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知远:停滞的年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1-30-2011 20: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11-12-01 10:16 作者:许知远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658次
  我仍记得去年秋天中国知识界短暂的兴奋。

  先是深圳、然后是联合国总部,接着是面对CNN的镜头,中国总理温家宝都谈到了政治改革,他说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没人清楚温家宝的确切动机与目的。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意愿,还是象征了党内的派系分裂,或仅仅是一个缺乏能力也失去权力的总理的自我标榜—他在国内政策上乏善可陈,但至少是个政治上的开明派,语言是他唯一的武器。

  再或者如我的一些自由派的朋友们期待的,总理在向社会寻求呼应。至少在外表上,温家宝一直是权力中心的异类,他的亲民作风与其众不同。

  在知识界,各种讨论会一时盛行,人们乐于相信,中国的进步从来都缘于上层的开明派与社会力量结合,此刻正如此。

  在这股兴奋情绪中,你当然可以闻到某种一厢情愿、甚至是幼稚。但这一切也容易理解,它也与中国的现实舆论环境有关。相较中国在全球地位日渐兴起,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变化,中国的政治却陷入可怕的停滞,在一些方面,它甚至出现倒退。毛式的意识形态再度浮现,新闻管制的增强,法治精神更趋微弱,员警力量更普遍介入公共生活。

  在官方的话语中,政治改革不仅成为了禁忌,甚至在合法性上都存在质疑。在北京钟爱的“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这套语言系统中,甚至“民主”、“自由”、“人权”这些基本概念都被扭曲,它们再度被贴上了“西方的”标签。在这样的背景中,一位领导人只要提及“政治改革”这样的辞汇,甚至不需要检讨它的更深含义、表明具体的措施,就足以引发强烈的共鸣。

  一年多来,当初的兴奋早已散去。中国不仅没有任何政治体制改革的迹象,甚至连类似的谈话都消失了。对于温家宝本人,即使最富同情心的评论者也承认,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表演者,他的角色与俄国的麦维德夫不无相似,他们谈论的“民主”、“自由”、“法治”与现实没有太多关系。

  国家继续增强对社会与个人的控制,更为严酷的打击异议的声音。从知名的艺术家艾未未到乡村的盲人律师陈光诚,他们的遭遇折射了这股控制潮流。至于中国丛生的各种危机,北京的上层政治采取了一种彻底的回避态度,一切全等明年的中共十八大召开后。

  如今,中国知识界喜欢谈论的苏联的布里兹涅夫年代。在经过残酷与辉煌并存的史达林时代、异端式的赫鲁雪夫政权之后,苏联来到了布里兹涅夫时代。这是个平庸的官僚时代,掌权者中断了所有改革措施,唯一的兴趣是如何让这台庞大的党国机器继续运转下去,他们在其中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了扞卫这些利益,他们还扩充了一支庞大的员警系统。

  在外来者看来,这个年代的苏联稳定而繁荣。借助高投资与石油价格,苏联的经济规模不断增加,令当时的西方黯然失色。但在苏联社会内部,却是一股惊人停滞。官僚系统彻底变成了社会财富的掠夺者,依靠单纯投资与石油,带不来技术上的创新,敏感的头脑心灵要么保持沉默,要么选择流亡。普通人被政权物质收买,社会陷入道德瘫痪。当然,这些弊端都掩藏在苏联巨大的规模之下了。

  倘若中、俄像是历史两条平行线,很多人感觉到过往的十年,像是中国的布里兹涅夫年代。

  但停滞之后呢?苏联是崩溃。中国的命运可能不同,但它已让这个民族付出了太大的经济、社会与道德代价。(原载《联合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