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台梭利阅读笔记(1):发现孩子 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3-2009 13: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原帖链接:http://ofblog.com/lixueqin/178.html



在目前的早教领域,很多人言必称蒙台梭利,很多早教中心干脆就直接冠以“蒙氏教育”之名,但事实上,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弄一堆蒙氏教具就能开一个早教中心吗?其实,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国内已经出版的蒙台梭利著作一共5本,从写作时间上来说,《发现孩子》不是她的第一本作品,但我认为,如果阅读,适合从这本入手,因为它集中代表了蒙台梭利对儿童的认识,也能为很多人了解儿童进行启蒙。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这位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的教育思想影响甚广)

儿童到底是什么?是小号的成年人,还是干脆就是大人的附庸?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人类文明萌芽之初,脆弱的生产力无法养活人的时候,小孩和老人常常会被首先清理掉,尊老爱幼绝对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孩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只不过对孩子的认识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孩子受到过分关注,尤其是他们的一些物质需求,以至于他们变得骄纵;另一方面,孩子的正常欲望,比如好奇心,想象力又被压制,因此他们又总对大人的照顾不领情。

总之,很多家长抱怨孩子难管。其实,这一切源于我们不太了解孩子,孩子就像新大陆,早就存在,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心理胚胎期”使0——3岁的教育受到重视

显然,“心理胚胎期”比“生理胚胎”难以理解,因为一个眼见为实,一个想象为虚,但“心理胚胎期”实实在在地存在。很多心理学的实证经验告诉我们,人的很多举动的动因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经历,别看我们未必能记住几件3岁以前的事情,但那个时候的经历和感受将会慢慢进入潜意识。

在生理胚胎期的时候,胎儿受到母体的保护,而在心理胚胎期,很多儿童则被裸露在一个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环境里。且不说那些留守儿童,就是在城市里,被完全交给保姆或者老人的孩子们,同样没受到妈妈足够的关注——不要以为给孩子足够好的物质条件就够了,其实孩子对妈妈的心理需求同样重要,比如爱心,比如安全感,比如跟人交流的欲望等等都直接受到和他和妈妈关系的影响。

妈妈的工作无人可以替代,就像再好的配方奶粉都以跟母乳营养接近为目标,所以在盛赞某人的时候,才会说:像妈妈一样关心你,爱你······

现在新妈妈的误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重养育轻教育,随便浏览一下育儿网站的论坛就可以发现,她们关注的话题会集中在孩子什么时候长牙,怎样补钙,该不该加辅食之类的问题上,而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关注得比较少。的确,养育是很重要,并且从“养活”到“养育”已经是社会的重大进步,但它绝不是养孩子的全部内容,否则,养孩子跟养宠物的区别就不大了。

另一点是,过分依赖他人,这个他人包括保姆和其他一些早教机构,先来说保姆,照顾孩子生活的保姆且不说,那基本就只相当于一个看护者,就算是那些号称经过培训的育儿嫂,也未必能胜任教育孩子的任务,常常听到一些妈妈向我抱怨,说自己家的阿姨不称职,不知道教孩子东西,我就想笑着说,能有这个素质的阿姨得多少钱一个月?再说了,真要能有足够的育儿知识和育儿经验,她就不会入户当阿姨了,随便去个早教中心就行了。何况,现在所谓的育儿嫂不过是一些中介公司用来挣更多钱的一个概念。如果当妈妈的都没有教孩子的耐心,就为一个月挣2000多块钱的保姆,凭什么就有耐心去教育别人的孩子呢?

