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 | 据扯
2018-07-25 11:51
1疫苗的事旁出斜枝,各种声音都有,这是大型舆论事件的特征。但到了现在,舆论并没有脚,所以它是无能的,并且是被动的,等到谁谁谁讲话,大概也就散了。很多人将其视作一次分水岭式的舆论事件,是要从中寻找某些信号来的,只怕也是惘然。在一个无法行使问责,无法将舆论照见行动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舆论无非是超大规模的噪音。但是能发出来,也就发吧。
2就舆论而言,正确的意见既不是全部,也往往不是关键。
3这次事件让普通人接受新闻的行业问题,比如调查记者的有无、兴衰问题。这种延伸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当专业媒体都以为此事不了了之的时候,自媒体文章引爆社情民意。但它同时证明,即使是面对一个企业犯事,对它的调查仍然是超级困难的。这也再一次说明,现代传播的中国问题,是信息量大规模向行政为中心的地方聚集并藏匿。敏感企业往往与其挂钩,实现有意无意的勾连。这让处于下风的媒体在获取有效信息上,困难重重。但在另一方面,掌握了太多秘密的政府,也不总是强大。
4公益事业中出现的米兔运动,已经斩获至少三位中青年公益代表人物。米兔运动在高校的蔓延被有效压制,但在公益领域正在扩大成果,这是2008年公益人物初长成以来,遭受的最严厉惩罚,堪比郭美美事件对官办慈善的杀伤力。回过头来说,十年来的公益建设以公义为导向、以公民社会为旗帜,操持理论与行动,在商业与慈善的交叉地带做出公益的新尝试,其实充满了如梦似电的流光泡影。从效果上看,这是过去数年间,继管制覆盖社会组织,导致草根组织绝收后,幸存下来的数个类型的民办机构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也可以视作公民社会内部最大程度的一次崩塌——当然,这不是为谁惋惜,道德流沙上无法建设公义高楼。
5对调查记者衰微的新旧对比式呈现,充满了悲情。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要么不是现役调查记者所写,要么是退役媒体人撰述,它的缺点是老派的喟叹没有顾及新生的努力,没有看到后来者的成长,也对目下的媒体运动缺乏有力的了解与阐释。
6在现在你懂得的这个环境下,大概不必执念于调查记者的多少,从汤兰兰案就知道社会的真实态度。另外,相较于“调查”,“记录”中国现有的面貌——哪怕是广场舞的人生百态、幕后况味——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有不少媒体人在做。个人感觉最关键的指标,还是要抵达“现场”,“现场”比“调查”更有意思,这不仅是因为管制问题,其实是更高的要求,是整个形势变化带来的需求和机会。顺便说一下,抒发老派的喟叹需要辨别一些东西,它与罔顾压制、看不到崭新方向上的努力,总是把娱乐至死与调查记者并列为矛盾,还是很不一样——后者可能会激发不少共情,可总归有点浅。过去因为揭黑赶赴现场,现在因为记录保持在场,两种倾向有细微且深刻的差别,非时刻操持无法感受,可能也是不同时期职业记者的要求吧。
7拿调查记者这些行业问题奉承或嘲讽读者都不算体面,他们可能连记者是干什么的都不晓得。还是不要把职业伤害发泄给无关人等,行就上,不行就平和点,大道不行,恪守本分,怎么老觉得人家欠了你?即使有自媒体的文本及书写模板来解释如此说话的动机,可还是矫情又娇气,不好。
8对张凯的批评,先撇开是非不谈,它让我看到官宣的刻画、以及在信息不对称下描摹的特定人物形象,其实是有效果的。它绝对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毫无杀伤力,相反,它实现了一个最大的操作意图,那就是在舆论中灌输“怀疑”的因子——张凯事后这么久,这种舆论战术在这次舆论支流中显现出来,一些批评者拿起官宣的武器,作为批判张的依据。所以,这首先不是是非的问题,而是头脑的问题,是在一个信息混杂、有意调控信息成色的社媒生态下,如何保持媒体素养的问题。
9关于疫苗的解决方案,至今所见的不多,从侧面来看,也是好事,说明大家都不相信有什么超脱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所以仍要在现实中跋涉。但是在总理表态之前,舆论最愤怒、情绪最紧绷的时候,当新乡县检察院官微骂出那句国骂的时候,是有一些大家都想说、又不敢说的内容。
10这些引而不发的共同心声究竟是什么?一言蔽之: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