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断桥:从药酒、药神到疫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28-2018 03:2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有两个朋友不约而同地问我:这轮疫苗舆情引爆,是不是有人操纵?



虽然疑问相同,但他们持怀疑态度的理由却不同,一人认为,是国外疫苗厂商,操纵这波舆情,为的是打击与之竞争的国产疫苗。另一人认为,这件事本身并不重大,属于常见事故,其危害目前看来,最坏也就是疫苗失效而已,群情激愤显然是流量至上的媒体煽动所致。他还有所不解的是,这些宣泄愤怒的文章,居然频繁出现在他自己筛选过的那个理性闪闪发光的朋友圈里。



我的答案是没有操纵。近日舆论虽是个案引爆,但背后是长时间发酵。三个多月来,陆续爆出了几个代表性案例。它们涉及的利益集团不同,进入舆论场的原因也属偶然。没人能操作到这一步。



这几件事,分别是鸿茅药酒、《我不是药神》电影、以及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我在解读时分别简称为“药酒”、“药神”、“疫苗”事件。这几件事起了两个作用,一是让医药问题,也就是中产焦虑的核心,进入舆论。二是逐步消解了维护现行秩序的舆论力量。前者大家都明白,我来谈谈后者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药酒这个事情,该药酒是个无效且可能有害的商业酒类产品,成功认证国药准字,被批准为非处方药,销量惊人。我们称作“假药变真”。辩护者们认为问题原因是监管不够,药物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接下来,则是药神电影,它是部现实主义电影,虽然拍得很正能量,电影海报上每个人都在笑,一眼望过去还以为是部搞笑贺岁片,实际上它讲的事情是非常残酷的。由于监管,国外那些便宜、有效的仿制药进不了国门,如果有人从国外进口销售,那就是贩卖假药,要判重刑。当然电影和故事原型并没有判,但现实中因此而判重刑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我们称作“真药变假”。插个广告,有空大家搜搜“美华”,给被判重刑的院长和医生们声援两句,善莫大焉。



这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监管者制造的,可以说和药酒的解决方案矛盾了。所以新的辩护理由是,这种监管是正常的,之所以药应该卖高价,是因为制药企业需要利润回笼进行下一步研发。你卖仿制药其实是侵犯知识产权,最终会让药企失去研发动力,死更多人。



当然药神没提的是,很多原厂药同样进不了国门,或者进来了但和其它销售国远不是一个价格。你会发现面对这种现象,上面的辩护并不成立。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后是疫苗事件。这事其它不说,我们先来看药神一事的辩护,药品利润用于研发。长春长生,毛利率91.59%,不可谓不高,研发费用1.22亿,仅占总收入7.87%,赚来的钱没怎么放到研发上,销售费用高达5.82亿,是支出的一个大头。大家会不禁去想,一个基本不投广告的公司,销售费用到底用在什么地方?给了谁?(其中4.42亿付给推广服务公司)



当然长春长生这个支出结构并非特例,其它大部分药企可能程度轻一些,大同小异。



相信大家看了这个例子,会意识到高利润和投入研发不是一回事。认为两者联系紧密,指望精准激励,有点过于脱离现实。在国外也同样,很多时候,高药价所得的利润,流入到药企管理层、中介、保险、监管、游说、医生群体等等。而且,专利期过后的药品价格照样会被操纵到天价,市场机制仿佛不发生作用。将来有空我多讲几个故事,你会发现国内这种靠自己没怎么学好的经济学101来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人,幼稚得很。



几乎每新发生一个事件,都会打前面那个事件辩护者们的脸。久之,辩护的声音就弱了。就像宣传PX无毒那样,大家为了工厂会不会排放毒气毒水争辩许久,辩护者越战越勇,结果PX工厂突然来了个大爆炸,别说辩护者,连反对者都惊呆了——我们预料的最坏情况还没包括这事呢。辩护者接下来心里就会嘀咕,PX厂还好,顶多是损了脸面。哪天我为核电站的安全性辩护,结果万一发生什么事,受害者们还不撕了我?反邻避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好权力出场,压下舆论,但这样做信誉上的代价就大了。



