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table height=41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45 bgColor=#f5f8fd border=0>[<tbody>[<tr>
[<td class=news_title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 height=13>看看李鸿章出使美国到底有多大排场[</td>[</tr>
[<tr>[<td bgColor=#ffffff height=30>[<hr width="100%" noShade SIZE=1>
[</td>[</tr>
[<tr>[<td vAlign=top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网友
[</td>[</tr>
[<tr>[<td class=news_content_lh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height=1939>[<p align=center>
[<a target=_blank href="http://pub.clibrary.net/upload_files/20090112232159.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pub.clibrary.net/upload_files/20090112232159.jpg" border="0" onload="con_resize(this);">[</a>
[<div style="display: none;">外部图片: http://pub.clibrary.net/upload_files/20090112232159.jpg
[</div>
[<wbr> [<wbr> [<wbr> 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少年聪慧,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tr>[<td>[<a target=_blank href="http://optimizedby.rmxads.com/click,vwcAAEATAwDkCRkAAQAAAAAABAAAAAAACwADCAIAAgH3.wI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W6bEkAAAAA,,http%3A%2F%2Fdigest.creaders.net%2Farticleviewer.php%3Fatid%3D280683%26id%3D286622,"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href="http://content.yieldmanager.edgesuite.net/atoms/87/d5/49/1b/87d5491b90b97f17dd9cbf2997ae72ea.gi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content.yieldmanager.edgesuite.net/atoms/87/d5/49/1b/87d5491b90b97f17dd9cbf2997ae72ea.gif" border="0" onload="con_resize(this);">[</a>
[<div style="display: none;">外部图片: http://content.yieldmanager.edgesuite.net/atoms/87/d5/49/1b/87d5491b90b97f17dd9cbf2997ae72ea.gif
[</div>
[</img>[</a>[</td>[</tr>
[</tbody>[</table>
[<wbr> [<wbr> [<wbr> 李鸿章在赴京赶考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其中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谁知李鸿章青年时代的宏愿在他后来的官场的生涯中得到了实现。
[<wbr> [<wbr> [<wbr> 李鸿章当上北洋大臣之后,坚持在处理外交事务上“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洋务的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因此,他在当时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盛誉。
[<wbr> [<wbr> [<wbr> 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时,有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也很喜爱儿童。
[<wbr> [<wbr> [<wbr>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这位贵宾的举动非常令人感动,他很虔诚地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十七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他的这一告别仪式使他的随从人员和美方陪同人员始料不及。然而这却是饱含敬意的最真诚的悼词和最意味深长的告别:“别了,我的兄弟!”
[<wbr> [<wbr> [<wbr> 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不仅当时许多国家同级别的官员不能望其项背,也是一些访美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难以企及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但李鸿章在美国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我不喜欢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而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也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wbr> [<wbr> [<wbr>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公元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曾有报道:“……他以最强劲的语言声称,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强烈反对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给中国的,中国政府根据条约不得以允许印度鸦片进入大陆。……李总督最后明确宣称:你们也许明白,如果你们停止毒害我的的人民,我们就会立即禁止他们获得鸦片。我(约瑟夫)告诉他,英国议会已经通过投票,将指定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华调查鸦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样有害时,他气愤地回答:‘荒谬绝伦!’似乎十分的愤怒和蔑视,缓和了一下语气又说:‘任何人都知道,鸦片是有害的。’当我起身告辞时,他仍很善意地用热情的语言赞扬了英国公民为使中国摆脱鸦片所表现出来的仁慈。”这位秘书结束访谈时还发表了一通感慨:……中国的政治家们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热爱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战争的手段可以找到,他们不可能为了报复而认可战争的持续。
[<wbr> [<wbr> [<wbr>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如一次他召集了一群留洋回国的青年官员开座谈会,突然对数学感起了兴趣,逮了一个留洋生问他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从函数到方程式费了好大劲解释了半天,李鸿章仍是一头雾水。留学生急了,崩出一句:“中堂大人你撒尿吗?”李鸿章不知所以,答曰:“撒,当然撒。”留学生接着解释:“那就对了,中堂大人,撒出来的尿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wbr> [<wbr> [<wbr>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而且这种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来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wbr> [<wbr> [<wbr>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之处众多,当然更有为人不耻之事。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李鸿章不论是他的可圈可点之处,还是他的为人不耻之事,既是他个人的荣辱和悲哀,也是当时满清王朝的荣辱和悲哀。
[<wbr> [<wbr> [<wbr> 李鸿章应该对他所签订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卖国条约的签订和甲午战争的失败,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西洋诸国和日本岛国的对中国的侵略和作战,胜负成败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td>[</tr>
[</tbody>[</table>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