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每天掏粪背粪5吨多,背粪的右肩磨出了老茧。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亲切接见时传祥。刘少奇还对时传祥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5日第4版

  真正纯洁的人——忆时传祥同志 (吕远)

  清晨。轻轻推开窗子,六月的晨风扑面吹来,醒心而又涤神。我站在窗前,一任微风吹拂。隐约的广播声随风传来,播音员清亮的声音分明在说:时传祥沉冤昭雪!我的心猛地抖动了一下。这消息触动了我心头一个隐隐的伤痛……

  十二年前,大约也是初夏的时候,一天清晨,中国音乐家协会派人来找我,要我去写点关于时传祥同志的东西。时传祥同志是掏粪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成员。照说,我早该去写他,但过去一直顾虑他的工种不好表现:只写些“清洁工人志气高”一类的话,觉得太虚;要写得形象些,又怕粪来粪去的生活细节使人厌恶。犹豫之下,终于没有写。这次才赶紧去了。通过相处和了解,我由衷地认识到:这个终生在粪便中劳动的人,实在是一个真正纯洁的人,是一个象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人!我决定要写一个赞歌。没想到,这却是一次以意外的遭遇而结束的、没有完成的伤心的任务。

  我最初是到时传祥的工作单位去访他。那是统管北京崇文区的粪便清除工作的部门,是一个相当庞杂繁忙的工作单位。那时他已经是这个单位党组织领导成员之一,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想,他可能比较多的时间是在办公楼里做些指导性的工作。但我走进他的单位,看到的只是一个象乡村场院似的朴素院落。一色的黄土地面四周,是些低矮的房子,存放着清除粪便用的工具和车辆。背街而立的几间陈旧窄小的平房,就是办公室,里面放了几张窄小的木桌木椅。那里的同志告诉我,他有工作出去了。我边等他,边环顾他们的办公室,心想,这个办公室真是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除了墙上挂的锦旗是软的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硬的。正想间,隔窗看见一辆大粪车开进了院子,车上跳下一个穿着粪污的衣服的人,背起粗大的粪桶,提着长长的粪勺,走到后边去了。他身材粗大壮实,走起路来上身微微前倾,稍稍侧起脱发的光头,粪桶便紧挨着他黑红色的脖子。旁边的人告诉我,那就是时传祥同志。……门开了,时传祥走了进来。他坐到桌子对面,一面揩着头上的汗,一面热情地看着我,操着山东口音问:“同志,你要俺做些甚么?”我怔了一下:他见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能不能为别人干些甚么,仿佛他只是一个为了群众需要而存在的人!我把来意告诉了他,他沉吟起来:“俺们的事真没有甚么值得说的,俺们就是给大伙掏掏粪呗。再说,还有很多该干的都没干哩。有的胡同还没有厕所,有的院儿里的厕所太旧太破。……建国十几年啦,好些群众还没个好厕所用呢,想起来心里就着急。你也给俺宣传宣传这事儿,推动推动。”随后,他看了看记事牌,说:“真对不起。俺还得赶紧去趟南城。你们先谈着。有甚么叫俺说的,俺回头再给你说去。”他冲我憨笑了一下,就急匆匆地走了。一转眼,我又看见他背着粪桶从后边走了过来,仍然微微向前倾着上身,稍侧着光头。我望着他的背影思索起来: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一个把掏大粪当作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人,也是第一个把掏大粪当作自己光荣职责的党的干部。党的干部、人民代表、掏大粪,这三者在时传祥身上是一致的,不可分的。完全不象有的人那样,职位和声望越高,便同平凡的工作距离越大,更何况是掏大粪这样“卑微”、“肮脏”的工作!

  为了能抓到他的空暇,我们找了个星期天去他家里看他。我们找到的是一间十分狭窄的房子。放着几条蓝底白点的旧薄被子的床铺占了房间一多半,只剩下很小一块地面,他和他老伴便在那儿洗衣服和做饭。他一边做着家务活儿,一边同我们述说掏粪工人的苦难历史,一直谈到他们吃完饭。一般家庭星期天老少聚在一起,饭食总要改善一点,何况他老伴还是带着孩子从外地来看他的;但他们的饭食却只是一碗青菜,几个玉米饼子,大家在地上一个一尺高的小板桌上围而食之。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往往是他世界观的最具体的反映。老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的家庭生活,正是他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人民的纯洁心灵的具体写照。

  时传祥同志是从赤贫里成长起来的。幼年时地主逼死了他的父亲。寡母领着六个孩子实在无法生活,使他不得不在十五岁时就出外逃荒谋生。他是讨着饭走到长辛店来找乡亲的,但那个乡亲不认他。他流落在北京城郊,饿得坐在路边哭了起来。一个捡粪的老头把他领回家去,叫老伴给他做顿饭吃。他一连吃了四个大窝头还不觉够。老头在旁阻拦他:“别吃啦,孩子。不是怕你吃,是怕你吃出病呵。你都饿枯啦,吃那么多受不了哇!”说着,老头搂着他瘦弱的身子哭起来:“我小时候也象你这样倒在路边,差一点死啦!”第二天,老头去帮他找活儿。那工夫到处都不要人,只有去粪霸手下掏大粪。就这样,时传祥在粪霸手下干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很少给够过工钱,可是辱骂和殴打却差不多天天都有。在旧社会的“下九流”里,掏粪工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时传祥没有一天不盼望着能跳出这污黑的粪坑。

  解放以后,党的阳光照亮了掏粪工的生活,也照亮了掏粪工的心。时传祥头上不再是吞噬他灵魂和肉体的反动统治阶级,而是关心他、热爱他的党的领导;他面前不再是骄奢淫逸的剥削者的天堂,而是包括他在内的被解放了的亿万人民的首都,是中央领导居住的地方,是有着人民自己的工厂、商店和住宅的大街小巷。能撂下这里不管吗?不能,必须让这个过去污秽的城市变成干净美丽的城市,必须让这里上百万劳动人民生活在清洁的环境里。所有这一切,使老时留下来,干下去,并且爱上了这一行。

  就是这样,建国十多年来,他无冬无夏地、挨家挨户地给首都群众掏粪扫污。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稍有空闲就到处问问闻闻,走走看看,了解情况。我到他工作地点去的时候,发现他对大街小巷、各院各户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多少人,厕所甚么样子,他差不多全记得住。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地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许多年来为首都清除了千万吨粪便。我们之所以能干净愉快地生活,就是因为有老时这样一些崇高的人,在默默为我们清除粪污。我曾经问过他,是怎样做到不嫌脏的。他说:“屎嘛,哪有不脏的?可咱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咱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呀。想想这个,就不怕脏啦。”我当时看着他黑红的面庞和宽阔的前胸,好久说不出话来。这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多么火热的心啊!

  那年老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为群众已经掏了四十多年粪。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欢乐,大部分时间是独自一人在北京掏粪,妻子和孩子都在遥远的农村。后来他年纪渐渐大了,才把家里人接到了北京。当国家经济有困难、号召农村人口不要留在城市时,他又让老伴和孩子回了农村,自己在北京为大家掏粪。他仍然每天默默地背着粪桶,无冬无夏地在大街小巷里走着。职务再高,声望再大,他也永远是这个样子。不受官气的熏染,不受利禄的侵袭,朴素、纯洁、崇高,永不变质,这就是时传祥的品格,这就是时传祥的本色。相形之下,我感到自己矮小而且形秽。我深感过去不去写他,是百分之百的错误。那种怕写了他们的工种会引起人们厌恶的顾虑,究其实,正是我思想上厌恶他们工种的缘故。

  我最后一次同老时分手是在哪一天,已经记不得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同他握别时,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之情。分手之后我回头看他,他正背着粪桶向胡同里走去,依旧是那样向前微倾着身子,稍稍侧着头……那天夜里我想了很久,决心要写一个时传祥的叙事合唱,写他的苦难,写他的解放,写他的光荣劳动和崇高品格。我设想这个节目的合唱队,最好是穿雪白的服装;音乐应该用最亲切、最美的旋律。要让观众感到掏粪工人象莲花一样纯洁可爱……

  但这个合唱终于没有写出来。因为在那之后不久,林彪、“四人帮”便抡起棍子把组织这项工作的协会“砸烂”了,我也被这棍子打得昏头晕脑地靠边站了。而时传祥本人也被打成了“粪霸”和“工贼”。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大字报,看见一张批斗时传祥的布告,我就夹在人群里去了会场。我看见时传祥被拧着胳膊推出来。他脸色发黄,已经比从前瘦多了,也老多了。他痛苦地在那里弯着腰,喘息着。我的眼睛有点模糊,心里难受极了。我悄悄退了出来,慢慢往回走着。过了很久,风闻他病了,被赶出了北京。又过了两年,听说他被周总理派人接回了北京。再后来又听说他死了。他死的时候我不知道,无法去向这个我所敬重的人最后告别,也就不知道他后来是甚么样子。而在我记忆里浮现的,却总是他憨笑的面孔和背粪桶的背影。关于协会布置的那项任务,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瘀结在我心头的隐痛了。

  十二年过去了,祖国在一场风雨之后,江山如洗,草木更新。有一些盛开的莲花,被林彪、“四人帮”的妖风吹折了,但更多的新莲,却正含苞浮出污泥浊水。是的,纯洁而崇高的时传祥同志死去了,但千万个象时传祥一样的人将成长起来。不管是掏粪的还是做“官”的,也不管是清洁工还是党的干部,但愿都具有时传祥一样的品格,纯洁,崇高,一尘不染,永不变质。但愿协会再组织大家为他们谱写更多更美的乐章。

  (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10月17日)

耿长锁:毛主席称他是“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耿长锁


耿长锁(前左),和干部、社员们一起锄棉田(1963年摄)。 新华社

  耿长锁,河北饶阳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 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促进农民富裕,以及采用农业机械、推广新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 走合作化的道路。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领导饶阳县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路作出了自己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6日 第二版)

  著名全国农业劳模耿长锁铜像在河北饶阳县落成

  著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铜像,日前在他的家乡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落成。

  耿长锁曾与1951年和1979年两次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新落成的耿长锁铜像高1.1米,重400公斤,底座为花岗岩,上刻吕正操将军题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王贵锁、王晓)

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新华社北京8月2 7日电)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9日第2版

  共和国的脊梁——追忆铁人王进喜

  武从端亓树新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七一”前夕,走在大庆这片热土上,追寻大庆人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断地被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创业者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从“老会战”的回忆中,从新一代人的成长中,从千千万万个瞻仰铁人者的留言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铁人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他恨不得一槌头砸出个油田来

  “铁人是我最好的战友,我比他小3岁,如果他还健在,应该是76岁了。”走进当年同铁人共称为大庆会战“五面红旗”的马德仁的家,这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回忆创业时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他讲道:“在玉门时,我同王进喜在一个井队,他是司钻,我是副司钻。参加大庆会战后,我们两个人分别担任了1205、1202钻井队的队长。就在两个队互不相让地扛红旗、争第一的竞赛中,创造了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的钻井纪录。”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1960年初,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周正荣、丁国堂、戴祝文、马万福是当年1205队的4个司钻,人称铁人手下“四大闯将”。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我们有幸找到了周正荣、丁国堂两位老人。

  周正荣老人回忆道:“刚来大庆的第一天晚上,我们34个人就是在一间四壁透风的破马棚里,背靠背度过的。”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这些与铁人并肩战斗过的“老会战”,追忆铁人的音容笑貌和英雄业绩时,禁不住泪湿衣襟。周正荣、丁国堂老人说:“多少年过去了,但铁人的印象却始终是那样深刻、清晰,仿佛他还在我们中间。”

  井无压力不出油,我们搞石油会战,就要给自己加压

  1963年,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以铁人为首的创业者们奋战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国的头号大油田。

  丁国堂老人提到他印象中最深刻的两件事。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在钻井三公司,铁人当年的大徒弟王作富给我们讲起了那个刻骨铭心的“4·19”事故。那是1961年,1205队打了一口不合格井,斜8度。铁人和队友们含着泪填死了这口井。有人难过地说:“标杆队的队史上还没有这么一笔。”铁人说:“没有这一笔,队史就是假的。这一笔,不仅要记录在队史上,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来的人都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单纯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至1966年,铁人指挥他的钻井队突破年进尺10万米大关,攀上了当时世界钻井史上的峰巅,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争了气。

  铁人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仅47岁。

  现任1205队队长盛文革说,虽然45名队员谁也没见过铁人,但铁人精神一直是支撑这个队的灵魂。到现在为止,该队获得各类荣誉227个。目前已累计打井1408口,总进尺176.7万米,相当于大庆油田的1/3。

  现在1205队已经采用了液、汽、电一体化的国产最先进钻井设备,司钻坐在操作室里转动手柄,操作钻井,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盛文革认为,在新时期继承和学习铁人精神应该增加新的内涵,那就是用铁人精神去掌握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该队脱产3个月在大庆石油学院强化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目前,该队有大中专毕业生9人,其余34人均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05队,仍是我国石油战线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铁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位于第一口井旁的铁人纪念馆瞻仰铁人。自1991年以来,先后有160万人次来过这里。

  在厚厚的留言簿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同我们一样激动难平的心。

  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王典,是肇源县人,离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顶着瓢泼大雨来到铁人纪念馆。他说:“是铁人鼓励了我一辈子。”

  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还未走完三个展厅,手帕已被泪水湿透。走前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一位美国友人说:“铁人精神足让人感动一辈子。”来自塞拉里昂的客人写道:“向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致敬。他的精神不死!建设塞拉里昂也需要铁人精神!”

  铁人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刘仁说:“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顶天立地、光前裕后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铁人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原载《黑龙江日报》1999年7月6日)

田桂英:从渔家女到楷模 妇女的火车头


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见到田桂英是在她女儿家,屋里挂着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一个年轻的姑娘身着制服,从火车头车窗里探出身来,表情坚定,目光悠远。车窗下是一面锦旗,上写:妇女的火车头。

  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把照片上的姑娘与眼前的人联系起来。56年前闻名全国的“铁姑娘”如今已经76岁了,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在1950年评选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时,是464人中的一个,那一年她20岁。

  几个小时的采访,田桂英始终面朝记者侧坐着,好像在开火车;这个姿势很累,她一次都没有向后靠过。田桂英说起话来语调和缓,多年前的往事仍然记得清楚。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为养家,田桂英13岁就进城当童工,直到17岁,大连铁路招工,她进了机务段。

  田桂英出生时,上面有五个姐姐。一家人靠父亲打鱼为生。打着了就能吃饭,打不着就饿着,尤其是冬天,海面封了,渔船出不去,一家人就干挺着。

  爷爷去世时,要送回老家下葬。田桂英的妈妈没有一条完整得可以穿出门的裤子,只好向别人借。等回家时,还没等进家门,就让人脱下去要走了。

  “妈妈去世时还想着这事,为这事她羞愧了一辈子。”田桂英说,“姐姐们很小就出嫁了,那时结婚不像现在,嫁人就是为了向男方家要钱,嫁一个,生活就向前推一推,一点点维持。”

  田桂英的人生改变就是1949年6月20日。

  那一天,19岁的田桂英怯生生地进了屋,在女火车司机培训班的报名表上签了名。从那刻起,这个贫苦的渔家女开始经历另一种人生。

  大连在1945年就光复了,之后一直处于前苏联的军管状态。机务段的段长李索夫就是个苏联人,培养女火车司机的念头就是缘于他,他觉得:苏联都有女火车司机,中国为啥不能有?

  当时的中国,女人出来工作很少见,即便出来,结婚之后都回家当家庭妇女。包括田桂英在内,整个大连机务段只有4个女人,让女人去开火车,那更是破了天荒!

  这消息让田桂英寝食难安,她在职工俱乐部看过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苏联女火车司机,膀大腰圆、威风凛凛,田桂英很羡慕。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在进机务段之后,田桂英参加过共产党办的夜校,这让她的想法有了很大变化。吃饱饭已经不成问题了,她要做的是不再受男人压迫,证明自己跟男人一样行。开火车是个好机会!

  阻力很大!

  “她能开动火车?那要男人干什么?”“女人不在家里守妇道,去开什么火车,太不像话了!”从家人、亲朋到同事,没人觉得她能行。

  “那时开火车不被人看成好事,事故多,撞人、撞车什么的,活又脏又累。我父亲坚决反对,他对我说:‘再咋穷,有口饭吃就行!我绝对不能让你去!’当时段里的男职工都反对,都说不能干。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觉得女人干不了这活。”

  田桂英还是报了名。但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于是她干了一件事。

  那天一大早,她到段里,见到司炉孙师傅。

  “孙师傅,咱俩掰掰腕子,看谁有劲。”

  “好!”田桂英胜了。

  “孙师傅,你觉得我这样能开火车不?”

