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墙:社会流动性的阴暗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1-28-2015 11:5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流动性的阴暗面 | 敦伦政经学院

2015-11-01 小墙 敦伦政经

在即将发表于Econometrica的文章中,Bai & Jia(2015)用县级数据考察了清末废除科举对革命参与的影响。他们发现科举的废除增加了民众对革命的参与率,而且该因果关系经过工具变量和“安慰剂”检验仍然稳健。

这个结果与低社会流动性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假说相符,因而吸引了西方学者的眼球。近年来,社会流动性和不平等一直居于西方国家公共政策辩论的核心,这样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无法不引起关注。中国公众、学者也有理由关注这项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相对平等,且增进了社会流动性(梁晨 et al. 2012)。我们也常听说,这反映了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传统。因此Bai和Jia的研究难免影响到我们对高考制度的看法。西方人对社会流动性的关注和担忧或有道理——它在成熟的民主国家有时意味着机会公平和社会的创造性活力。但我们试图理解社会流动性的规范含义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政治环境。

从规范上看,非民主制度下高社会流动性并不必然可欲。民主制度意味着民众对政治、经济精英政策的约束(Acemoglu & Robinson 2001, Fearon 2011),而非民主制度下,精英可以或多或少随意地把自己的意志施加于多数人。如果我们同意这种权力是不义的,那就很难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对他人挥舞权杖的阶层快速更替有什么正义性。高考起源于现政权全面掌管高校,打压学术自由的背景下,这自然也为作为其副产品的流动性蒙上了伦理的阴影。

不可欲的社会流动性在苏联的历史中被表现到了极致。Fitzpatrick(1979)记录了斯大林时代的精英生产过程。大清洗留下的空缺和五年计划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让斯大林通过教育体系提拔了大量来自底层的工程人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和官僚大多是从这个路径爬上来的。这些人往往对斯大林感恩戴德(赫鲁晓夫可能除外),在斯大林在世时对其无比忠诚,因为他们的权力缺乏其他社会基础。

然而没有政治制度保障的社会流动性终归不能持久,斯大林死后,填补空缺的过程已经完成,“经典时代”的苏联体制日益封闭,寒门弟子也不再受到青睐。在中国,类似的趋势也不难看出蛛丝马迹。高考配额本来就存在地域上的极大不平均,而经济学人杂志去年撰文称,中国大学中来自贫穷和农村地区学生的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急剧下降(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 ... ot-educating-masses)。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政策必须在与其相一致的政治制度环境下才能长期巩固,否则该政策与权贵利益的短期相容性一旦消失,政策自身也行将就木。

在实证层面上,社会流动性甚至可能成为威权国家的社会控制工具。Svolik(2012)认为一些威权国家的官方政党制度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他们提拔聪明能干、有政治野心的年轻人,把他们吸纳入体制内,从而避免了革命的威胁。在这一视角的启发下,我们会对Bai和Jia的发现产生新的认识。实行科举的王朝通过考试把聪明有雄心的年轻人网罗进其中央化的官僚体系中,从而抑制了地方精英的再生产,使得扁平化的地方社会缺乏解决集体行动的领导力。被剥夺了组织资源的平民难以产生可置信的革命威胁,让非民主政权从仅有的制衡中解脱出来,享受更加专断的权力。今天的高考虽然并不像科举一样必然把人才引入政治体系,但中国的最高学府无疑仍然是通向权力的快车道。总之,社会流动性这一指标是否越高越好,要看它与特定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

最后,即便不考虑以上所有讨论,假定在一个政治真空的经济体中,社会流动性的无条件可欲性也绝非天经地义。Tylor Cowen指出,行为经济学发现人类的“损失厌恶”特性,让社会流动性的福利价值值得质疑。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奢简易位的概率大了,向上流动者的心理收获“补偿”不了向下流动者的心理损失,用一些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来衡量,福利反而降低。

Acemoglu, D., & Robinson, J. A. (2001). A theory of political transi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38-963.
Bai, Y., & Jia, R. (2014). Social Mobility and Revolution: The Impact of the Abolition of China’s Civil Service Exam System. working paper.
Cowen, T. (2015). From the comments, on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Marginal Revolution.
Fearon, J. D. (2011). Self-enforcing democrac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4), 1661-1708.
Fitzpatrick, Sheila. (1979). Stalin and the Making of a New Elite. Slavic Review, 38(3), 377-402.
Svolik, M. W. (2012). The politics of authoritarian ru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梁晨, 李中清, 张浩, 李兰, 阮丹青, 康文林, & 杨善华. (2012). 无声的革命: 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 (1952—2002). 中国社会科学, 1, 98-ll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