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洲周刊 胡锦涛拟撤对台导弹内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2-2009 06: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亚洲周刊江迅/胡锦涛的讲话呼吁两岸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就军事问题接触交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北京当局拟逐步减少瞄准台湾导弹数量,军方曾有争议声音,但军方最近更关注印度洋及海军远征非洲,对台问题最终取得共识。

动盪的二零零八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向台湾再度释放善意。在北京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座谈会上,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据悉,要达成和平协议,两岸要开展军事交流,届时中共将逐步减少瞄准台湾的导弹数量。有舆论认为,这是北京给台湾人民的新年佳礼。

这是中共就两岸和平协议首次明确表态。据悉,二零零八年三月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在议案和提案中,就两岸签署和平协议提出建议,不过,中南海当时没有明确态度。直至马英九上台执政,北京、上海、厦门和广东对台办和台湾问题研究部门人士,再度就此纷纷向中央建言,和平协议的议题终于进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不久,中南海就作出部署,大三通、赠送熊猫、金融海啸中给予台商解困措施等一系列释出善意的举动,必须在零八年年底前出台,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告台湾同胞书》三十週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有重要讲话。

中南海透过各种渠道,了解要达成和平协议,台湾人最希望北京作出什麽象徵性行动,竟然是「撤除对台飞弹(导弹)」。早在半年前的六月二日,台湾媒体集体传出大陆「不排除」在今后「逐步撤减对台飞弹数量」的消息,旋即在岛内引起轰动。不过,台湾总统府发言人当天就对此消息作出否认。从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公布大陆部署六百枚短程导弹开始,到台湾政府最后一次公布,对台飞弹数量是一千三百二十八枚,几乎每年李登辉、陈水扁都要公布一次「大陆对准台湾的飞弹数量」,极力在岛内营造「台湾挨打」的悲情。民进党执政八年,每逢选举,「大陆飞弹对准台湾」成为民进党选举时的「最大助选利器」,飞弹俨然成了两岸关系的温度计。

北京一位军事战略专家透露,撤不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部署,在中共军方有过争论。不过这半年来,两岸释放的和平信息越来越浓,台海和平有望持续存在,而中国军方的关注点又在向东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转移,尤其最近海军远征非洲,转移军方高层视线。因此,逐步减少部署在大陆东南部的对台导弹取得共识。

不过,这位军事战略家称,大陆的敌情顾虑或者说潜在威胁不只是台湾一个方向,根据国防需要,近、中、远射程都具备的导弹力量,解放军导弹部队在大陆各地都有正常部署,而不仅仅针对台湾。如果开展军事交流,将会逐步减少对台导弹,其实这只是一种和平象徵,就军事意义而言,撤出部署在湖南、安徽等地的地对地导弹,对于缓解海峡军事威慑,实质意义不大,如果重新部署导弹不用超过四十小时。不过,逐渐撤除对台导弹,毕竟是台湾百姓能认同的和平符号。

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週年座谈会上说,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麽事情都好商量。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视需要进一步协商。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透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他表示愿意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两岸可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对于任何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北京都愿作出积极回应。

三十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仅一千八百字,但作为七九年新年第一声问候,不仅融化了两岸间长达三十年不往来的坚冰,开启了海峡两岸和平之门。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建国的话说是「首次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文告的形式」,宣告北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当年参与《告台湾同胞书》起草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谭文瑞(池北偶)说,《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及的「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如今都已实现,可见当年「高瞻远瞩」。上海市台联会长林明月说:「《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三通』概念由此创生。经过两岸同胞近三十年的努力,『三通』已基本实现。相信随著改革开放的深化,惠台政策会更多更好地兑现。」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前副所长、资深研究员李家泉认为,如果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时间为界,有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之分。前三十年,基本上是「武装对峙」,后三十年有了质的变化,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是从改革开放、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包括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出发的。如果把「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转变,视为对台政策的第一次战略性调整,那从「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的转变,则应视为对台政策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

零八年四月,胡锦涛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方针,特别强调「和平发展」,则可视为对台政策的第三次战略性调整,是对《告台湾同胞书》所体现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具体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