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太一:知道了这些白宫内幕,你就真正了解特朗普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24-2019 23:4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太一 | 知道了这些白宫内幕,你就真正了解特朗普了 | 海外看世界

原创: 孙太一  海外看世界  2018-09-15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如果你认为特朗普是一个有清晰大战略、精心策划了打压中国的贸易战、充满智慧和才干、并极具管理和领导能力的能人,那你真该仔细看看伍德沃德本周推出的新书《恐惧:白宫里的特朗普》(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书中涵盖了大量特朗普政府内人物间的互动,以及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内部的交流和反馈。这些描述可以说和最近《纽约时报》的一篇匿名专栏“I Am Part of the Resistance Insid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我是特朗普政府内抵抗力量的一份子)所描述的情景不谋而合。这里和海看的读者们分享一些书中比较值得关注的细节。

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 by Bob Woodward

可信的方法论

特朗普上台以来描述其政府和个人轶事的书已经出了不少,但伍德沃德这本《恐惧》却是数一数二的。这与伍德沃德这个水门事件的起底者的严谨、操守以及所使用的可信的方法论分不开。身在华盛顿,一个非常常见的规则就是“off the record”(不留记录规则),意思就是现场的发言、讨论的内容只是让在场的人知道、助其理解,决不能泄露出去谁说了什么。而伍德沃德在每当采访对象有这样的要求时他都直接拒绝而提出改用“on deep background”(深度背景规则),也即记者可以在不写信息来源的情况下将真实的信息整理后呈现给公众。因为伍德沃德也在受访人允许的情况下把几乎所有的访谈都录了音,所以他这本通过整理自己和几乎所有白宫及国会能采访到的高官和知情人士访谈内容的书就非常可信而与众不同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方法论,使得他曾经写过多位总统及其政府内部的情况,并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位曾经对尼克松下台功不可没的调查记者此次又抖出了特朗普的哪些猛料呢?

《恐惧》作者,伍德沃德(图片来源:MSNBC)

特朗普个人的特点

特点一:为达到目的言辞无所顾忌

第1章里描述了特朗普历来就是逢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2010年在特朗普大楼里,David Bossie这个共和党活动家想介绍班农认识特朗普,因为觉得特朗普很有潜力。但是他们也直接向特朗普指出他的一些行为和观点会让共和党人反感,比如他支持堕胎,比如他不太投票,比如他80%的政治捐赠都是给民主党候选人的。特朗普马上回答说“我反堕胎啊!”“我每次都投票啊!”当被指出纪录是公开可查的时候特朗普表示居然这都可以查,但还是说“我每次能投的时候都投啊。”
第9章里描述了特朗普先是在公开场合说北约已经过时了(obsolete),然后在内阁和参谋的劝说下过了几天又公开说“I said it was obsolete. It is no longer obsolete.”(我之前说它过时了。现在它不再过时了)。语言因人因场景而变换,以达到目的为唯一目的,是特朗普的一大特点。所以,和他谈判之后定下的任何事情你还会认为是真的定下了吗?

特点二:缺乏基本常识,厌恶学习,厌恶实证主义

特朗普的白宫里有几位讲证据的实证主义者,经常想通过给特朗普摆事实、讲原理来科普他,以让他更好地做决策。特朗普从来都听不进去。因为特朗普从来都不在乎学习,上大学的时候不去上课不记笔记,考试前一天借别人的笔记临时抱佛脚一晚,第二天拿个“C”就足以(第11章)。所以当注重实证的前高盛高管科恩想用数据和逻辑告诉特朗普贸易对美国是有好处的,贸易逆差本身不是个问题的时候,特朗普完全不理会,因为他早已有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当科恩告诉特朗普未来美国利率可能会涨的时候,特朗普马上说,那我们应该去借一大笔钱来,然后等利率高了抛掉,赚利息。而且,特朗普还老想着为什么白宫不能免费印些钱来花(第7章)。
又有一次,特朗普责问财长努钦说怎么还不去宣布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努钦说虽然中国以前可能操纵了汇率,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充分的理由去支持中国仍然是,美国法律规定的“汇率操纵国”的标准中国达不到(第27章)。特朗普说:“你先宣布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然后再去找理由。

(图片来源:路透社)

