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志标:正义论的陈词滥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2-20-2014 23:4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义论的陈词滥调
2014-12-16 宋志标 旧闻评论

【今天提供了三篇文章。本文之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看《融合式炼狱——2014新闻舆论观察报告(2)》。在这个《报告》后面,推荐了时下一些时政评论公号,包括机构及在役评论员的评论公号,供读者订阅】

内蒙呼格吉勒图被改判无罪,斯伟江律师在微博上以@律师斯发表了一些看法,是迄今为止最为中肯的一组评论。与此相比,多数的机构发言以及网民追评,依然停留于正义论的陈词滥调,它们像幽灵一样,闪现在那些已经或正在酿就的冤案上面。

“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评论呼格吉勒图案时抱紧诸如此类僵化正义论的腔调,是很矫情的,理由很简单,只要自问两个问题:“如果你或亲朋陷入呼格吉勒图的境地,你会认为现今实现正义了?”“如果遭遇这样的正义,你认为你可以全身而退吗?”

但凡对现实有丝毫认知的,估计都要踌躇一下,一定不会脱口而出正义论种种,所以这套话语在这里显得特别苍白,但它又想要在论断时表演出力道来,这就是很矛盾的,也是虚伪的,迹近残忍。呼格吉勒图宣告无罪后,其肉身泯灭十数年,外围评价若此,真是轻浮得让人绝望。

许多别样的声音也在响起,要追责当年办案刑求的政法人员。这些当年经办者的履历被翻出来,他们在政法系统内早就升迁了,如何处理?——这一下子把所谓平反的动机逼到了墙角:这到底是个案切割?抑或是制度矫正?无论答还是不答,问题都摆在那里。

这时,有一类转承起合的评价产生了,当年铁腕破案是为一次司法效能的胜利,现在平反又是为法治的勇气加分,一条人命被正反用了两次,在底层人的生死上予取予夺,都是证明伟光正。这种朴素的看法揭露了正义论的评论框架,原来正义作为前提条件,并非真实存在。

有机构评论把呼格吉勒图的遭遇形容为“命运的偶然”,所以是必然正义的一次疏忽,一次小小的挫折。这种正义论的粗暴讲法省略了关键的推理与逻辑,最主要的危害与煽动,是不准备面对真相。离开真相去谈正义,最后得到的是,只能是非正义。

怎么看待真相,其实决定了会有怎样的“正义”。最高法院的官微放出北师大教授的言论,将发生在呼格吉勒图身上的冤案视作“历史局限性”,其引导舆论的目的很明确,这就是掩盖真相的一种行为。他们还是想规定某种正义的途径以及表达,而不想听到噪音。

新华社官微也辟出评论,说平反此案,“感受到法治的尊严”,感受到“法治的脉搏越来越厚重”——也还是正义论与法治论的路数,其用意当然也还是要集中舆论看法,在话语的底子上依旧是埋葬真相的做法。由是观之,以所谓正义论加诸呼格吉勒图案,本身就是非正义的。

简单来说,人们想要在正义论之外得到更多,而不只是话语上的花式抚慰。这时候,一定会出现缓急之辩,实用主义一定会出面克制大局。以正义论压制舆论、令其一律的评论者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站在了正义的反面,将“正义论”打造成一枚挡箭牌。

到了这份上,连“正义”也成了冤案的“当事人”,这是很诡异的。为了不致于原地踏步,与其妄谈正义,不如严肃地谈谈复仇——惩办那些靠刑讯逼供披上光环的“神探”们,就是众人寄望于体制复仇的卑微愿望之一。在它实现之前,夸夸其谈的正义论甚至是不道德的。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1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