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晖:有趣的“左右夹击” ——答杨震、吕新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1-22-2010 16: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根据我们的考察,1917年俄国是发生了大革命。3月(俄历2月)革命发生时,宪政民主是主要诉求。11月(俄历10月)布尔什维克夺权后也仍然重申这一诉求,还把推迟多党议会(立宪会议)选举作为此前临时政府的罪状。因此如果说二月革命是“民主革命”,十月夺权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到次年1月布尔什维克在其自己当政主持的这次选举中惨败后恼羞成怒,以武力驱散议会、废除宪政而改行“专政”,“民主革命”才告终结,而真正“震撼世界”并引爆了残酷内战的就是这场“一月剧变”,并不是此前的十月夺权。而且,如果立宪会议选举像后来所说的那样是可恶的“资产阶级民主”典型,十月夺权后具体组织这一选举的列宁政府怎么却是“无产阶级”的呢?说十月前被指为极力推迟这一选举的临时政府才是“无产阶级”的不更合逻辑吗?


有趣的“左右夹击” ——答杨震、吕新雨(一)

作者:秦晖
  

  杨震先生自己并不去找反对“分家”的吕新雨先生论理,他的恼怒只是冲着我来。而吕先生倒是对类似杨先生这样的人有过抱怨,但下工夫写长文来痛斥的也只是对我。我很有兴趣地看到这一幕,因为这恰恰证明了我的判断:在今天的中国,“如何分家”的争论已经比“是否分家”更重要!


  尽管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中间派”,但我的许多观点在赢得或左或右的许多朋友共鸣的同时,也往往招致来自“左”“右”两个极端的高调指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铅笔社”和“乌有之乡”这两个网站开设的两个“批秦专栏”。我甚至建议有好事的网友不妨将他们按所议论的话题链接在一起,欣赏一下两边极其相似的语言风格并分析一下他们的角色互补。

  而在俄国历史问题上,我和金雁也一直面临这两边的高调批评。几年前吕新雨先生曾经发表过七万多字的雄文《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见李陀、陈燕谷主编:《视界》第13辑,2004年,此文可能是我国思想类刊物上多年来出现过的非连载的最长文章了),以“新左派”的观点猛烈抨击我关于斯托雷平时代俄国史的看法。由于此文在如此长的篇幅中密集了太多的硬伤,使我驳不胜驳,而且董正华先生等已在专业刊物上作了反驳,我也就没有专文回应,只在《田园诗与狂想曲》一书再版时的序言中对吕文中“几乎俯拾皆是、无穷无尽的常识性错误”略举了些例子以酬其劳。

  如今我又很高兴地看到一篇来自相反方向的批评,即杨震先生的《是不公正的改革引爆了十月革命吗?》(《上海书评》9月12日)。吕先生仇视一切“私有化”,她因为我只反对“权贵私有化”而不反对“民主私有化”而对我大张挞伐。杨先生则相反,他是权贵私有化的热情支持者,因此同样对我只赞成“公平私有化”却反对“掌勺者私占大饭锅”极表愤怒。用我提出、此次杨先生也使用的比喻,吕先生是反对“分家”、主张“大家长”管制一切的。而我是主张“公平分家”。既认为“旧式大家庭”变成“亲兄弟明算账”是必然与应该的,也反对以大家长独霸家产而把子弟们扫地出门的方式来“分家”。杨先生则认为根本不该谈什么公正,只要把“家产”弄到什么人的私囊里就行。他认为“是否分家”之争是压倒一切的,“如何分家”(即分得公正与否)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但有趣的是:杨震先生自己并不去找反对“分家”的吕先生论理,他的恼怒只是冲着我来。而吕先生倒是对类似杨先生这样的人有过抱怨,但下工夫写长文来痛斥的也只是对我。我很有兴趣地看到这一幕,因为这恰恰证明了我的判断:在今天的中国,“如何分家”的争论已经比“是否分家”更重要!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俄国史吧。俄国当年也发生了“是否分家”与“如何分家”的两种斗争。这使我、杨先生和吕先生都产生了中俄比较、今昔比较的兴趣。这很正常。历史与现实作为人文过程,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人们眼中的历史,而我们所谓的历史就是过去人们面对的现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些基本的因果逻辑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观察历史可以给我们提供启示,而对现实的感受也往往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所以现实关怀成为研究历史的兴趣源和切入点并不奇怪。但是这与不负责任地借历史说事、纯功利性地“古为今用”搞“影射”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把历史的启迪告诉今人,是史家的责任。而为今天的目的去篡改历史,则是对前人的亵渎和对今人的愚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尊重事实与逻辑。在关于俄国世纪初历史的这场讨论中,我和杨震、吕新雨都应该想想自己做的是什么。

