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岳散人:揣摩上意的技术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7-2009 05:5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历代求升官发财者,除了做好自己害民的本职工作之外,有一样高端技术是必须要修习的,那就是揣摩上意。揣摩自己上级官员的意思其实不算困难,大家都处于一个差不多的地位上,反正都是臣下,其思维有相似之处,其爱好也有相似之处,将心比心也就是了。但揣摩“皇上”的意思就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皇上”是天下的共主,什么都是他家的,他看事情角度未必与臣僚相似。

揣摩上意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把“皇上”的心里话或者想做的事情做在前面。金庸先生独创的“独孤九剑”最厉害的地方也在此,大致算是兵法里料敌机先的意思。武功中确实有“动腿先动肩”的说法,能够料敌机先自然就先赢了三分。但这个确实也是高段位的手艺,即使预料到了上意是什么意思,但总是借着自己的口说出来,无形中就等于是一个建议者的角色。要是事情顺利当然也无所谓,平步青云是只顾间的事,但要是不顺利的话,这屎盆子也要自己扛住才行。总之,“皇上”总是圣明的,进言比较好用算是皇帝的天纵英明,不好用则是蒙蔽圣聪,流放、砍头都在意料当中。

自古以来,揣摩上意都有两个流派。一个是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投君所好也是其中的分支。据史有云,明朝嘉靖年间严嵩当道,起家原来是所谓的“青词”。嘉靖好道,“青词”就是写在青绢上的道教祷词。身为首辅大臣,首先就是要会写这个东西。严嵩的字固然是极好的,而且文笔也相当不错,最初是靠青词起家,而后公务繁重,此重任就交给了儿子严世藩。这个儿子虽然人头猪脸、眇一目,但也是聪明绝顶之辈。

打算取严嵩而代之的大学时徐阶在青词方面也算是颇有研究,严世藩某段时间可能更多地沉湎于声色,青词没有写得太好,被徐阶逐渐替代了地位。刚开始不过是严嵩有些失宠,然后是严世藩遭到打击。严嵩年事已高,没了严世藩作为参谋,自然是乱了方寸。徐阶等人最终一击很快就要发出,奏折都写好了,猛然被徐阶看出了一点。

徐阶明白,嘉靖虽然有去严嵩之心,但他们的奏章上某条严嵩的罪状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十恶不赦,只是当年那是严嵩揣摩上意所做的事情,也是得到嘉靖认可的。一旦以此为攻击点的话,严嵩必然会无罪。嘉靖回想起自己当年被严嵩伺候得舒心顺气的日子,估计徐阶他们还要倒霉。于是,罪大恶极的这一款,徐阶当然只能放弃。弹章一上、圣旨夕颁,严嵩果然是得罪抄家。以揣摩上意起家、被别人更好的揣摩上意弄下,历史的讽刺当然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还有一种揣摩上意的方式,虽然更是兵行险招,但只要是运用得宜,往往是兼顾两者而立于不败之地。清朝末年的名臣张之洞就深通此道。

张之洞一向以正色立朝著称,是当年的“翰林四谏”之一。在洋务运动里,他也算是身先士卒者,以办实业洋务著名。但在这之前,张之洞曾作《劝学》一文,算是把他的心里话讲了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没有问题,但我大清是要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这样一来,他所有的东西都有了张本,而且进退自如:进可以求权柄、工厂,开府封疆;退可以直接退到保存“中学”的脉络当中。时人一责备其退步时,大可以以中国特色对待之,并且既然分清了体用之道,站在我天朝上国自有国情的基础上,怎么说都是政治正确的。

这就是揣摩上意的至高境界,不要怕自己说的话如何与世界潮流相违背,重要的是把老佛爷的心里话说出来,而且让自己不冒任何的风险。老佛爷的心里话能是什么?无非我的地盘我做主罢了,西方那些东西能直接拿来用者,不过是奇技淫巧之物,理念还是能诋毁就诋毁、能歪曲就歪曲为好。而后世的滥觞也见得很多了,现今也有这么说话的人,如果把其文字换成古体的话,还真说不出到底是出自张之洞还是现代人的脑袋当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27-2009 05:54:15 | 只看该作者