  “能!”田桂英有信心了。

  “那天啊,孙师傅下夜班,累了一晚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想起往事,76岁的田桂英呵呵笑。

  就这样,田桂英跟另外8个姑娘成了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10来斤的大平板锹,每3秒一锹炭,15分钟要投280锹。

  投炭是给火车烧火。投出去的炭还要成簸箕形——中间低平四边高,这样火烧得才旺,火车上投炭不比平地,车身一晃,一锹炭全撒。就是铁打的身子,也让你累得化出水来。

  9个平均年龄20岁的姑娘就练这个,一练三月。

  刚开始时,即使她们拼了命地干,顶多也就能撑100锹。一天下来都跟水人儿似的,回到屋里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挣扎着起来。“真苦啊,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

  眼看着她们的胳膊一天天粗起来。但接下来的机车理论课又让她们“脱了一层皮”。9个姑娘,最高的只有小学文化,更有几个一天书也没念过,老师只能画着图给她们讲理论。

  8个月零20天,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就这样“出炉”了。“如按正常程序,培养一个内燃机车司机,光在讲习所就要学两年。”田桂英说。

  因为田桂英毕业考核成绩最高,她被任命为司机长,她们的包车组被铁道部命名为“三八”号包车组。

  从3月8日到8月末,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田桂英的包车组创下了安全行驶3万多公里、节煤51.76吨的纪录。

  一夜之间,全国的报刊都在宣扬“三八号”包车组的光荣事迹,这些“铁姑娘”的故事被收入当时的中小学生课本。全国人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火车司机。

  那年“五一”,田桂英被评为东北路局一等劳动模范。她的包车组开着“三八号”从大连出发,沿途运送200多名劳动模范去哈尔滨参加东北铁路劳模大会。途经车站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都想看看女火车司机到底是个什么样。

  “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1950年9月底,荣耀达到巅峰。

  20岁的田桂英作为东北铁路工人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这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次评选自己的全国劳动模范。

  田桂英说,去之前她不知道会被评为全国劳模。事实上,后来几天发生的事,没有一件是她能想到的。

  9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代表聚集在中南海怀仁堂。田桂英被安排向毛主席献旗。为了这次献旗,田桂英想了好几天,她想对主席说点什么,最终决定祝主席身体健康。

  结果一上台,激动的田桂英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淌,一直哭到下台,想好的话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更让田桂英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6点,会议组安排劳模们在北京饭店吃饭,在她那桌竟然有周恩来总理!

  “总理和我就隔着一个人,真紧张啊,想给总理夹菜也不敢。总理看出我们挺拘束的,就问你们是哪地方来的啊?我们说是从东北沈阳来的。总理笑着说,我也是沈阳人啊!他一说是沈阳人,我心里一下就放松了。哎呀,总理您是沈阳人啊?!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总理就给我们夹菜。他对我说,田桂英,你最小,你去给主席敬酒吧。我也不会喝酒啊。总理说不要紧,让我代表铁路工人给主席敬酒。”

  田桂英说她给毛主席敬酒时,心里害怕极了,硬着头皮去走过去,腿肚子都在哆嗦,敬完酒回到座位上时,她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从北京回来,田桂英生活就发生了改变。她不但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访问苏联,还成为在朝鲜(专题,图库)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榜样。

  1952年底,“三八号”包车组解散了,田桂英和她的女同事被送到学校补习文化。1955年,田桂英考进唐山铁道学院,在机械系学习蒸汽机车理论,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当工程师。

  十年之间,田桂英完成了一个从贫苦的渔家女,到全国人民的楷模,再到大学生、工程师的转变。这一切变化始于1949年6月20日那一天。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

  田桂英是1985年退休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一生值得羡慕。但田桂英说,直到退休之后她才觉得当劳模是个好事

  “上大学时我就跟人说,我要是结婚有小孩,绝对不让他当劳模,把工作做好了就行,别当劳模,当劳模压力太大了。”

  “一开始是不懂什么叫劳模,自己被选上了,也不知道大伙为什么会选我。那时被选上了我还特别害怕,不愿意当。担心啊,老开火车哪能不出事?出事后怎么向组织交代?”

  这种压力不只在工作上,年轻时的田桂英不会想到,她直到35岁才会结婚。这个年龄即便放到现在也很晚了。

  从参加火车司机培训开始,田桂英和她的包车组就被禁止谈恋爱,找对象得要领导批准。

  “现在一想,上当了!那时人都听话,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分析领导说得对错。等到同意你找对象时,跟你差不多年龄的人都已经成家了。所以我们这些人啊,找对象不是比自己大很多,就是找了个小女婿。”

  最热火朝天的十年也是寂寞奉献的十年。紧接之后,劳模这种荣耀到了文革时期反而成了她的“罪行”。

  在那年月,黑白颠倒,田桂英被扣上“假劳模”“假党员”的帽子下放了;工厂开会时,糊好的高帽等着她戴起来接受批斗;连俄语都不会的她还被人说成是“苏修特务”。就是在那段日子,田桂英扔掉了她所有的奖章、奖状。

  “你问问那些劳模,在那个时候,谁把当劳模看成是光荣的?”

  这一切直到文革结束才改变。风平浪静了,当劳模光荣的感受又慢慢回到田桂英的心里。“我原来都不想当这个劳模了,压力太大了。别人能做的事我做不了。可现在我当这个劳模我感觉挺光荣的,党和人民没忘了我。现在大伙都宣传劳模精神,劳模也受了尊重,感觉当劳模还是好的。”

  现在的田桂英每周都要去位于沈阳北运河的劳模物业公司,从家到那里需倒两次车,一个半小时。膝部的骨质增生让她走起路来有些痛苦,但从1997年到现在,她从未中断过,她和众多退休劳模一起做着北运河的绿化保洁工作。

  田桂英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社会单位去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但当劳模的苦处她从没说过,她说这一生得到的远比自己付出的多得多。

  “我做的那点工作要拿现在来比,算个啥啊。我有今天,只不过是刚解放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毛主席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

  问:你无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劳模形象,那么,在你看来,劳模的标准应该有哪些?

  田:我感觉,当劳模是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党工作,我们那个时候就是那么个想法。像我们小时候在旧社会就是受苦的,突然能吃饱饭了,就觉得应该好好工作,报答党。解放以后我感觉党给我自由了,毛主席和党的恩情我永远永远也报答不了,就要把自己所有的劲都用到工作上。

  问:那么,据你观察,有没有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劳模?能否举例?

  田:你看我们过去的劳模,比如铁路上的,养路大王某某人、操作大王某某人、调车大王某某人,你选出来之后确实能站住脚。一提起这个人,大家就知道是谁。现在这些劳模一年两年行,过一段大家都忘了,站不住脚。

  问:有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和体育明星,当上了劳模,你认为,作为劳模,他们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田:那绝对不一样,咱们过去的那些劳模那真是实干出来的。现在劳模我看……有的说是花钱买的,咱倒不知道真假,现在当劳模容易,填个表就是劳模了。那时候人的思想特别朴实,领导说什么都听,不管你对不对,也不分析,叫干啥就干啥。

  问:你认为,劳模对公众的榜样作用,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田:不如以前了。过去的老劳模即便去世了,他在别人心里还是劳模,能树立起来,这些劳模都是干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劳模。现在的劳模有几个能树立起来的?现在的工人没有把技术钻到底,他说不出来一套东西。

  问:作为劳模,你感觉,真实的你和媒体宣传报道中的你的形象,有没有区别?

  田:没有,他们基本上都是根据我讲的报道的。

  问:宣传报道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田:也没什么影响。看到有报道了,他们有人会打电话来,“哎呀,在报纸上又看到你了”,有的说你真行啊。也有看法不一样的,比如看到开大会把我们请去了,就说“平时一点好处也不给你们,到开会了用到你们让你们去了”什么的。但我不这样想,我总觉得我现在对党没有贡献,党没有忘记我、人民没有忘记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问:你觉得用以前那种方式现在能选出真正的劳模吗?

  田:选不出来,真选不出来。

  问:能不能采用民主推选的方式来产生劳模呢?为什么?

  田:这个我也说不好,我退休20多年了,对这些也不知道了。你说让大家选,干得好的人不宣传大家也不知道啊。比如徐虎,电视一宣传大伙都知道,觉得这个同志太了不得了,我也在衡量自己,徐虎做的一些事我就做不到。但电视要不报道他,别人也不知道,没法选。

  小资料:劳模评选内容变迁

  到2005年,评选劳模13次,以前有些随机性,1989年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以后,初步定每5年表彰一次。

  这13次劳模评选可以简单归纳为: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9年全国群英会,1960年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一直到1989年是表彰劳模,以后形式开始固定。

  劳模评选的比例是有要求的。首先,企业职工不少于劳模评选总数的45%。其中企业职工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5%。

郭凤莲:铁姑娘的二次创业与大寨命运


2008年郭凤莲担任奥运火炬手

  郭凤莲大寨“铁姑娘”二次创业

  1978年12月18日,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上,在169位中央委员和112位中央候补委员中间,有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她默默地坐着,茫然地感受着眼前热烈的气氛和一项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她就是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中央候补委员郭凤莲。

  此时她并不知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已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开始,中国农民选择了与大寨全然不 同的发展道路。这让刚过而立之年的郭凤莲感到猝不及防,她似乎已经感到,大寨执掌了16年的中国农村建设大旗将从自己手中悄然滑落。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这份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中说: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郭凤莲哭了,哭了一顿之后说,“服从党的调动。”从此,她默默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近17年的大寨。

  2008年10月7日,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率领20多位中国油画名家来到大寨,举行主题为“回望大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采风活动。詹建俊为郭凤莲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幅珍藏了33年的速写作品。

  郭凤莲说:“画得真好。” 詹建俊说:“那时候郭凤莲同志是风华正茂,是最美丽的领导。”

  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在铁姑娘队的22名成员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就是她们,在一场罕见的洪水冲 毁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们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灾难。这些和男人们一样承受苦难和繁重劳动的少女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人们用“铁姑娘”来为 她们命名。

  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 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 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1973年6月,26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党支部书记,她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她满足地看着大寨成为一片精神圣地,各地的人们朝圣般地涌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人都能意识到光环背后的阴影。

  郭凤莲回忆说:“一年一个人分到的小麦是二斤半,这二斤半小麦在磨上还填不了磨盘眼儿。过年吃饺子,大寨人吃的是玉米面饺子,当时非常困难,能吃得起玉米面饺子就不简单了。”

  当辛勤的劳动并不能让人们收获富裕,甚至不能让人吃饱饭的时候,一些朴素的道理重新回到了人们心中。小岗村农民1978年冬天的冒险,在一年多后,变成 了近三分之一中国农民的选择;又过了7个月,这个数字超过了五分之四。1982年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4年,99%的农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农村焕发出重生般的活力。

  郭凤莲被调离后第二年,大寨村才开始试行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大寨村换了4任支书。虽然日子宽裕一些,但不论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再使自己勇立潮头。大寨人怀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希望她能够重新带领大寨人走向新的精彩。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来的她已经45岁,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刚回 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

  这些话宛若闪电,劈开了郭凤莲心头的阴影。她终于在新的时代寻找到新的历史逻辑。致富光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艰苦奋斗,此时都有了新的意义,郭凤莲开始带领大寨进行第二次创业。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包括卡拉OK和咖啡。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市场经济中二次创业难上加难。但曾经战天斗地的郭凤莲扛得起任何艰难。她走南闯北,卖煤炭,办水泥厂,请专家,学着经营,学着商业谈判,甚至学着陪笑脸求人,学着喝酒。

  走过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创业路,郭凤莲逐渐得心应手。她甚至学会了品牌的有效扩张,在三家与外地的合资企业中,光是“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占有25%多的股份。

  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距离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在郭凤莲的手上,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品牌”到今朝“经济品牌”的转身。(李玉梅宋广辉)《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年12月26日 第11版)

  见证历史:郭凤莲和大寨的命运

  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与大寨人一同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她 的名字随着“全国学大寨”的号召一起传遍中国。此后的十余年间,郭凤莲身兼数职,执掌大寨,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 见,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寨的辉煌伴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开始淡出中国的历史舞台,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了十余年。

  1991 年底,45岁的郭凤莲在组织的安排下重返大寨,带领大寨人在完全陌生的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随后,大寨成立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任董事长,在这个岗位 上,她大胆开拓,充分展示着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才能,利用“大寨”这个金字招牌,带领着大寨人办企业、找项目、推销产品,全村总产值由此实现大跨越,由 1992年的327万到2007年实现1.3个亿,伴随着大寨的一起一落,郭凤莲再次回到历史的聚光灯下。

  如今,年届花甲的郭凤莲依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她现在不仅是大寨村党总支书记,还担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除出差开会外,郭凤莲每天都在研究安排大寨村的大小事务,带领着大寨人向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市场经济新农村目标不断迈进。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郭凤莲说,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大寨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将指导大寨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2008年11月30日新华网

傅昌旺:昔日“矿山铁人”,今天绿化模范


“矿山铁人”傅昌旺


傅昌旺老人植树十万株今年73岁的傅昌旺是一位老劳模、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退休至今,他在矿山附近的荒山植树10万余株,昔日光秃秃的山坡秀木成林,绿树成行。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走进山西太原市白家庄矿区,随便向一个人打听,都知道傅昌旺。傅昌旺只是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他为何如此有名?因为他用13年时间,在白家庄矿南山上种了近10万株树,将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从傅昌旺家到最近的植树地点约5里地。每天,老人都要先走过一段满是泥泞的上坡路,到南山山脚下;再往山上走,则全是沙土路。

  “这是臭椿树。”老人介绍,“臭椿树比较耐旱,好养活,这样的山只能长这种树了”。老人指着满山的石头说:“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沙子,一般的树在这里难以成活。”

  据 当地人介绍,刚开始,老人也种过别的树,如松柏、柳树等,但成活率很低。辛辛苦苦种的树全死了。”满山“勘察”了几天,老人发现,有一种树即使是在石头缝 里也能生长,这就是臭椿树。细心的老人采下树种,准备来年“点种”。因为直接种树苗要成活必须不停地浇水,但山上取水不方便。点种的树籽一旦长出苗来,一 般不会枯死,树“靠天吃饭”就行。

  树是“靠天吃饭”的,但是种树籽还是离不开水。老人都是挑快下雨的时候去种树籽,常常是种完了,雨也下 大了。再想下山,山路又太滑,于是老人挖了个小山洞,许多个下雨天他都是在这个只容一个人猫腰坐的山洞里等,一直等到雨停了,才小心地走回家。但无论走得 多小心,“摔跤是经常的事”。

  13年来,傅昌旺老人共育苗、修树25万棵。老人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铁锹、多少把斧头……

  离开时,傅昌旺指着一片两人高的臭椿树说:“每年到了3月,这些臭椿树就会长出深红的叶子,特别好看。”老人笑着,脸上的皱纹如菊花般盛开。(原碧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03月24日第十二版)

吴仁宝:当好村支书的心得


图片说明:华西村新老书记规划未来。


图片说明:俯瞰华西村。


上个世纪70年代,吴仁宝(中)与乡亲们在一起

  治村

  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须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必须先富带后富。

  持家

  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既建设好“小家”,又奉献“大家”。

  为官

  叫群众脱皮掉肉,是干部没本事。共产党员就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我要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做人

  人活着为什么?人死后留下什么?一个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仅为了钱,应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

  用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才,但要看才用在啥地方。养猪内行,是才;种田内行,是才;经营内行,更是才。会养猪的人叫他养马,就不叫人尽其才。同一个人,用其所长,就是人才;用其所短,就变成蠢材。用人不当,会浪费人才。(本报记者朱隽整理)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22日 第五版)

钱学森: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


2005年12月11日,钱学森先生将迎来94岁华诞。12月6日,数十位科技工作者汇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纪念钱老归国50周年。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倡导技术科学

  “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钱学森一生所涉领域众多,贡献重大,不过,参加纪念活动的科学家们提及更多的,还是钱老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风范。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85岁的老科学家朱兆祥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他回忆道,1955年10月8日,钱 学森结束在美国20年的学习和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带领全家回到祖国,随即就与钱伟长教授合作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16日,力学所正式成 立,钱老任第一任所长,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在钱先生的心目中,与航天技术、核聚变、自动化、冲击波化学、风力工程、光能利用、气象工 程等新技术相应,中国可以建立起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新的技术科学。”朱兆祥说,历史证明了钱学森的远见卓识。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 想,如今已成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研究为本、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影响的国家力学研究基地,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为“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和一些前沿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引领性的贡献。

  “技术科学就是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技术科学要为 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要致力于创造性地带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推动科学的发展。这是钱老一贯强调的。”当年曾与钱学森一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 习、任教的郑哲敏院士说,倡导技术科学,也就是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

  谈到钱老的治学态度,钱老的学术秘书涂元季提起一件往事。有位青年曾经写信指出钱老论文中的一处错误,钱老亲笔回信肯定了这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 神,并请这位青年就此写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目的是让学界同仁都能认识到这一错误,以免被错误引用。涂元季说:“这种风范与胸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轮到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发言了。他没有讲别的,只为大家念了一封信。今年7月,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的消息传到海外,一位75岁的菲律宾老华侨写来一封信,回忆起她50年前与钱学森在马尼拉轮船码头的一席谈话,那正是在钱学森回国的途中。

  “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华侨问。

  “我想为仍然贫穷困苦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钱学森回答。

  “您离开美国困难吗?”