  我在接受佩里·安德森和陈宜中的两次访谈中曾经概述过我们(我和金雁)关注俄国历史的历程。我们从1980年代就研究农民史,不同的是1989年之前我主要研究古代,而金雁研究俄国近现代。1988年我在讲课用的《古代社会形态学》讲义中就提过“马其顿道路”和“雅典道路”,就是关于走出氏族公社的两种选择。氏族社会的族长治理是一种温情脉脉的“长者政治”,“父权”有着“父爱”的外观。但是后来氏族公社难以为继了,“长者政治”也走到了尽头。在雅典“长者政治”变成了“众人政治”,大家的事不能家长说了算,应该大家决定。而在马其顿“长者政治”变成了“强者政治”,家长为了以权谋私,对子弟撕破脸来横的了。前者出现了民主,而后者建立了王权,但温情脉脉的“大家庭”都已成为过去。两者都建立了私有制:雅典是比较平等的小农私有,而马其顿则是托勒密式的王家大庄园。在这个过程中王权与民主打得一塌糊涂,但很难说谁是“保守派”,因为双方其实都在挖“大家庭”的墙脚。也就是说无论王权派还是民主派其实都无心维护氏族公社,他们进行的是“如何分家”之争,但这种斗争对后世历史的影响之大,大家都看到了。

  我这样看历史的一个背景是:1988年时随着中国改革遇到门槛,“官倒”引起民怨,有人提出了“官僚资本是通往商品经济的第一级火箭”之说为之辩护。这种观点并不留恋旧体制,相反它为“三座大山”之一的“官僚资本”唱赞歌,应该说是“思想解放”得可以。我是支持市场经济(那时流行叫商品经济)的,但却觉得通过以权谋私的“官僚资本”来走向市场经济不仅令人厌恶,而且很危险。因为它引发的民怨可能导致一场民粹主义泛滥,乃至毁掉市场经济改革。当年氏族公社解体时的两条道路给我以启示,我是欣赏“雅典道路”,反感“马其顿道路”的。但是我当时还是守着学院派的圈子,并没有直接面对现实。
金雁在1980年代前期主要研究苏联的粮食危机、富农和集体化问题,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批判。但研究中她已经觉得农村公社的传统非常重要,是理解俄国史的钥匙。而且她研究生时代的学位论文本来就是做十九世纪农民问题的。到1980年代后期,批判斯大林模式已经成了潮流,她觉得批判本身已经没有前沿性,关键还在于这模式何以得而形成。就像索尔仁尼琴从批判“古拉格群岛”到追溯“红轮”由何而来,她于是重新关注革命前时代。同时我们都受“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影响,认为中世纪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也是个温情脉脉的“共同体”。尤其是沙俄这个“政社合一”的传统村社国家,近代向市场经济过渡主要就是要解决传统农村公社的问题,但也有民主解决和专制解决的不同。用当时社会民主党人的话说,就是“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区别。