再说早教机构,上个周末我路过一家金宝贝时,看见门口的童车就足有3、40辆,可见如今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是一件多么流行的事情。早教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教孩子知识,给孩子提供和同龄人玩耍的机会是最主要的两点作用,这对儿童成长来说是很重要,但别忘了,去早教中心的时间只占到孩子生活中极少的比例,就算在早教中心用最先进的理念一周熏陶10个小时,那也架不住在剩下的158个小时里,被毫无节制的放任。不要指望早教中心能教孩子一切,就像日后上学时,家长不能觉得送孩子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一样。

在孩子成长的前三年,就好比从种子长成了一棵树苗,与其将来等树长大了疲于奔命地去处理各种问题,还不如从种子时代就悉心照顾。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现在多操心就意味着将来少操心,这个现在就指0——3岁。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敏感期让教育更有针对性

几年前,我的同事拍过这样的片子,说是一个小女孩特别有意思,每天穿衣服一定会遵循这样的顺序,前穿衣服再穿裤子,再穿袜子再穿鞋,如果这个顺序被打乱,她将会极力反抗,当时,我们都只是觉得这个孩子很有个性,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她只不过处在“秩序敏感期”内,再后来看到了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接触到更多的案例。

蒙台梭利的敏感期观念能帮助我们更了解孩子,消除很多对孩子的误会。初生到5岁是感觉敏感期;1岁或者1岁半开始,持续到4岁左右是秩序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左右到8岁是语言敏感期;初生到6岁是动作敏感期等等,所谓敏感期用很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在某个阶段对某个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一定会学得很快,知道了这一点,儿童教育肯定会更有针对性。

老听见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主意大,或者说有多么多么犟,其实有可能孩子是处于某个敏感期,而家长毫无知觉地打断了他,于是他很不高兴,用一些激烈的方式进行反抗,顺应孩子的敏感期将会是一个很有效的做法。

比如畅畅还处在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她会咬玩具,会把一些看起来很新鲜的东西拿在手里端详半天后喂进嘴里,当然永远不会吃掉,只是当做泡泡糖嚼嚼,我很少去强行地抠开她的嘴,除非她不小心真的咬了有危险的东西,一般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彻底清理家中的物品,将有可能带来危险的东西,包括硬币、纽扣、电池等等都收起来,彻底打扫卫生——至少让她不能在地板上经常拣到鞋子上掉下来的泥垢,经常清洗她的玩具,经常给她洗手,并且适时地告诉她这个东西是什么。

如果说孩子是能够“塑造”的,那么了解敏感期,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那就是塑造的一个手段。

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顺应孩子的成长

北京俗语里有一个词:“事儿妈”,估计这是通过多方观察得出的一个结论:女人当了妈就会变得事无巨细,唠唠叨叨,事儿很多,这没错,并且多少有点难以避免。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真不一定整天需要嘴不停地让孩子提醒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如果真是这样,迟早会遭到孩子的反抗,他小的时候会以不合作来抵抗,大了之后会直接抢白甚至摔门而去。不要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人为打断这个规律当然事倍功半。

蒙台梭利的观点就是,养育者应该充当一个“观察者”,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成长环境,让他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由成长。所谓“有准备”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的环境,也包括一些满足孩子智力发展情感需要的环境。

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有准备的环境一定是按照孩子的需要,而绝不是大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好的环境”,在孩子眼里,有的时候,一个小土块都会像金子一样贵重,我们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们身上,我小的时候,曾经攒了一大包糖纸,某一天这些糖纸被家长清理掉,我伤心了好一阵子,那包糖纸在我记忆深处色彩斑斓,其实现在想想,在80年代初,估计糖纸也就颠来倒去的那几种,实在斑斓不到哪里去。

有准备的环境,其实就是孩子成长需要的环境,比如按照他们的身高设计的家具和玩具等等,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孩子就不会再垫着脚爬到比自己身体高得多的椅子上去,这个时候,一把最简单的适合他身高的椅子强过一把贵重的红木椅子。再就是成长的软环境,为什么孩子喜欢户外活动,常常流连忘返,因为户外有他们的小伙伴,有沙子,有小鸟,有树有花,在大人看来寻常不过的东西,却是他们要探索的目标,所以,不要埋怨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其实,他们也是在工作,在这个工作中不断学习。

要说明的是,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绝不是放任,恰恰相反,这需要看护者细致观察,适时引导,这既需要知识,又需要耐心。

在这本《发现孩子》的封面上有一句话:了解和爱孩子的新方法,这集中体现了书的精髓,毫无疑问,我们都很爱孩子,只是常常不得其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