  “是的,美国政府设置了太多的条件,他们不允许我带走我的书和笔记,但是,我将尽最大努力恢复它们。”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钱学森反问。

  “我姐姐是初中老师,我是高中老师。”华侨答。

  “非常好,中小学的老师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必须受到好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但是,我只能教低层次的东西。不像您,是杰出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

  “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这段简短的对话鲜为人知,大家在回味之余,对“科学大家”的体会更深了……

  人物小传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 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1955年10月,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投入到祖国的科技建设事业中。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 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 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武卫政)《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8日 第十一版
※ 修改:.ygxz 于 May  3 15:48:46 修改本文.[FROM: 219.23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5-4-2009 04:01:59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老早就过来了啊,此外,我只是个小喽啰.....
【 在 sxshlx (xxx)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谁把ygxz这尊大神请来的?呵呵。
: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 : 发信站: 一路BBS (Sun May  3 15:39:55 2009), 本站(yilubbs.com)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5-4-2009 04:01:33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选择了,没用的
【 在 bridged (断桥:向100在线努力,有事写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是不是忘了选所见即所得编辑器
: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新糊涂那边复制粘贴的网页可以直接把图片和超链接都粘贴过去的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5-3-2009 18:10:28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是谁把ygxz这尊大神请来的?呵呵。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 发信站: 一路BBS (Sun May  3 15:39:55 2009), 本站(yilubbs.com)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  
: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
:  
: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每天掏粪背粪5吨多,背粪的右肩磨出了老茧。
:
: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亲切接见时传祥。刘少奇还对时传祥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
: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5日第4版
:
:   真正纯洁的人——忆时传祥同志 (吕远)
:
:   清晨。轻轻推开窗子,六月的晨风扑面吹来,醒心而又涤神。我站在窗前,一任微风吹拂。隐约的广播声随风传来,播音员清亮的声音分明在说:时传祥沉冤昭雪!我的心猛地抖动了一下。这消息触动了我心头一个隐隐的伤痛……
:
:   十二年前,大约也是初夏的时候,一天清晨,中国音乐家协会派人来找我,要我去写点关于时传祥同志的东西。时传祥同志是掏粪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成员。照说,我早该去写他,但过去一直顾虑他的工种不好表现:只写些“清洁工人志气高”一类的话,觉得太虚;要写得形象些,又怕粪来粪去的生活细节使人厌恶。犹豫之下,终于没有写。这次才赶紧去了。通过相处和了解,我由衷地认识到:这个终生在粪便中劳动的人,实在是一个真正纯洁的人,是一个象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人!我决定要写一个赞歌。没想到,这却是一次以意外的遭遇而结束的、没有完成的伤心的任务。
:
:   我最初是到时传祥的工作单位去访他。那是统管北京崇文区的粪便清除工作的部门,是一个相当庞杂繁忙的工作单位。那时他已经是这个单位党组织领导成员之一,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想,他可能比较多的时间是在办公楼里做些指导性的工作。但我走进他的单位,看到的只是一个象乡村场院似的朴素院落。一色的黄土地面四周,是些低矮的房子,存放着清除粪便用的工具和车辆。背街而立的几间陈旧窄小的平房,就是办公室,里面放了几张窄小的木桌木椅。那里的同志告诉我,他有工作出去了。我边等他,边环顾他们的办公室,心想,这个办公室真是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除了墙上挂的锦旗是软的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硬的。正想间,隔窗看见一辆大粪车开进了院子,车上跳下一个穿着粪污的衣服的人,背起粗大的粪桶,提着长长的粪勺,走到后边去了。他身材粗大壮实,走起路来上身微微前倾,稍稍侧起脱发的光头,粪桶便紧挨着他黑红色的脖子。旁边的人告诉我,那就是时传祥同志。……门开了,时传祥走了进来。他坐到桌子对面,一面揩着头上的汗,一面热情地看着我,操着山东口音问:“同志,你要俺做些甚么?”我怔了一下:他见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能不能为别人干些甚么,仿佛他只是一个为了群众需要而存在的人!我把来意告诉了他,他沉吟起来:“俺们的事真没有甚么值得说的,俺们就是给大伙掏掏粪呗。再说,还有很多该干的都没干哩。有的胡同还没有厕所,有的院儿里的厕所太旧太破。……建国十几年啦,好些群众还没个好厕所用呢,想起来心里就着急。你也给俺宣传宣传这事儿,推动推动。”随后,他看了看记事牌,说:“真对不起。俺还得赶紧去趟南城。你们先谈着。有甚么叫俺说的,俺回头再给你说去。”他冲我憨笑了一下,就急匆匆地走了。一转眼,我又看见他背着粪桶从后边走了过来,仍然微微向前倾着上身,稍侧着光头。我望着他的背影思索起来: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一个把掏大粪当作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人,也是第一个把掏大粪当作自己光荣职责的党的干部。党的干部、人民代表、掏大粪,这三者在时传祥身上是一致的,不可分的。完全不象有的人那样,职位和声望越高,便同平凡的工作距离越大,更何况是掏大粪这样“卑微”、“肮脏”的工作!
:
:   为了能抓到他的空暇,我们找了个星期天去他家里看他。我们找到的是一间十分狭窄的房子。放着几条蓝底白点的旧薄被子的床铺占了房间一多半,只剩下很小一块地面,他和他老伴便在那儿洗衣服和做饭。他一边做着家务活儿,一边同我们述说掏粪工人的苦难历史,一直谈到他们吃完饭。一般家庭星期天老少聚在一起,饭食总要改善一点,何况他老伴还是带着孩子从外地来看他的;但他们的饭食却只是一碗青菜,几个玉米饼子,大家在地上一个一尺高的小板桌上围而食之。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往往是他世界观的最具体的反映。老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的家庭生活,正是他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人民的纯洁心灵的具体写照。
:
:   时传祥同志是从赤贫里成长起来的。幼年时地主逼死了他的父亲。寡母领着六个孩子实在无法生活,使他不得不在十五岁时就出外逃荒谋生。他是讨着饭走到长辛店来找乡亲的,但那个乡亲不认他。他流落在北京城郊,饿得坐在路边哭了起来。一个捡粪的老头把他领回家去,叫老伴给他做顿饭吃。他一连吃了四个大窝头还不觉够。老头在旁阻拦他:“别吃啦,孩子。不是怕你吃,是怕你吃出病呵。你都饿枯啦,吃那么多受不了哇!”说着,老头搂着他瘦弱的身子哭起来:“我小时候也象你这样倒在路边,差一点死啦!”第二天,老头去帮他找活儿。那工夫到处都不要人,只有去粪霸手下掏大粪。就这样,时传祥在粪霸手下干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很少给够过工钱,可是辱骂和殴打却差不多天天都有。在旧社会的“下九流”里,掏粪工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时传祥没有一天不盼望着能跳出这污黑的粪坑。
:
:   解放以后,党的阳光照亮了掏粪工的生活,也照亮了掏粪工的心。时传祥头上不再是吞噬他灵魂和肉体的反动统治阶级,而是关心他、热爱他的党的领导;他面前不再是骄奢淫逸的剥削者的天堂,而是包括他在内的被解放了的亿万人民的首都,是中央领导居住的地方,是有着人民自己的工厂、商店和住宅的大街小巷。能撂下这里不管吗?不能,必须让这个过去污秽的城市变成干净美丽的城市,必须让这里上百万劳动人民生活在清洁的环境里。所有这一切,使老时留下来,干下去,并且爱上了这一行。
:
:   就是这样,建国十多年来,他无冬无夏地、挨家挨户地给首都群众掏粪扫污。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稍有空闲就到处问问闻闻,走走看看,了解情况。我到他工作地点去的时候,发现他对大街小巷、各院各户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多少人,厕所甚么样子,他差不多全记得住。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地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许多年来为首都清除了千万吨粪便。我们之所以能干净愉快地生活,就是因为有老时这样一些崇高的人,在默默为我们清除粪污。我曾经问过他,是怎样做到不嫌脏的。他说:“屎嘛,哪有不脏的?可咱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咱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呀。想想这个,就不怕脏啦。”我当时看着他黑红的面庞和宽阔的前胸,好久说不出话来。这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多么火热的心啊!
:
:   那年老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为群众已经掏了四十多年粪。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欢乐,大部分时间是独自一人在北京掏粪,妻子和孩子都在遥远的农村。后来他年纪渐渐大了,才把家里人接到了北京。当国家经济有困难、号召农村人口不要留在城市时,他又让老伴和孩子回了农村,自己在北京为大家掏粪。他仍然每天默默地背着粪桶,无冬无夏地在大街小巷里走着。职务再高,声望再大,他也永远是这个样子。不受官气的熏染,不受利禄的侵袭,朴素、纯洁、崇高,永不变质,这就是时传祥的品格,这就是时传祥的本色。相形之下,我感到自己矮小而且形秽。我深感过去不去写他,是百分之百的错误。那种怕写了他们的工种会引起人们厌恶的顾虑,究其实,正是我思想上厌恶他们工种的缘故。
:
:   我最后一次同老时分手是在哪一天,已经记不得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同他握别时,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之情。分手之后我回头看他,他正背着粪桶向胡同里走去,依旧是那样向前微倾着身子,稍稍侧着头……那天夜里我想了很久,决心要写一个时传祥的叙事合唱,写他的苦难,写他的解放,写他的光荣劳动和崇高品格。我设想这个节目的合唱队,最好是穿雪白的服装;音乐应该用最亲切、最美的旋律。要让观众感到掏粪工人象莲花一样纯洁可爱……
:
:   但这个合唱终于没有写出来。因为在那之后不久,林彪、“四人帮”便抡起棍子把组织这项工作的协会“砸烂”了,我也被这棍子打得昏头晕脑地靠边站了。而时传祥本人也被打成了“粪霸”和“工贼”。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大字报,看见一张批斗时传祥的布告,我就夹在人群里去了会场。我看见时传祥被拧着胳膊推出来。他脸色发黄,已经比从前瘦多了,也老多了。他痛苦地在那里弯着腰,喘息着。我的眼睛有点模糊,心里难受极了。我悄悄退了出来,慢慢往回走着。过了很久,风闻他病了,被赶出了北京。又过了两年,听说他被周总理派人接回了北京。再后来又听说他死了。他死的时候我不知道,无法去向这个我所敬重的人最后告别,也就不知道他后来是甚么样子。而在我记忆里浮现的,却总是他憨笑的面孔和背粪桶的背影。关于协会布置的那项任务,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瘀结在我心头的隐痛了。
:
:   十二年过去了,祖国在一场风雨之后,江山如洗,草木更新。有一些盛开的莲花,被林彪、“四人帮”的妖风吹折了,但更多的新莲,却正含苞浮出污泥浊水。是的,纯洁而崇高的时传祥同志死去了,但千万个象时传祥一样的人将成长起来。不管是掏粪的还是做“官”的,也不管是清洁工还是党的干部,但愿都具有时传祥一样的品格,纯洁,崇高,一尘不染,永不变质。但愿协会再组织大家为他们谱写更多更美的乐章。
:
:   (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10月17日)
:
: 耿长锁:毛主席称他是“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
:  
: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耿长锁
:
:  
: 耿长锁(前左),和干部、社员们一起锄棉田(1963年摄)。 新华社
:
:   耿长锁,河北饶阳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
:   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 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促进农民富裕,以及采用农业机械、推广新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 走合作化的道路。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领导饶阳县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路作出了自己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
: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
:
: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6日 第二版)
:
:   著名全国农业劳模耿长锁铜像在河北饶阳县落成
:
:   著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铜像,日前在他的家乡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落成。
:
:   耿长锁曾与1951年和1979年两次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
: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新落成的耿长锁铜像高1.1米,重400公斤,底座为花岗岩,上刻吕正操将军题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王贵锁、王晓)
:
: 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
:  
: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
: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
: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
: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
: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新华社北京8月2 7日电)
:
: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9日第2版
:
:   共和国的脊梁——追忆铁人王进喜
:
:   武从端亓树新
:
: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七一”前夕,走在大庆这片热土上,追寻大庆人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断地被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创业者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从“老会战”的回忆中,从新一代人的成长中,从千千万万个瞻仰铁人者的留言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铁人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
:   他恨不得一槌头砸出个油田来
:
:   “铁人是我最好的战友,我比他小3岁,如果他还健在,应该是76岁了。”走进当年同铁人共称为大庆会战“五面红旗”的马德仁的家,这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回忆创业时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
:   他讲道:“在玉门时,我同王进喜在一个井队,他是司钻,我是副司钻。参加大庆会战后,我们两个人分别担任了1205、1202钻井队的队长。就在两个队互不相让地扛红旗、争第一的竞赛中,创造了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的钻井纪录。”
:
: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
:   1960年初,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
:   周正荣、丁国堂、戴祝文、马万福是当年1205队的4个司钻,人称铁人手下“四大闯将”。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我们有幸找到了周正荣、丁国堂两位老人。
:
:   周正荣老人回忆道:“刚来大庆的第一天晚上,我们34个人就是在一间四壁透风的破马棚里,背靠背度过的。”
:
: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
: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
:   这些与铁人并肩战斗过的“老会战”,追忆铁人的音容笑貌和英雄业绩时,禁不住泪湿衣襟。周正荣、丁国堂老人说:“多少年过去了,但铁人的印象却始终是那样深刻、清晰,仿佛他还在我们中间。”
:
:   井无压力不出油,我们搞石油会战,就要给自己加压
:
:   1963年,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以铁人为首的创业者们奋战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国的头号大油田。
:
:   丁国堂老人提到他印象中最深刻的两件事。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
: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
: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
:   在钻井三公司,铁人当年的大徒弟王作富给我们讲起了那个刻骨铭心的“4·19”事故。那是1961年,1205队打了一口不合格井,斜8度。铁人和队友们含着泪填死了这口井。有人难过地说:“标杆队的队史上还没有这么一笔。”铁人说:“没有这一笔,队史就是假的。这一笔,不仅要记录在队史上,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来的人都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单纯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
:   至1966年,铁人指挥他的钻井队突破年进尺10万米大关,攀上了当时世界钻井史上的峰巅,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争了气。
:
:   铁人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
:   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仅47岁。
:
:   现任1205队队长盛文革说,虽然45名队员谁也没见过铁人,但铁人精神一直是支撑这个队的灵魂。到现在为止,该队获得各类荣誉227个。目前已累计打井1408口,总进尺176.7万米,相当于大庆油田的1/3。
:
:   现在1205队已经采用了液、汽、电一体化的国产最先进钻井设备,司钻坐在操作室里转动手柄,操作钻井,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   盛文革认为,在新时期继承和学习铁人精神应该增加新的内涵,那就是用铁人精神去掌握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该队脱产3个月在大庆石油学院强化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目前,该队有大中专毕业生9人,其余34人均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05队,仍是我国石油战线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
:   铁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位于第一口井旁的铁人纪念馆瞻仰铁人。自1991年以来,先后有160万人次来过这里。
:
:   在厚厚的留言簿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同我们一样激动难平的心。
:
:   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王典,是肇源县人,离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顶着瓢泼大雨来到铁人纪念馆。他说:“是铁人鼓励了我一辈子。”
:
:   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还未走完三个展厅,手帕已被泪水湿透。走前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
:   一位美国友人说:“铁人精神足让人感动一辈子。”来自塞拉里昂的客人写道:“向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致敬。他的精神不死!建设塞拉里昂也需要铁人精神!”
:
:   铁人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刘仁说:“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顶天立地、光前裕后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铁人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
:   (原载《黑龙江日报》1999年7月6日)
:
: 田桂英:从渔家女到楷模 妇女的火车头
:
:  
: 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
:   见到田桂英是在她女儿家,屋里挂着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一个年轻的姑娘身着制服,从火车头车窗里探出身来,表情坚定,目光悠远。车窗下是一面锦旗,上写:妇女的火车头。
:
:   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把照片上的姑娘与眼前的人联系起来。56年前闻名全国的“铁姑娘”如今已经76岁了,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
: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在1950年评选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时,是464人中的一个,那一年她20岁。
:
:   几个小时的采访,田桂英始终面朝记者侧坐着,好像在开火车;这个姿势很累,她一次都没有向后靠过。田桂英说起话来语调和缓,多年前的往事仍然记得清楚。
:
: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
:   为养家,田桂英13岁就进城当童工,直到17岁,大连铁路招工,她进了机务段。
:
:   田桂英出生时,上面有五个姐姐。一家人靠父亲打鱼为生。打着了就能吃饭,打不着就饿着,尤其是冬天,海面封了,渔船出不去,一家人就干挺着。
:
:   爷爷去世时,要送回老家下葬。田桂英的妈妈没有一条完整得可以穿出门的裤子,只好向别人借。等回家时,还没等进家门,就让人脱下去要走了。
:
:   “妈妈去世时还想着这事,为这事她羞愧了一辈子。”田桂英说,“姐姐们很小就出嫁了,那时结婚不像现在,嫁人就是为了向男方家要钱,嫁一个,生活就向前推一推,一点点维持。”
:
:   田桂英的人生改变就是1949年6月20日。
:
:   那一天,19岁的田桂英怯生生地进了屋,在女火车司机培训班的报名表上签了名。从那刻起,这个贫苦的渔家女开始经历另一种人生。
:
:   大连在1945年就光复了,之后一直处于前苏联的军管状态。机务段的段长李索夫就是个苏联人,培养女火车司机的念头就是缘于他,他觉得:苏联都有女火车司机,中国为啥不能有?
:
:   当时的中国,女人出来工作很少见,即便出来,结婚之后都回家当家庭妇女。包括田桂英在内,整个大连机务段只有4个女人,让女人去开火车,那更是破了天荒!
:
:   这消息让田桂英寝食难安,她在职工俱乐部看过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苏联女火车司机,膀大腰圆、威风凛凛,田桂英很羡慕。
:
: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
:   在进机务段之后,田桂英参加过共产党办的夜校,这让她的想法有了很大变化。吃饱饭已经不成问题了,她要做的是不再受男人压迫,证明自己跟男人一样行。开火车是个好机会!
:
:   阻力很大!
:
:   “她能开动火车?那要男人干什么?”“女人不在家里守妇道,去开什么火车,太不像话了!”从家人、亲朋到同事,没人觉得她能行。
:
:   “那时开火车不被人看成好事,事故多,撞人、撞车什么的,活又脏又累。我父亲坚决反对,他对我说:‘再咋穷,有口饭吃就行!我绝对不能让你去!’当时段里的男职工都反对,都说不能干。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觉得女人干不了这活。”
:
:   田桂英还是报了名。但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于是她干了一件事。
:
:   那天一大早,她到段里,见到司炉孙师傅。
:
:   “孙师傅,咱俩掰掰腕子,看谁有劲。”
:
:   “好!”田桂英胜了。
:
:   “孙师傅,你觉得我这样能开火车不?”
:
:   “能!”田桂英有信心了。
:
:   “那天啊,孙师傅下夜班,累了一晚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想起往事,76岁的田桂英呵呵笑。
:
:   就这样,田桂英跟另外8个姑娘成了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
:   “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10来斤的大平板锹,每3秒一锹炭,15分钟要投280锹。
:
:   投炭是给火车烧火。投出去的炭还要成簸箕形——中间低平四边高,这样火烧得才旺,火车上投炭不比平地,车身一晃,一锹炭全撒。就是铁打的身子,也让你累得化出水来。
:
:   9个平均年龄20岁的姑娘就练这个,一练三月。
:
:   刚开始时,即使她们拼了命地干,顶多也就能撑100锹。一天下来都跟水人儿似的,回到屋里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挣扎着起来。“真苦啊,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
:
:   眼看着她们的胳膊一天天粗起来。但接下来的机车理论课又让她们“脱了一层皮”。9个姑娘,最高的只有小学文化,更有几个一天书也没念过,老师只能画着图给她们讲理论。
:
:   8个月零20天,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就这样“出炉”了。“如按正常程序,培养一个内燃机车司机,光在讲习所就要学两年。”田桂英说。
:
:   因为田桂英毕业考核成绩最高,她被任命为司机长,她们的包车组被铁道部命名为“三八”号包车组。
:
:   从3月8日到8月末,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田桂英的包车组创下了安全行驶3万多公里、节煤51.76吨的纪录。
:
:   一夜之间,全国的报刊都在宣扬“三八号”包车组的光荣事迹,这些“铁姑娘”的故事被收入当时的中小学生课本。全国人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火车司机。
:
:   那年“五一”,田桂英被评为东北路局一等劳动模范。她的包车组开着“三八号”从大连出发,沿途运送200多名劳动模范去哈尔滨参加东北铁路劳模大会。途经车站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都想看看女火车司机到底是个什么样。
:
:   “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
:   1950年9月底,荣耀达到巅峰。
:
:   20岁的田桂英作为东北铁路工人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这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次评选自己的全国劳动模范。
:
:   田桂英说,去之前她不知道会被评为全国劳模。事实上,后来几天发生的事,没有一件是她能想到的。
:
:   9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代表聚集在中南海怀仁堂。田桂英被安排向毛主席献旗。为了这次献旗,田桂英想了好几天,她想对主席说点什么,最终决定祝主席身体健康。
:
:   结果一上台,激动的田桂英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淌,一直哭到下台,想好的话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
:   更让田桂英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6点,会议组安排劳模们在北京饭店吃饭,在她那桌竟然有周恩来总理!
:
:   “总理和我就隔着一个人,真紧张啊,想给总理夹菜也不敢。总理看出我们挺拘束的,就问你们是哪地方来的啊?我们说是从东北沈阳来的。总理笑着说,我也是沈阳人啊!他一说是沈阳人,我心里一下就放松了。哎呀,总理您是沈阳人啊?!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
:   “总理就给我们夹菜。他对我说,田桂英,你最小,你去给主席敬酒吧。我也不会喝酒啊。总理说不要紧,让我代表铁路工人给主席敬酒。”
:
:   田桂英说她给毛主席敬酒时,心里害怕极了,硬着头皮去走过去,腿肚子都在哆嗦,敬完酒回到座位上时,她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
:   从北京回来,田桂英生活就发生了改变。她不但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访问苏联,还成为在朝鲜(专题,图库)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榜样。
:
:   1952年底,“三八号”包车组解散了,田桂英和她的女同事被送到学校补习文化。1955年,田桂英考进唐山铁道学院,在机械系学习蒸汽机车理论,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当工程师。
:
:   十年之间,田桂英完成了一个从贫苦的渔家女,到全国人民的楷模,再到大学生、工程师的转变。这一切变化始于1949年6月20日那一天。
:
: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
:
:   田桂英是1985年退休的。
:
:   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一生值得羡慕。但田桂英说,直到退休之后她才觉得当劳模是个好事
:
:   “上大学时我就跟人说,我要是结婚有小孩,绝对不让他当劳模,把工作做好了就行,别当劳模,当劳模压力太大了。”
:
:   “一开始是不懂什么叫劳模,自己被选上了,也不知道大伙为什么会选我。那时被选上了我还特别害怕,不愿意当。担心啊,老开火车哪能不出事?出事后怎么向组织交代?”
:
:   这种压力不只在工作上,年轻时的田桂英不会想到,她直到35岁才会结婚。这个年龄即便放到现在也很晚了。
:
:   从参加火车司机培训开始,田桂英和她的包车组就被禁止谈恋爱,找对象得要领导批准。
:
:   “现在一想,上当了!那时人都听话,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分析领导说得对错。等到同意你找对象时,跟你差不多年龄的人都已经成家了。所以我们这些人啊,找对象不是比自己大很多,就是找了个小女婿。”
:
:   最热火朝天的十年也是寂寞奉献的十年。紧接之后,劳模这种荣耀到了文革时期反而成了她的“罪行”。
:
:   在那年月,黑白颠倒,田桂英被扣上“假劳模”“假党员”的帽子下放了;工厂开会时,糊好的高帽等着她戴起来接受批斗;连俄语都不会的她还被人说成是“苏修特务”。就是在那段日子,田桂英扔掉了她所有的奖章、奖状。
:
:   “你问问那些劳模,在那个时候,谁把当劳模看成是光荣的?”
:
:   这一切直到文革结束才改变。风平浪静了,当劳模光荣的感受又慢慢回到田桂英的心里。“我原来都不想当这个劳模了,压力太大了。别人能做的事我做不了。可现在我当这个劳模我感觉挺光荣的,党和人民没忘了我。现在大伙都宣传劳模精神,劳模也受了尊重,感觉当劳模还是好的。”
:
:   现在的田桂英每周都要去位于沈阳北运河的劳模物业公司,从家到那里需倒两次车,一个半小时。膝部的骨质增生让她走起路来有些痛苦,但从1997年到现在,她从未中断过,她和众多退休劳模一起做着北运河的绿化保洁工作。
:
:   田桂英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社会单位去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但当劳模的苦处她从没说过,她说这一生得到的远比自己付出的多得多。
:
:   “我做的那点工作要拿现在来比,算个啥啊。我有今天,只不过是刚解放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
:   “毛主席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
:
:   问:你无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劳模形象,那么,在你看来,劳模的标准应该有哪些?
:
:   田:我感觉,当劳模是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党工作,我们那个时候就是那么个想法。像我们小时候在旧社会就是受苦的,突然能吃饱饭了,就觉得应该好好工作,报答党。解放以后我感觉党给我自由了,毛主席和党的恩情我永远永远也报答不了,就要把自己所有的劲都用到工作上。
:
:   问:那么,据你观察,有没有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劳模?能否举例?
:
:   田:你看我们过去的劳模,比如铁路上的,养路大王某某人、操作大王某某人、调车大王某某人,你选出来之后确实能站住脚。一提起这个人,大家就知道是谁。现在这些劳模一年两年行,过一段大家都忘了,站不住脚。
:
:   问:有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和体育明星,当上了劳模,你认为,作为劳模,他们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
:   田:那绝对不一样,咱们过去的那些劳模那真是实干出来的。现在劳模我看……有的说是花钱买的,咱倒不知道真假,现在当劳模容易,填个表就是劳模了。那时候人的思想特别朴实,领导说什么都听,不管你对不对,也不分析,叫干啥就干啥。
:
:   问:你认为,劳模对公众的榜样作用,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
:   田:不如以前了。过去的老劳模即便去世了,他在别人心里还是劳模,能树立起来,这些劳模都是干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劳模。现在的劳模有几个能树立起来的?现在的工人没有把技术钻到底,他说不出来一套东西。
:
:   问:作为劳模,你感觉,真实的你和媒体宣传报道中的你的形象,有没有区别?
:
:   田:没有,他们基本上都是根据我讲的报道的。
:
:   问:宣传报道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
:   田:也没什么影响。看到有报道了,他们有人会打电话来,“哎呀,在报纸上又看到你了”,有的说你真行啊。也有看法不一样的,比如看到开大会把我们请去了,就说“平时一点好处也不给你们,到开会了用到你们让你们去了”什么的。但我不这样想,我总觉得我现在对党没有贡献,党没有忘记我、人民没有忘记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
:   问:你觉得用以前那种方式现在能选出真正的劳模吗?
:
:   田:选不出来,真选不出来。
:
:   问:能不能采用民主推选的方式来产生劳模呢?为什么?
:
:   田:这个我也说不好,我退休20多年了,对这些也不知道了。你说让大家选,干得好的人不宣传大家也不知道啊。比如徐虎,电视一宣传大伙都知道,觉得这个同志太了不得了,我也在衡量自己,徐虎做的一些事我就做不到。但电视要不报道他,别人也不知道,没法选。
:
:   小资料:劳模评选内容变迁
:
:   到2005年,评选劳模13次,以前有些随机性,1989年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以后,初步定每5年表彰一次。
:
:   这13次劳模评选可以简单归纳为: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9年全国群英会,1960年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一直到1989年是表彰劳模,以后形式开始固定。
:
:   劳模评选的比例是有要求的。首先,企业职工不少于劳模评选总数的45%。其中企业职工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5%。
:
: 郭凤莲:铁姑娘的二次创业与大寨命运
:
:  
: 2008年郭凤莲担任奥运火炬手
:
:   郭凤莲大寨“铁姑娘”二次创业
:
:   1978年12月18日,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上,在169位中央委员和112位中央候补委员中间,有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她默默地坐着,茫然地感受着眼前热烈的气氛和一项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她就是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中央候补委员郭凤莲。
:
:   此时她并不知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已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开始,中国农民选择了与大寨全然不 同的发展道路。这让刚过而立之年的郭凤莲感到猝不及防,她似乎已经感到,大寨执掌了16年的中国农村建设大旗将从自己手中悄然滑落。
:
: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这份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中说: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郭凤莲哭了,哭了一顿之后说,“服从党的调动。”从此,她默默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近17年的大寨。
:
:   2008年10月7日,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率领20多位中国油画名家来到大寨,举行主题为“回望大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采风活动。詹建俊为郭凤莲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幅珍藏了33年的速写作品。
:
:   郭凤莲说:“画得真好。” 詹建俊说:“那时候郭凤莲同志是风华正茂,是最美丽的领导。”
:
:   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在铁姑娘队的22名成员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就是她们,在一场罕见的洪水冲 毁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们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灾难。这些和男人们一样承受苦难和繁重劳动的少女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人们用“铁姑娘”来为 她们命名。
:
:   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 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 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
:   1973年6月,26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党支部书记,她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她满足地看着大寨成为一片精神圣地,各地的人们朝圣般地涌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人都能意识到光环背后的阴影。
:
:   郭凤莲回忆说:“一年一个人分到的小麦是二斤半,这二斤半小麦在磨上还填不了磨盘眼儿。过年吃饺子,大寨人吃的是玉米面饺子,当时非常困难,能吃得起玉米面饺子就不简单了。”
:
:   当辛勤的劳动并不能让人们收获富裕,甚至不能让人吃饱饭的时候,一些朴素的道理重新回到了人们心中。小岗村农民1978年冬天的冒险,在一年多后,变成 了近三分之一中国农民的选择;又过了7个月,这个数字超过了五分之四。1982年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4年,99%的农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农村焕发出重生般的活力。
:
:   郭凤莲被调离后第二年,大寨村才开始试行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大寨村换了4任支书。虽然日子宽裕一些,但不论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再使自己勇立潮头。大寨人怀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希望她能够重新带领大寨人走向新的精彩。
:
: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来的她已经45岁,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刚回 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
:
:   这些话宛若闪电,劈开了郭凤莲心头的阴影。她终于在新的时代寻找到新的历史逻辑。致富光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   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艰苦奋斗,此时都有了新的意义,郭凤莲开始带领大寨进行第二次创业。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包括卡拉OK和咖啡。
:
: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市场经济中二次创业难上加难。但曾经战天斗地的郭凤莲扛得起任何艰难。她走南闯北,卖煤炭,办水泥厂,请专家,学着经营,学着商业谈判,甚至学着陪笑脸求人,学着喝酒。
:
:   走过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创业路,郭凤莲逐渐得心应手。她甚至学会了品牌的有效扩张,在三家与外地的合资企业中,光是“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占有25%多的股份。
:
:   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距离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在郭凤莲的手上,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品牌”到今朝“经济品牌”的转身。(李玉梅宋广辉)《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年12月26日 第11版)
:
:   见证历史:郭凤莲和大寨的命运
:
:   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与大寨人一同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她 的名字随着“全国学大寨”的号召一起传遍中国。此后的十余年间,郭凤莲身兼数职,执掌大寨,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 见,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
:   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寨的辉煌伴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开始淡出中国的历史舞台,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了十余年。
:
:   1991 年底,45岁的郭凤莲在组织的安排下重返大寨,带领大寨人在完全陌生的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随后,大寨成立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任董事长,在这个岗位 上,她大胆开拓,充分展示着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才能,利用“大寨”这个金字招牌,带领着大寨人办企业、找项目、推销产品,全村总产值由此实现大跨越,由 1992年的327万到2007年实现1.3个亿,伴随着大寨的一起一落,郭凤莲再次回到历史的聚光灯下。
:
:   如今,年届花甲的郭凤莲依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她现在不仅是大寨村党总支书记,还担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除出差开会外,郭凤莲每天都在研究安排大寨村的大小事务,带领着大寨人向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市场经济新农村目标不断迈进。
:
: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郭凤莲说,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大寨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将指导大寨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2008年11月30日新华网
:
: 傅昌旺:昔日“矿山铁人”,今天绿化模范
:
:  
: “矿山铁人”傅昌旺
:
:  
: 傅昌旺老人植树十万株今年73岁的傅昌旺是一位老劳模、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退休至今,他在矿山附近的荒山植树10万余株,昔日光秃秃的山坡秀木成林,绿树成行。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
:   走进山西太原市白家庄矿区,随便向一个人打听,都知道傅昌旺。傅昌旺只是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他为何如此有名?因为他用13年时间,在白家庄矿南山上种了近10万株树,将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
:   从傅昌旺家到最近的植树地点约5里地。每天,老人都要先走过一段满是泥泞的上坡路,到南山山脚下;再往山上走,则全是沙土路。
:
:   “这是臭椿树。”老人介绍,“臭椿树比较耐旱,好养活,这样的山只能长这种树了”。老人指着满山的石头说:“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沙子,一般的树在这里难以成活。”
:
:   据 当地人介绍,刚开始,老人也种过别的树,如松柏、柳树等,但成活率很低。辛辛苦苦种的树全死了。”满山“勘察”了几天,老人发现,有一种树即使是在石头缝 里也能生长,这就是臭椿树。细心的老人采下树种,准备来年“点种”。因为直接种树苗要成活必须不停地浇水,但山上取水不方便。点种的树籽一旦长出苗来,一 般不会枯死,树“靠天吃饭”就行。
:
:   树是“靠天吃饭”的,但是种树籽还是离不开水。老人都是挑快下雨的时候去种树籽,常常是种完了,雨也下 大了。再想下山,山路又太滑,于是老人挖了个小山洞,许多个下雨天他都是在这个只容一个人猫腰坐的山洞里等,一直等到雨停了,才小心地走回家。但无论走得 多小心,“摔跤是经常的事”。
:
:   13年来,傅昌旺老人共育苗、修树25万棵。老人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铁锹、多少把斧头……
:
:   离开时,傅昌旺指着一片两人高的臭椿树说:“每年到了3月,这些臭椿树就会长出深红的叶子,特别好看。”老人笑着,脸上的皱纹如菊花般盛开。(原碧霞)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03月24日第十二版)
:
: 吴仁宝:当好村支书的心得
:
:  
: 图片说明:华西村新老书记规划未来。
:
:  
: 图片说明:俯瞰华西村。
:
:  
: 上个世纪70年代,吴仁宝(中)与乡亲们在一起
:
:   治村
:
:   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须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必须先富带后富。
:
:   持家
:
:   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既建设好“小家”,又奉献“大家”。
:
:   为官
:
:   叫群众脱皮掉肉,是干部没本事。共产党员就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我要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
:   做人
:
:   人活着为什么?人死后留下什么?一个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仅为了钱,应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
:
:   用人
:
:   每个人身上都有才,但要看才用在啥地方。养猪内行,是才;种田内行,是才;经营内行,更是才。会养猪的人叫他养马,就不叫人尽其才。同一个人,用其所长,就是人才;用其所短,就变成蠢材。用人不当,会浪费人才。(本报记者朱隽整理)
:
: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22日 第五版)
:
: 钱学森: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
:
:  
: 2005年12月11日,钱学森先生将迎来94岁华诞。12月6日,数十位科技工作者汇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纪念钱老归国50周年。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
:   倡导技术科学
:
:   “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
: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钱学森一生所涉领域众多,贡献重大,不过,参加纪念活动的科学家们提及更多的,还是钱老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风范。
:
: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85岁的老科学家朱兆祥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他回忆道,1955年10月8日,钱 学森结束在美国20年的学习和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带领全家回到祖国,随即就与钱伟长教授合作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16日,力学所正式成 立,钱老任第一任所长,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
:
:   “在钱先生的心目中,与航天技术、核聚变、自动化、冲击波化学、风力工程、光能利用、气象工 程等新技术相应,中国可以建立起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新的技术科学。”朱兆祥说,历史证明了钱学森的远见卓识。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 想,如今已成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研究为本、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影响的国家力学研究基地,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为“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和一些前沿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引领性的贡献。
:
:   “技术科学就是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技术科学要为 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要致力于创造性地带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推动科学的发展。这是钱老一贯强调的。”当年曾与钱学森一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 习、任教的郑哲敏院士说,倡导技术科学,也就是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
:   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
:   “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
:
:   谈到钱老的治学态度,钱老的学术秘书涂元季提起一件往事。有位青年曾经写信指出钱老论文中的一处错误,钱老亲笔回信肯定了这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 神,并请这位青年就此写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目的是让学界同仁都能认识到这一错误,以免被错误引用。涂元季说:“这种风范与胸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
:   轮到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发言了。他没有讲别的,只为大家念了一封信。今年7月,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的消息传到海外,一位75岁的菲律宾老华侨写来一封信,回忆起她50年前与钱学森在马尼拉轮船码头的一席谈话,那正是在钱学森回国的途中。
:
:   “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华侨问。
:
:   “我想为仍然贫穷困苦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钱学森回答。
:
:   “您离开美国困难吗?”
:
:   “是的,美国政府设置了太多的条件,他们不允许我带走我的书和笔记,但是,我将尽最大努力恢复它们。”
:
: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钱学森反问。
:
:   “我姐姐是初中老师,我是高中老师。”华侨答。
:
:   “非常好,中小学的老师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必须受到好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
:   “但是,我只能教低层次的东西。不像您,是杰出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
:
:   “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这段简短的对话鲜为人知,大家在回味之余,对“科学大家”的体会更深了……
:
:   人物小传
:
: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 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1955年10月,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投入到祖国的科技建设事业中。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 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 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武卫政)《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8日 第十一版
: ※ 修改:.ygxz 于 May  3 15:48:46 修改本文.[FROM: 219.234.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5-3-2009 12:07:55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看看是不是忘了选所见即所得编辑器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糊涂那边复制粘贴的网页可以直接把图片和超链接都粘贴过去的
: 【 在 bridged (断桥:向100在线努力,有事写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我就不知道了,按理是同样的代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59:57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新糊涂那边复制粘贴的网页可以直接把图片和超链接都粘贴过去的
【 在 bridged (断桥:向100在线努力,有事写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就不知道了,按理是同样的代码。
: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好像这边的web和新糊涂的很不一样啊,web下复制网页,也不能把图片贴上去
: : ...................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5-3-2009 11:52:09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那我就不知道了,按理是同样的代码。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这边的web和新糊涂的很不一样啊,web下复制网页,也不能把图片贴上去
: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50:58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好像这边的web和新糊涂的很不一样啊,web下复制网页,也不能把图片贴上去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
: ...................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50:24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每天掏粪背粪5吨多,背粪的右肩磨出了老茧。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亲切接见时传祥。刘少奇还对时传祥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5日第4版