  而专制解决的典型,就是在镇压了1905年民主运动后出现的斯托雷平改革。金雁那时已经在做民粹派和斯托雷平时代的研究。而在学术史上本来也已经有人(如苏联时代的安菲莫夫、泽利亚诺夫和美国的乔治· 雅内等)认为后来的革命跟斯托雷平改革有很深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发展。当然,在那个时候(1980年代)做这种研究,并不是为了拿来直接对照现实。但是那时我们已经有了人类历史上三次“走出共同体”的想法:走出氏族公社建立古典文明时,有“雅典道路”和“马其顿道路”的斗争;走出中世纪公社建立资本主义文明时,有“美国式道路”与“普鲁士道路”的冲突;那么在前计划经济国家走出“大锅饭共同体”时又会有怎样的事发生呢?

  就在这时,我国发生了1989年事件。事件后国内外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改革将中止,旧体制会全面复辟。但我和金雁都有一种直觉,感到中国改革很可能不会中止,甚至反而会加速,只不过它将出现另一种过程。因为一个温情脉脉的大家庭只要脸一撕破,就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样子。子弟没想到家长是如此“不慈”,家长没想到子弟会如此“不孝”,这个“大家庭”还能维持下去吗?1905年俄国民众本来是举着“慈父沙皇”的像上街的,没想到沙皇以“流血星期日”来回应。1905年的杜马本是沙皇抬举“忠君的农民”来制衡捣乱的市民,用“亲农民的选举法”搞出来的“农民杜马”,但没想到它变成了“暴徒的杜马”。以后的俄国就再也不是过去的俄国了。于是镇压后的俄国出现了斯托雷平改革。而中国又会怎么样呢?

  这也就是我们从“纯学术研究”到参与公共话题的心路与背景。1996年,我与金雁同时联名出版了两本书,一本主要讲中国问题的,即《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另一本谈俄国,即《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均为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当时都收在我主编的《农民学丛书》中)。两本书其实都是多年研究的心得,而此后我们就俄国改革与革命问题发表的很多论著,主要渊源都来自这后一本书。正是在这本三十六万多字的专著中,我们系统论述了俄国村社制度的历史由来、它与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关系、它在十九世纪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冲突以及因此发生的危机与演变、它在两次“农民改革”(1861年改革与斯托雷平改革)与两次革命(1905年与1917年革命)中的历程、围绕村社与土地-农民问题而形成的俄国各思想流派的论战和政治派别的斗争,自然也详细论证了俄国村社问题在两次“改革-革命”循环中的重要性。

  

  我们从历史的启迪中得出了与现实相关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为很多人所认同,当然也会有人反对,我们也欢迎商榷。但有趣的是:吕新雨和杨震这一“左”一“右”的两位批判者都是直接为自己的现实主张来批判我们的。他们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这还不要紧,学理讨论讲的是事实和逻辑,而不是身份,非专业人士当然也可以参加讨论,正如我自己也曾跨专业地涉及过很多论域。问题在于他们不仅对俄国史缺乏自己的研究,只是根据我国的一些中文作品,按自己的爱好取舍,不讲逻辑也不辨真伪地连缀成文。这倒也还罢了。最要命的是,他们如此下工夫批判我,却没有读过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基本论著,只看了某一篇文章或几段话就对号入座,慷慨陈词动辄近万言(杨震)乃至七万言(吕新雨),却根本不知道在他们可怜的阅读范围之外我还说过些什么,我的看法根据是什么,甚至根本不知道我的完整看法!

  就以吕先生而论,她的宏文主题是就列宁关于“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思想“驳秦晖”,并从俄国乃至各国农业史的角度展开对秦晖“‘新自由主义’话语在‘三农’问题上的批判”。吕新雨对“主义”的兴趣可以理解,这个“主义”的帽子是否合适也并不重要。奇怪的是吕先生找的靶子却是我那本主要讨论中国农民问题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但她却完全不涉及该书的主要内容:既不涉及“关中模式”也不涉及“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却厉色指责我“隐瞒”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言论:“为什么秦晖要刻意隐瞒列宁最核心的观点(按:即‘土地国有化’)呢?这就需要把这种话语落实到中国当下的语境中,因为秦晖需要……”接下来就是一大堆关于秦晖“隐瞒”列宁观点的“作案动机”分析。也难怪,没有这些深文周纳的“动机”分析,只凭她引的拙文数百字怎能敷衍成如此长文?

