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老学徒: 关于绝不的历史片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23-2009 05: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laoxuetu.blog.sohu.com/112768409.html
关于绝不的历史片段
from 郭老学徒 by 郭老学徒

关于绝不的历史片段


      有个值得思考的历史现象:当某些掌权人物绝不“怎么样”的时候,往往是距
离这个“怎么样”很近的时候,而且,结局比“怎么样”还“怎么样”。没准还是悲剧。


      我们来看看几个历史片段。


1


      1649年1月30日早晨,49岁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临刑前他
不失尊严地优雅地朗诵了一首小诗,嘴角挂着微笑。他的儿子在现场观看了父王被
切掉脑袋的过程。这是一幕悲剧。


      查理一世是历史上第一个经过审判被处死的在位的国王。他的死是自找的。
因为他绝不允许国王的权力被议会和法律限制,绝不向民意低头。


      英国人早在13世纪就与国王签署了《大宪章》,约定不经过国民同意国王不得
擅自征税。


      查理一世时英国由于与西班牙和法国打仗,国家财政吃紧,国王就想强行增
加税收和借款,议会不同意他就解散议会,法官宣布他的行为违法他就把法官撤
职,他还逮捕了一些异议者。查理一世坚持“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国王必须说了
算。然而英国人民却坚持认为,你要收我的钱,必须经过我同意。如此对立的立场
导致了内战,结果国王的军队被议会的军队打败。


      查理一世本来试图靠强硬手段来强化国王的领导地位,结果却失去了权力,
搭上了性命。从查理一世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大大消弱,直到变成了“虚君”,
变成花瓶君主。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查理一世可以优雅地去赴死,为什么不能优雅地尊从民意遵从契约呢?他太
相信和迷信权力的威力了,他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掌权者背
离民意的强硬是在自掘坟墓。


2


      法国路易十六国王是修锁专家,他能一眼看准各种钥匙的差异和奥秘,却看
不清民意。他也是被送上断头台的倒霉蛋,赴死时也很从容优雅,掉脑袋的原因也
是“绝不”。他的死也是自找的。


      路易十六时期,法国财政吃紧,庞大的官僚队伍和奢侈的权贵消费是无底深
渊,有多少钱也不够花。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执意要增加新税,但遇到了来自
各方面的强大阻力,高等法院的法官甚至拒绝给政府的征税方案登记,还公开建议
召开三级会议。


      法国的专制传统远甚于英国,尽管路易十六性格温和柔弱,不是个强有力的
威权人物,但他在涉及到权力与权威被动摇的根本问题上还是表现出了本能的强
硬。你们想召开三级会议?想搞英国那一套?没门!路易十六比查理一世坚决,他
不仅绝不召开三级会议,绝不向民意低头,还把两个法官投入了监狱。


      后来事情的发展大家都很熟悉了,绝不召开的三级会议召开了,法国大革命
爆发了,路易十六还有他的王后以及许多权贵,被送上了断头台。绝不低头者彻底
失去了头。


      该弃不弃,一切皆去。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法国本来是可以走上君主立宪道路的,但路易十六愚昧
的强硬断了自己的生路。


      社会形势是由民意主导的,而不是由统治者的意志决定的。认不清这一点,
必然错失救赎自己的机会。


3


      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独立,也是统治者“绝不”的结果。


      乔治三世是一个倒行逆施的国王,他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王的领
导,消弱议会的作用,形成了专断统治。在乔治三世时期,君主立宪制的“虚君”不
虚了。


      专制一加强,国家必遭殃。乔治三世对英国最大的“负贡献”就是促成了北美
的独立。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也是源于税。英国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决定在北美
征税,遭到北美人民的反抗。尽管当时北美殖民地的人们都打心眼里认英国是自己
的祖国,并以此为荣,但他们并不去想“我为祖国做怎样的贡献”,却总惦记着“祖
国为我做了什么贡献”。所以,当英国政府要在北美收税时,北美人民问:凭什么?


