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明扬:政变那三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9-29-2014 13: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变那三天
2014-09-24 张明扬 独立评论

整整五十年了。1964年10月12日晚,正在黑海度假的赫鲁晓夫接到一个电话,是他忠诚的下属勃列日涅夫同志,打着颤音恳求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来参加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讨论一些重要的“农业问题”。赫鲁晓夫显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勉强答应了第二天回莫斯科。


据多年后赫鲁晓夫之子回忆,虽然父亲觉得事有蹊跷,却自信地认为至多是莫斯科的下属们有些分歧,需要他回去主持大局。要知道,就在这年4月,同志们还帮他过了一个很盛大的70大寿。总之,他没有料到,这竟是一次政变的前奏。


无怪赫鲁晓夫如此自信。自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他很快便掌控了苏联政局。至于可笑的政变,他早在1957年6月就有惊无险地领略了一次,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和卡岗诺维奇这三位斯大林老臣联手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一败涂地,反而将自己送上了权力巅峰。


是夜,赫鲁晓夫睡得很安稳。焦虑的是勃列日涅夫,据说他一度对着密谋者们大哭,“尼基塔会杀死我们所有人的”。


10月13日中午,当专机降落在莫斯科,赫鲁晓夫终于发现不对劲。他早已习惯了在机场迎接他的中央主席团各位委员大人们,且总是假装皱起眉头批评他们“游手好闲”。但这一次,一个委员都没有,迎接他的只有克格勃主席和警卫局长。赫鲁晓夫还是问了:“其他人在哪里?”克格勃主席回答:“在克里姆林宫,等您。”


“等您”的是什么呢?赫鲁晓夫一回到克里姆林宫,身后的会议厅大门就立即被关上。


出席会议的有24位苏共最高领导人,围攻像暴风雨般袭来,除了同机归来的亲密战友米高扬,没一个人帮赫鲁晓夫。


第一个发言的是勃列日涅夫,他的批评决绝无畏,很难想象这和前一天还被吓得痛哭的是同一人。他的批评很简单:苏共并不存在集体领导,而是充满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多么熟悉的“个人崇拜”,不到十年前,赫鲁晓夫也是用这个词在秘密报告中批判斯大林。


赫鲁晓夫的反击如此无力,“为什么从前谁也没有对我说过这些缺点呢?难道这诚实么?至于对待某些同志态度粗鲁的问题,我表示歉意。你们都知道,我对党是忠诚的。”让人失望的是,他竟忘记脱下那双著名的皮鞋敲桌子来震慑反对者。


大会很晚才结束,但赫鲁晓夫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


中央主席团决定第二天继续开会。名义上赫鲁晓夫在13日晚还是苏共最高领袖,但回家时并不意外他被掐断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包括家人。


在痛苦不堪的一个通宵之后,14日早晨,当赫鲁晓夫出现在会场时,他已彻底垮掉了。


勃列日涅夫发表了据说他这一生最精彩的发言,对赫鲁晓夫体制的批评可谓鞭辟入里,拿到这个时代看一点都不过时。


赫鲁晓夫竟然得到了一次发言机会。放弃抵抗地说,“此刻所做的一切,也是我们党的一次胜利”,“我这就退出,不准备同你们斗争”。说着,他眼泪汪汪,“你们写一份我离职退休的申请吧,我签字。”


中央满足了最高领袖最后一个要求,“出于年事已高和健康恶化的原因,兹满足赫鲁晓夫同志关于解除他第一书记、中央主席团委员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的要求”。


赫鲁晓夫时代就这么结束了,只用了三天。


10月14日深夜,全苏联的报社主编都在干同一件事:仔细查阅次日报纸,全报查删赫鲁晓夫的名字。很快也将全面清除遍布全国的赫鲁晓夫肖像。


此时,米高扬正陪着赫鲁晓夫回家。赫鲁晓夫一言不发回到了楼上卧室。米高扬用教训的口气对老伙伴的儿女说:“赫鲁晓夫同志忘记了,即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会有争权夺利这类事情。”然后,转身走了,他们从此再没见过。


新上台的勃列日涅夫其实对赫鲁晓夫不薄,亲自为前任落实了退休生活:有一辆轿车,二手的;一套郊外小别墅;还有一笔不错的“特殊养老金”。


想想赫鲁晓夫当年怎么对政敌的吧,莫洛托夫被他贬到蒙古当大使,马林科夫则被流放到哈萨克共和国当水电站长。


据说,勃列日涅夫曾得意地说:“人们说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死后破坏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而我在赫鲁晓夫生前就打破了对他的个人崇拜。”


巧得很,赫鲁晓夫也曾得意地说:“也许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以退休的方式下台,而斯大林会把他们全部都抓起来。”


最后,补充一则八卦:苏共正式公布赫鲁晓夫下台是两天后的10月16日,新闻之轰动,严重影响了当天中国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头条曝光率。

(完)

来源:财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