  其实关于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我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正如我在《田园诗与狂想曲》新版序言中所说:关于列宁的俄国农民问题思想的变迁,他在斯托雷平改革时代发展得最典型的“两条道路”论,尤其是他关于“土地国有”的说法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在与金雁合写的,以及我们两人分别署名的许多文章与书中都有大量论述。如果说金雁并非吕新雨的挑战目标,因此她没看过金雁的论著还情有可原,那么仅以我及我们两人署名的这类论述就有:同为《农民学丛书》之一的《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列宁主义: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民粹主义化》(《二十一世纪》杂志1997年十月革命八十周年号)和《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学术界》2002:6,后收入《传统十论》一书作为十论之九)等等。这些作品都发表在吕文写作之前,其中都专门辟有《“美国式道路”反对“普鲁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释》、《“土地国有化”:一个“否定”的纲领》之类的章节。

  至于《田园诗与狂想曲》则是我们的一部谈中国农民问题的作品,它的主要任务既不是谈俄国农民问题,更不是研究列宁思想。此书中只是提到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在其他场合详细论证过的某些观点,“美国式道路”与“普鲁士道路”即为其中之一。应当说,这个“两条道路”或曰两种“分家”方式的说法在我们的社会转型或经济转轨理论中的确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以“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而不是经济转轨再认识)为副标题的此书中,它只是个顺带提及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秦晖新自由主义农民学的核心观点”(且不说“新自由主义”者要以列宁的话作为“核心观点”也只有吕新雨先生才想得出来)。

  吕新雨先生要和我讨论列宁的这类思想,却不以我的专门论述为对象,甚至好像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而只拿一本讨论关中与中国农民问题的书做靶子。吕氏批秦专文,引用拙著只此一本(外加该书的一个外文版序),其中提及列宁的文字大概不过数百,这就值得吕先生做了七万字的大文章来驳斥,笔者受宠若惊自不待言。而吕先生最尖锐的质问、也可以说是全部宏文用力点的所谓“秦晖隐瞒”案,除了表明她的无知还能说明什么?事情非常清楚:究竟是我“隐瞒”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之说,还是她“隐瞒”了秦晖对列宁土地国有化说法的大量解释与评论?这些评论如有误,吕先生大可驳斥,但说我隐而不论,这就叫人叹为观止了。吕先生与我讨论“土地国有化”,但我的有关论著她根本没看,反说我“隐瞒”,简直莫名其妙。吕先生不懂俄国史(作为“左派”她也根本不懂列宁)不足怪,但是写商榷文章先要了解商榷对象的论述,最起码是了解他关于所商榷议题的论述,这应该是首要而且不难的要求吧。

  站在另一个极端的杨震先生也是如此。他同样置我们的专门论著于不顾,却找了我的文集《问题与主义》中的一篇文章做靶子。还说此文“首发”于1997年的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它是影射当时中国的国企改革的。其实我们详尽得多的《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一书早在1996年就在大陆出版,而我们的相关论述,如金雁的《民粹派新论》之一、二、三、四则发表于1990年代初的专业学术杂志上,《东方》和《读书》也在1997年前多次发表过我们讨论相关问题的文章。而我对国企改革中的不公正方式,早在1993年的《东方》杂志创刊号上就有直言不讳的批评,以后也直接写过这方面的许多文章,影响好像也不小,何须要借助讲俄国史来影射?至于他提到的《二十一世纪》1997年十月革命八十周年专号,我在上面署名发表的完全是另一篇文章,即上面提到的《列宁主义: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民粹主义化》(同期金雁发表的文章是《传统、改革与革命:1917年俄国革命再认识》,不仅题目与杨震所说全异,内容也有差异)。这篇考证、分析了列宁“土地国有化”言论的文章本来应当是吕先生的靶子,却被她“刻意隐瞒”(用她的话说),又被杨先生张冠李戴。看来这一左一右的两位还真有类似的做派!