  真正纯洁的人——忆时传祥同志 (吕远)

  清晨。轻轻推开窗子,六月的晨风扑面吹来,醒心而又涤神。我站在窗前,一任微风吹拂。隐约的广播声随风传来,播音员清亮的声音分明在说:时传祥沉冤昭雪!我的心猛地抖动了一下。这消息触动了我心头一个隐隐的伤痛……

  十二年前,大约也是初夏的时候,一天清晨,中国音乐家协会派人来找我,要我去写点关于时传祥同志的东西。时传祥同志是掏粪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成员。照说,我早该去写他,但过去一直顾虑他的工种不好表现:只写些“清洁工人志气高”一类的话,觉得太虚;要写得形象些,又怕粪来粪去的生活细节使人厌恶。犹豫之下,终于没有写。这次才赶紧去了。通过相处和了解,我由衷地认识到:这个终生在粪便中劳动的人,实在是一个真正纯洁的人,是一个象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人!我决定要写一个赞歌。没想到,这却是一次以意外的遭遇而结束的、没有完成的伤心的任务。

  我最初是到时传祥的工作单位去访他。那是统管北京崇文区的粪便清除工作的部门,是一个相当庞杂繁忙的工作单位。那时他已经是这个单位党组织领导成员之一,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想,他可能比较多的时间是在办公楼里做些指导性的工作。但我走进他的单位,看到的只是一个象乡村场院似的朴素院落。一色的黄土地面四周,是些低矮的房子,存放着清除粪便用的工具和车辆。背街而立的几间陈旧窄小的平房,就是办公室,里面放了几张窄小的木桌木椅。那里的同志告诉我,他有工作出去了。我边等他,边环顾他们的办公室,心想,这个办公室真是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除了墙上挂的锦旗是软的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硬的。正想间,隔窗看见一辆大粪车开进了院子,车上跳下一个穿着粪污的衣服的人,背起粗大的粪桶,提着长长的粪勺,走到后边去了。他身材粗大壮实,走起路来上身微微前倾,稍稍侧起脱发的光头,粪桶便紧挨着他黑红色的脖子。旁边的人告诉我,那就是时传祥同志。……门开了,时传祥走了进来。他坐到桌子对面,一面揩着头上的汗,一面热情地看着我,操着山东口音问:“同志,你要俺做些甚么?”我怔了一下:他见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能不能为别人干些甚么,仿佛他只是一个为了群众需要而存在的人!我把来意告诉了他,他沉吟起来:“俺们的事真没有甚么值得说的,俺们就是给大伙掏掏粪呗。再说,还有很多该干的都没干哩。有的胡同还没有厕所,有的院儿里的厕所太旧太破。……建国十几年啦,好些群众还没个好厕所用呢,想起来心里就着急。你也给俺宣传宣传这事儿,推动推动。”随后,他看了看记事牌,说:“真对不起。俺还得赶紧去趟南城。你们先谈着。有甚么叫俺说的,俺回头再给你说去。”他冲我憨笑了一下,就急匆匆地走了。一转眼,我又看见他背着粪桶从后边走了过来,仍然微微向前倾着上身,稍侧着光头。我望着他的背影思索起来: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一个把掏大粪当作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人,也是第一个把掏大粪当作自己光荣职责的党的干部。党的干部、人民代表、掏大粪,这三者在时传祥身上是一致的,不可分的。完全不象有的人那样,职位和声望越高,便同平凡的工作距离越大,更何况是掏大粪这样“卑微”、“肮脏”的工作!

  为了能抓到他的空暇,我们找了个星期天去他家里看他。我们找到的是一间十分狭窄的房子。放着几条蓝底白点的旧薄被子的床铺占了房间一多半,只剩下很小一块地面,他和他老伴便在那儿洗衣服和做饭。他一边做着家务活儿,一边同我们述说掏粪工人的苦难历史,一直谈到他们吃完饭。一般家庭星期天老少聚在一起,饭食总要改善一点,何况他老伴还是带着孩子从外地来看他的;但他们的饭食却只是一碗青菜,几个玉米饼子,大家在地上一个一尺高的小板桌上围而食之。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往往是他世界观的最具体的反映。老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的家庭生活,正是他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人民的纯洁心灵的具体写照。

  时传祥同志是从赤贫里成长起来的。幼年时地主逼死了他的父亲。寡母领着六个孩子实在无法生活,使他不得不在十五岁时就出外逃荒谋生。他是讨着饭走到长辛店来找乡亲的,但那个乡亲不认他。他流落在北京城郊,饿得坐在路边哭了起来。一个捡粪的老头把他领回家去,叫老伴给他做顿饭吃。他一连吃了四个大窝头还不觉够。老头在旁阻拦他:“别吃啦,孩子。不是怕你吃,是怕你吃出病呵。你都饿枯啦,吃那么多受不了哇!”说着,老头搂着他瘦弱的身子哭起来:“我小时候也象你这样倒在路边,差一点死啦!”第二天,老头去帮他找活儿。那工夫到处都不要人,只有去粪霸手下掏大粪。就这样,时传祥在粪霸手下干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很少给够过工钱,可是辱骂和殴打却差不多天天都有。在旧社会的“下九流”里,掏粪工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时传祥没有一天不盼望着能跳出这污黑的粪坑。

  解放以后,党的阳光照亮了掏粪工的生活,也照亮了掏粪工的心。时传祥头上不再是吞噬他灵魂和肉体的反动统治阶级,而是关心他、热爱他的党的领导;他面前不再是骄奢淫逸的剥削者的天堂,而是包括他在内的被解放了的亿万人民的首都,是中央领导居住的地方,是有着人民自己的工厂、商店和住宅的大街小巷。能撂下这里不管吗?不能,必须让这个过去污秽的城市变成干净美丽的城市,必须让这里上百万劳动人民生活在清洁的环境里。所有这一切,使老时留下来,干下去,并且爱上了这一行。

  就是这样,建国十多年来,他无冬无夏地、挨家挨户地给首都群众掏粪扫污。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稍有空闲就到处问问闻闻,走走看看,了解情况。我到他工作地点去的时候,发现他对大街小巷、各院各户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多少人,厕所甚么样子,他差不多全记得住。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地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许多年来为首都清除了千万吨粪便。我们之所以能干净愉快地生活,就是因为有老时这样一些崇高的人,在默默为我们清除粪污。我曾经问过他,是怎样做到不嫌脏的。他说:“屎嘛,哪有不脏的?可咱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咱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呀。想想这个,就不怕脏啦。”我当时看着他黑红的面庞和宽阔的前胸,好久说不出话来。这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多么火热的心啊!

  那年老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为群众已经掏了四十多年粪。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欢乐,大部分时间是独自一人在北京掏粪,妻子和孩子都在遥远的农村。后来他年纪渐渐大了,才把家里人接到了北京。当国家经济有困难、号召农村人口不要留在城市时,他又让老伴和孩子回了农村,自己在北京为大家掏粪。他仍然每天默默地背着粪桶,无冬无夏地在大街小巷里走着。职务再高,声望再大,他也永远是这个样子。不受官气的熏染,不受利禄的侵袭,朴素、纯洁、崇高,永不变质,这就是时传祥的品格,这就是时传祥的本色。相形之下,我感到自己矮小而且形秽。我深感过去不去写他,是百分之百的错误。那种怕写了他们的工种会引起人们厌恶的顾虑,究其实,正是我思想上厌恶他们工种的缘故。

  我最后一次同老时分手是在哪一天,已经记不得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同他握别时,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之情。分手之后我回头看他,他正背着粪桶向胡同里走去,依旧是那样向前微倾着身子,稍稍侧着头……那天夜里我想了很久,决心要写一个时传祥的叙事合唱,写他的苦难,写他的解放,写他的光荣劳动和崇高品格。我设想这个节目的合唱队,最好是穿雪白的服装;音乐应该用最亲切、最美的旋律。要让观众感到掏粪工人象莲花一样纯洁可爱……

  但这个合唱终于没有写出来。因为在那之后不久,林彪、“四人帮”便抡起棍子把组织这项工作的协会“砸烂”了,我也被这棍子打得昏头晕脑地靠边站了。而时传祥本人也被打成了“粪霸”和“工贼”。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大字报,看见一张批斗时传祥的布告,我就夹在人群里去了会场。我看见时传祥被拧着胳膊推出来。他脸色发黄,已经比从前瘦多了,也老多了。他痛苦地在那里弯着腰,喘息着。我的眼睛有点模糊,心里难受极了。我悄悄退了出来,慢慢往回走着。过了很久,风闻他病了,被赶出了北京。又过了两年,听说他被周总理派人接回了北京。再后来又听说他死了。他死的时候我不知道,无法去向这个我所敬重的人最后告别,也就不知道他后来是甚么样子。而在我记忆里浮现的,却总是他憨笑的面孔和背粪桶的背影。关于协会布置的那项任务,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瘀结在我心头的隐痛了。

  十二年过去了,祖国在一场风雨之后,江山如洗,草木更新。有一些盛开的莲花,被林彪、“四人帮”的妖风吹折了,但更多的新莲,却正含苞浮出污泥浊水。是的,纯洁而崇高的时传祥同志死去了,但千万个象时传祥一样的人将成长起来。不管是掏粪的还是做“官”的,也不管是清洁工还是党的干部,但愿都具有时传祥一样的品格,纯洁,崇高,一尘不染,永不变质。但愿协会再组织大家为他们谱写更多更美的乐章。

  (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10月17日)

耿长锁:毛主席称他是“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耿长锁


耿长锁(前左),和干部、社员们一起锄棉田(1963年摄)。 新华社

  耿长锁,河北饶阳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 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促进农民富裕,以及采用农业机械、推广新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 走合作化的道路。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领导饶阳县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路作出了自己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6日 第二版)

  著名全国农业劳模耿长锁铜像在河北饶阳县落成

  著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铜像,日前在他的家乡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落成。

  耿长锁曾与1951年和1979年两次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新落成的耿长锁铜像高1.1米,重400公斤,底座为花岗岩,上刻吕正操将军题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王贵锁、王晓)

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新华社北京8月2 7日电)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9日第2版

  共和国的脊梁——追忆铁人王进喜

  武从端亓树新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七一”前夕,走在大庆这片热土上,追寻大庆人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断地被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创业者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从“老会战”的回忆中,从新一代人的成长中,从千千万万个瞻仰铁人者的留言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铁人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他恨不得一槌头砸出个油田来

  “铁人是我最好的战友,我比他小3岁,如果他还健在,应该是76岁了。”走进当年同铁人共称为大庆会战“五面红旗”的马德仁的家,这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回忆创业时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他讲道:“在玉门时,我同王进喜在一个井队,他是司钻,我是副司钻。参加大庆会战后,我们两个人分别担任了1205、1202钻井队的队长。就在两个队互不相让地扛红旗、争第一的竞赛中,创造了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的钻井纪录。”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1960年初,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周正荣、丁国堂、戴祝文、马万福是当年1205队的4个司钻,人称铁人手下“四大闯将”。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我们有幸找到了周正荣、丁国堂两位老人。

  周正荣老人回忆道:“刚来大庆的第一天晚上,我们34个人就是在一间四壁透风的破马棚里,背靠背度过的。”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这些与铁人并肩战斗过的“老会战”,追忆铁人的音容笑貌和英雄业绩时,禁不住泪湿衣襟。周正荣、丁国堂老人说:“多少年过去了,但铁人的印象却始终是那样深刻、清晰,仿佛他还在我们中间。”

  井无压力不出油,我们搞石油会战,就要给自己加压

  1963年,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以铁人为首的创业者们奋战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国的头号大油田。

  丁国堂老人提到他印象中最深刻的两件事。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在钻井三公司,铁人当年的大徒弟王作富给我们讲起了那个刻骨铭心的“4·19”事故。那是1961年,1205队打了一口不合格井,斜8度。铁人和队友们含着泪填死了这口井。有人难过地说:“标杆队的队史上还没有这么一笔。”铁人说:“没有这一笔,队史就是假的。这一笔,不仅要记录在队史上,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来的人都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单纯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至1966年,铁人指挥他的钻井队突破年进尺10万米大关,攀上了当时世界钻井史上的峰巅,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争了气。

  铁人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仅47岁。

  现任1205队队长盛文革说,虽然45名队员谁也没见过铁人,但铁人精神一直是支撑这个队的灵魂。到现在为止,该队获得各类荣誉227个。目前已累计打井1408口,总进尺176.7万米,相当于大庆油田的1/3。

  现在1205队已经采用了液、汽、电一体化的国产最先进钻井设备,司钻坐在操作室里转动手柄,操作钻井,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盛文革认为,在新时期继承和学习铁人精神应该增加新的内涵,那就是用铁人精神去掌握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该队脱产3个月在大庆石油学院强化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目前,该队有大中专毕业生9人,其余34人均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05队,仍是我国石油战线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铁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位于第一口井旁的铁人纪念馆瞻仰铁人。自1991年以来,先后有160万人次来过这里。

  在厚厚的留言簿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同我们一样激动难平的心。

  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王典,是肇源县人,离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顶着瓢泼大雨来到铁人纪念馆。他说:“是铁人鼓励了我一辈子。”

  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还未走完三个展厅,手帕已被泪水湿透。走前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一位美国友人说:“铁人精神足让人感动一辈子。”来自塞拉里昂的客人写道:“向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致敬。他的精神不死!建设塞拉里昂也需要铁人精神!”

  铁人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刘仁说:“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顶天立地、光前裕后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铁人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原载《黑龙江日报》1999年7月6日)

田桂英:从渔家女到楷模 妇女的火车头


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见到田桂英是在她女儿家,屋里挂着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一个年轻的姑娘身着制服,从火车头车窗里探出身来,表情坚定,目光悠远。车窗下是一面锦旗,上写:妇女的火车头。

  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把照片上的姑娘与眼前的人联系起来。56年前闻名全国的“铁姑娘”如今已经76岁了,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在1950年评选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时,是464人中的一个,那一年她20岁。

  几个小时的采访,田桂英始终面朝记者侧坐着,好像在开火车;这个姿势很累,她一次都没有向后靠过。田桂英说起话来语调和缓,多年前的往事仍然记得清楚。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为养家,田桂英13岁就进城当童工,直到17岁,大连铁路招工,她进了机务段。

  田桂英出生时,上面有五个姐姐。一家人靠父亲打鱼为生。打着了就能吃饭,打不着就饿着,尤其是冬天,海面封了,渔船出不去,一家人就干挺着。

  爷爷去世时,要送回老家下葬。田桂英的妈妈没有一条完整得可以穿出门的裤子,只好向别人借。等回家时,还没等进家门,就让人脱下去要走了。

  “妈妈去世时还想着这事,为这事她羞愧了一辈子。”田桂英说,“姐姐们很小就出嫁了,那时结婚不像现在,嫁人就是为了向男方家要钱,嫁一个,生活就向前推一推,一点点维持。”

  田桂英的人生改变就是1949年6月20日。

  那一天,19岁的田桂英怯生生地进了屋,在女火车司机培训班的报名表上签了名。从那刻起,这个贫苦的渔家女开始经历另一种人生。

  大连在1945年就光复了,之后一直处于前苏联的军管状态。机务段的段长李索夫就是个苏联人,培养女火车司机的念头就是缘于他,他觉得:苏联都有女火车司机,中国为啥不能有?

