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被拐卖的原因之一:传宗接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2-2009 07:2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185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4/18/21/16/1216498a23ag214.jpg

by 赵牧博客

儿童被拐卖的原因之一:传宗接代

    最新消息:2009年新快报4月16日报道 昨日中午11时许,东莞街头出现了一群持着巨大条幅、海报的男女,条幅上凝固的呐喊震撼了每一位行人——“倾家荡产、变卖家产悬赏1000万买回爱子”。

    下面是一篇旧日报道

     2007 年 5 月 30 日 星期 三      

    广东潮汕农村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买儿子已成风气,警方的解救行动屡受阻挠——
    被拐儿童家在何方

400个失踪儿童:父母寻子被村民围困

    从2001年以来,在广东东莞的城乡接合部接连发生儿童失踪案。孩子丢了以后,父母们拿着孩子的照片四处打听,张贴寻人启事。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聚集到一起组成了寻子联盟。这个寻子联盟一共在寻找400多个失踪儿童。

  根据警方以往破案和解救孩子的经验,广东丢失的孩子最有可能是被卖去了潮汕地区的农村,寻子心切的家长们就计划亲自去潮汕找孩子。

  失踪儿童的父亲郑春忠曾在潮汕地区的几个镇寻找自己的孩子。

  “我一边踩单车过去,一边叫我小孩的名字,看我们那个小孩如果听到我的声音,会不会做出回应。”郑春忠和七八个同乡在当地骑着自行车整整转了一个多月。“我一个老乡被当地村民围起来,跟他说你到底是想干什么?是偷东西还是想干什么?”

  一个好心的当地人同情家长们的遭遇,于是偷偷地给他们做出了忠告,告诉他们要小心,不要说是在找小孩,否则会在当地遭到围攻。

  东莞警方在潮汕的解救行动也常常是阻力重重。潮汕地区在广东十分特殊,文化相对独立,语言不通使得潮汕周边县市自成一体。东莞警方每次去潮汕解救孩子都是偷偷踩点,确定地址和孩子状况后,深夜出击。买小孩的家庭总会想尽一切办法躲藏起来,而一旦找到孩子必须立刻撤离,不然有可能会被村民团团包围导致解救失败。

探访女人贩:拐卖孩子全为传宗接代

  在2005年的“六一”行动中,警方在潮汕地区抓捕了一个人贩子胡海平,东莞的许多失踪男童都是经由她的手被拐卖的,几年来,胡海平一直不肯完全向警方透露她所知道的买方线索,近日,她同意配合,但提出希望警方同意让她先见见自己的孩子。

  女人贩挂念收养的孩子

  在警方抓获胡海平时,她家有三个孩子,而其中最小的一个让胡海平最为牵肠挂肚。胡海平因拐卖儿童被判入狱后,已经有两年没有见到这个孩子。

  “我还有个孩子在东莞福利院。”胡海平哭着念起她的小儿子,“我坐十年牢,八年牢,找不到我儿子,我宁可马上撞死,我一定要的。”

   然而经过警方的DNA测试,胡海平最想见的这个男孩并不是她亲生的。

  “孩子是我捡来养的,不是亲生的,可我三年养到大不容易啊。”胡海平一直坚信孩子跟她有着血缘关系,她以为吃她的奶养大的孩子血脉会跟她一样。

  “传宗接代是必须的事”

  胡海平对于血缘关系的理解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可笑和吃惊,但她的这种想法在潮汕农村很普遍,她卖孩子给没有男丁的家庭也是为了满足当地的民风。

  在潮汕农村,传宗接代、继承香火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胡海平解释,即使小孩“身上流着别人的血也不在乎”,“在乎他大了,能够在这个家里继承他的家业”。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深谙当地民风的女子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她自己也是被拐卖到这里的,谈起自己的身世她显得十分激动。

  “我婆婆是个弱智,我小叔子是神经病,我家里的丈夫,如果一个正常的男人打9分,我那个男人打6.5分。”

  在这个畸形的家庭中,胡海平买卖孩子的收入是全家经济的重要来源。她之所以不把那个捡来的孩子也卖掉,是为了给小叔子继承香火,“他是神经病,不能娶老婆的”。

  而她做的一切并非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丈夫的爱,胡海平只是坚信:传宗接代是必须的事。

  不让收养孩子改姓名

  在狱中,胡海平对于孩子的思念与日俱增。她提出如果警方允许她见孩子,她愿意协助警方帮助更多的母亲找回孩子。

  在警方的安排下,胡海平终于见到了她的“小儿子”。孩子已经不认得这位“妈妈”,胡海平却一眼认出了孩子。这个场景和很多很多失踪儿童与父母相认的情景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胡海平更看重孩子的身份和姓氏。

  胡海平扯着“儿子”问:“跟你说你永远是潮州人,你要说潮州话你知道吗?他们现在叫你什么名字?”

  当听说孩子已被另起了名字后,胡海平赶紧纠正:“你的名字叫凯杰,姓郭。知道吗?郭凯杰。让妈妈把你的名字写给你,你是这个名字你知道吗?”

  “生是郭家的根,死是郭家的鬼,我不会放弃他的。”胡海平就这样固守着传宗接代的念头。

解救行动失败:知情村民一问三不知

  是什么样的风俗有着如此根深蒂固的力量,使得一个被拐到这里的外乡人也慢慢地成为了这种文化不可动摇的一分子呢?