特点三:不讲情面,毫无共情能力

特朗普当选开始组内阁的时候团队已经商量并内定了努钦作为财政部长。但是有一天科恩被邀请到白宫面聊时,特朗普觉得聊得不错,就直接邀请科恩说:“我之前选错了财政部长,要不你来做我的财政部长吧?”关键是他俩聊天的时候努钦就坐在旁边!(第7章)结果科恩结束聊天还没走出白宫,电视里就报道了“特朗普选了努钦做财长”一事。据库什纳说,科恩与特朗普的对话把努钦给吓坏了,所以他赶紧提前放出消息,坐实自己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一事。

国务卿蒂勒森被特朗普发推特解雇。(图片来源:Twitter)

整本书里充斥着特朗普一不满意就嘲笑白宫高官们“弱”、“无能”的片段。包括解雇幕僚长普利巴斯和国务卿蒂勒森时,特朗普都是出其不意地直接发个推特宣布了,完全不考虑被解雇人的感受。普利巴斯后来表示这个总统完全没有共情的能力(第28章)。

特点四:很注重外在形象,自恋

这个特点表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为他工作的人长得好看、穿着得体非常重要,要能上镜。因为特朗普的第一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出了事被迫辞职,特朗普在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面试弗林的接班人。而麦克马斯特因为第一次见特朗普时穿了套看上去比较便宜的西装而被特朗普嘲笑说穿得像个推销啤酒的(第11章)。后来麦克马斯特了解到情况后在第二次面试时穿了军装才勉强过关。但特朗普一直都因此厌烦麦克马斯特,还经常当着很多下属的面训斥麦克马斯特,让其为难。而特朗普特别喜欢沟通部主任希克斯,除了其能力确实不错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当过模特。

霍普·希克斯Hope Hicks,担任前战略沟通部主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好看”不光是人,数字、言论也是。在讨论税改的时候,特朗普也不在乎税率背后实际的影响和算数,而直接说“我要个整数,10、20、25这种,推销起来方便”(第35章)。
特朗普会经常将点赞超过20万的自己的推特拿出来欣赏,也经常会长时间地看电视,看看政治评论员对自己怎么评价。有很多特朗普自恋的细节这里不再赘述,但特朗普有的时候受外界、尤其是媒体评论人的影响甚至比自己团队成员的影响都大却是不争的事实(第34章)。

特点五:不耐烦,冲动

有很多美国法律对政令有程序要求,不是总统发个推、签个字就能生效的。比如提升贸易壁垒就得和国防部长磋商,确定不会有损于国家安全才能推进。特朗普特别不喜欢这种程序上对他施政的拖延(第19章),他很不耐烦。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绝大多数政绩都是“破”奥巴马的政绩,而“立”的内容却屈指可数。
这种不耐烦使得他会经常去做一些冲动的决定。底下的人跟他提起个什么事儿,他马上会说来来,我马上来签一个总统令。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有的时候一些有自己动机的人就会绕过流程,让特朗普快速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有一次,班农和普鲁伊特(美环保署署长)就在没事先预约的情况下进入特朗普的椭圆办公室,要求总统马上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签署相关文件,结果这些文件在特朗普签之前被总统助理波特偷偷拿走了(第23章)。要不是特朗普是一个注意力跨度很短的人,要不是白宫内部非常混乱,很多政令可能都会因此而生效。
            
特点六:注意力跨度短、健忘

特朗普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注意力跨度都很短,随时可能转换话题而把前一个话题忘了,但是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会回到这个话题上来。书里与特朗普接触过的人几乎都反映特朗普很难在一个话题上待很久,随时都会将对话转到毫不相关的别的议题上去。如果想跟他详细地说一个议题的来龙去脉和各种细节,几乎不可能。超过10分钟他的注意力就到别处了(第33章)。


对华贸易鹰派,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负责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种注意力跨度短也被抓住利用了。比如白宫幕僚长凯利和科恩都觉得纳瓦罗是白宫内部混乱的主要制造者。纳瓦罗仿佛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官僚体系里的位置,经常擅自进入总统办公室,而且一见总统就鼓动特朗普加关税,打贸易战,并且给总统一些毫无根据的造假的信息、数据)。所以,凯利决定明确上下级,把纳瓦罗编入科恩的团队,让其听科恩指挥。又因为总统助理波特的配合,纳瓦罗有一段时间两个月都没获得与总统见一次面的机会。特朗普有一天突然问:“Where the hell is my Peter? I haven’t talked to Peter Navarro in two months.” (我他妈的彼得到哪里去了?我俩月没见到彼得纳瓦罗了)。周围人也不出声,结果特朗普说着说着想到了别的事,就做别的事去了,就把这茬事儿给忘了。
书中有很多章节描述的是穆勒对特朗普“通俄门”的调查。这是特朗普最大的心病。他尤其不能忍受自己在和别国很强势谈关税的时候(比如墨西哥、加拿大),对方讥笑“Are you going to be around?”(你还会在位子上待多久?),意思是你都快被弹劾了,别那么嚣张。这种让他自己觉得“变弱”的情况他无法忍受(第21章)。特朗普经常无法集中精力、注意力跨度很短也许也和穆勒调查悬而未决有关。