  当时的中国,女人出来工作很少见,即便出来,结婚之后都回家当家庭妇女。包括田桂英在内,整个大连机务段只有4个女人,让女人去开火车,那更是破了天荒!

  这消息让田桂英寝食难安,她在职工俱乐部看过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苏联女火车司机,膀大腰圆、威风凛凛,田桂英很羡慕。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在进机务段之后,田桂英参加过共产党办的夜校,这让她的想法有了很大变化。吃饱饭已经不成问题了,她要做的是不再受男人压迫,证明自己跟男人一样行。开火车是个好机会!

  阻力很大!

  “她能开动火车?那要男人干什么?”“女人不在家里守妇道,去开什么火车,太不像话了!”从家人、亲朋到同事,没人觉得她能行。

  “那时开火车不被人看成好事,事故多,撞人、撞车什么的,活又脏又累。我父亲坚决反对,他对我说:‘再咋穷,有口饭吃就行!我绝对不能让你去!’当时段里的男职工都反对,都说不能干。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觉得女人干不了这活。”

  田桂英还是报了名。但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于是她干了一件事。

  那天一大早,她到段里,见到司炉孙师傅。

  “孙师傅,咱俩掰掰腕子,看谁有劲。”

  “好!”田桂英胜了。

  “孙师傅,你觉得我这样能开火车不?”

  “能!”田桂英有信心了。

  “那天啊,孙师傅下夜班,累了一晚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想起往事,76岁的田桂英呵呵笑。

  就这样,田桂英跟另外8个姑娘成了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10来斤的大平板锹,每3秒一锹炭,15分钟要投280锹。

  投炭是给火车烧火。投出去的炭还要成簸箕形——中间低平四边高,这样火烧得才旺,火车上投炭不比平地,车身一晃,一锹炭全撒。就是铁打的身子,也让你累得化出水来。

  9个平均年龄20岁的姑娘就练这个,一练三月。

  刚开始时,即使她们拼了命地干,顶多也就能撑100锹。一天下来都跟水人儿似的,回到屋里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挣扎着起来。“真苦啊,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

  眼看着她们的胳膊一天天粗起来。但接下来的机车理论课又让她们“脱了一层皮”。9个姑娘,最高的只有小学文化,更有几个一天书也没念过,老师只能画着图给她们讲理论。

  8个月零20天,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就这样“出炉”了。“如按正常程序,培养一个内燃机车司机,光在讲习所就要学两年。”田桂英说。

  因为田桂英毕业考核成绩最高,她被任命为司机长,她们的包车组被铁道部命名为“三八”号包车组。

  从3月8日到8月末,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田桂英的包车组创下了安全行驶3万多公里、节煤51.76吨的纪录。

  一夜之间,全国的报刊都在宣扬“三八号”包车组的光荣事迹,这些“铁姑娘”的故事被收入当时的中小学生课本。全国人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火车司机。

  那年“五一”,田桂英被评为东北路局一等劳动模范。她的包车组开着“三八号”从大连出发,沿途运送200多名劳动模范去哈尔滨参加东北铁路劳模大会。途经车站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都想看看女火车司机到底是个什么样。

  “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1950年9月底,荣耀达到巅峰。

  20岁的田桂英作为东北铁路工人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这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次评选自己的全国劳动模范。

  田桂英说,去之前她不知道会被评为全国劳模。事实上,后来几天发生的事,没有一件是她能想到的。

  9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代表聚集在中南海怀仁堂。田桂英被安排向毛主席献旗。为了这次献旗,田桂英想了好几天,她想对主席说点什么,最终决定祝主席身体健康。

  结果一上台,激动的田桂英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淌,一直哭到下台,想好的话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更让田桂英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6点,会议组安排劳模们在北京饭店吃饭,在她那桌竟然有周恩来总理!

  “总理和我就隔着一个人,真紧张啊,想给总理夹菜也不敢。总理看出我们挺拘束的,就问你们是哪地方来的啊?我们说是从东北沈阳来的。总理笑着说,我也是沈阳人啊!他一说是沈阳人,我心里一下就放松了。哎呀,总理您是沈阳人啊?!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总理就给我们夹菜。他对我说,田桂英,你最小,你去给主席敬酒吧。我也不会喝酒啊。总理说不要紧,让我代表铁路工人给主席敬酒。”

  田桂英说她给毛主席敬酒时,心里害怕极了,硬着头皮去走过去,腿肚子都在哆嗦,敬完酒回到座位上时,她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从北京回来,田桂英生活就发生了改变。她不但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访问苏联,还成为在朝鲜(专题,图库)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榜样。

  1952年底,“三八号”包车组解散了,田桂英和她的女同事被送到学校补习文化。1955年,田桂英考进唐山铁道学院,在机械系学习蒸汽机车理论,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当工程师。

  十年之间,田桂英完成了一个从贫苦的渔家女,到全国人民的楷模,再到大学生、工程师的转变。这一切变化始于1949年6月20日那一天。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

  田桂英是1985年退休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一生值得羡慕。但田桂英说,直到退休之后她才觉得当劳模是个好事

  “上大学时我就跟人说,我要是结婚有小孩,绝对不让他当劳模,把工作做好了就行,别当劳模,当劳模压力太大了。”

  “一开始是不懂什么叫劳模,自己被选上了,也不知道大伙为什么会选我。那时被选上了我还特别害怕,不愿意当。担心啊,老开火车哪能不出事?出事后怎么向组织交代?”

  这种压力不只在工作上,年轻时的田桂英不会想到,她直到35岁才会结婚。这个年龄即便放到现在也很晚了。

  从参加火车司机培训开始,田桂英和她的包车组就被禁止谈恋爱,找对象得要领导批准。

  “现在一想,上当了!那时人都听话,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分析领导说得对错。等到同意你找对象时,跟你差不多年龄的人都已经成家了。所以我们这些人啊,找对象不是比自己大很多,就是找了个小女婿。”

  最热火朝天的十年也是寂寞奉献的十年。紧接之后,劳模这种荣耀到了文革时期反而成了她的“罪行”。

  在那年月,黑白颠倒,田桂英被扣上“假劳模”“假党员”的帽子下放了;工厂开会时,糊好的高帽等着她戴起来接受批斗;连俄语都不会的她还被人说成是“苏修特务”。就是在那段日子,田桂英扔掉了她所有的奖章、奖状。

  “你问问那些劳模,在那个时候,谁把当劳模看成是光荣的?”

  这一切直到文革结束才改变。风平浪静了,当劳模光荣的感受又慢慢回到田桂英的心里。“我原来都不想当这个劳模了,压力太大了。别人能做的事我做不了。可现在我当这个劳模我感觉挺光荣的,党和人民没忘了我。现在大伙都宣传劳模精神,劳模也受了尊重,感觉当劳模还是好的。”

  现在的田桂英每周都要去位于沈阳北运河的劳模物业公司,从家到那里需倒两次车,一个半小时。膝部的骨质增生让她走起路来有些痛苦,但从1997年到现在,她从未中断过,她和众多退休劳模一起做着北运河的绿化保洁工作。

  田桂英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社会单位去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但当劳模的苦处她从没说过,她说这一生得到的远比自己付出的多得多。

  “我做的那点工作要拿现在来比,算个啥啊。我有今天,只不过是刚解放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毛主席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

  问:你无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劳模形象,那么,在你看来,劳模的标准应该有哪些?

  田:我感觉,当劳模是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党工作,我们那个时候就是那么个想法。像我们小时候在旧社会就是受苦的,突然能吃饱饭了,就觉得应该好好工作,报答党。解放以后我感觉党给我自由了,毛主席和党的恩情我永远永远也报答不了,就要把自己所有的劲都用到工作上。

  问:那么,据你观察,有没有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劳模?能否举例?

  田:你看我们过去的劳模,比如铁路上的,养路大王某某人、操作大王某某人、调车大王某某人,你选出来之后确实能站住脚。一提起这个人,大家就知道是谁。现在这些劳模一年两年行,过一段大家都忘了,站不住脚。

  问:有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和体育明星,当上了劳模,你认为,作为劳模,他们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田:那绝对不一样,咱们过去的那些劳模那真是实干出来的。现在劳模我看……有的说是花钱买的,咱倒不知道真假,现在当劳模容易,填个表就是劳模了。那时候人的思想特别朴实,领导说什么都听,不管你对不对,也不分析,叫干啥就干啥。

  问:你认为,劳模对公众的榜样作用,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田:不如以前了。过去的老劳模即便去世了,他在别人心里还是劳模,能树立起来,这些劳模都是干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劳模。现在的劳模有几个能树立起来的?现在的工人没有把技术钻到底,他说不出来一套东西。

  问:作为劳模,你感觉,真实的你和媒体宣传报道中的你的形象,有没有区别?

  田:没有,他们基本上都是根据我讲的报道的。

  问:宣传报道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田:也没什么影响。看到有报道了,他们有人会打电话来,“哎呀,在报纸上又看到你了”,有的说你真行啊。也有看法不一样的,比如看到开大会把我们请去了,就说“平时一点好处也不给你们,到开会了用到你们让你们去了”什么的。但我不这样想,我总觉得我现在对党没有贡献,党没有忘记我、人民没有忘记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问:你觉得用以前那种方式现在能选出真正的劳模吗?

  田:选不出来,真选不出来。

  问:能不能采用民主推选的方式来产生劳模呢?为什么?

  田:这个我也说不好,我退休20多年了,对这些也不知道了。你说让大家选,干得好的人不宣传大家也不知道啊。比如徐虎,电视一宣传大伙都知道,觉得这个同志太了不得了,我也在衡量自己,徐虎做的一些事我就做不到。但电视要不报道他,别人也不知道,没法选。

  小资料:劳模评选内容变迁

  到2005年,评选劳模13次,以前有些随机性,1989年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以后,初步定每5年表彰一次。

  这13次劳模评选可以简单归纳为: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9年全国群英会,1960年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一直到1989年是表彰劳模,以后形式开始固定。

  劳模评选的比例是有要求的。首先,企业职工不少于劳模评选总数的45%。其中企业职工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5%。

郭凤莲:铁姑娘的二次创业与大寨命运


2008年郭凤莲担任奥运火炬手

  郭凤莲大寨“铁姑娘”二次创业

  1978年12月18日,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上,在169位中央委员和112位中央候补委员中间,有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她默默地坐着,茫然地感受着眼前热烈的气氛和一项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她就是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中央候补委员郭凤莲。

  此时她并不知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已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开始,中国农民选择了与大寨全然不 同的发展道路。这让刚过而立之年的郭凤莲感到猝不及防,她似乎已经感到,大寨执掌了16年的中国农村建设大旗将从自己手中悄然滑落。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这份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中说: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郭凤莲哭了,哭了一顿之后说,“服从党的调动。”从此,她默默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近17年的大寨。

  2008年10月7日,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率领20多位中国油画名家来到大寨,举行主题为“回望大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采风活动。詹建俊为郭凤莲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幅珍藏了33年的速写作品。

  郭凤莲说:“画得真好。” 詹建俊说:“那时候郭凤莲同志是风华正茂,是最美丽的领导。”

  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在铁姑娘队的22名成员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就是她们,在一场罕见的洪水冲 毁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们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灾难。这些和男人们一样承受苦难和繁重劳动的少女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人们用“铁姑娘”来为 她们命名。

  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 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 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1973年6月,26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党支部书记,她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她满足地看着大寨成为一片精神圣地,各地的人们朝圣般地涌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人都能意识到光环背后的阴影。

  郭凤莲回忆说:“一年一个人分到的小麦是二斤半,这二斤半小麦在磨上还填不了磨盘眼儿。过年吃饺子,大寨人吃的是玉米面饺子,当时非常困难,能吃得起玉米面饺子就不简单了。”

  当辛勤的劳动并不能让人们收获富裕,甚至不能让人吃饱饭的时候,一些朴素的道理重新回到了人们心中。小岗村农民1978年冬天的冒险,在一年多后,变成 了近三分之一中国农民的选择;又过了7个月,这个数字超过了五分之四。1982年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4年,99%的农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农村焕发出重生般的活力。

  郭凤莲被调离后第二年,大寨村才开始试行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大寨村换了4任支书。虽然日子宽裕一些,但不论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再使自己勇立潮头。大寨人怀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希望她能够重新带领大寨人走向新的精彩。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来的她已经45岁,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刚回 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

  这些话宛若闪电,劈开了郭凤莲心头的阴影。她终于在新的时代寻找到新的历史逻辑。致富光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艰苦奋斗,此时都有了新的意义,郭凤莲开始带领大寨进行第二次创业。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包括卡拉OK和咖啡。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市场经济中二次创业难上加难。但曾经战天斗地的郭凤莲扛得起任何艰难。她走南闯北,卖煤炭,办水泥厂,请专家,学着经营,学着商业谈判,甚至学着陪笑脸求人,学着喝酒。

  走过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创业路,郭凤莲逐渐得心应手。她甚至学会了品牌的有效扩张,在三家与外地的合资企业中,光是“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占有25%多的股份。

  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距离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在郭凤莲的手上,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品牌”到今朝“经济品牌”的转身。(李玉梅宋广辉)《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年12月26日 第11版)

  见证历史:郭凤莲和大寨的命运

  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与大寨人一同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她 的名字随着“全国学大寨”的号召一起传遍中国。此后的十余年间,郭凤莲身兼数职,执掌大寨,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 见,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寨的辉煌伴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开始淡出中国的历史舞台,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了十余年。

  1991 年底,45岁的郭凤莲在组织的安排下重返大寨,带领大寨人在完全陌生的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随后,大寨成立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任董事长,在这个岗位 上,她大胆开拓,充分展示着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才能,利用“大寨”这个金字招牌,带领着大寨人办企业、找项目、推销产品,全村总产值由此实现大跨越,由 1992年的327万到2007年实现1.3个亿,伴随着大寨的一起一落,郭凤莲再次回到历史的聚光灯下。

  如今,年届花甲的郭凤莲依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她现在不仅是大寨村党总支书记,还担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除出差开会外,郭凤莲每天都在研究安排大寨村的大小事务,带领着大寨人向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市场经济新农村目标不断迈进。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郭凤莲说,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大寨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将指导大寨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2008年11月30日新华网

傅昌旺:昔日“矿山铁人”,今天绿化模范


“矿山铁人”傅昌旺


傅昌旺老人植树十万株今年73岁的傅昌旺是一位老劳模、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退休至今,他在矿山附近的荒山植树10万余株,昔日光秃秃的山坡秀木成林,绿树成行。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走进山西太原市白家庄矿区,随便向一个人打听,都知道傅昌旺。傅昌旺只是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他为何如此有名?因为他用13年时间,在白家庄矿南山上种了近10万株树,将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从傅昌旺家到最近的植树地点约5里地。每天,老人都要先走过一段满是泥泞的上坡路,到南山山脚下;再往山上走,则全是沙土路。

  “这是臭椿树。”老人介绍,“臭椿树比较耐旱,好养活,这样的山只能长这种树了”。老人指着满山的石头说:“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沙子,一般的树在这里难以成活。”

  据 当地人介绍,刚开始,老人也种过别的树,如松柏、柳树等,但成活率很低。辛辛苦苦种的树全死了。”满山“勘察”了几天,老人发现,有一种树即使是在石头缝 里也能生长,这就是臭椿树。细心的老人采下树种,准备来年“点种”。因为直接种树苗要成活必须不停地浇水,但山上取水不方便。点种的树籽一旦长出苗来,一 般不会枯死,树“靠天吃饭”就行。

  树是“靠天吃饭”的,但是种树籽还是离不开水。老人都是挑快下雨的时候去种树籽,常常是种完了,雨也下 大了。再想下山,山路又太滑,于是老人挖了个小山洞,许多个下雨天他都是在这个只容一个人猫腰坐的山洞里等,一直等到雨停了,才小心地走回家。但无论走得 多小心,“摔跤是经常的事”。

  13年来,傅昌旺老人共育苗、修树25万棵。老人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铁锹、多少把斧头……

  离开时,傅昌旺指着一片两人高的臭椿树说:“每年到了3月,这些臭椿树就会长出深红的叶子,特别好看。”老人笑着,脸上的皱纹如菊花般盛开。(原碧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03月24日第十二版)

吴仁宝:当好村支书的心得


图片说明:华西村新老书记规划未来。


图片说明:俯瞰华西村。


上个世纪70年代,吴仁宝(中)与乡亲们在一起

  治村

  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须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必须先富带后富。

  持家

  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既建设好“小家”,又奉献“大家”。

  为官

  叫群众脱皮掉肉,是干部没本事。共产党员就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我要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做人

  人活着为什么?人死后留下什么?一个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仅为了钱,应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

  用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才,但要看才用在啥地方。养猪内行,是才;种田内行,是才;经营内行,更是才。会养猪的人叫他养马,就不叫人尽其才。同一个人,用其所长,就是人才;用其所短,就变成蠢材。用人不当,会浪费人才。(本报记者朱隽整理)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22日 第五版)

钱学森: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


2005年12月11日,钱学森先生将迎来94岁华诞。12月6日,数十位科技工作者汇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纪念钱老归国50周年。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倡导技术科学

  “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钱学森一生所涉领域众多,贡献重大,不过,参加纪念活动的科学家们提及更多的,还是钱老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风范。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85岁的老科学家朱兆祥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他回忆道,1955年10月8日,钱 学森结束在美国20年的学习和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带领全家回到祖国,随即就与钱伟长教授合作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16日,力学所正式成 立,钱老任第一任所长,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在钱先生的心目中,与航天技术、核聚变、自动化、冲击波化学、风力工程、光能利用、气象工 程等新技术相应,中国可以建立起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新的技术科学。”朱兆祥说,历史证明了钱学森的远见卓识。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 想,如今已成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研究为本、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影响的国家力学研究基地,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为“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和一些前沿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引领性的贡献。

  “技术科学就是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技术科学要为 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要致力于创造性地带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推动科学的发展。这是钱老一贯强调的。”当年曾与钱学森一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 习、任教的郑哲敏院士说,倡导技术科学,也就是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

  谈到钱老的治学态度,钱老的学术秘书涂元季提起一件往事。有位青年曾经写信指出钱老论文中的一处错误,钱老亲笔回信肯定了这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 神,并请这位青年就此写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目的是让学界同仁都能认识到这一错误,以免被错误引用。涂元季说:“这种风范与胸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轮到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发言了。他没有讲别的,只为大家念了一封信。今年7月,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的消息传到海外,一位75岁的菲律宾老华侨写来一封信,回忆起她50年前与钱学森在马尼拉轮船码头的一席谈话,那正是在钱学森回国的途中。

  “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华侨问。

  “我想为仍然贫穷困苦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钱学森回答。

  “您离开美国困难吗?”

