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燕京学堂项目网络舆论引导不当致使网友情绪反弹的情况说明和工作建议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08-13 21:56:15)
转载▼
敝刊编辑按:本文为匿名热心读者投稿。排版(字体、字号、粗体)都是原文,但隐去文末审核、校撰、整理人的名字。
网络舆情专报
第1408期
青年研究中心 2014年7月11日
关于燕京学堂项目网络舆论引导不当致使网友情绪反弹的
情况说明和工作建议
7月9日上午,学校召开燕京学堂专项咨询沟通会,进一步介绍了燕京学堂的相关情况,倾听了热心关注燕京学堂建设的师生校友的意见建议。专项咨询沟通会上相关领导的表态,例如“整个方案上(包括项目设置、选址等问题)没有什么不能改,没有什么不能商量不能沟通”等,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肯定;但与此同时,负面的声音仍然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对学校后续举措持观望态度的网友不在少数。为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以增进广大师生校友对燕京学堂项目的认同感,同时最大可能争取全社会支持,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立即着手开展工作。
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与负面情况的出现
10日,党办校办相关工作人员与我中心联系,表示希望由中心提供一批未名BBS工作账号,用以进行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工作。为配合该项工作的开展,我中心立即指导未名站务组,根据特事特办、从快从速的变通原则,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6个未名工作账号的申请和审批工作,将账号名和密码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告知其账号使用方法、发文规则等基本信息,并从网络传播发展规律和未名BBS目前舆论生态现状的角度,严格控制特批账号的知悉范围。
当日中午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借助上述账号及其原先持有的部分未名ID密集发帖,主要是表达对燕京学堂项目的支持态度,并逐步与部分未名网友形成了相互辩驳的局面。随着舆论引导工作的进一步深入,10日19时11分,工作账号“dwww”发表长篇帖文《我所经历的燕京学堂沟通会》,自称“一位正巧出差来京的北大校友”,“借到中关村办事之机旁听了一下沟通会”,一方面对燕京学堂项目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也对持反对意见的师生校友提出严厉批评。
该帖出现后,立即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回复。由于帖文语言的行政公文色彩较重、与惯常的网言网语风格出入较大,此外由于多处言辞尖锐、甚至出现了攻击谩骂部分参会师生的情况。例如在评价燕京学堂项目时,使用了“这就深深吸引了我!!!从没想到文史哲能够立体交叉到这种程度!!!我想报名了!!!”这样较为生硬的溢美之辞;而在评价持反对意见的师生发言时,又使用了“接下来的互动就是奇葩涌现了”、“以历史系一位辛姓教授为首,很有备而来……渐渐发展到情绪不必要地激动,大吵大嚷”、“尼玛(指发言学生)你脑子里是粪水么?”等较为粗鄙的话语。针对账号“dwww”的言论,未名网友的批评指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其本身情绪化色彩较重、不够理性客观,“你可以支持,这是你的自由,但请你对别人保持一份尊重,套用你文章里的一个字眼儿就是,不要跑到未名上满嘴喷粪”;二是对其身份和立场表示怀疑,有网友就结合10日以来少数ID密集发声、力挺燕京学堂的现象,调侃道“这么为燕京学堂洗地真的好吗?只会引来更多对燕京学堂的反感吧”、“实在看不下去了,学校找这么Low B的托,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吧”。
二、网友情绪出现反弹,开始质疑系校内工作人员所为
随着上述负面舆情的出现,更多网友开始对“dwww”等账号在未名BBS的发文情况、活动动向进行关注。随后不久,有网友根据多个账号同时使用同一IP地址将其相互关联,通过对主账号过往发帖情况的搜索,进一步对账号持有人的身份提出质疑(注:根据IP库提供的信息,未名网友通常可以判断出该IP所属的具体地址)。有网友通过分析,认为账号“dwww”的实际持有人为党办校办综合室主任杨大伟老师,所列依据如下:
1.账号“dwww”与另一账号“pkudavid”在同一时间占用同一IP,地址显示为“北京大学校长办公楼”(根据原有ip地址库,实际应是勺园)。相关网友由此猜测,账号“dwww”与账号“pkudavid”的实际持有人相同,且该持有人极有可能为党办校办工作人员。
2.通过对账号“pkudavid”过往发帖记录的查询,发现其曾于7月11日9时48分占用过IP 162.105.231.143,该IP所在地址为“北京大学总务长办公室”,这进一步印证了账号“pkudavid”的持有人为学校工作人员的猜测。
3.通过对账号“pkudavid”在未名BBS、水木BBS过往发文情况的查询,并结合对党办校办现有工作人员的筛选,以及对姓名谐音状况、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的比照,相关网友认为上述账号持有人为杨大伟老师。
