起论战无数,尽管他的观点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且屡遭围攻,但他基本上保持了一个论辩者的风度,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因此也嬴得了相当数重网友的尊重。应该说,朱海军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和挑战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他本身也构成了互联网世界的一道风景。

朱海军生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在互联网强势的存在",他说:"我最爱因特网,因为在这里我拥有了发表自由。这自由来得太突然了,也太彻底了,让我都有点措手不及。缓过神来之后,我便一头扎进了网里,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由把我过去有的和正在不断产生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也因为这个原因,朱海军夜以继日地在网上创作,据连续数月收到他传来和推荐来的文章的《天涯》杂志的一位编辑介绍,最多的一天收到过朱海军三十多篇文章,从早到晚,连续不停,源源不断。好象他二十四小时都在网上。

但是,臭正使得朱海军名声大振的不是他的文字,而是在9月11日的一个晚上,专心创作之时捽死于电脑前,对网络的狂热耗尽了他的所有精神。一时,网络上相互转告,网民们大为震惊,震惊之余,自发的纪念活动在全国各大网站一浪萵过一浪地掀起:朱海军生前最后活跃过的论坛"中舂在线",整整五页都是纪念和评论朱海军的文章,并立即着手等建朱海军网上纪念馆,整理朱海军网络文集,朱海军网上灵堂也不断有人献花、祭酒;”千龙网",最早发布朱海军去世正式消息并开展纪念活动,并派人前往朱海军的老家采访其亲尾;朱海军早期活跃过的"西湖评论"、"中文热讯"等论坛也贴满纪念文章;朱海军很少活动的FM365则开展了"网络狂才朱海军"的专题讨论。网上的纪念活动又传到网下,传统纸媒体也开始介入,《中国青年报》第二天就制作了以朱海军为题的"冰点"纪念专刊,《南方周末》也拿出一个整版介绍这位纸媒体读者一无所知的网络竒才,《天涯》也在其网站"天涯之声(www.tianya.com.cn〉"上刊出了《朱海军与〈天涯》杂志》的文章,以表示对这位身前极度热愛《天涯》并曾有推荐文章刊于《天涯》的网络传奇人物的追悼。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身前名不见经传的网络狂为何身后享有如此殊荣?有人指出:"互联网在今天是蓬勃发展的、新鮮的事物,当它作为文化研究对象的时候,无论你对朱海军持什么态度,因为朱曾经"在因特网上强势存在",他的名字就一定会被提起,无法跳过。他是可以为互联网文化研究提供无限多种切入点的标本。"也有人说:"特立独行的性格使朱海军注定无法融入这个现实的社会。是互联网挽救了朱海军。网络给了朱海军冲破纸质权威的机会,使朱海军在虚拟世界获得重生,在这个虚拟世界他活的比任何人都认真,互联网能让他体验到生命的各种感觉,朱海军的生命在虚拟世界极速的扩张“,所以朱海军是网络时代的一个象征。

我则认为:朱海军之死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震动,是因为朱海军是第一个因网络生,又因网络死,在网络上成名的英雄,在他死之前,从未在纸媒体上露面,但他死后,却被重要的纸媒体如《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以整版纪念,超出了许多英年早逝的成名人物,这一方面说明了纸媒体的敏感,另一方面,反映的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不可抗拒地来临了,这也充分映射了网络的影晌力的巨大,网络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就象海子之死映射了一个浪漫主义诗歌时代的逝去一样,王小波之死使自由写作者浮出水面一样,朱海军之死却象征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虽然一方面很多网络界人士对朱海军之死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另一方面却也使他们意识到他们和朱海军是志同道合的同命运共生死的,所以朱海军之死也使他们空前地团结起来,意识到自己作为一支社会新力量的一员,意识到并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因此,也才有那么多网站如千龙网、中青在线、天涯之声等自发地组织对朱海军的纪念,并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对一个仅活跃在网络上的英雄的纪念。

因此,朱海军虽然还不能箄一个严格的思想家,他更多的是激情而非严格的学术研究,但他勤于思考的生活方式却具有某种启迪作用,尤其他以网络这一更为自由广阔的场所为阵地,自由地思想,自由地创作,力图改变一些什么,却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激发人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