五岳散人:揣摩上意的技术问题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历代求升官发财者,除了做好自己害民的本职工作之外,有一样高端技术是必须要修习的,那就是揣摩上意。揣摩自己上级官员的意思其实不算困难,大家都处于一个差不多的地位上,反正都是臣下,其思维有相似之处,其爱好也有相似之处,将心比心也就是了。但揣摩“皇上”的意思就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皇上”是天下的共主,什么都是他家的,他看事情角度未必与臣僚相似。

揣摩上意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把“皇上”的心里话或者想做的事情做在前面。金庸先生独创的“独孤九剑”最厉害的地方也在此,大致算是兵法里料敌机先的意思。武功中确实有“动腿先动肩”的说法,能够料敌机先自然就先赢了三分。但这个确实也是高段位的手艺,即使预料到了上意是什么意思,但总是借着自己的口说出来,无形中就等于是一个建议者的角色。要是事情顺利当然也无所谓,平步青云是只顾间的事,但要是不顺利的话,这屎盆子也要自己扛住才行。总之,“皇上”总是圣明的,进言比较好用算是皇帝的天纵英明,不好用则是蒙蔽圣聪,流放、砍头都在意料当中。

自古以来,揣摩上意都有两个流派。一个是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投君所好也是其中的分支。据史有云,明朝嘉靖年间严嵩当道,起家原来是所谓的“青词”。嘉靖好道,“青词”就是写在青绢上的道教祷词。身为首辅大臣,首先就是要会写这个东西。严嵩的字固然是极好的,而且文笔也相当不错,最初是靠青词起家,而后公务繁重,此重任就交给了儿子严世藩。这个儿子虽然人头猪脸、眇一目,但也是聪明绝顶之辈。

打算取严嵩而代之的大学时徐阶在青词方面也算是颇有研究,严世藩某段时间可能更多地沉湎于声色,青词没有写得太好,被徐阶逐渐替代了地位。刚开始不过是严嵩有些失宠,然后是严世藩遭到打击。严嵩年事已高,没了严世藩作为参谋,自然是乱了方寸。徐阶等人最终一击很快就要发出,奏折都写好了,猛然被徐阶看出了一点。

徐阶明白,嘉靖虽然有去严嵩之心,但他们的奏章上某条严嵩的罪状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十恶不赦,只是当年那是严嵩揣摩上意所做的事情,也是得到嘉靖认可的。一旦以此为攻击点的话,严嵩必然会无罪。嘉靖回想起自己当年被严嵩伺候得舒心顺气的日子,估计徐阶他们还要倒霉。于是,罪大恶极的这一款,徐阶当然只能放弃。弹章一上、圣旨夕颁,严嵩果然是得罪抄家。以揣摩上意起家、被别人更好的揣摩上意弄下,历史的讽刺当然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还有一种揣摩上意的方式,虽然更是兵行险招,但只要是运用得宜,往往是兼顾两者而立于不败之地。清朝末年的名臣张之洞就深通此道。

张之洞一向以正色立朝著称,是当年的“翰林四谏”之一。在洋务运动里,他也算是身先士卒者,以办实业洋务著名。但在这之前,张之洞曾作《劝学》一文,算是把他的心里话讲了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没有问题,但我大清是要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这样一来,他所有的东西都有了张本,而且进退自如:进可以求权柄、工厂,开府封疆;退可以直接退到保存“中学”的脉络当中。时人一责备其退步时,大可以以中国特色对待之,并且既然分清了体用之道,站在我天朝上国自有国情的基础上,怎么说都是政治正确的。

这就是揣摩上意的至高境界,不要怕自己说的话如何与世界潮流相违背,重要的是把老佛爷的心里话说出来,而且让自己不冒任何的风险。老佛爷的心里话能是什么?无非我的地盘我做主罢了,西方那些东西能直接拿来用者,不过是奇技淫巧之物,理念还是能诋毁就诋毁、能歪曲就歪曲为好。而后世的滥觞也见得很多了,现今也有这么说话的人,如果把其文字换成古体的话,还真说不出到底是出自张之洞还是现代人的脑袋当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