  在胡海平见过孩子之后,她答应配合警方帮助更多母亲找到孩子,她回忆出了两个新的买方线索,地址、姓名都比较详细明确。

  收养家庭人去楼空

  东莞警方前往潮汕解救,但是几天之后消息传来,解救行动宣告全部失败,一无所获。在东莞等候消息的记者前往潮汕农村想弄清警察到底遇到了什么阻力。

  记者先来到警方去过的汕头潮阳区铜盂镇郭某的家中,警方来解救孩子时这家的男主人恰好去世,买来的孩子正披麻戴孝,为了担心刺激孩子,激发群体事件,警方放弃了行动,而当记者再来到这里,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这家男主人的表兄只肯说郭家一家人都走掉了,但不肯透露孩子的去向。他的妻子曾想告诉记者孩子的去向,她只说出孩子“离开汕头了”,就被丈夫打断了,训斥她“你什么都不知道,不要乱插嘴”。

  记者又来到潮阳区贵屿镇的另一个郭某家,上次警方来时,郭某的妻子无论如何也不肯交出孩子,在当地村干部反复协调之下,同意次日下午三点,把孩子带到警局,然而次日警方到达时发现,她已带着孩子远走他乡,这次,记者跟随当地治保主任再次来到她家。

  这家人从小孩到奶奶都是一问三不知,只有男主人的弟媳妇无意中承认了孩子被拐的身份。她在与记者交谈时说起孩子来到家里时三四岁,现在已有七八岁。

  记者连续走访了两家都没找到孩子,而大多数的村民仿佛都在捍卫一个共同的秘密,对所有外来者说“不知道”。

  孩子上户口不需证明

  经过艰难的寻找和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在汕头潮阳区的另一个镇,找到一户收买了一个被拐男孩的家庭,但孩子的养父并不承认孩子是买来的。

  “不是偷。不是偷的,她(卖孩子的人)就是说这个孩子是她自己的,她家里的孩子太多了,养不起。”孩子的养父陈瑞雄说。

  但是,一个买来的不明来历的孩子,要在一个村正常地成长接受教育,他如何能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呢?在该村的户籍管理处,记者发现了这个小男孩的户籍登记档案,登记为陈瑞雄的亲生儿子。

  孩子的养父是凭村里居委会开的亲生孩子的证明办理户籍登记的。

  户籍管理员介绍,农村孩子一般出生的时候,不上户口,都是到入学前才来补办。村里给开证明也是例行公事,并不要求出示出生证、准生证等证明。“谁要上户口,开一张证明就可以上。”

  在派出所的户口档案里面,记者看到陈瑞雄和孩子,登记的是亲生父子关系。但是在这份档案里面,我们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这一关系的原始材料,警方说他们认定双方属于亲子关系,唯一的依据就是当地村委会的那张证明。

  而这一纸证明和它带来的合法效果,让寻找孩子的家长们更加绝望。

族长观点:祖宗血脉不能断

  据胡海平说,在村庄里面大家都知道谁家的孩子是买来的,但没有人出来指责吗,“家里没有儿子就买一个儿子喽”。

  记者在当地的祠堂找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族长,他作为一个宗族的长者受到村民的普遍尊重,也一定程度上维持着族内的礼仪和日常秩序。

  他也说出了和胡海平一模一样的话:“没有儿子应该找一个嘛,继承香火嘛,是不是?没有就不行。”

  “要女孩子没有用,她生儿子不是姓她的姓……姓氏很重要,我们是郭子仪的后裔啊,唐朝郭子仪,传到现在几千年了。”

  在潮汕农村,每走几步都会看到一个祠堂供奉着当地村民的祖先,在村里的大街上,记者看到了一条“郭子仪将军诞辰一千三百零九周年的横幅”。全村的人都以郭子仪为共同的祖先,以捍卫郭家的姓氏为子孙的义务。

一卖一救间:所有的人都受伤

  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凡是收养被拐儿童的家庭,对被拐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此,许多丢失孩子的家长都无法接受。

  失踪儿童家长郑春忠说:“我还是希望,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让中央政府从源头查起,从那些小孩的流入地查起,可能就牵出一条线索,就不存在这个小孩在这个省份找不到另外一个省份的父母。”

  千辛万苦解救回来的孩子找不到亲生父母,也是家长们最为揪心的问题之一,由于拐卖儿童通常是跨省跨地区发生,但全国的DNA鉴定系统却并不统一,如果孩子是在云南丢的,被广东警方解救回来,和云南亲生父母的DNA很可能因为系统不同而比对不上。很多时候如果没有事先比对上孩子的父母,警方往往选择不解救。

  去年东莞警方曾解救一名男孩,但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放在福利院又不宜孩子成长于是只得又暂时寄养回收买他的父母家中。在这种一买一卖,一救一还中,其实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伤害。

被拐儿童:不肯面对真实身世

  记者采访中找到了唯一一个被拐的男孩儿。

  记者:这是你的家吗?

  被拐儿童:是。

  记者:你在这儿生活得好吗?

  被拐儿童:好。

  记者也见到了他们家的大女儿,一个非常懂事聪明的十三岁小姑娘。她告诉记者,她还记得弟弟刚来家里的样子,弟弟自己告诉她,他是被买来的,弟弟当时“有点生气”。但几年过去了,他已经迷失在现在的生活里了。

  记者:那你是叫什么名字?

  被拐儿童:哎呀,我说不出,说不出。普通话说不出。

  记者:要用潮州话说阿。

  被拐儿童:嗯。

  记者:怎么说啊?

  被拐儿童:伟壮(潮州话)。

  记者:你姓什么?

  被拐儿童:啊?

  记者:姓什么?

  被拐儿童:不知道。

  记者:你不知道你姓什么啊?

  小孩:嗯。

  在跟这个孩子交谈当中,记者始终没有看得清他的样子,因为他一直用手捂着自己的脸,他不肯面对记者,也不肯面对自己真实的身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