由此,网友情绪出现反弹,开始对学校工作表示不满和不信任。在“我觉得有必要教教来自校长办公楼的dwww校友”的主题帖中,发帖人表示“你等高坐在校长办公楼的平日并不关注未名的大佬们,就不要在这时候出来丢人现眼了罢”,相关舆情迅速发酵。
为防止信息扩散,也为了保护相关老师、维护学校声誉,我中心果断采取了删帖、合集、撤除十大、封禁账号等举措,使得相关讨论在未名BBS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不少网友转移阵地,继续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会平台上表达不满,出现了标题为“北大工作人员冒充校友力挺燕京学堂项目被识破”、“bbs洗地文《我所经历的燕京学堂沟通会》原文”等文章,并被“北大之声”等公共账号转发扩散。有人人网友表示,“BBS燕京学堂的帖子水军横行,发帖不足20的ID互相顶贴煞是和谐,憨态可掬。尤其在《燕京学堂几点基本的理解》帖子下,一个叫zjzj的发帖数为12的网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提出燕京学堂由于外聘教师待遇高而勾起一些没有师德的北大教师(呵呵在影射谁)的酸葡萄心理从而跳出来蓄意煽动学生情绪搅黄此事的说法。从其收尾贴‘我要去约会了。各位,很高兴看到这里的论战。青春不要荒废,感情充实也很重要!拜~’这种说话风格我估摸此人最年轻也得是个70后,要真是P大在校生,秀现充秀到这等程度,一天都混不下去好么”。
还有网友将此事与学校处事态度相联系,表示愤慨和担忧,“这种自视甚高的口吻,把上层的集体心态和盘托出,他们内心对学校的师生持如此污蔑的心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我们应当更清醒,这确实不仅关系静园,而是真正关系到学校命运的时刻了,这是何种的领导层啊!而他们的声音却一直得到高扬!我们是何种的处境啊”。这种心理,在网友创作的漫画《时局图》中得到反映,讽刺学校企图粗暴干涉舆论。
三、舆情研判与工作建议
根据当前舆情发展态势以及舆情危机处置经验,我中心认为,伴随着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上述负面情况的出现,可能出现以下两点新动向:
一是导致相关师生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情绪进一步升级。此前,不少师生校友从学科、学制、选址等问题出发,表达了自己针对燕京学堂项目的不同看法;随着所谓“保安跟踪学生”风波的出现,师生校友的不满情绪被激发,争议点从燕京学堂项目本身进一步向学校的管理方式等话题延伸;而此次网友情绪反弹,又将给师生校友以“学校钳制舆论”的印象,从而引发对民主、科学传统的反思,进一步激化业已存在的不满情绪。
二是舆情朝着不利于学校的方面进一步转向。原先还对专项咨询沟通会上学校“没有什么不能改”的承诺寄予期待的网友中,不少人已表示失望,认为学校表里不一、缺乏诚意,因而对静园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持悲观态度;也有网友由此出发将涉及燕京学堂的讨论扩大化,结合网络舆论管制、保卫部跟踪学生等情况,质疑学校的决策程序、管理方式、基本立场等根本性问题。
结合对舆情动向的研判,我中心提出以下三点工作建议:
一是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反思此事、重视经验教训的汲取,进一步提高利用网络平台亮观点、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尤其应该认识到,舆情的发展有其周期性规律,伴随着时间推移,虽然相关舆情的热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由此造成的情绪积累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友的判断和立场。
二是要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坦诚直接的交流对话,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解释,尤其要注重在实际操作层面改进工作,真正将师生校友的合理建议吸收进入项目推进过程中,让师生校友看到学校在决策方式上实实在在的改变,以此来平息他们心中的不满情绪。
三是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工作预案。首先,要警惕境内外各种势力的渗透,要防止相关组织和人员的串联,要对可能形成的安全稳定压力早估计、早准备。其次,鉴于目前未名BBS舆论已得到有效控制,而涉稳信息的上游主要是社会网络平台,包括人人网、微博、微信,这些已经超出了学校管制范围,为此亟需加强与中宣部、国信办等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理解和最大限度支持;再次,要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的工作,瓦解分化不稳定人群,严防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最后,从学校长期发展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环境和成熟机制来看,必要时候也需要使用强制手段,特别是要积极利用好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故意造谣、恶意中伤、无故抹黑学校和相关校领导的行为,在合适时机要严厉追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学校相关领导
送:党办校办及相关单位
(审 核:蒋□□ 校 撰:徐 □ 整 理:张 □ 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