      北美人民是讲道理的,你英国议会里没有我们北美人民选出的代表,你有什
么权力决定向我们征税。


      英国政府做了让步,大额的税种不收了,象征性地只征收点茶叶税,你北美
人总得向祖国尽点义务吧。但北美人却喜欢较真,连茶叶税也不想交,还有冲动的
年轻人假扮成印地安人把来自英国的船上的430箱茶叶扔进了大海里。


      这下子乔治三世国王火了,他把事件定性为叛乱,封锁了港口,派出了军
队,由此,北美战争打响了。


      即使如此,北美人依然没有“美独”念头,而只是要求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
向乔治三世发出了“橄榄枝请愿书”,但乔治三世拒绝了橄榄枝,他绝不与叛乱者和
解。就这样,他把本来没有独立愿望的北美人逼上了独立的道路。


      由此可见,“绝不”是多么不合算呀。


4


      当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开始没几天就下令所有新任二品(大概相当于省军
级)以上官员都必须到她那里谢恩时,就意味着她绝不容忍变法出格,她以接见省
军级干部的举动昭告天下,领导核心是太后而不是皇帝,天下大局是她在把持着的。


      本来,慈禧是同意进行改革变法的,在大清国被小日本打败后,她意识到不
改革是死路一条,于是她退居二线,由光绪皇帝在一线领导改革工作。


      但是光绪皇帝有些不知深浅,在进行经济、军事和文化改革的同时,居然启
动了干部制度的改革,即官制改革。这下子触动了权势集团的根本利益,也导致了
慈禧悔棋。


      专制政治的根本就是“以权为本”,这是绝不能动摇的。慈禧希望通过改革使
国家强大,巩固统治集团的统治地位,绝不允许动摇权贵的地位,更不容许自己的
权威有丝毫的消弱。


      戊戌变法失败了,“绝不”派获得了胜利。然而,这个胜利正是统治集团自己
给自己的最后的致命一击,他们绝不进行改革的顽固愚昧行径错失了主导社会转型
的最后机会,等待他们的是清王朝的彻底覆灭,最后想立宪都来不及了。


5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是典型的“绝不”派。在19世纪
欧洲各国走向宪政民主的大潮中,他们逆历史潮流,顽固坚持极权专制制度,拒绝
政治体制改革,他们大搞经济建设,提高底层劳动者的福利待遇,但就是不实行民
主制度,绝不实行。当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四伏的时候,他们都用了相同的办法
转移矛盾:鼓动民族主义狂热,煽动仇外情绪,并主动热情地投入战争。结果,这
两个皇帝的宝座都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毁了,都不得不退位。尼古拉二世最
惨了,他的全家都被处决了。


6


      前东德的领导人昂纳克在东德人民强烈要求拆除罪恶的柏林墙时,满怀信心
旗帜鲜明坚决坚定地说不,说绝不。他说柏林墙50年100年都必定会巍然屹立在那
里。他还说:“无论是公牛还是驴子都没办法阻止社会主义前进。”他哪里知道,柏
林墙仅仅过了10个月就被推倒了。昂纳克自己也被关进了监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
圾堆。这位身居高位的领导人可能不知道民怨民怒的程度,或许虽然知道了但心存
侥幸,以为自己的高调表态就能把人民吓住。


7


      当奇奥塞斯库在广场上向群众发表演说,高喊绝不向敌对势力让步的时候,
他没有想到几天后他就被他所依靠的军队抓获并枪决,与他一道被枪决的还有他的
妻子。 “敌对势力”来自内部,来自手下。


      罗马尼亚本来在苏联集团内是最先搞经济开放的,但奇奥塞斯库在政治上却
实行独裁统治,把国家变成了自己的家天下。他无视蔑视人民的存在与力量,他太
过于自信和狂妄了,他的可悲的下场是咎由自取。


8


      回顾一下我们熟悉的镜头。文革后期,全国的所有媒体每天都在喊“绝不让
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复辟”,“绝不背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基本路线”,
“绝不准翻文化大革命的案”。绝不,绝不,绝不。


      绝不管用吗?


9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民主制度,这1百多个国家在从专制制度向民
主制度转型的过程中,掌权者哪一个不是绝不派呢,但阻挡民主大潮是无法完成的
任务,无论怎样“绝不”都不会奏效。因为,拒绝民主就是与人民对抗,与人民的根
本利益对抗。与人民为敌,怎么可能赢呢?


      还是优雅地顺应历史潮流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