  “是的,美国政府设置了太多的条件,他们不允许我带走我的书和笔记,但是,我将尽最大努力恢复它们。”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钱学森反问。

  “我姐姐是初中老师,我是高中老师。”华侨答。

  “非常好,中小学的老师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必须受到好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但是,我只能教低层次的东西。不像您,是杰出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

  “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这段简短的对话鲜为人知,大家在回味之余,对“科学大家”的体会更深了……

  人物小传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 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1955年10月,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投入到祖国的科技建设事业中。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 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 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武卫政)《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8日 第十一版


【 在 ygxz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  
: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
: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亲切接见时传祥。刘少奇还对时传祥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5日第4版
:   真正纯洁的人——忆时传祥同志 (吕远)
:   清晨。轻轻推开窗子,六月的晨风扑面吹来,醒心而又涤神。我站在窗前,一任微风吹拂。隐约的广播声随风传来,播音员清亮的声音分明在说:时传祥沉冤昭雪!我的心猛地抖动了一下。这消息触动了我心头一个隐隐的伤痛……
:   十二年前,大约也是初夏的时候,一天清晨,中国音乐家协会派人来找我,要我去写点关于时传祥同志的东西。时传祥同志是掏粪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成员。照说,我早该去写他,但过去一直顾虑他的工种不好表现:只写些“清洁工人志气高”一类的话,觉得太虚;要写得形象些,又怕粪来粪去的生活细节使人厌恶。犹豫之下,终于没有写。这次才赶紧去了。通过相处和了解,我由衷地认识到:这个终生在粪便中劳动的人,实在是一个真正纯洁的人,是一个象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人!我决定要
:   我最初是到时传祥的工作单位去访他。那是统管北京崇文区的粪便清除工作的部门,是一个相当庞杂繁忙的工作单位。那时他已经是这个单位党组织领导成员之一,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想,他可能比较多的时间是在办公楼里做些指导性的工作。但我走进他的单位,看到的只是一个象乡村场院似的朴素院落。一色的黄土地面四周,是些低矮的房子,存放着清除粪便用的工具和车辆。背街而立的几间陈旧窄小的平房,就是办公室,里面放了几张窄小的木桌木椅。那里的同志告诉我,他有工作出去了。我边等他,边环顾他们的办公室,心想,这个办公室真是简朴得
:   为了能抓到他的空暇,我们找了个星期天去他家里看他。我们找到的是一间十分狭窄的房子。放着几条蓝底白点的旧薄被子的床铺占了房间一多半,只剩下很小一块地面,他和他老伴便在那儿洗衣服和做饭。他一边做着家务活儿,一边同我们述说掏粪工人的苦难历史,一直谈到他们吃完饭。一般家庭星期天老少聚在一起,饭食总要改善一点,何况他老伴还是带着孩子从外地来看他的;但他们的饭食却只是一碗青菜,几个玉米饼子,大家在地上一个一尺高的小板桌上围而食之。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往往是他世界观的最具体的反映。老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的家庭生活,正是
:   时传祥同志是从赤贫里成长起来的。幼年时地主逼死了他的父亲。寡母领着六个孩子实在无法生活,使他不得不在十五岁时就出外逃荒谋生。他是讨着饭走到长辛店来找乡亲的,但那个乡亲不认他。他流落在北京城郊,饿得坐在路边哭了起来。一个捡粪的老头把他领回家去,叫老伴给他做顿饭吃。他一连吃了四个大窝头还不觉够。老头在旁阻拦他:“别吃啦,孩子。不是怕你吃,是怕你吃出病呵。你都饿枯啦,吃那么多受不了哇!”说着,老头搂着他瘦弱的身子哭起来:“我小时候也象你这样倒在路边,差一点死啦!”第二天,老头去帮他找活儿。那工夫到处都不要人
:   解放以后,党的阳光照亮了掏粪工的生活,也照亮了掏粪工的心。时传祥头上不再是吞噬他灵魂和肉体的反动统治阶级,而是关心他、热爱他的党的领导;他面前不再是骄奢淫逸的剥削者的天堂,而是包括他在内的被解放了的亿万人民的首都,是中央领导居住的地方,是有着人民自己的工厂、商店和住宅的大街小巷。能撂下这里不管吗?不能,必须让这个过去污秽的城市变成干净美丽的城市,必须让这里上百万劳动人民生活在清洁的环境里。所有这一切,使老时留下来,干下去,并且爱上了这一行。
:   就是这样,建国十多年来,他无冬无夏地、挨家挨户地给首都群众掏粪扫污。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稍有空闲就到处问问闻闻,走走看看,了解情况。我到他工作地点去的时候,发现他对大街小巷、各院各户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多少人,厕所甚么样子,他差不多全记得住。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地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许多年来为首都清除了千万吨粪便。我们之所以能干净愉快地生活,就是因为有老时这样一些崇高的人,在默默为我们清除粪污。我曾经问过他,是怎
:   那年老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为群众已经掏了四十多年粪。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欢乐,大部分时间是独自一人在北京掏粪,妻子和孩子都在遥远的农村。后来他年纪渐渐大了,才把家里人接到了北京。当国家经济有困难、号召农村人口不要留在城市时,他又让老伴和孩子回了农村,自己在北京为大家掏粪。他仍然每天默默地背着粪桶,无冬无夏地在大街小巷里走着。职务再高,声望再大,他也永远是这个样子。不受官气的熏染,不受利禄的侵袭,朴素、纯洁、崇高,永不变质,这就是时传祥的品格,这就是时传祥的本色。相形之下,我感到自己矮小而且
:   我最后一次同老时分手是在哪一天,已经记不得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同他握别时,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之情。分手之后我回头看他,他正背着粪桶向胡同里走去,依旧是那样向前微倾着身子,稍稍侧着头……那天夜里我想了很久,决心要写一个时传祥的叙事合唱,写他的苦难,写他的解放,写他的光荣劳动和崇高品格。我设想这个节目的合唱队,最好是穿雪白的服装;音乐应该用最亲切、最美的旋律。要让观众感到掏粪工人象莲花一样纯洁可爱……
:   但这个合唱终于没有写出来。因为在那之后不久,林彪、“四人帮”便抡起棍子把组织这项工作的协会“砸烂”了,我也被这棍子打得昏头晕脑地靠边站了。而时传祥本人也被打成了“粪霸”和“工贼”。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大字报,看见一张批斗时传祥的布告,我就夹在人群里去了会场。我看见时传祥被拧着胳膊推出来。他脸色发黄,已经比从前瘦多了,也老多了。他痛苦地在那里弯着腰,喘息着。我的眼睛有点模糊,心里难受极了。我悄悄退了出来,慢慢往回走着。过了很久,风闻他病了,被赶出了北京。又过了两年,听说他被周总理派人接回了北京。再后来又听
:   十二年过去了,祖国在一场风雨之后,江山如洗,草木更新。有一些盛开的莲花,被林彪、“四人帮”的妖风吹折了,但更多的新莲,却正含苞浮出污泥浊水。是的,纯洁而崇高的时传祥同志死去了,但千万个象时传祥一样的人将成长起来。不管是掏粪的还是做“官”的,也不管是清洁工还是党的干部,但愿都具有时传祥一样的品格,纯洁,崇高,一尘不染,永不变质。但愿协会再组织大家为他们谱写更多更美的乐章。
:   (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10月17日)
: 耿长锁:毛主席称他是“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  
: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耿长锁
:  
: 耿长锁(前左),和干部、社员们一起锄棉田(1963年摄)。 新华社
:   耿长锁,河北饶阳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   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 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促进农民富裕,以及采用农业机械、推广新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 走合作化的道路。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领导饶阳县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路作出了自己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
: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6日 第二版)
:   著名全国农业劳模耿长锁铜像在河北饶阳县落成
:   著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铜像,日前在他的家乡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落成。
:   耿长锁曾与1951年和1979年两次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   1985年,耿长锁因病去世。新落成的耿长锁铜像高1.1米,重400公斤,底座为花岗岩,上刻吕正操将军题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王贵锁、王晓)
: 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  
: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新华社北京8月2 7日电)
: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9日第2版
:   共和国的脊梁——追忆铁人王进喜
:   武从端亓树新
: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七一”前夕,走在大庆这片热土上,追寻大庆人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断地被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创业者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从“老会战”的回忆中,从新一代人的成长中,从千千万万个瞻仰铁人者的留言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铁人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   他恨不得一槌头砸出个油田来
:   “铁人是我最好的战友,我比他小3岁,如果他还健在,应该是76岁了。”走进当年同铁人共称为大庆会战“五面红旗”的马德仁的家,这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回忆创业时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   他讲道:“在玉门时,我同王进喜在一个井队,他是司钻,我是副司钻。参加大庆会战后,我们两个人分别担任了1205、1202钻井队的队长。就在两个队互不相让地扛红旗、争第一的竞赛中,创造了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的钻井纪录。”
: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   1960年初,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   周正荣、丁国堂、戴祝文、马万福是当年1205队的4个司钻,人称铁人手下“四大闯将”。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我们有幸找到了周正荣、丁国堂两位老人。
:   周正荣老人回忆道:“刚来大庆的第一天晚上,我们34个人就是在一间四壁透风的破马棚里,背靠背度过的。”
: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   这些与铁人并肩战斗过的“老会战”,追忆铁人的音容笑貌和英雄业绩时,禁不住泪湿衣襟。周正荣、丁国堂老人说:“多少年过去了,但铁人的印象却始终是那样深刻、清晰,仿佛他还在我们中间。”
:   井无压力不出油,我们搞石油会战,就要给自己加压
:   1963年,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以铁人为首的创业者们奋战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国的头号大油田。
:   丁国堂老人提到他印象中最深刻的两件事。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   在钻井三公司,铁人当年的大徒弟王作富给我们讲起了那个刻骨铭心的“4·19”事故。那是1961年,1205队打了一口不合格井,斜8度。铁人和队友们含着泪填死了这口井。有人难过地说:“标杆队的队史上还没有这么一笔。”铁人说:“没有这一笔,队史就是假的。这一笔,不仅要记录在队史上,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来的人都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单纯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   至1966年,铁人指挥他的钻井队突破年进尺10万米大关,攀上了当时世界钻井史上的峰巅,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争了气。
:   铁人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   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仅47岁。
:   现任1205队队长盛文革说,虽然45名队员谁也没见过铁人,但铁人精神一直是支撑这个队的灵魂。到现在为止,该队获得各类荣誉227个。目前已累计打井1408口,总进尺176.7万米,相当于大庆油田的1/3。
:   现在1205队已经采用了液、汽、电一体化的国产最先进钻井设备,司钻坐在操作室里转动手柄,操作钻井,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盛文革认为,在新时期继承和学习铁人精神应该增加新的内涵,那就是用铁人精神去掌握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该队脱产3个月在大庆石油学院强化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目前,该队有大中专毕业生9人,其余34人均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05队,仍是我国石油战线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   铁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位于第一口井旁的铁人纪念馆瞻仰铁人。自1991年以来,先后有160万人次来过这里。
:   在厚厚的留言簿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同我们一样激动难平的心。
:   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王典,是肇源县人,离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顶着瓢泼大雨来到铁人纪念馆。他说:“是铁人鼓励了我一辈子。”
:   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还未走完三个展厅,手帕已被泪水湿透。走前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   一位美国友人说:“铁人精神足让人感动一辈子。”来自塞拉里昂的客人写道:“向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致敬。他的精神不死!建设塞拉里昂也需要铁人精神!”
:   铁人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刘仁说:“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顶天立地、光前裕后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铁人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   (原载《黑龙江日报》1999年7月6日)
: 田桂英:从渔家女到楷模 妇女的火车头
:  
: 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   见到田桂英是在她女儿家,屋里挂着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一个年轻的姑娘身着制服,从火车头车窗里探出身来,表情坚定,目光悠远。车窗下是一面锦旗,上写:妇女的火车头。
:   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把照片上的姑娘与眼前的人联系起来。56年前闻名全国的“铁姑娘”如今已经76岁了,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在1950年评选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时,是464人中的一个,那一年她20岁。
:   几个小时的采访,田桂英始终面朝记者侧坐着,好像在开火车;这个姿势很累,她一次都没有向后靠过。田桂英说起话来语调和缓,多年前的往事仍然记得清楚。
: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   为养家,田桂英13岁就进城当童工,直到17岁,大连铁路招工,她进了机务段。
:   田桂英出生时,上面有五个姐姐。一家人靠父亲打鱼为生。打着了就能吃饭,打不着就饿着,尤其是冬天,海面封了,渔船出不去,一家人就干挺着。
:   爷爷去世时,要送回老家下葬。田桂英的妈妈没有一条完整得可以穿出门的裤子,只好向别人借。等回家时,还没等进家门,就让人脱下去要走了。
:   “妈妈去世时还想着这事,为这事她羞愧了一辈子。”田桂英说,“姐姐们很小就出嫁了,那时结婚不像现在,嫁人就是为了向男方家要钱,嫁一个,生活就向前推一推,一点点维持。”
:   田桂英的人生改变就是1949年6月20日。
:   那一天,19岁的田桂英怯生生地进了屋,在女火车司机培训班的报名表上签了名。从那刻起,这个贫苦的渔家女开始经历另一种人生。
:   大连在1945年就光复了,之后一直处于前苏联的军管状态。机务段的段长李索夫就是个苏联人,培养女火车司机的念头就是缘于他,他觉得:苏联都有女火车司机,中国为啥不能有?
:   当时的中国,女人出来工作很少见,即便出来,结婚之后都回家当家庭妇女。包括田桂英在内,整个大连机务段只有4个女人,让女人去开火车,那更是破了天荒!
:   这消息让田桂英寝食难安,她在职工俱乐部看过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苏联女火车司机,膀大腰圆、威风凛凛,田桂英很羡慕。
: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   在进机务段之后,田桂英参加过共产党办的夜校,这让她的想法有了很大变化。吃饱饭已经不成问题了,她要做的是不再受男人压迫,证明自己跟男人一样行。开火车是个好机会!
:   阻力很大!
:   “她能开动火车?那要男人干什么?”“女人不在家里守妇道,去开什么火车,太不像话了!”从家人、亲朋到同事,没人觉得她能行。
:   “那时开火车不被人看成好事,事故多,撞人、撞车什么的,活又脏又累。我父亲坚决反对,他对我说:‘再咋穷,有口饭吃就行!我绝对不能让你去!’当时段里的男职工都反对,都说不能干。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觉得女人干不了这活。”
:   田桂英还是报了名。但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于是她干了一件事。
:   那天一大早,她到段里,见到司炉孙师傅。
:   “孙师傅,咱俩掰掰腕子,看谁有劲。”
:   “好!”田桂英胜了。
:   “孙师傅,你觉得我这样能开火车不?”
:   “能!”田桂英有信心了。
:   “那天啊,孙师傅下夜班,累了一晚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想起往事,76岁的田桂英呵呵笑。
:   就这样,田桂英跟另外8个姑娘成了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   “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10来斤的大平板锹,每3秒一锹炭,15分钟要投280锹。
:   投炭是给火车烧火。投出去的炭还要成簸箕形——中间低平四边高,这样火烧得才旺,火车上投炭不比平地,车身一晃,一锹炭全撒。就是铁打的身子,也让你累得化出水来。
:   9个平均年龄20岁的姑娘就练这个,一练三月。
:   刚开始时,即使她们拼了命地干,顶多也就能撑100锹。一天下来都跟水人儿似的,回到屋里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挣扎着起来。“真苦啊,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
:   眼看着她们的胳膊一天天粗起来。但接下来的机车理论课又让她们“脱了一层皮”。9个姑娘,最高的只有小学文化,更有几个一天书也没念过,老师只能画着图给她们讲理论。
:   8个月零20天,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就这样“出炉”了。“如按正常程序,培养一个内燃机车司机,光在讲习所就要学两年。”田桂英说。
:   因为田桂英毕业考核成绩最高,她被任命为司机长,她们的包车组被铁道部命名为“三八”号包车组。
:   从3月8日到8月末,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田桂英的包车组创下了安全行驶3万多公里、节煤51.76吨的纪录。
:   一夜之间,全国的报刊都在宣扬“三八号”包车组的光荣事迹,这些“铁姑娘”的故事被收入当时的中小学生课本。全国人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火车司机。
:   那年“五一”,田桂英被评为东北路局一等劳动模范。她的包车组开着“三八号”从大连出发,沿途运送200多名劳动模范去哈尔滨参加东北铁路劳模大会。途经车站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都想看看女火车司机到底是个什么样。
:   “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   1950年9月底,荣耀达到巅峰。
:   20岁的田桂英作为东北铁路工人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这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次评选自己的全国劳动模范。
:   田桂英说,去之前她不知道会被评为全国劳模。事实上,后来几天发生的事,没有一件是她能想到的。
:   9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代表聚集在中南海怀仁堂。田桂英被安排向毛主席献旗。为了这次献旗,田桂英想了好几天,她想对主席说点什么,最终决定祝主席身体健康。
:   结果一上台,激动的田桂英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淌,一直哭到下台,想好的话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   更让田桂英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6点,会议组安排劳模们在北京饭店吃饭,在她那桌竟然有周恩来总理!
:   “总理和我就隔着一个人,真紧张啊,想给总理夹菜也不敢。总理看出我们挺拘束的,就问你们是哪地方来的啊?我们说是从东北沈阳来的。总理笑着说,我也是沈阳人啊!他一说是沈阳人,我心里一下就放松了。哎呀,总理您是沈阳人啊?!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   “总理就给我们夹菜。他对我说,田桂英,你最小,你去给主席敬酒吧。我也不会喝酒啊。总理说不要紧,让我代表铁路工人给主席敬酒。”
:   田桂英说她给毛主席敬酒时,心里害怕极了,硬着头皮去走过去,腿肚子都在哆嗦,敬完酒回到座位上时,她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   从北京回来,田桂英生活就发生了改变。她不但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访问苏联,还成为在朝鲜(专题,图库)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榜样。
:   1952年底,“三八号”包车组解散了,田桂英和她的女同事被送到学校补习文化。1955年,田桂英考进唐山铁道学院,在机械系学习蒸汽机车理论,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当工程师。
:   十年之间,田桂英完成了一个从贫苦的渔家女,到全国人民的楷模,再到大学生、工程师的转变。这一切变化始于1949年6月20日那一天。
: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
:   田桂英是1985年退休的。
:   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一生值得羡慕。但田桂英说,直到退休之后她才觉得当劳模是个好事
:   “上大学时我就跟人说,我要是结婚有小孩,绝对不让他当劳模,把工作做好了就行,别当劳模,当劳模压力太大了。”
:   “一开始是不懂什么叫劳模,自己被选上了,也不知道大伙为什么会选我。那时被选上了我还特别害怕,不愿意当。担心啊,老开火车哪能不出事?出事后怎么向组织交代?”
:   这种压力不只在工作上,年轻时的田桂英不会想到,她直到35岁才会结婚。这个年龄即便放到现在也很晚了。
:   从参加火车司机培训开始,田桂英和她的包车组就被禁止谈恋爱,找对象得要领导批准。
:   “现在一想,上当了!那时人都听话,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分析领导说得对错。等到同意你找对象时,跟你差不多年龄的人都已经成家了。所以我们这些人啊,找对象不是比自己大很多,就是找了个小女婿。”
:   最热火朝天的十年也是寂寞奉献的十年。紧接之后,劳模这种荣耀到了文革时期反而成了她的“罪行”。
:   在那年月,黑白颠倒,田桂英被扣上“假劳模”“假党员”的帽子下放了;工厂开会时,糊好的高帽等着她戴起来接受批斗;连俄语都不会的她还被人说成是“苏修特务”。就是在那段日子,田桂英扔掉了她所有的奖章、奖状。
:   “你问问那些劳模,在那个时候,谁把当劳模看成是光荣的?”
:   这一切直到文革结束才改变。风平浪静了,当劳模光荣的感受又慢慢回到田桂英的心里。“我原来都不想当这个劳模了,压力太大了。别人能做的事我做不了。可现在我当这个劳模我感觉挺光荣的,党和人民没忘了我。现在大伙都宣传劳模精神,劳模也受了尊重,感觉当劳模还是好的。”
