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1-2012 18: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01-31 8:55
方舟子散文集第一篇《是音乐之中无声的力量》的第二自然段,提到自己学校的校园之巨大是“全美数一数二的”。
然而从我查阅的资料看,美国校园面积最大的两所学校是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再往下还有德州农工大学等若干所。方舟子就读的密歇根州立大学虽然也不小,但绝对不是“数一数二”。
方舟子这样严谨的人,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对自己的学校都不了解?
这是一件可疑的事。那是否需要质疑呢?见仁见智。
就我而言,我觉得不需要质疑。因为再严谨的人,也会有疏漏。且对自己的学校描述略有夸大,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散文不是史书,并不强求内容真实;散文不是论文,并不强求数据精密。拿散文来“寻找证据”,似乎有些儿戏。若是文艺方面的门外汉所为,尚可解释为无知。若是故意为之,即使不说无耻,至少也不那么光明磊落。
有人署名“方尺规”写了《人造鲁迅!——献给睿智的方舟子先生》。文中对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进行“寻找证据”,找出诸多矛盾,名正言顺地提出“人造鲁迅”的理论。读了之后,我觉得即便鲁迅先生复生,恐怕也难以自清。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当然,也可能有人认为疑点虽小,也需要质疑。这没什么不对,每个人对“可疑”的度量阈值不同。如果确实认为可疑度很高的话,不但可以质疑,也应该质疑。
不过质疑也有方式方法的问题。即使完全不考虑沟通技巧,最直来直去的质疑也不过是:
“你昨晚怎么没回家?”
而不是:
“你昨晚和哪个臭不要脸的鬼混去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想解决问题,想得到答案,而不是想闹一场,骂一架,我们一般至少会选择第一种质疑方式——如果不是更加礼貌、温和、委婉的话。我觉得网上应该也不例外。

另外,如我在前一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所述,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应止于质疑:“可能不是他写的”,“很可能不是他写的”;而不是更进一步,仅凭疑点就下结论:“不可能是他写的”。福尔摩斯看别人袖口上沾了白色粉末,就认为“足以说明他应该是一个教授”。如此断案当然是很酷很炫的。只是福尔摩斯这一套,可以写成小说看,不能当成事业干。

质疑之后——无论是自己提出质疑还是看到别人的质疑,首先要防止陷入“疑人偷斧”心态。
“疑人偷斧”是《吕氏春秋》里的故事。有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家孩子偷的。他暗暗观察,觉得那孩子走路鬼祟,神色慌张,说话支吾。总之,此时他的眼里,那孩子一举一动都像是贼。后来他发现原来自己把斧子忘在外面了。此时再看那孩子,就丝毫不觉得像贼了。
在面对下面这样一张信封上写着蓝黑色字迹、盖着蓝黑色邮戳的低分辨率的图片时,你能看出是字写在邮戳上,还是邮戳盖在字上吗?在进入“疑人偷斧”的状态后,你就能看出来。而且越看越像,越看越觉得特别明显,而且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都看不出来。

如果不能保持客观和理性,如果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如果自动忽视不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最后还可能认知失调——就是找到斧子后,仍然认为是邻居家孩子偷的,对自己把斧子丢在沟里的事选择性遗忘。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邪教组织宣称某年某月某日世界要毁灭。信徒们有的辞去工作,有的变卖家产,坐等末日。到了那日子,世界当然没有毁灭。有趣的是,部分信徒比以前更虔诚了。他们有了一个新理论:自己的信仰感天动地,使世界免于毁灭。
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研究这一现象后,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当“为某信念付出很多”和“该信念被证实为假”发生冲突后,为了缓解失调感,人的内心可能会想方设法给信念找一个新理由——总能找到的。

认知失调和“嘴硬”不一样。“嘴硬”是心里明白,嘴上不服。认知失调是从里到外都觉得自己满是道理。
人在进入认知失调状态后,是不太可能意识到自己认知失调的。所以我们也不太好说别人是不是认知失调——因为我们认为别人认知失调这个观点,可能恰恰是我们自己认知失调所产生的。
这件事困扰了我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勉强的办法。虽然不能就某件事明确判断是不是自己认知失调,但也许可以帮助了解自己或他人是不是一个容易认知失调的人。
过去一周中,和别人不同的意见,有没有认为是自己错了的?
过去一月中,和别人不同的意见,有没有认为是自己错了的?
过去一年中,和别人不同的意见,有没有认为是自己错了的?
过去一生中,和别人不同的意见,有没有认为是自己错了的?
一个都没有?那么,你有可能是一个从未犯过错误的人;或者,可能是一个容易认知失调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