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都周刊:网络谣言鉴定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2-26-2012 21: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谣言鉴定学
2012.12.25 2286 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49期 0条 推荐[0]

根据消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可靠消息源进行验证,如果一条网络消息不能判断为真,则基本可判断为假。

网络谣言

记者_沈玎

国际突发新闻

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验证渠道主要是几大国际知名媒体,比如CNN、BBC等。一旦有爆炸性的新闻,比如“日本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之类,假如在CNN和BBC的网站首页上没有,基本上可以判定100%为假。

当然,更专业做法是监测四大通讯社的稿库。有一个网站可以利用:http://www.newsnow.co.uk

你还可以安心等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消息。从消息在微博上爆出起计时,如果半小时之内门户网站还没有相关消息,也基本可以判定为假消息。

奇闻异事

这类消息的判定比国际突发新闻略难,因为一般的官方通讯社很少发布这类带有哗众取宠性质的消息,所以需要加入更多的技术手段。

如果是纯文字消息,一般可以直接选最离奇部分,放到Google英文里面进行搜索,如果搜索结果为零,那基本可以确认为100%的假。如果搜索出来的结果都是些都市报或者晚报啥的,可信度可以提高到50%左右,如果结果里面还有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的消息,那么可以提升到70%。如果有美联社、路透社的消息,那真实性上基本就没啥问题了。

如果是带有图片的消息,就把图片保存下来或者取得网络地址,然后用Google的图片相似功能搜索,之后看看这些图片所在的网页上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内容。对比一下原始的消息,也能够排除掉很大的一批虚假消息了。

科学信息

对于这种消息,只能更多的依赖微博上的一批科普性帐号去做判定。这方面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从日本大地震的“谣盐”开始,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就一直活跃在科学辟谣的第一线。

不过,谣言粉碎机也不可能破解所有你遇到的谣言。

社会新闻

对于可以公开出来的消息,各家门户网站的信息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在现行的新闻管理体制下,各家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从规范上来讲,只能采用规范稿源,也就是有资质的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确认其真实性的。

而对于不能公开报道的消息,只应该相信当事人以及可信媒体人的消息。作为微博重大事件运营之本,新浪和腾讯都是高度关注当事人的,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认证。而微博上也有一批可信媒体人。

个人言论类

一般而言,一个被广泛传是某某名人或者某某当事人的账号,如果在半天之内还没有被加上V,基本上就可以确认是假的。别相信什么白岩松说了个什么话账号被封了,CCAV容得下,网络怎么会容不下?

还有一些喜欢冒充事件当事人的账号,面对这种账号,可以多翻几页所发微博,如果此前所发的微博全都是些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八成就是段子类用户冒充的。

保持怀疑

首先你应该对你所读、所见,以及任何从网络所了解到的一切都抱有适当程度的怀疑心态。即使“有图有真相”,也要保持警觉,因为在这个时代,造假实在不是一件难事。

要记住,再怎么顺理成章的事,它的真实性也未必就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如果消息来自于《南都周刊》这样的靠谱杂志,可信的概率会提高,但如果某个段子来自一家不知名网站,你可能就需要三思。

别点“发送

大致推断出那些有问题的消息的真实性后,如果消息是可疑的,就别发送它。让其自生自灭,不必以讹传讹。

授人以渔

虽然你面对谣言没有中招,但你的朋友和家人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了。比起责骂,幸灾乐祸,或其他让他们更为难堪的方式,体谅他们会更好一些。教他们几招简单的防骗技巧,并鼓励健康适度的怀疑习惯。

“科学常常是无力的,谬误通常比真相更甜美诱人。如果我们只是在网络上追赶谣言的步伐,那么我相信即使有十倍、百倍的团队一起来挥舞粉碎大锤,力量也是不足的。”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说过:“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态度。这必定是一项水滴石穿的工作,一点一点清除谣言滋生、繁殖的土壤。”

(部分内容借鉴于新浪微博前内容运营主管李凯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