 由于没看我的多少东西,杨震先生同样对他的论敌一知半解。他说我认为斯托雷平改革“引爆了十月革命”,并以此为这篇批判文章的题目。但是其实我们从1996年的那本书开始就质疑所谓“十月革命”的存在,2007年更发表过《俄国有过“十月革命”吗?》的长文。这倒不是在价值判断上对它如何评价的问题,而是在事实判断上质疑这所谓“震撼世界的十天”是否存在。

  根据我们的考察,1917年俄国是发生了大革命。3月(俄历2月)革命发生时,宪政民主是主要诉求。11月(俄历10月)布尔什维克夺权后也仍然重申这一诉求,还把推迟多党议会(立宪会议)选举作为此前临时政府的罪状。因此如果说二月革命是“民主革命”,十月夺权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到次年1月布尔什维克在其自己当政主持的这次选举中惨败后恼羞成怒,以武力驱散议会、废除宪政而改行“专政”,“民主革命”才告终结,而真正“震撼世界”并引爆了残酷内战的就是这场“一月剧变”,并不是此前的十月夺权。而且,如果立宪会议选举像后来所说的那样是可恶的“资产阶级民主”典型,十月夺权后具体组织这一选举的列宁政府怎么却是“无产阶级”的呢?说十月前被指为极力推迟这一选举的临时政府才是“无产阶级”的不更合逻辑吗?

  另一方面,由于不得人心的斯托雷平改革严重挫伤了自由派的声誉,二月革命后政局很快急剧左转,临时政府在几个月内数次更迭,自由主义者陆续离开,社会主义者成为主导,到十月夺权前夕最后几位自由主义部长也已准备辞职。即便没有这次夺权,出现“清一色社会主义者政府”也已是定局。布尔什维克实际上是从社会主义者(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手中夺权,尽管使用了政变手段,却也并没有后来编造的那样大动干戈。这样的夺权能叫“社会主义革命”吗?而二月革命建立的民主更难说是“资产阶级民主”,因为这民主一开场就废除了斯托雷平的资本主义改革,建立了临时政府与苏维埃的二元政权。这苏维埃固然是“无产阶级”的(即便按后来苏联官方所说),临时政府不久也由社会主义者主导了。这种废除了资本主义改革又把社会主义者送上了台的民主如果也是“资产阶级”的,那除非把“社会主义”定义为没有任何民主的赤裸裸专制了。

  所以如果要用“民主”与“社会主义”描述1917-1918年间的俄国,恐怕只能说二月革命是“民主社会主义革命”,十月夺权不过是一批社会主义者赶走了另一批社会主义者,而且当时也说是暂时的。至于一月剧变,布尔什维克所做的只是废除了宪政民主并且枪杀了一批抗议此举的左派示威工人。无论从“民主”还是从“社会主义”的角度,它都完全称不上是“革命”,虽然它的确“震撼世界”而且开创了“铁与血的新纪元”(托洛茨基语)。

  因此说我主张斯托雷平改革“引爆了十月革命”,纯属无稽之谈。本来没有的革命何谈“引爆”?我们的确有“不公正的改革导致反改革的革命”之说。这个“反改革的革命”指的是1917年革命,即通常所说的二月革命。因为明令废除斯托雷平改革的就是临时政府,而不是所谓“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府。当然我们说的“导致”只是说不公正的斯托雷平改革激起了高涨的民粹主义反弹,为改革的失败和革命的发生造就了社会条件与心理基础,并不是说有了斯托雷平改革就必定有1917年革命。更不是说1917年革命必定以列宁的统治为结局。《俄国有过“十月革命”吗?》一文就指出:

  历史是由长时段因果关系决定的还是“偶因”造成的?应该说两种因素皆有。1905年俄国曾经有过自由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互相促进的强大势头。如果不是那场风波中各方之不智造成“双输”之局,俄国完全可能在君主立宪框架下完成政治、经济的现代化改造而避免1917年的局面。但是斯托雷平政治专制下为权势者对传统农村公社进行“警察式私有化”积下民怨,加上后来又唐突发动世界大战而失利,“不公正的改革导致反改革的革命”便在所难免。而且这种“革命”天然具有反对“腐败的经济自由”和重建“公社世界”的性质,自由主义成为输家几乎是注定的:临时政府难免要社会主义化,立宪会议即便不被驱散,也没有几个自由派当选。

  但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者”中谁能得势,以及得势后具体会导致什么后果,则是不确定的。主要在政治侨民中活动的布尔什维克最初并无优势,长期流亡后在1917年4、5月间才回国的列宁、托洛茨基也不被看好。国内反斯托雷平运动的主力社会革命党和在工会中影响巨大的孟什维克都曾经很有希望,但是阴差阳错的权谋较量使列宁最终胜出。1917年2月开始的进程本来是由传统专制向宪政民主的转型,结果到1918年1月后演变成“专制”到“专政”之间一场改朝换代式的战乱。继1905年后俄国历史上又一次宪政民主大实验,就这样以更惨痛的内战以及内战后的“专政”告终了。

来源: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1/21/539330.shtml



--

※ 来源:.一路BBS yilubbs.com.[FROM: 71.58.0.0]

※ 修改:.bridged 于 Nov 22 19:46:12 修改本文.[FROM: 71.58.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11-25-2010 23:12:19 | 只看该作者

Re: 秦晖:有趣的“左右夹击” ——答杨震、吕新雨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秦晖先生的观点我基本是赞同的。

铅笔社的观点我大致看了下,他们基本上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样的人,每个时代都会有,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张维迎茅于轼这些人,他们首先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屁股坐到了官府和资本一边,官府和资本当然也要有正常的利益,但现在已经超过应当的正常利益太远太远。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大节有亏,曲解自由主义来为自己辩护,也就毫无说服力了。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我们的考察,1917年俄国是发生了大革命。3月(俄历2月)革命发生时,宪政民主是主要诉求。11月(俄历10月)布尔什维克夺权后也仍然重申这一诉求,还把推迟多党议会(立宪会议)选举作为此前临时政府的罪状。因此如果说二月革命是“民主革命”,十月夺权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到次年1月布尔什维克在其自己当政主持
: 有趣的“左右夹击” ——答杨震、吕新雨(一)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11-25-2010 23:12:19 | 只看该作者

Re: 秦晖:有趣的“左右夹击” ——答杨震、吕新雨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秦晖先生的观点我基本是赞同的。

铅笔社的观点我大致看了下,他们基本上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样的人,每个时代都会有,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张维迎茅于轼这些人,他们首先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屁股坐到了官府和资本一边,官府和资本当然也要有正常的利益,但现在已经超过应当的正常利益太远太远。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大节有亏,曲解自由主义来为自己辩护,也就毫无说服力了。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我们的考察,1917年俄国是发生了大革命。3月(俄历2月)革命发生时,宪政民主是主要诉求。11月(俄历10月)布尔什维克夺权后也仍然重申这一诉求,还把推迟多党议会(立宪会议)选举作为此前临时政府的罪状。因此如果说二月革命是“民主革命”,十月夺权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到次年1月布尔什维克在其自己当政主持
: 有趣的“左右夹击” ——答杨震、吕新雨(一)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