:   现在的田桂英每周都要去位于沈阳北运河的劳模物业公司,从家到那里需倒两次车,一个半小时。膝部的骨质增生让她走起路来有些痛苦,但从1997年到现在,她从未中断过,她和众多退休劳模一起做着北运河的绿化保洁工作。
:   田桂英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社会单位去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但当劳模的苦处她从没说过,她说这一生得到的远比自己付出的多得多。
:   “我做的那点工作要拿现在来比,算个啥啊。我有今天,只不过是刚解放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   “毛主席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
:   问:你无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劳模形象,那么,在你看来,劳模的标准应该有哪些?
:   田:我感觉,当劳模是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党工作,我们那个时候就是那么个想法。像我们小时候在旧社会就是受苦的,突然能吃饱饭了,就觉得应该好好工作,报答党。解放以后我感觉党给我自由了,毛主席和党的恩情我永远永远也报答不了,就要把自己所有的劲都用到工作上。
:   问:那么,据你观察,有没有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劳模?能否举例?
:   田:你看我们过去的劳模,比如铁路上的,养路大王某某人、操作大王某某人、调车大王某某人,你选出来之后确实能站住脚。一提起这个人,大家就知道是谁。现在这些劳模一年两年行,过一段大家都忘了,站不住脚。
:   问:有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和体育明星,当上了劳模,你认为,作为劳模,他们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   田:那绝对不一样,咱们过去的那些劳模那真是实干出来的。现在劳模我看……有的说是花钱买的,咱倒不知道真假,现在当劳模容易,填个表就是劳模了。那时候人的思想特别朴实,领导说什么都听,不管你对不对,也不分析,叫干啥就干啥。
:   问:你认为,劳模对公众的榜样作用,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   田:不如以前了。过去的老劳模即便去世了,他在别人心里还是劳模,能树立起来,这些劳模都是干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劳模。现在的劳模有几个能树立起来的?现在的工人没有把技术钻到底,他说不出来一套东西。
:   问:作为劳模,你感觉,真实的你和媒体宣传报道中的你的形象,有没有区别?
:   田:没有,他们基本上都是根据我讲的报道的。
:   问:宣传报道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   田:也没什么影响。看到有报道了,他们有人会打电话来,“哎呀,在报纸上又看到你了”,有的说你真行啊。也有看法不一样的,比如看到开大会把我们请去了,就说“平时一点好处也不给你们,到开会了用到你们让你们去了”什么的。但我不这样想,我总觉得我现在对党没有贡献,党没有忘记我、人民没有忘记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   问:你觉得用以前那种方式现在能选出真正的劳模吗?
:   田:选不出来,真选不出来。
:   问:能不能采用民主推选的方式来产生劳模呢?为什么?
:   田:这个我也说不好,我退休20多年了,对这些也不知道了。你说让大家选,干得好的人不宣传大家也不知道啊。比如徐虎,电视一宣传大伙都知道,觉得这个同志太了不得了,我也在衡量自己,徐虎做的一些事我就做不到。但电视要不报道他,别人也不知道,没法选。
:   小资料:劳模评选内容变迁
:   到2005年,评选劳模13次,以前有些随机性,1989年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以后,初步定每5年表彰一次。
:   这13次劳模评选可以简单归纳为: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9年全国群英会,1960年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一直到1989年是表彰劳模,以后形式开始固定。
:   劳模评选的比例是有要求的。首先,企业职工不少于劳模评选总数的45%。其中企业职工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5%。
: 郭凤莲:铁姑娘的二次创业与大寨命运
:  
: 2008年郭凤莲担任奥运火炬手
:   郭凤莲大寨“铁姑娘”二次创业
:   1978年12月18日,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上,在169位中央委员和112位中央候补委员中间,有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她默默地坐着,茫然地感受着眼前热烈的气氛和一项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她就是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中央候补委员郭凤莲。
:   此时她并不知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已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开始,中国农民选择了与大寨全然不 同的发展道路。这让刚过而立之年的郭凤莲感到猝不及防,她似乎已经感到,大寨执掌了16年的中国农村建设大旗将从自己手中悄然滑落。
: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这份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中说: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郭凤莲哭了,哭了一顿之后说,“服从党的调动。”从此,她默默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近17年的大寨。
:   2008年10月7日,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率领20多位中国油画名家来到大寨,举行主题为“回望大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采风活动。詹建俊为郭凤莲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幅珍藏了33年的速写作品。
:   郭凤莲说:“画得真好。” 詹建俊说:“那时候郭凤莲同志是风华正茂,是最美丽的领导。”
:   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在铁姑娘队的22名成员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就是她们,在一场罕见的洪水冲 毁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们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灾难。这些和男人们一样承受苦难和繁重劳动的少女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人们用“铁姑娘”来为 她们命名。
:   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 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 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   1973年6月,26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党支部书记,她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她满足地看着大寨成为一片精神圣地,各地的人们朝圣般地涌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人都能意识到光环背后的阴影。
:   郭凤莲回忆说:“一年一个人分到的小麦是二斤半,这二斤半小麦在磨上还填不了磨盘眼儿。过年吃饺子,大寨人吃的是玉米面饺子,当时非常困难,能吃得起玉米面饺子就不简单了。”
:   当辛勤的劳动并不能让人们收获富裕,甚至不能让人吃饱饭的时候,一些朴素的道理重新回到了人们心中。小岗村农民1978年冬天的冒险,在一年多后,变成 了近三分之一中国农民的选择;又过了7个月,这个数字超过了五分之四。1982年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4年,99%的农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农村焕发出重生般的活力。
:   郭凤莲被调离后第二年,大寨村才开始试行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大寨村换了4任支书。虽然日子宽裕一些,但不论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再使自己勇立潮头。大寨人怀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希望她能够重新带领大寨人走向新的精彩。
: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来的她已经45岁,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刚回 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
:   这些话宛若闪电,劈开了郭凤莲心头的阴影。她终于在新的时代寻找到新的历史逻辑。致富光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艰苦奋斗,此时都有了新的意义,郭凤莲开始带领大寨进行第二次创业。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包括卡拉OK和咖啡。
: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市场经济中二次创业难上加难。但曾经战天斗地的郭凤莲扛得起任何艰难。她走南闯北,卖煤炭,办水泥厂,请专家,学着经营,学着商业谈判,甚至学着陪笑脸求人,学着喝酒。
:   走过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创业路,郭凤莲逐渐得心应手。她甚至学会了品牌的有效扩张,在三家与外地的合资企业中,光是“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占有25%多的股份。
:   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距离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在郭凤莲的手上,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品牌”到今朝“经济品牌”的转身。(李玉梅宋广辉)《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年12月26日 第11版)
:   见证历史:郭凤莲和大寨的命运
:   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与大寨人一同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她 的名字随着“全国学大寨”的号召一起传遍中国。此后的十余年间,郭凤莲身兼数职,执掌大寨,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 见,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   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寨的辉煌伴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开始淡出中国的历史舞台,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了十余年。
:   1991 年底,45岁的郭凤莲在组织的安排下重返大寨,带领大寨人在完全陌生的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随后,大寨成立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任董事长,在这个岗位 上,她大胆开拓,充分展示着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才能,利用“大寨”这个金字招牌,带领着大寨人办企业、找项目、推销产品,全村总产值由此实现大跨越,由 1992年的327万到2007年实现1.3个亿,伴随着大寨的一起一落,郭凤莲再次回到历史的聚光灯下。
:   如今,年届花甲的郭凤莲依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她现在不仅是大寨村党总支书记,还担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除出差开会外,郭凤莲每天都在研究安排大寨村的大小事务,带领着大寨人向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市场经济新农村目标不断迈进。
: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郭凤莲说,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大寨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将指导大寨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2008年11月30日新华网
: 傅昌旺:昔日“矿山铁人”,今天绿化模范
:  
: “矿山铁人”傅昌旺
:  
: 傅昌旺老人植树十万株今年73岁的傅昌旺是一位老劳模、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退休至今,他在矿山附近的荒山植树10万余株,昔日光秃秃的山坡秀木成林,绿树成行。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   走进山西太原市白家庄矿区,随便向一个人打听,都知道傅昌旺。傅昌旺只是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他为何如此有名?因为他用13年时间,在白家庄矿南山上种了近10万株树,将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   从傅昌旺家到最近的植树地点约5里地。每天,老人都要先走过一段满是泥泞的上坡路,到南山山脚下;再往山上走,则全是沙土路。
:   “这是臭椿树。”老人介绍,“臭椿树比较耐旱,好养活,这样的山只能长这种树了”。老人指着满山的石头说:“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沙子,一般的树在这里难以成活。”
:   据 当地人介绍,刚开始,老人也种过别的树,如松柏、柳树等,但成活率很低。辛辛苦苦种的树全死了。”满山“勘察”了几天,老人发现,有一种树即使是在石头缝 里也能生长,这就是臭椿树。细心的老人采下树种,准备来年“点种”。因为直接种树苗要成活必须不停地浇水,但山上取水不方便。点种的树籽一旦长出苗来,一 般不会枯死,树“靠天吃饭”就行。
:   树是“靠天吃饭”的,但是种树籽还是离不开水。老人都是挑快下雨的时候去种树籽,常常是种完了,雨也下 大了。再想下山,山路又太滑,于是老人挖了个小山洞,许多个下雨天他都是在这个只容一个人猫腰坐的山洞里等,一直等到雨停了,才小心地走回家。但无论走得 多小心,“摔跤是经常的事”。
:   13年来,傅昌旺老人共育苗、修树25万棵。老人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铁锹、多少把斧头……
:   离开时,傅昌旺指着一片两人高的臭椿树说:“每年到了3月,这些臭椿树就会长出深红的叶子,特别好看。”老人笑着,脸上的皱纹如菊花般盛开。(原碧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03月24日第十二版)
: 吴仁宝:当好村支书的心得
:  
: 图片说明:华西村新老书记规划未来。
:  
: 图片说明:俯瞰华西村。
:  
: 上个世纪70年代,吴仁宝(中)与乡亲们在一起
:   治村
:   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须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必须先富带后富。
:   持家
:   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既建设好“小家”,又奉献“大家”。
:   为官
:   叫群众脱皮掉肉,是干部没本事。共产党员就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我要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   做人
:   人活着为什么?人死后留下什么?一个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仅为了钱,应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
:   用人
:   每个人身上都有才,但要看才用在啥地方。养猪内行,是才;种田内行,是才;经营内行,更是才。会养猪的人叫他养马,就不叫人尽其才。同一个人,用其所长,就是人才;用其所短,就变成蠢材。用人不当,会浪费人才。(本报记者朱隽整理)
: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22日 第五版)
: 钱学森: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
:  
: 2005年12月11日,钱学森先生将迎来94岁华诞。12月6日,数十位科技工作者汇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纪念钱老归国50周年。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   倡导技术科学
:   “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钱学森一生所涉领域众多,贡献重大,不过,参加纪念活动的科学家们提及更多的,还是钱老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风范。
: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85岁的老科学家朱兆祥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他回忆道,1955年10月8日,钱 学森结束在美国20年的学习和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带领全家回到祖国,随即就与钱伟长教授合作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16日,力学所正式成 立,钱老任第一任所长,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
:   “在钱先生的心目中,与航天技术、核聚变、自动化、冲击波化学、风力工程、光能利用、气象工 程等新技术相应,中国可以建立起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新的技术科学。”朱兆祥说,历史证明了钱学森的远见卓识。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 想,如今已成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研究为本、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影响的国家力学研究基地,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为“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和一些前沿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引领性的贡献。
:   “技术科学就是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技术科学要为 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要致力于创造性地带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推动科学的发展。这是钱老一贯强调的。”当年曾与钱学森一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 习、任教的郑哲敏院士说,倡导技术科学,也就是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做‘数字游戏’的工作,钱老总要提出批评。”
:   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   “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
:   谈到钱老的治学态度,钱老的学术秘书涂元季提起一件往事。有位青年曾经写信指出钱老论文中的一处错误,钱老亲笔回信肯定了这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 神,并请这位青年就此写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目的是让学界同仁都能认识到这一错误,以免被错误引用。涂元季说:“这种风范与胸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   轮到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发言了。他没有讲别的,只为大家念了一封信。今年7月,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的消息传到海外,一位75岁的菲律宾老华侨写来一封信,回忆起她50年前与钱学森在马尼拉轮船码头的一席谈话,那正是在钱学森回国的途中。
:   “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华侨问。
:   “我想为仍然贫穷困苦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钱学森回答。
:   “您离开美国困难吗?”
:   “是的,美国政府设置了太多的条件,他们不允许我带走我的书和笔记,但是,我将尽最大努力恢复它们。”
: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钱学森反问。
:   “我姐姐是初中老师,我是高中老师。”华侨答。
:   “非常好,中小学的老师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必须受到好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   “但是,我只能教低层次的东西。不像您,是杰出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
:   “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这段简短的对话鲜为人知,大家在回味之余,对“科学大家”的体会更深了……
:   人物小传
: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 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1955年10月,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投入到祖国的科技建设事业中。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 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 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
: ※ 修改:.ygxz 于 May  3 15:48:46 修改本文.[FROM: 219.234.0.0]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47:33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发现果然可以,我土了。
【 在 bridged (断桥:向100在线努力,有事写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en
: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可以?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5-3-2009 11:46:30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en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
: 【 在 bridged (断桥:向100在线努力,有事写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可以直接用telnet的ip访问web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46:11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可以?
【 在 bridged (断桥:向100在线努力,有事写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直接用telnet的ip访问web
: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 ...................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5-3-2009 11:42:01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你可以直接用telnet的ip访问web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11:40:23 | 只看该作者

Re: 回顾劳模变迁(没办法web,图贴不上来了......)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对应的图片在这个帖子里面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thread&id=2569
【 在 ygxz (BeiDaRen.Net 北京大学校友来北大人社区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9年05月03日14:26   人民网
: 【本文人物】  耿长锁 王进喜  田桂英  郭凤莲 傅昌旺 吴仁宝 钱学森   
: 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   时传祥,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他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并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
: ...................
--
北京大学相关信息汇总(北大简介2009年1月最新版)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55
北京大学奖学金项目详细说明
http://beidaren.net/home/space.php?uid=4&do=blog&id=134
山东相关资料汇总
http://qlrsq.com/home/space.php?uid=2&do=blog&id=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