特点七: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示弱

特朗普经常开会的时候指名道姓骂幕僚太弱(you are weak)。而在交流的时候,他也会告诫别人千万不要示弱,别人强,你要显得更强。这在针对如何应对金正恩的时候,特朗普尤为强调(第33章)。所以才会有“我的按钮比你大”这一出。
夏洛茨维尔出现白人至上主义者驾车冲撞人群的恐怖事件后,特朗普一直不愿意发表一个他的幕僚们建议的以“爱与治愈”为主题的演讲,因为他觉得听上去太弱了。“You’ve got to show strength.”(你必须展示实力。)

特点八:钱很重要

在特朗普这儿,联盟、自由市场、价值等都不重要,衡量国家利益的唯一标准就是钱。他很纳闷为什么美国要花35亿美元去维持驻韩美军,免费给韩国提供萨德去保护别人。韩国对美国贸易顺差180亿美元,特朗普觉得韩国可是占了美国的大便宜。所以一直想撤出驻韩美军,撤出萨德,并通过贸易壁垒让韩国人交关税补偿美国(引言)。特朗普想退出北约、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是同样的理由。当将军们苦口婆心和特朗普讲战略时,特朗普嗤之以鼻,觉得这些将军们完全不懂,从来不去考虑如何在让美国参与任何外事时都赚到钱(第28章)。“These military guys, they don’t get business”(这些军人,他们不懂经商)(第38章)。对特朗普来说,美国的所有海外行动都应该带来净利润。

特朗普政府及内阁成员的特点

特点一:平行政府、持续政变

《恐惧》一书的开篇描述的就是特朗普想要退出与韩国的贸易协定 --- 哪怕他的内阁成员都反对 --- 而科恩不得不偷走总统办公桌上的待特朗普签署的给韩国总统的信,以避免美韩关系破裂导致美国在东亚影响力受损(引言)。这种拿走特朗普要签字的文件的事情常有发生,也不止科恩一人在干(上文就提到了总统助理波特拿走过退出巴黎协定签字文件的事儿)。而如果没有人提醒他、就相关事情刺激他,特朗普往往是想不起来的。(Without a trigger, it conceivably might never happen。)所谓的刺激也许来自电视里提及的议题,也有可能是诸如纳瓦罗这样的闯入办公室要总统马上推进某个议题。这种偷文件的举动直接架空了总统的权力,严重干扰了总统执行政令与决策的能力,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断在发生着的小型政变。

(科恩从特朗普桌上偷走的信)

这种小型政变还体现在调整总统意愿上。比如当叙利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时,特朗普本想刺杀阿萨德并对叙利亚狂轰滥炸,而国防部长马蒂斯表面上不直接反对,暗地里却偷偷将行动降级变为仅使用战斧导弹,而且减少了特朗普想要使用的数量(第18章)。

特点二: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特朗普政府内部可以比较笼统地分为两派:
1.特朗普眼中的全球主义者(globalists): 科恩、努钦、蒂勒森、马蒂斯、波特,以及被特朗普称作来自纽约的温和民主党、自己的女儿女婿伊万卡和库什纳;
2. 特朗普眼中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也就是民粹贸易保护主义者:纳瓦罗、罗斯、莱特希泽、班农、米勒等。
当然,从《恐惧》一书的描述来看,凯利应该也是特朗普眼中的前者。派系内也有合作关系,比如科恩与波特就经常合作通过程序阻止或滞后民粹派推动他们的议程。蒂勒森和马蒂斯两个人经常单独见面,每周有多次固定通电话的时间(这也让后来的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很不爽)。有一次蒂勒森去卡塔尔谈判,照理是应该和麦克马斯特商量的,但这个国家顾问居然完全没有被告知。蒂勒森为了避免卷入白宫的疯狂,有的时候在外交上完全不与白宫打招呼,自己直接把事做了(第26章)。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民粹派与特朗普想法一致,所以哪怕全球主义派能力较强、资源更丰富、占领更重要的位置(伊万卡、库什纳,包括后来的凯利都可以随时进入总统办公室旁听会议),但最终还是逐渐被民粹派逐渐打压。中美贸易摩擦中,提倡不断增加关税的也都是民粹派。民粹派中的罗斯好不容易和中国谈了个鸡肉牛肉相关的协议,结果被特朗普臭骂一顿,说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好的谈判家,不再相信他了,从此贸易谈判都由莱特希泽接手(You’re past your prime. You’re not a good negotiator anymore. I don’t know what it is, but you’ve lost it. I don’t trust you.)(第19章)。可想而知,与中国谈判的其他官员再也不敢轻易让步了。
特朗普其实很喜欢底下的人吵起来,越激烈越好,因为他认为这是在给自己增加筹码(第34章)。当然,普利巴斯认为他完全没有林肯那种平衡政治竞争者的能力,他只是将一群天然的肉食动物带到了桌前(第28章)。
两派虽然经常互相拆台,在特朗普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但有一点是几乎有共识的,那就是都觉得特朗普是个无知的蠢货(Moron, idiot, fifth-sixth grader, a joke等等)。很多人其实都只是想利用特朗普来实现自己个人的一些目的。