顺着药酒药神疫苗一路下来,辩护方被不断打脸,逐渐消音。意见领袖们开始趋同,形成不可阻挡的洪流,平常岁月静好的大部分人,在舆论中则永远跟随潮流而动。反对者被压制在主流舆论之外,也许人数很多,但是声音传不到圈子外头。这就是你现在看见的舆论的样子。





为什么舆论如此汹涌?虽然也就再维持几天。因为大家感到有点绝望。



原因之一是无处使力,哪个方向好像都是错的。减少监管,假药变真,加强监管,真药变假。狗能打进口疫苗,你的孩子经常打不着,因为对人的监管严嘛。



原因之二是千疮百孔,狂犬疫苗有问题,不是日常检查发现的,而是员工因为待遇问题举报发现的。百日破疫苗具体怎么造假,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有人说是工艺改变,真假我不知道,但要是违规改了工艺,有问题的肯定不应该是这么一个批次,而会是修改工艺之后的所有批次,对吧?两个消息必有一假。发现问题以后,说是立刻封存,听起来很不错,其实没什么用。出问题的批次252600支,已接种247359支,98%都被打掉了。考虑到使用时本来就有少量损耗,等于是已经全部用掉了。发现问题以后,食药监还要发个文件,“不予公开”。



原因之三是罚酒三杯。这次加速传播的meme里面,最广的是两年前和此时的两份相似的表态。但说句公道话,两年前冷链问题的处理是非常严厉的,主犯庞卫红被判刑十九年。而她获罪的“非法经营罪”里,情节特别严重的起刑也就是五年。然而她只是有点小背景的个人而已,到了大公司长春长生,如果没有舆论,就是罚款几百万了事。到了央企背景深厚的武汉生物,请大家把上一句“没有舆论”前面的“如果”两个字去掉。





其实,但凡关注过疫苗报道的。都不会对如今的状况感到惊讶。无论是山西疫苗调查,还是疫苗之殇,对整个环节里面出现的系统性问题都说得非常通透。例如冷链问题,庞卫红那些操作,里头早就给大家列出各种案例,甚至尤有过之,并详细分析原因何在。最后这些泥地里面调查走访几个月甚至几年所获的宝贵信息,全部淹没在——“记者傻瓜,这叫偶合”,“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没文化的人才用殇字”上了。



说这些话的人,要么没看报道,要么只看了开头,要么看了但是看不懂,当然也可能是纯粹的坏。



时至今日,与十年前相比,我们的信息质量差了很多。已经一个礼拜了,除了知道疫苗出问题以外,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既不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出的问题。信息被进一步地控制在权力内部。给予公众的更多的是娱乐和情绪。



拿出以前那些调查材料,坐在办公室里打几个电话攒一篇稿子,阅读可以上千万。一篇情绪化的评论,打赏可以三十万。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不义之财,这是他们劳动应得的。但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就非常诡异,大家怀念调查记者,但怀念的结果是各类营销号又拿了一波流量和金钱,而真正跑了几年调查的王克勤等人,不是穷困潦倒就是早已转行。



这种怀念非常虚假,那些人们很快会去追随新的桃色新闻,即便没有,也会在数天内停止,岁月依然静好。今后,遇上自己不喜欢的调查,什么寻找汤兰兰之类的,还是会踩会骂会污蔑。毕竟适合这群人的还是用三号字体写出来的那几十个蓝底白字。就给你一丁点信息,然后大家竞相猜谜,可有趣了。





最后,请容我推断一下后续发展。舆论会在几天内很快凉下来,本文可能只赶上这波舆论的尾巴。长春长生会被乱世重典,从罚款几百万到重判十几人,再次证明中国法律的伸缩性。但和庞卫红案件一样,撼动整个产业的利益链条可能性很小。去香港打疫苗的人会有所增多,但不会太火爆,毕竟疫苗不像奶粉,没法一次打完,得去至少20次,绝大多数人承受不了。“打进口疫苗”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网络上的梗,但未见得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编辑于 2018-0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