特点三:不断地危机反倒推动了创新

特朗普团队的混乱不堪是否有其好的一面的?根据伍德沃德的描述,我觉得是有的。比如2016年大选的时候,因为其团队内部实在太混乱了,这使得一些看不下去的人不得不站出来,拼尽全力来挽救,背水一战。而希拉里的团队,感觉充满各种人才,但大家太安逸,仿佛温水中煮着的青蛙。
因为特朗普的注意力跨度短,很多事情他顾不了细节(第3章),这也给底下的人较大的发挥的空间,有种创新的动力。同时,因为特朗普毫无共情能力,经常抱怨下面的人工作做得不好,但某种程度上这种抱怨使得团队始终不敢松懈,一直在拼。

关于中美关系

科恩与莱特希泽早就想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用301调查来联合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地区围堵中国(第41章),之后再去搞什么特朗普要的钢铁关税。特朗普一开始也觉得可以。但当习特会面后,特朗普觉得在朝鲜问题上必须依赖中国,命令自己就301调查演讲的写稿人把一切关于中国的措辞去掉,同时将相关的调查对象广泛化(第33章)“I don’t want to make it China-specific. Let’s just do it for the whole world.”所以特朗普后来之所以向各个国家一起开战,而不是只针对中国,与习特会直接相关。特朗普多次提到,与中国的贸易战要打,但是和习的友谊对他来说更重要。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制裁朝鲜的议案投了赞成票一事更让特朗普确信他与习有着特殊的友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恩虽然想针对知识产权议题打击中国,但极为反感通过增加关税的方式。“如果你是中国,同时想摧毁美国,只需要停止向美国出口抗生素即可”(If you are the Chinese and you want to really just destroy us, just stop sending us antibiotics.(第33章))有九种主要的抗生素不在美国生产,包括盘尼西林。美国使用的96.6%的抗生素都是中国生产的。特朗普及民粹派的回应是:“那我们可以从别国进口啊。”科恩解释这个“别国”也会从中国进口,然后提高价格转手再卖给美国,赚个差价,你们觉得这有用吗?遇到这种对方有数据有逻辑的情况,民粹派通常会说“fake news”(假新闻)。
特朗普对台湾的态度与对韩国的态度一样,凭什么让美国花钱去保护它?“What do we get from protecting Taiwan?”(我们从保护台湾中得到了什么?)言下之意,要么台湾多交保护费,要么别指望我们再掏钱来保护你了。

小结

这些来自于华盛顿高层亲历者的一手资料(且全部有录音),真实地反应了特朗普政府内部混乱无序、充满危机的状态。我们中文媒体上经常会出现对特朗普战略、思考甚至是长线大计的分析,仿佛他是一个极具长远眼光且富有智慧的谋略家,在下一盘大棋。美国建制派尤其是华盛顿官僚体系成员们新的遏制中国的思路不假,建制派也一直有自己的策略在推进他们的想法。但特朗普的出现以及特朗普白宫内运作的状况告诉我们特朗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缓解了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与遏制。如果是一个极具管理能力又有条理思路清晰的总统在位的话,针对中国的暴风雨可能会更为猛烈。在考量我们是不是有时对特朗普过度解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后特朗普时代美国对华政策变得更为敌对的可能。


(本文由作者授权海外看世界微信平台独家发表。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闫亚琼
校对:陈芷仪、任婕、陈俊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